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为什么越惩罚孩子坏毛病越严重?

    为什么越惩罚孩子坏毛病越严重?

    时间:2023-02-12 12:10: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文/马志国

    导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如何根据青少年在生理、心理上的发展特点,运用相关的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为当下重要的课题。为此,本文将用真实的案例、科学的讲解,讲述青春期心理知识,让青少年充分发挥心理潜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生活中会有这样一种现象,父母和孩子互相不理解,于是家长越来越愤怒,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因此陷入恶性循环,难以改变。这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一件苦恼的事。今天,我们就来讲述这样一个案例——

    智超(化名)是一名小学生,最近又被老师请家长,这让他的妈妈怒火中烧。智超妈妈忍住了气急败坏,却没能忍住心急火燎,于是请求我尽快安排面谈。

    智超妈妈焦躁地说:“哎呀,这孩子简直让我崩溃了,这孩子怎么这样啊!”

    等智超妈妈平静后,通过聊天我得知了老师请家长的原因是智超在上课的时候骂人了。不过,这件事怎么让智超妈妈如此崩溃?

    说到这里,智超妈妈又激动起来,她说:“哪是这一件事啊?!这孩子气人的地方太多了。脑子不笨,可学习就是不行,不好好上课,不好好写作业,老师经常请家长。”

    “哎呀,说起这孩子,真让我气不打一处来。这孩子还有个最让我头疼的坏毛病,好像从刚上幼儿园就开始了吧,他见到长头发就放嘴里嚼。都上小学了还是这样,见到女老师的长头发就往嘴里塞。您说一个男孩子,这样多让人讨厌啊!”

    听到这里,我有所觉察了,问道:“看到孩子吃头发,作为家长,您是什么样的反应呢?”

    “惩罚,一见到就惩罚。先是批评斥责,再是连吼带骂,最后是连踢带打,惩罚步步升级。有时候会吓唬他:‘你再捡头发吃,我就剁了你的手指头。’有一次把我气坏了,抓住他的手指头,真的拿起了刀。孩子就哭着求饶,说再也不捡了。每次都是这样,当时哭着说改,可是没好几天,旧病就复发,而且越来越严重。改天我把孩子带来,您看看他是不是得了什么怪病。”

    第二次接待来访,我见到了智超。

    智超是个挺乖的小男孩,刚见面就打招呼。我想,这一定是智超妈妈嘱咐好的。随后,智超看我的书橱,看我的花,智超妈妈让他别乱动,我制止了智超妈妈。

    我和智超单独交流的时候,智超开口就说:“您我给治病吧,我有很严重的病,我有很多毛病,我怎么这样笨啊!我是个没出息的孩子。”

    我笑着抚摸智超的头,说:“你没有病,你是个挺乖的男孩!”

    可能是感觉到我的善意,智超随后抱住我,贴近我的耳朵,悄声说:“告诉您,我又犯错了,我骂人了!”智超骂人原来是因为上课时同桌要东西,智超递给同桌,正好被老师看见,老师以为智超没好好听课,就批评了智超。一个同学笑出了声,智超当场就开口骂了他。我回应说:“要是有人这样笑我,我也会骂他。”智超看看我,似乎有些意外。

    随后,智超又悄悄告诉我:“还有个病,我总捡头发吃。”从智超断断续续的“悄悄话”里我得知,智超起初只是觉得这样很好玩。被妈妈批评斥责后,智超也想改,可不知为什么越来越改不掉。我问:“妈妈怎么对你了?”智超略带神秘和紧张地伸出一个手指,然后将另一只手五指并拢,向那个手指砍去,说:“就这样,警告我再捡头发吃,就把我手指头剁了。”我回应说:“如果让你随便吃着玩,这样好不好?”智超看看我,再次感到意外。

    智超不再悄悄说话了,他用正常的语调继续说:“我还有个毛病,十叫九不应,一吼就应。”从智超的述说中我知道了,智超看电视的时候,爸爸妈妈叫他没有回应,就说他是“十叫九不应”。智超又悄声地说:“他们经常吼,一吼,我就吓一跳,所以我就得应声。”我回应说:“我不让他们再这样吼了,好不好?”智超看看我,更加感到意外。

    每次感到意外,智超都会转移话题,现在又转移了话题,他说:“我还有好多课外班。现在有书法、编程和乒乓球,以前还有好多,我都不记得了。”我回应说:“这些班,哪个是你最喜欢的?”智超没有回答。我又问:“哪个是你不喜欢的?”智超还是没有回答。我再问:“如果有不喜欢的,我可以帮你跟妈妈商量,咱就不去了,好吗?”这回,智超不仅感到意外,而且非常困惑地看看我。

    随着交流的深入,我越发清楚地感到,智超确实是个挺乖的男孩,没有任何心理疾病。我发现,明明是父母管教孩子有误区,智超对父母却没有半句怨言,而是一直在自我检讨,在自我定罪。智超认定自己是没出息的孩子,这让人心疼又心忧。

    跟智超妈妈沟通情况后,我问:“这是为什么呢?”

    智超妈妈反思说:“可能是让我们吓唬怕了吧。刚才说了,我们管孩子挺严的,惩罚挺重的,可是我们管教的时候他也算听话,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改不掉坏毛病。”

    面对父母的惩罚教育,有时候孩子会逆反,表现为你越管他,他越不听话,越故意犯错,这往往是处于逆反期的中学生的心理。而智超不过是几岁的小男孩,还不知道逆反。可是,面对父母的惩罚教育,为什么他的坏毛病也会越来越严重呢?一般来说有以下5个原因。

    一是惩罚陷入了恶性循环。教育需要惩罚,但是盲目的惩罚常常难保长效。于是,家长就会不断增加惩罚的力度,从批评到怒吼,再到体罚,让惩罚不断升级。这样就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孩子的过错行为反而难以改变。

    二是惩罚让孩子习以为常。人都有适应环境的能力,惩罚多了,人就适应了,就习以为常了。最初的威慑力,会随着惩罚次数的增加而减弱。正所谓“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因此,经常性的盲目惩罚,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皮,这正是经常挨罚的孩子反而更顽劣的原因。

    三是惩罚强调了过错行为。虽然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改变过错行为,但是盲目的惩罚反而强调了过错行为。于是,当再次处于同样的情境时,孩子可能会想不起别的解决方式,却一定会记得惩罚带给他的深刻记忆,因此去重复自己的过错行为。

    四是惩罚满足了孩子的需要。孩子表现正常的时候,家长常常会忽略孩子。于是为了不被忽略,孩子有时候就会故意做错事来表现自己,满足被关注的需求。

    五是惩罚导致消极标签效应。家长对孩子的评价,就像在给孩子贴标签。这个标签非常灵验,给孩子贴什么标签,孩子往往就会朝着那个标签的方向发展。惩罚必定伴随着家长对孩子的消极评价,这就会形成消极的标签效应,甚至让孩子认同自己是没出息的孩子,想改变就更难了。

    一句话,正是父母的盲目惩罚,强化了智超的过错行为。智超的坏毛病难改,就是这个道理。

    我提出了以上的看法,智超妈妈一个劲儿点头,我提出疑问:“虽说很多家长都会采用不恰当的方式来惩罚孩子,但你们似乎对孩子的惩罚更多,也更厉害,这是为什么呢?”

    从智超妈妈的回忆中我了解到,智超妈妈出生在一个条件较差的家庭,家境很不好,智超妈妈从小内心就非常缺乏安全感。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往往会追求完美,逐渐地会形成完美主义人格特征。因此,智超妈妈为了完美而努力,终于一路走来,读完了较好的大学,有了较好的工作,直到有了较完美的小家庭,就竭尽全力地经营自己的小家。自从当了妈妈,她更是暗下决心,要让孩子有个完美的家庭,要让孩子有出息。

    通常,父母的教子观会折射出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理念。由于自己有完美主义倾向,智超妈妈有了孩子之后,自然就对孩子抱有盲目的过高期望,因此对孩子要求过高,看孩子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于是,孩子就难逃过多而盲目的惩罚了。

    此外,对孩子的惩罚也反映出妈妈的自我挫败感。看孩子不如意,看孩子有毛病,妈妈会感觉自己教子失败。妈妈的这种自我挫败感,又会转移到孩子身上,因此孩子成了妈妈宣泄情绪的替罪羊,承受更多的负面评价,也遭受更多的惩罚。

    沟通至此,智超妈妈深深地追悔道:“我还总疑心孩子得了什么怪病,现在我懂了,根源是我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了,导致我乱用对孩子的惩罚,没怎么给过孩子好脸色。都怪我,怪我期望太高啊!您看,孩子还有希望吗,我该怎么办呢?”

    智超当然有希望。智超妈妈该怎么办呢?

    首先,扔掉盲目的过高期望。

    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平凡的孩子,然而这不影响他们当个好孩子。家长只有扔掉对孩子盲目的过高期望,接受孩子的平凡,才能因材施教,让孩子获得最适合自身的发展,这叫顺其自然好发展。这样,不管孩子发展到什么水平,比起认定自己没出息,认定自己有病,都要好得多。

    每个孩子都想当好孩子,但是每个孩子都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过错行为。家长一旦扔掉了盲目的过高期望,对孩子的过错行为,就会少一份恼怒和狂躁,多一份从容和智慧,不至于盲目惩罚,从而不知不觉地强化孩子的过错行为。

    其次,采取恰当的矫正方法。

    如果孩子出现过错行为,怎样才能更好地矫正呢?

    一是不予理睬法。孩子时常有引起家长关注的强烈愿望。当发现孩子的过错行为是为了吸引家长的关注时,家长最好的应对是视而不见,是若无其事,是不予理睬。这样,孩子的过错行为就得不到强化,因此发生的概率也就降低了。

    二是注意力转移法。孩子的注意力极容易被吸引和转移到其他方面去。所以,在孩子将要出现过错行为时,家长用足够吸引他的东西使他的注意力转移过来,也就避免了过错行为的发生。这个办法在过错行为刚露苗头时最管用。

    三是精力疏导法。孩子有使不完的精力,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正当疏导,让孩子把精力都用在积极的行为上。这样,过错行为也就不禁而止了。

    四是多讲“应该”法。有些家长习惯对孩子说“不要这样”“不要那样”,殊不知,“不要”后面的话,对孩子无异于提醒,甚至是“引诱”。所以,要多讲“应该”,让孩子知道正确行为是什么,而少讲“不要”,回避让孩子了解过错行为的机会。

    五是善于鼓励法。多数家长在孩子表现很好时,好像没看见一样,舍不得使用鼓励的语言,却只关注孩子“坏”的时候。家长应该多注意孩子做得好的方面,并且及时地给予鼓励,而不是总盯着他们的过错行为。

    六是反面练习法。孩子的过错行为往往会在无意间发生,因此有时对过错行为可以不去阻止,而是有意地让孩子重复“练习”。这样反面“练习”的结果是,原来无意的行为得到有意的矫正。

    介绍完这些方法,我对智超妈妈说:“根据具体情境,这些方法结合使用,智超吃头发的过错行为及其他过错行为,都会得到较好的矫正。一句话,关键在于家长能否改变自己。”智超妈妈的笑容里有了平和和温情,她说:“这些方法确实比我们过去惩罚孩子要好得多。谢谢您,我一定从改变自己做起。”

    “港湾”邮箱bighome@163.com

    欢迎倾诉您内心的声音,我们将为您解忧,这里将是您温暖的心灵家园!

    猜你喜欢 坏毛病盲目惩罚 坏毛病与好习惯仅有“半步之遥”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21年8期)2021-09-13航空信带来的惩罚语文世界(初中版)(2020年6期)2020-10-27Jokes笑话阅读(快乐英语高年级)(2019年11期)2019-09-10爱说话的我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2019年4期)2019-09-02风波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19年4期)2019-04-23盲目自大的小蚂蚁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17年12期)2017-12-26小蝴蝶花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17年1期)2017-03-13吃火锅最怕遇到的八种坏毛病红领巾·成长(2016年1期)2016-09-10真正的惩罚等学苑创造·A版(2015年6期)2015-07-01航空信带来的惩罚语文世界(小学版)(2009年10期)2009-12-14
    相关热词搜索:惩罚孩子坏毛病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