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从大众常识到专业知识——当下英语专业《中西文化比较》现状及走向

    从大众常识到专业知识——当下英语专业《中西文化比较》现状及走向

    时间:2023-02-13 21:40: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谢 伟 锋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州 510006)

    根据2018年最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和2020年最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关于英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和知识能力的要求,《中西文化比较》被列为了专业方向必修课。英语专业学生除了应具备扎实语言基本功外,还必须具备文学鉴赏能力、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具有跨文化同理心和批判性文化意识;
    理解中外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异同”[1]。众多院校英语专业也纷纷开设相关课程,但在具体实践中,中西文化的内涵、特色和比较却并未得到有效的解释和学习,这样就难以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和批判性文化意识。在此,笔者将通过自身教学经历,就当下《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国标》和《指南》的要求以及文化的内涵、跨文化的特征等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期为培养专业特色鲜明的新世纪英语人才做出努力。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中西文化比较.英文版》(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是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英语专业本科文化比较教材。这本教材将文化分为哲学、语言、交流、节日等众多领域,并以独立单元就某一特定领域进行中西比较。然而,在使用这本教材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它有许多明显的不足之处。

    (一)对《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性质的理解和定位

    《中西文化比较》应对文化、跨文化、中西文化基本特点等进行清晰的说明,并对具体文化内容进行有深度和广度的阐释。“重点介绍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等基本概念,跨文化交际研究的主要理论方法,交际过程中存在的语言差异、非语言差异和社会习俗差异等。”[2]反观清华大学版《中西文化比较》,其一开始就直接介绍中西文化某一具体领域哲学部分。这无疑是违背《指南》的清晰定位的。

    (二)教材各章节的具体内容

    清华大学版《中西文化比较》教材将中西文化各领域分门别类进行说明和比较,但其每个章节的介绍和讲解只是以英文提供了中西方文化的大众常识性知识,缺乏英语专业跨文化课程应具备的知识深度和广度。如第一单元中国哲学部分写到Confucianism(儒家思想)时,仅以短短几个句子断裂式地说明了一下儒学思想的发展。“Confucianism was particularly strong during the Han Dynasty, whose greater thinker was Dong Zhongshu.He integrated Confucianism with the thoughts of the Zhongshu School and the theory of Wu Xing or the Five Elements.”[3](儒家思想在汉朝时期尤其盛行,董仲舒是当时伟大的思想家。他将儒学理念和仲舒学派思想以及五行理念进行了融合。笔者译,下同。)在写到佛教时也是短短一个段落笼统介绍了一下,对东汉以来影响至今的佛学主要内容和特点只字未提。“Buddhism arrived in China around 1st century, but it was not until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hat it gained considerable influence and acknowledgement.At the beginning, it was considered a sort of Taoist sect.”[3](佛教大约公元一世纪进入中国,但直到南北朝时期,佛教才得以盛行和认可。最初,佛教被看作是道教的一个流派。)佛教的“戒定慧”“苦集灭道”等思想,道教的“天人合一”,禅宗的“即心是佛”以及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顿悟思想等都有着巨大的思想价值,非常有必要进行一定介绍。

    (三)教材各章节的取舍选择

    教材将中西文化划分为哲学、语言、交流等14个单元进行说明,其中哲学、语言、文学、绘画、音乐、科技等领域的划分和选择是恰当合适的,而交流、饮食、节日、服饰等领域的选择要么和其他领域有重叠之处,要么过于常识性概述缺乏知识价值和深度,因此应当融合或舍弃。如第五单元饮食部分讲到西方饮食时,仅粗略提了英国、欧洲其他国家、美国的家常食谱,这对英语专业学生形成跨文化同理心和批判性文化意识根本起不到作用。

    “Cakes, pastries, pies and pudding are very common in English cuisine.Toast, coffee and cereal are also often eaten.”[3](蛋糕、油酥点心、馅饼、布丁在英国饮食中很常见。吐司、咖啡和谷类也常吃。)

    教材开篇应先对文化、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基本概念进行阐释,这样才便于师生对课程形成清晰完整的认识;
    然后对中西文化的基本特点进行概述,这样才利于英语专业学生对《中西文化比较》课程形成整体把握感。

    (一)明确《中西文化比较》课程定位,梳理文化、跨文化交际等基本概念

    关于文化的定义,由来众说纷呈,层出不穷。在此我们以几位有广泛影响力的定义为例进行阐释。被称作文化人类学之父的英国学者泰勒是第一位从文化人类学的高度对文化进行定义的人。“Culture is that complex whole which includes knowledge, belief, art, morals, law, custom, and any other capabilities and habits acquired by man as a member of society.”[4](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人作为社会一员而获得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罗列了从1871-1951年间就已高达164种的关于文化的定义,并对这些定义加以分析和综合后总结如下:“Culture consists of patterns, explicit and implicit, of and for behavior acquired and transmitted by symbols, constituting the distinctive achievement of human groups, including their embodiments in artifacts; the essential core of culture consists of traditional (i.e., historically derived and selected) ideas and especially their attached values; culture systems may, on the one hand, be considered as products of action, on the other as conditioning elements of further action.”[5](文化由通过符号获得和传播的显性和隐性的行为模式组成,文化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展现出来的人工制品;
    文化的基本核心由传统的(即历史地获得和选择的)观念,且尤其是与其相关联的价值观组成;
    文化体系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为的产物,另一方面则又是进一步行为的先决条件。)美国跨文化交际学权威萨莫瓦尔和波特对文化定义如下:“We define culture as the deposit of knowledge, experience, beliefs, values, actions, attitudes, meanings, hierarchies, religion, notions of time, roles, spatial relations, concepts of the universe, and artifacts acquired by a group of people in the course of generations through individual and group striving.”[6](我们把文化定义人们世代通过个体和群体所获得的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行为、态度、意义、等级、宗教、时间观念、角色、空间关系、宇宙观以及人工制品的沉淀。)经过梳理,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定义是有共通之处的,即文化大致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习俗文化。中国著名学者梁漱溟也有类似总结:“所谓一家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总结起来,不外三方面:(一)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学...(二)社会生活方面,如社会组织、伦理习惯...(三)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7]跨文化交际作为学科最早是由被称作跨文化研究第一人的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霍尔在1959年提出来的,并于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蓬勃发展。跨文化交际主要探讨文化与人际交流(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的关系,探讨如何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定义如下:“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volves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whose cultural perceptions and symbol systems are distinct enough to alter the communication event.”[8](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文化感知能力和符号体系的人们之间的互动,这些文化感知能力和符号体系区别鲜明,足以改变交际事件。)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当代跨文化交际研究知名学者金荣渊对其定义如下:“the overall internal capability of an individual to manage key challenging feature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namely,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unfamiliarity, inter-group posture, and the accompanying experience of stress.”[9](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个体所具有的能够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关键挑战性问题的综合内在能力:即,文化差异和文化陌生感、本文化群内部的姿态以及随之而产生的心理压力。)这种能力意味着能和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恰当有效地互动交流,而这也正是跨文化交际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

    (二)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

    中国疆域四周有大海、青藏高原、戈壁荒漠等天然屏障,这就使得中国形成了与外界相对隔绝的封闭状态。中华民族主要生活在黄河、长江流域一带,从生产方式上看,是以农耕作为其主要的经济民生、文化习俗的。从社会组织结构上看,则是基于血缘亲疏关系形成的宗法制度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注重伦理等级的社会体系。农耕文明顺天应时以求丰收生存和宗法制度强调家国伦理使得中国文化形成了以下特点,即天人合一、保守内省、群体本位以及贵和尚中。天人合一是人与天道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道教始祖老子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0]被誉为诸经之首的儒学经典《易经》中也说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11]中国佛教对天人合一也有提及,不过这里的“天”更突出佛家理念,指众生皆有却被贪嗔痴无明执念所遮蔽的清净本体。被鸠摩罗什赞誉为“中华解空第一人”的东晋高僧僧肇在《肇论.涅槃无名论》中就写道“所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12]。中国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生产方式造就了中国人保守安稳的生活状态。而根基于儒学思想的宗法制度强调克己复礼、“内圣外王”;
    创立“阳明心学”的明朝大思想家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时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13]道家主张清静无为。“人之道,为而不争”[10]。以柔弱恬淡内省养性。佛教重视见性成佛。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悟道后有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其自性,本不生灭;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14]这些思想都突出了内省自律,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特征。宗法伦理体系下个人在社会关系纽带中所应充当的角色是不能随意逾越的,其所承担对上下左右的责任和义务也有明确规定,家族、集体、民族、国家这些宏大群体的利益安危往往占据突出地位。儒家经典《礼记》有言:“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15]群体本位下人际关系的协调势必会突出仁爱谦和。老子也有言:“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为‘玄同’。”[10]意指以虚柔内敛、平和低调的方式化解烦扰冲突。而为人处世之道则讲究中庸适度。“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16]。

    (三)西方文化的基本特点

    西方文化源于古希腊、希伯来基督教文化,即“两希文化”。从自然环境来看,希腊三面环海,腹地狭小,耕地匮乏。为了生存和发展,希腊必须依赖海洋形成流动性极强的商业贸易经济生产方式。基督教经典《圣经》里记载上帝创造了人类始祖亚当和自然万物,并将自然万物交由人类来管理,人被看作了万物之灵。因此,西方文化形成了如下基本特点,即天人二分、开放外向、个人本位以及竞争开拓。受制于希腊狭窄的地理环境和有限的耕地种植,人们必须对大自然形成理性的认识,进而征服自然才能使生命得以繁衍。这种理性认识也正是后来西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的一大缘由。与此同时天人二分也导致了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思维与物质等一系列二元对立的观念的形成。被称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始祖的柏拉图将世界分为对立的三种,即代表绝对精神永恒不变的理念(Idea)世界、摹仿理念世界而派生出来的感性现实世界及摹仿现实世界而派生出来的艺术世界。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描述的古希腊神话英雄奥德修斯在海上漂流十年历经各种险恶自然现象并与之搏斗最终凯旋归乡的故事,正是西方人与自然抗争、征服自然的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工商业发达的海洋文明经济生产方式和城邦制相对民主的公民政治体系使得古希腊形成了外向开放的文化特点。亚里士多德很早就对公平正义(justice)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而这正是后来西方所形成的契约精神的源泉。“既然不公正的人与不公正的事都是不平等的,在不平等与不平等之间就显然存在一种适度,这就是平等”[17]。这种推崇公平正义的契约精神为个体本位的自由和权利形成了思想共识。古希腊智者派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弘扬人文主义、追求尘世个人幸福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说道:“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能力!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止!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18]古希腊神话里的神祇多刚强有力、争强好胜,由天后赫拉、智慧女神雅典娜和爱神兼美神阿佛罗狄忒争夺“金苹果”以决定谁是“最美的女神”而引发了持续十年之久的特洛伊战争即是一例。每四年举办一届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也源自古希腊。

    (四)中国心性哲学及儒、道、释三家主要思想

    在《中西文化比较》各章节的具体内容上,我们应突出其作为英语专业方向必修课程所必须具备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上面提到的哲学为例,先说中国哲学,中国相对独立封闭的自然环境、上古以来延续几千年之久以农耕为主的自给自足生产方式以及家族宗法观念浓厚的伦理体系使得中国哲学形成了注重内心体验和修养的心性哲学特征。心性哲学指通过直观体验调心炼性以达到精神生命的觉悟和自由,从而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状态。“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19]。中国哲学以直觉而非逻辑推理去领悟天道或本源的本真状态,主要由儒道释三家思想组成。儒家学派由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孟子发展,后又经宋代程朱理学和明代王阳明心学不断完善丰富。孔子的思想以仁、义、忠、恕为核心,在强调对自身心性进行修炼的同时,将仁义德行推及社会政治领域,从而达到内圣外王的境界。“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15]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领悟孔子衣钵真传的曾参在《大学》里言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16]孟子以尽心知性、善养浩然之气来磨练自身心性。“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15]。程朱理学以宋代程颐和朱熹为代表,认为理或天理(也可称之“道”)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强调个体通过身心磨练修养心性(即灭人欲)来契合天理、天人合一(即存天理)。当然程朱理学的人心私欲是指超出了人的基本需求的贪淫私欲。朱熹说:“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天理明,自不消讲学。”[20]王阳明心学以探求人心中的本然心性为宗旨,强调心内求道,是一种特征鲜明的心性哲学。“若解向内寻求,见得自己心体,即无时无处不是此道”[21]。

    道家学说由春秋时期老子所创立,代表人物有老子和庄子。道家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真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道家学说和儒家思想一样注重心性修养,不同的是道家学说不介入延伸为外王的社会政治领域。老子以自然无为为本,提倡虚静无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10]。即学习就要不断增加知识,而修道则要不断减去知识。“致虚极,守静笃”[10]。庄子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致虚守静思想,以“心斋”“坐忘”等来契合天然之道,保持心灵的自由自在。“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22]。庄子认为,摒除杂念,专一心思所达到的凝寂虚无的心境才能应待宇宙万物,此即心斋。《庄子·大宗师》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22]意即摆脱形体和智能的束缚,与大道融通为一,此即坐忘。

    佛家学说,又称释家,源于东汉明帝时由古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家、道家思想交相融合,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中国佛教。佛家典籍经律论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博大精深,但归根结底在于明心见性,因此也属于注重心性修炼的心性之学。佛家学说认为六道众生皆具佛性,只因妄想、执著无法证得。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彻悟时言:“奇哉!奇哉!此诸众生云何具有如来智慧,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著,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23]而所谓“见性”,即彻见自己本来心性,自觉到本来具有的佛性。佛家的基本思想之一“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四条真理详细分析了生命的本质及解脱之道。苦谛说明了人生、老、病、死等三界轮回之苦;
    集谛指出众生一切痛苦皆可溯源于贪、嗔、痴三种根本烦恼。灭谛是指熄灭贪、嗔、痴根本烦恼,证得清净寂灭的解脱境界,即涅槃。道谛指明了通往涅槃解脱的途径,即修持戒、定、慧以及正见、正思维、正语等正道。而众多佛家经典更是明确了佛学心性之学的鲜明特质。中国禅宗始祖菩提达摩到达南京时与建寺度僧无数的梁武帝面谈,梁武帝问自己如此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大师称实无功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14]在被称为“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的《楞严经》中,释迦牟尼佛对因淫欲诱惑将毁戒体的堂弟阿难开示了众生无始以来种种颠倒,不得解脱的缘由:“……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24]被日本著名禅宗研究思想家铃木大拙称“唐代最伟大的禅师”的马祖道一更是倡导即心即佛、平常心是道,即佛在自心,不必外求。

    (五)西方智性科学哲学及古代、近代和现代主要思潮

    西方哲学按其历史发展可分古代哲学、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古希腊哲学和中世纪哲学被看作西方古代哲学,以本体论研究为主要内容,即探究世界的本源。近代哲学以认识论为主要内容,即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前提、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等。此外还有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德国古典哲学大师康德。而现代哲学有人本主义非理性和科学主义语言论转向两大主潮流。和通过直观体验修炼心性以达到精神觉悟的中国心性哲学不同,西方哲学强调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来获得精确可靠的知识。西方哲学家大多都是自然科学家出身,西方哲学可被视作与智性科学同源。“智性科学是指一种比量性的科学,数理性的科学,工具性的科学,是以外部世界为研究对象的”[25]。苏格拉底有两句名言,一是“美德即知识”,二是“认识你自己”。前者指真正的知识必然和最高的道德范畴-善密切相关,后者指关注自己的灵魂。由此可见,“认识你自己”即关心自己的灵魂,追求关于美德的知识。而“苏格拉底所说的‘善’不仅是伦理范畴,而且也是本体论范畴,适用于一切存在”[26]。众所周知,柏拉图在其学院内(Academy)门前写着“不懂几何学者不得入内。”这反映出柏拉图对科学,尤其是数学和几何学的重视。柏拉图的理念论(Idea)将“理念”看作万事万物背后的根源,“理念”代表着超感性的、永恒普遍的绝对存在。“而柏拉图的回忆说却和白板说相反,认为灵魂本来就具有一切知识,知识并不是从外部世界得来的;
    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感觉经验只能起推动灵魂回忆的作用,并不是真正知识的来源”[26]。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但他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就反映了亚氏对柏拉图“理念论”的批判。亚氏认为“理念”只能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不能脱离具体事物独立存在。“有如柏拉图的理念,所有的形式都是永恒的,但不在物质以外,而是在物质以内”[27]。亚氏还创立了逻辑学,这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逻辑体系。而为了研究一切存在者的原因及本源,即“是其所是者”的本体论研究,亚氏构建了其称为“第一哲学”的形而上学。这一形而上学成为了后来整个西方哲学研究的分水岭,因为它从根本上区分了以经验知识为对象的自然科学研究和以超越经验知识为对象的哲学研究。

    中世纪基督教哲学是以神学和信仰为核心,以《圣经》为基础,以灵魂和上帝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学说。基督教哲学按其发展可分为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教父哲学的主要代表是奥古斯丁,他认为上帝可以“无中生有”地从虚无中创造出世界来,“宇宙间除了上帝以外,没有任何存在者不是由上帝那里得到存在”[28]。经院哲学肯定理性,以理性来论证信仰,主要代表有阿奎那。阿奎那视“神学高于哲学,哲学是神学的奴仆”,“神学可能凭借哲学来发挥,但不是非要它不可,而是借它来把自己的义理讲得更清楚些”[28]。

    西方近代哲学从本体论转向了认识论,强调以科学的方法、理性的态度来研究自然和对待人们的生活世界,形成了经验论和以唯理论两大派别。经验论强调经验观察和感觉材料对认识世界和理论构造的作用,而唯理论则强调天赋观念的先验理性为人类知识的基础。培根重视观察和实验,认为这样才可以认识自然、发现规律。培根倡导的科学归纳法影响深远,以致于马克思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29]。笛卡尔从普遍怀疑开始,将理性思维作为判断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样对一切进行怀疑之后留下了一件不可怀疑的事情,那就是我在思考怀疑本身,即“我思故我在”。“因为身体按照其本性总是可分的,而心灵是完全不可分的”[30]。康德以人类先天知性范畴和后天综合经验调和了经验论和唯理论之间的冲突。康德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对应的分别是知识、意志和情感。这三大批判构成了康德哲学关于真(知)、善(意)、美(情)的完整体系,而《判断力批判》中的判断力则起着连接前两大批判中的知性认识能力和理性道德实践的功能。“要使判断力在知解力与理性之中起桥梁作用,情感( 快感和不快感) 在认识与实践活动( 道德活动) 之中起桥梁作用,审美的活动在自然界的必然与精神界的自由之间起桥梁作用”[31]。

    现代西方哲学有人本主义非理性和科学主义语言论转向两大主潮流。尼采是非理性哲学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重估一切价值”,对苏格拉底以来的西方理性主义和基督教精神进行了颠覆性的评估。尼采将基督教看作是奴隶的宗教,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上帝已死!以鼓励人们摆脱禁锢,回归原始生命力。尼采还在其代表作《悲剧的诞生》中指出酒神的无穷创造乃至破坏力精神比起日神的理性冷静精神更为重要、更有生命力量。“狄奥尼索斯则用他那神秘的充满活力的呼号,打破了个体化原则的掌控,达到了永恒的‘一’或万物的本质。”[32]索绪尔是语言论转向的代表人物,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为西方转向符号系统研究的结构主义思潮奠定了基础。索绪尔倡导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客观性,他认为语言是潜存于人类大脑中的一种先天能力。“人类与生俱来的东西并不是口头言语,而是构成语言的机能,即一个对应于不同观念的不同符号构成的系统。”[33]

    中西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即便是上面举例说明的哲学板块也是浩如烟海,内容丰富,因此仅仅通过一篇论文就说清理顺是不大可能的。《中西文化比较》为英语专业方向必修课,这就需要教材编著者参考大量优秀的中英文典籍翻译版,惟有此,才能清晰准确地传递出众多中西文化典籍的深刻思想和优美趣味,才能真正担负起培养优秀英语专业人才的责任,从而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做出相应的贡献。

    猜你喜欢 中西文化跨文化哲学 基于新媒体专业能力培养的“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2022年16期)2022-05-05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小学教学研究(2022年3期)2022-04-08文化认同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研究语文建设·下半月(2020年2期)2020-05-28小包哲学意林·全彩Color(2018年7期)2018-08-13逆境中的哲学意林·全彩Color(2018年7期)2018-08-13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Conflicts and Blending in Guasha校园英语·中旬(2017年7期)2017-07-14中西文化大对比之“交际语言”的差异作文世界(小学版)(2017年4期)2017-05-14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校园英语·下旬(2016年9期)2016-11-07晾衣哲学视野(2009年20期)2009-04-09
    相关热词搜索:中西文化大众专业知识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