•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思考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创新之路

    思考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创新之路

    时间:2023-02-11 15:25: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文/山东省滨州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王素萍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竞争非常激烈,高校要积极承担人才培养责任,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在人才培养工作中,要合理融入专业教育,丰富就业和创业教育内容。这就需要高校着重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就业能力,在满足市场在人才方面的需求之后,保证大学生具备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实现自我价值。本文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创新意义入手,结合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基本要求展开阐述,针对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进行全面探讨。

    (一)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高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主要是为了让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顺利就业,在适应就业环境之后,为后续促进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贡献力量。基于此,要求大学生自身具备较强的自我价值实现能力,为创新驱动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大学生是社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建议的提供者,高校利用新时代大学生卓越的思维,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二)有利于改善社会就业形势。高校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全面结合“双创”要求,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为大学生提供诸多创业就业实践机会的同时,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高校应在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中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从而为后续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提供更多机会。通过做好创新工作,高校可以为社会各个领域输送更多符合要求的优质人才,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在此之后,大学生自主创业,既能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也能将大学生转化为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人。

    (一)社会适应能力。实际上,大学生就业机会的获得、创业成功概率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一旦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态度消极,或是不具备较强的抗压和抗挫折能力,将无法深度参与到市场竞争中。基于此,想要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就要保证大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后续在大学生职场中取得较高成就提供保障。在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下,高校教师要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为大学生创业和就业提供更多实践机会的同时,提高大学生市场竞争能力。

    (二)岗位胜任力。大学生自身如果想要获得预期的岗位与职业,就要具备特定的岗位胜任能力。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注重提高自身岗位专业技能和知识素养。在此基础上,大学生还要在复杂的工作岗位上把握工作节奏,全面满足职业要求。毕业之后,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要具备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正确认识市场发展规律之后,提高岗位胜任能力。不可否认,培养大学生岗位胜任能力,是高校教师创业就业实践的一项基础内容。

    (三)职业素养。高校在实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时,一定要着重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保证大学生在后续就业期间具有强烈的集体归属感,真正做到乐于奉献。大学生在后续就业或是创新过程中会涉及团队合作,团队中的人来自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如果想要高效合作,就要保证自身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着重开展职业素养培养工作,可以让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大学生就业能力具体包括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除此之外,大学生在后续工作中还要积极承担工作职责,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在提高职业素养基础上,获取更多合作机会。

    (一)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方案,制定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目前社会整体非常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其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国计民生的重中之重。高校是为社会各个领域培养优秀人才的主要教育机构,在创新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模式时,需要全面结合大学生就业趋势。高校要严格按照“双创”人才培养要求,构建制定具有可扩充、可延展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方案,同时也要在其中融入先进教学观念和育人理念。比如:在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时,突出灵活性、时代性、指导性,在保证大学生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扩充性和可延展性的要求下,高校需要依据大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为大学生后续就业和自主创业提供针对性指导,从而促使大学生制定职业发展规划。高校教师在日常教育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和就业观,保证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和自主创业的意义。基于此,高校教师在做好自身本职工作的同时,在思想和行为多个层面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提供指导,进而使大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身工作能力;
    高校教师引导大学生进入适合的工作领域,保证大学生具备岗位胜任能力,实现自我价值;
    不断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让大学生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高校教师在做好这些工作之后,可以引导大学生科学合理地规划人生。

    (二)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实践活动是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重要保障,要利于增强大学生核心竞争力。高校教师在认识到创业就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之后,应充分利用各项资源,组织开展多样化和职业化的就业创业实践活动,这样既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也能提高创新创业能力,为后续大学生顺利就业和自主创业拓宽渠道。比如:高校教师组织大学生进入与所学专业相符的企业实习,要求大学生深度参与到企业管理、行业运作等多项工作中,便于提高大学生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在顶岗实习状况下,高校教师需要不断强化大学生专业技能,着重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保证大学生在工作时具备工匠精神。高校教师正确应用产教融合方法,将提高大学生创业和自主就业能力作为主要任务,如为大学生提供诸多参与企业创新发展工作的机会,同时也要依据企业具体经营状况,要求大学生从“企业经营者”的角度出发,积极参与企业管理方案制定工作。模拟校级别的创业实战演练,让大学生在不同领域和岗位得到锻炼,进而将大学生培养成现代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优秀人才。

    基于此,高校教师需要结合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创新要求,全面整合各项资源,为大学生创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在此期间,以多种类型的就业创业实践活动作为载体,为后续提高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就业能力、自主创业能力创造条件。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完善就业创业教育内容。高校教师在制定科学合理的就业创业实践方案时,需要全面掌握教育基本规律、人才培养要求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目前我国互联网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各个领域在发展创新过程中非常依赖互联网技术。高校在实际开展创业就业的创新工作时,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既要深入挖掘教材知识,也要合理融入丰富优质的网络视频和音频等资源。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应用价值之后,帮助高校教师将行业信息、专业技术、创新创业等多个方面的信息,融入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内容中。积极构建校本教材系统,在互联网技术的辅助下,传输真实有效的就业和创业信息;
    完善网络平台上的最新咨询,在拓展大学生视野的同时,使大学生形成新型的就业创业思路。

    高校教师指导大学生深入了解互联网创业相关内容,保证大学生具备明确的就业创业思路,如教师组织大学生以“网络直播”的形式自主创业,同时也要结合具有时代性的教学内容,不断强化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使大学生客观判断现代社会中的就业形式。在此期间,高校教师合理融入现代元素,让大学生充分发挥智力和才能优势。这样不仅可以创新创业形式,也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有效帮助。大学生在自主创业过程中,不能盲目跟从固有的就业创业机制,而是要相信知识、相信技术,保证自身具备创新创业能力。

    (四)有效结合创业教育和学科教育,提高学生就业创业成功率。在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要求下,大学生要珍惜实践机会,在积累经验就业和创业经验之后,为后续提高成功率提供保障。高校在此期间充分发挥学科融合、育人功能,主要就是将就业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效融合在一起,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术过程中,系统地学习就业创业内容。比如:高校有效对接创新创业教育与学科教育,既要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机会,也要从多个维度出发,组织开展人才培养活动。高校教师要始终将学科教育作为核心依据,循序渐进地向大学生讲解创新创业方面的重要内容;
    将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制定完善的教育融合方案。一旦大学生自身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就会使就业创业处于形表面状态,不利于提高就业创业成功率。除此之外,高校教师还要在强化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意识过程中,不断夯实大学生理论知识,最终目标是为大学生成功就业创业注入活力。高校教师要分清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科教育。大学生在具备就业创业能力之后,教师引导大学生进入不同场景实践。获取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

    (五)国家大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提供支持。“创新创业”是我国出台的新政策,考虑到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严峻挑战,国家颁布并实施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为大学生指明方向的同时,增强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自信心。基于此,政府为大学生提供全方位指导,如对减免创业过程中产生的行政成本和纳税成本,为大学生提供财务补贴,从而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高校和政府采取多样化教育措施,如组织创业返校的大学生参与演讲活动,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

    现代社会需要锲而不舍的创新型人才,国家要结合实际状况,设立多个创新创业奖项,用于鼓励大学生创业;
    在社会上发出支持创新保护的口号,为勇敢创新和坚持创新的优秀人才提供精神和物质的支持。不仅如此,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还可以免费入驻创业园,享受创业租金的补贴、创业贷款等方面的优惠。

    (六)注重建设大学科技园,调度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大学科技园是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融通创新目标的重要载体。为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创新工作,积极构建创新创业阵地,打造更多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平台。高校要充分应用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为社会服务和培养创新创业优秀人才提供相应平台。近年来,高校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为国家建设科技园提供支持,同时也要积极建设大学科技园,不断创新资源集成模式,合理转化科技成果,在形成开发协同发展新局面之后,有效结合教育和科技,从而为大学生提供符合要求的创业基地和实习基地。

    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将大学生作为主体,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基础上,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效能。高校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对大学生的引导作用,要求大学生结合师资团队的课堂学习中,全面掌握创新创业方面的各项知识。在此之后,大学生充分利用校园资源,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具备创新创业精神。高校要为具有创业想法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在调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同时,进一步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率。

    综上所述,在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背景下,高校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就业创业教学模式,保证大学生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岗位胜任能力、创新就业能力。目前大学生就业创业压力较大,高校教师应以大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和创业观念,在满足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基础上,帮助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更好地加入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工作中,从而保证大学生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才能和智慧优势。

    猜你喜欢 高校教师大学生能力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大学生(2022年1期)2022-01-28幸福从“心”开始知识文库(2019年23期)2019-12-31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研究现代交际(2019年20期)2019-12-06大学生就业趋势民生周刊(2018年13期)2018-08-22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高中时代(2017年9期)2017-12-26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3期)2017-08-22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廉政瞭望(2016年8期)2016-09-12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16年7期)2016-07-09
    相关热词搜索:之路大学生就业思考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