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陶瓷文物考古修复方法探究——以汉代南方青釉陶为例

    陶瓷文物考古修复方法探究——以汉代南方青釉陶为例

    时间:2023-02-11 16:15:0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裴浩宇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文物保护考古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汉代釉陶是汉代制陶业的一个重要发明,在西汉中期飞速发展,到东汉时已经遍及全国。南北釉陶有所不同,北方主要为铅釉陶,复色釉,属低温釉陶。南方地区则盛产青釉陶,烧成温度更高,属高温硬釉陶,之后的青瓷就出现于南方江浙地区。青釉陶主要广泛分布在南方江淮、江东、岭南、湘赣、四川等地区,西汉晚期输入北方的洛阳、关中地区,常见于西汉中晚期、东汉时期的墓葬中。青釉陶的种类主要是常见的壶、罐、瓿和鼎、盒、博山炉以及灶、楼等模型明器。汉代南方釉陶几乎均为青釉,也存在少量黑釉,青釉陶常施的釉为青黄釉,一般会在器物上半部施薄釉,下半部露胎,常有釉泪现象,这是汉代青釉陶的一个显著特征。青釉陶是青瓷发展阶段的产物,也有人称之为“青釉瓷”,其地位的特殊性,与釉陶一起构成了陶器—釉陶—瓷器发展的清晰脉络,对我国陶瓷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物保留至今,年代越久远,其安全性就越低,无论在何种历史环境下,文物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前我国文物数量之多,种类之丰,需要修复的文物更是不计其数。文物承载着诸多历史信息,是当时社会发展的见证,具有不可再生性,受各种因素制约修复起来速度缓慢,如何更好地保护文物值得我们思考。文章谨以汉代南方青釉陶为例,用考古修复的方法,对陶瓷文物修复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为今后文物修复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汉代青釉陶以高岭土为原料,胎质细腻,有一定厚度,烧成温度为1000~1200摄氏度,比北方铅釉陶更加坚硬,吸水性低,并具有部分瓷器特征,所以较易保存。加上汉代厚葬成风,大量使用釉陶作为明器陪葬,出土数量多,这也是釉陶存世量多的原因之一。

    以安徽为例,安徽庐江董院、松棵汉代墓地124座墓葬中出土了数量相当可观的陶器,而青釉陶的数量约占1/3。安徽肥东胡小郢墓地虽规模不大,但在11座汉墓中出土器物近300件,其中陶器不低于170件,而青釉陶数量约在100件,同样占出土器物的1/3,其中保存完整的只有不到30件。由此可见,青釉陶虽然质地相对坚硬,但毕竟还是达不到瓷器的标准,由于长时间在地下埋藏,受到地下环境和外力因素的破坏,出土时仍然会有很大一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最常见的就是破损、断裂、釉面脱落的情况,加上数量原因,青釉陶也就成了陶瓷文物修复的主要对象。

    根据文物损伤程度,制定合理的修复方案,选择修复方法,准备修复工具和材料,最后开始实操,对文物进行清洗、拼接、补配、打磨、做旧。因文章是从考古修复方面讲述,故步骤中不包括做旧。图1~图5是对一些不同器形青釉陶修复环节的展示。

    图1 拼接

    图2 补配

    图3 粘接

    图4 打磨

    图5 修复后的青釉陶壶

    2.1 清洗工作

    由于文物长时间在地下埋藏,出土时满身带有泥土已是常态,像罐、壶、瓿等器物出土时容器内部早已积满泥土,无比沉重,所以要先把附着在文物上的各种污垢和杂质清洗干净,才能进行接下来的工作。清洗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

    2.1.1 物理清洗

    手动清洗是绝大多数人采用的方法,也是最直接、最简单、最经济的一种方法。泥层较厚的情况下不要直接用水清理,可用竹签一点一点挑剔,然后再用清水清洗。清洗时不能使用过硬的毛刷,要用软毛刷,为的是不损伤文物。如果使用硬毛刷或钢丝球,很大程度上会将文物刮花,留下痕迹,这无疑是破坏文物。青釉陶釉层非常薄,受胎质和埋葬环境影响,其釉面或多或少会有脱落的情况,在清洗时要格外注意工具的使用和清洗的力度。机械清洗一般会用到超声波来清洗,可以将陶瓷片表面以及胎质中结合的杂质有效清洗干净。

    2.1.2 化学清洗

    化学清洗主要是针对二次修复或修复不当需要重新修复的文物,使用乙醇、丙酮来清理胶水进行拆分。普通的胶液用乙醇擦拭即可,不易处理的需要用到丙酮,黏结非常牢固的甚至要浸泡一段时间。不要使用一些消毒液和漂白剂,一定程度上会使胎釉损伤,严重时甚至还会变色,要注意使用化学清洗时一定不能对文物产生伤害。

    2.2 拼接工作

    拼接是将破损的器物和碎片黏合,是修复的重要工作,考验技术和方法,尽量一次完成,勿改来改去,否则再拼接时更不宜对准,拼接失败将极大影响后续修复工作。

    2.2.1 预拼

    在清洗之后、正式粘接之前进行预拼,经过拼对看是否能够拼接完整或缺失哪些部分,进一步了解陶瓷文物的损伤状态,为接下来的工作制定方案和做好准备。拼接前还需要认识器物,了解所修文物的造型、工艺、纹饰等基本要素。

    根据青釉陶特征进行拼对。如果是器型基本完整或只有几处断裂,直接拼接就能恢复原貌的器物,把相应的部位复原即可,这种情况可以最大限度地还原文物的原貌。如果是破损程度大、碎片较多的器物,建议先将所有碎片按器物各部位特征分类再比对拼接。以青釉陶壶为例,将所有碎片摊开,找到相同部位的陶片,根据口沿、肩部、腹部、底部等特征进行排列,然后从下往上开始拼对,可参考陶片的厚薄和断面处胎质的颜色,也可比对纹饰特征等,汉代青釉陶壶、罐、瓿等器物通常都是上部施釉、下部露胎。

    2.2.2 材料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黏结剂,不能过于坚硬,通常不高于陶瓷材料的强度,青釉陶的质地相对灰陶较为坚硬,但对于瓷器而言就显得脆弱了。材料颜色选透明或白色。常用的黏结剂有快速的502胶,几分钟甚至十几秒就可以固化,慢速的普通环氧树脂黏结剂则需要好几个小时,常用的有AB双组AAA超能胶Araldite2021,黏度较低,分双组黏结剂,还有一种双组分环氧树脂黏结剂Hxtal,耐性较好,不易变色。考古修复中我们通常使用502胶和热熔胶,固化快,此材料粘接釉陶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2.2.3 粘接

    采用直接对粘的方法。选择合适的胶液涂抹或滴入粘接部位,用手按压等待固化,完成粘接。茬口和较小的碎片可以直接滴入502胶,对于面积较大、碎片较多的一般使用热熔胶烤化粘接。粘接时要做到快、准、稳,检查有无移动错位,趁胶液还在液态时及时调整,完成后用手触摸粘接缝隙部位检查效果,如果发生错位,可用烤枪或乙醇、丙酮将固化的胶液溶解后重新粘接。

    需要注意的问题:无论使用何种胶液都需注意用量,太多会溢出或加大粘接的缝隙,太少会粘接不牢固。粘接完成后可使用乙醇、丙酮或用手术刀把粘于器表的残余胶液清理干净。此外,在完成拼接后要检查是否牢固,对拼接缝隙处可滴入502胶进行加固。

    2.3 补配工作

    补配是在文物拼接后将缺失部分修补完整,恢复器物原貌,为研究和绘图提供一个客观完整的参考。

    石膏是修复人员使用最多的材料,填平性好,经济环保,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缺点是怕潮、质地脆弱、易碎。也可以选择一些黏合剂来补配,如滑石粉、牙科医疗牙粉和AAA超能胶等。将黏合剂调配成膏状进行填补,调配比例根据器物情况而定。模补时补配材料要软,要多放一点黏合剂。塑补时补配材料要硬,可以少放一点黏合剂。这些黏合剂比石膏更为坚固,能够增加文物修复后的稳定性。

    2.3.1 填补法

    根据器物缺口大小,选择适量的石膏加入清水搅拌成膏状,使用蜡片对缺失部位进行填补,等待固化。填补法适合破损面积不大的器物,可使用石膏对裂缝和小的缺口进行填补。

    2.3.2 模补法

    器物口沿部位需要塑形或器物破损缺失程度严重、面积较大,这种情况下无法用填补法,可选择模补法。如果缺失面积小,可以使用蜡片翻模,蜡片是常用的翻模材料,复杂精密的部位可使用橡皮泥来翻模。如果器物缺失面积过大,可使用硅胶翻模,此方法操作复杂,成本也高。

    2.3.3 塑补法

    塑补法适合用来翻补器物缺失的独立部位,然后细加雕塑,比较有难度,适合釉陶中的鼎耳、鼎足以及壶、罐、瓿的双耳和铺首。

    2.4 打磨工作

    打磨为考古修复的最后一道工序,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2.4.1 粗磨

    如果填补的石膏较厚,先用手术刀进行刮拭,将多余的石膏刮除,完成补配部位的基本打磨。待填补的石膏刮拭至贴近器物时使用粗砂纸进行打磨,期间不断用手触摸打磨部位和完整处进行检查,看与周围原部分厚薄是否一致,直到能够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要控制好打磨力度,不能过度打磨使石膏低于原貌部分,也不能力度不足,使打磨部位没有达到相符合的厚度。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釉陶釉面的脱落,打磨有釉部位时要注意尽可能不要超出补配范围,保证不磨伤釉面。

    2.4.2 细磨

    此时补配部位基本打磨完毕,由于使用粗砂纸会在石膏上留下明显的擦痕,所以在粗砂纸打磨完毕后使用细砂纸再进行数遍打磨,将石膏打磨光滑、细腻,让补配部位呈现出一个好的美观效果。

    2.4.3 修整完善

    虽然考古修复不用上色做旧,但补配部位上一些明显的纹饰还是要显示出来。汉代青釉陶的纹饰一般集中在上半部施釉部位,通常饰有各类弦纹、水波纹,个别器物上还饰有抽象动物纹,器身内外有轮制旋纹。所以在打磨部位显示原有的一些简单纹饰是十分必要的,比如各种凹、凸弦纹,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对照原有的纹饰进行刻画、连接和细磨。

    3.1 关于陶瓷考古修复的看法

    陶瓷文物修复类型主要有考古修复、博物馆修复和商业修复这三种类型。考古修复是研究性修复,常用于工地、文管所、考古所等考古单位。只需恢复文物原状,完成器物的清洗、拼接、补配、打磨即可。尽管考古修复是三者中相对容易的,但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和方法,达到相应的水平。由于现存的文物大部分为考古发掘出土,所以考古修复往往占据第一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建立在博物馆和商业修复的基础之上,有时博物馆也会使用考古修复的方法来修复馆藏文物。

    3.2 关于陶瓷文物修复的要求

    严格遵从修复原则。修复中所用的方法、材料以及各种手段都要可逆,为以后的保护留有余地。修复部分可识别,保持文物稳定,不因修复而损伤文物,要实事求是,不得主观臆造,随意加工改变。

    保护为主,减少干预。对于陶瓷文物来说,要视文物具体损伤程度而定,如果器物基本保存完好,状态稳定,仅有一两处小豁口、小裂缝,无安全隐患下着实没有大动干戈的必要,因为只要有修复,就会对文物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和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并不是所有文物都需要修复。

    不改变文物原状。首先要保持文物原来的造型、结构方法和原来的构件、制作工艺,以及文物身上的历史信息,文物自身的老化结果不应该伪装或消除。其次在修复中除保证坚固以外,还要保证它们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最后要尽可能保留各个时期人为修复或保护留下的痕迹,这对于研究文物原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3.3 关于陶瓷文物修复的心得

    强化修复技能。陶瓷器修复需要专业的知识和大量的经验,要不断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各项操作技术上力图精益求精,用更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来更好地保护文物。

    遵守修复规定。在实践中需要严格按照修复方法和步骤措施来修复文物,不违背修复原则和相关规定。修复人员不能以个人喜好随意取舍和改动文物原有的信息。

    端正工作心态。陶瓷器修复要能够静下心来,有耐心和毅力,不因为某个器物复杂难修而产生应付心理,不能一味追求速度,要实事求是,持之以恒,以高度的责任心来对待每一件修复的文物。

    文物修复与保护工作必须建立在器物的稳定状态之上,了解文物的背景信息、基本要素、现存状况。遵守文物修复的原则,制订详细的修复方案,采用正确的保护措施。要做到恢复文物原状,修旧如旧,保留文物身上的历史信息。要少干预,保护材料具有可逆性和可再处理性,在文物修复过程中不产生破坏性保护。文物修复任重而道远,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保护好国家文化遗产不受侵害,让文物能够世代流传下去。

    猜你喜欢 石膏器物考古 身如器物VOGUE服饰与美容(2022年3期)2022-02-21器物之心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21年12期)2021-12-14石膏固定后应注意啥保健与生活(2021年7期)2021-04-19漫话国宝·陕西历史博物馆红领巾·萌芽(2020年5期)2020-06-03“考古”测一测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20年4期)2020-05-11石膏之魂西部论丛(2019年17期)2019-10-14周末加油站(Ⅵ)疯狂英语·读写版(2019年6期)2019-09-10事实上考古不是挖恐龙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2019年8期)2019-08-27考古学家小溪流(画刊)(2018年7期)2018-11-28石膏鞋印故事作文·高年级(2018年7期)2018-07-19
    相关热词搜索:釉陶汉代为例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