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意愿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3-02-14 23:40: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张丽霞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207)

    根据《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预计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将达4.8亿,占世界老年人口近1/4[1]。老年人由于身体功能退化,对医疗和护理服务的需求明显高于其他年龄人口。《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2018)》显示,当前高龄老人3 000多万,失能老人4 000多万,这些空巢、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增加,对照护服务的需求日益凸显[2],而这种服务须由具备一定医学常识的照护人员提供。《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将“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列为15项重要任务之一,而在《“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则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涉老相关专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我校注重老年护理服务人才的培养,从加强师资培训、改善实训条件、调整教学计划等入手,在高职护理专业老年护理学、康复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等相关课程中加强老年护理相关知识传授和技能培训,并组织护生参加老年照护1+X证书考试。在此背景下,笔者以本校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其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从而为有针对性地实施课程改革、培养老年护理人才提供建议。

    1.1 研究对象

    确定研究对象为本校三年制及2+3学制护理专业学生,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本校护理专业16个班,其中三年制高职护理一年级9个班、二年级4个班,五年制护理一、二、三年级各1个班,共848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护理专业学生;
    排除标准:在外实习的、无法上网的护生。

    1.2 调查方法

    调查通过网络形式开展,将原始问卷录入问卷系统,并在指导语中说明问卷填写相关事项,生成问卷链接和二维码,先随机抽取某班护生进行预调查,根据问卷情况和护生意见对调查方式、指导语等内容进行修订。之后清除预调查数据,由调查人员联系班级辅导员发放问卷进行正式调查,数据由问卷网站进行自动收集汇总。调查过程中,少数护生可能由于操作不当、网络不畅、硬件不支持等原因没有完成问卷填写,剔除无效问卷后共获得有效问卷752份,有效回收率88.7%。

    1.3 调查工具

    1.3.1 一般资料及从业意愿调查问卷 根据文献查阅结果及个别护生访谈结果,预判影响从业意愿的各项因素,确定一般资料收集内容,包括研究对象人口学特征、有关生活经历及学习经历等,具体为年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学制、年级、护理学是否为第一志愿、与老年人共同居住的时间、与老年人的关系、家人对老年人的态度、是否有照顾老年人的经历、是否有被老年人照顾的经历、是否有老年护理相关知识的学习经历、是否完成实习。

    1.3.2 对老年人的看法(KAOP量表)该量表是由Kogan于1961年设计,用来测量医学生对老年人的态度倾向和刻板印象程度,中文版KAOP量表由赵思宇等[3]汉化,并根据中国国情对原量表中“老年人一旦有条件就愿意放弃工作”一条及其反向题目进行删除。量表共32个条目,属自评式量表,平均内容效度比为0.813,Cronbach"s α系数为0.830,重测系数为0.865。由16个正向态度条目和16个负向态度条目组成。采用Likert 6级评分法,其中“非常不同意”计1分,“不同意”计2分,“有点不同意”计3分,“有点同意”计4分,“同意”计5分,“非常同意”计6分。得分越高,表明态度越积极,对老年人看法越正向[4]。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AU在线数据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

    研究对象中,年龄范围 15~22岁,平均为(18.38±1.767)岁;
    男生38名(5.05%),女生 714名(94.95%);
    独生子女 85名,非独生子女667名;
    2+3一贯制140名,三年制高职612名;
    一年级516名,二年级191名,三年级45名;
    完成实习者32名,未完成实习者720名。为便于做卡方检验,将从业意愿中愿意和非常愿意归为愿意从事,不确定、不愿意和非常不愿意归为不愿意从事,将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及从业意愿做交叉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年级、护理学是否为第一志愿、与老年人共同居住的时间、与老年人的关系、是否有被老年人照顾的经历、是否有照顾老年人的经历、是否有老年护理相关知识的学习经历、是否完成实习的护生在从业意愿上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情况与老年护理从业意愿无明显相关性(P>0.05)。

    表1 护生一般资料及老年护理从业意愿比较[n(%)]

    2.2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于老年护理行业的从业意愿

    研究对象中,非常愿意和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人数分别为55和316人,占比分别为7.31%和42.02%,累积百分比为49.33%;
    选择“不愿意”和“非常不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人数分别为46和12人,占比分别为6.12%和1.60%;
    对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持不确定态度的人数为323人,占比为42.95%。非常愿意和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生仅占49.33%。

    2.3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老年人的看法

    调查显示,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总分为(116.273±12.383)分,其中正向态度得分为(62.328±6.913)分,负向态度得分为(53.944±8.628)分。将不同从业意愿护生的KAOP得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从业意愿护生对老年人的看法(±s,分)

    表2 不同从业意愿护生对老年人的看法(±s,分)

    维度t P负向态度得分正向态度得分愿意(n=371)54.66±9.11 63.68±6.54不愿意(n=381)53.25±8.08 61.01±7.02 2.244 5.397 0.025 0.000

    2.4 影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因素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将单因素分析中老年护理从业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是否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作为因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进入回归方程的有KAOP总分、护理学是否为第一志愿、是否有照顾老年人的经历、是否有老年护理相关知识的学习经历这4个因素。模型R2为0.111,意味着上述自变量可以解释老年护理从业意愿11.1%的变化原因。模型通过F检验(F=18.691,P<0.05),模型公式为:是否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1.003+0.009×KAOP总分+0.186×护理学是否为第一志愿+0.263×是否有照顾老年人的经历+0.282×是否有老年护理相关知识的学习经历。另外,针对模型的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发现,模型中VIF值全部小于5,意味着不存在共线性问题;
    并且D-W值在数字2附近,因而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样本数据之间并没有关联关系,模型较好。具体见表3。

    表3 老年护理工作从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3.1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整体不高

    本次调查发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低于同类研究,非常愿意和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生仅占49.33%,低于杨玉洁等[5]针对五年制护理专业学生的从业意愿调查(55.9%),显著低于黄铁牛等[6]针对高职护理学生的从业意愿(76.1%)。可能由于本次研究对象均来自同一所学校,且生源局限在省内,相对来说,有一定的地域同质性,提示本省护理专业学生对老年护理工作的认知可能低于国内其他地方,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对象中对是否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持不确定态度的仍占到42.95%,说明研究对象对老年护理工作的认知尚不十分明了,存在左右摇摆的情况,如果能在教学过程中加大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教学,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可帮助其认识该行业,从而确定从业意愿。

    3.2 不同特征的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有所差异

    (1)护理学为第一志愿的护生从业意愿明显高于护理学非第一志愿的护生(P<0.05),这表明老年护理作为护理的一个专业方向,与护理专业有着相同的内涵,正确认识护理工作的内涵,树立专业信念,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利于提高护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需在学校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有关职业内涵、职业精神的渗透,正面宣传护理职业形象,激发护生对护理工作的兴趣和热爱。(2)有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学习经历的护生从业意愿明显高于没有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学习经历的护生(P<0.05),原因可能在于护生已经学习了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对护理工作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部分教师在教学内容中也贯穿了老年护理相关知识,故在课程设置上应考虑增加老年护理相关课程或者将老年护理知识融入专业课程中,这将有助于护生正确认识该行业,提高从业意愿。(3)在个人经历方面,有照顾老年人经历的护生从业意愿明显高于没有照顾老年人经历的护生(P<0.05),这说明充分接触和了解老年人有助于提高护生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故在培养过程中应考虑增加养老机构、老年福利机构、老年病房等场所的服务性学习及护理岗位实践课时,引导护生与老年人建立友善关系。

    3.3 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意愿较高的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更积极

    此项调查显示,研究对象对老年人的看法持中等态度(116.273±12.383)分,明显低于杨玉洁等[5]针对五年制高职护生对老年人看法(150.36±19.49)分以及陈玲等[7]对于高职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136.15±16.54)分。这说明研究对象对老年人尚有很多刻板印象,需要加强老年相关知识的普及和老年护理工作的引导。由表2可以看出,对比不同从业意愿护生对老年人的看法,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生比不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护生对待老年人的态度更积极。且由表3可以看出,KAOP总分也进入了回归方程,这些都说明对待老年人的看法可能是影响老年护理工作从业意愿的重要因素。

    3.4 是否有老年护理相关知识学习经历及是否有照顾老年人的经历对于老年护理从业意愿的影响最大

    由表3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对老年人的看法(KAOP总分)、护理学是否为第一志愿、是否有照顾老年人的经历及是否有老年护理相关知识的学习经历均会对老年护理从业意愿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P<0.05)。其中,是否有老年护理相关知识的学习经历及是否有照顾老年人的经历对于老年护理从业意愿影响的回归系数最大,说明要提高老年护理从业意愿,加强老年护理相关课程的授课和增加老年护理相关实践是最有效的途径。

    猜你喜欢 护生护理学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今日农业(2022年2期)2022-11-16《国际护理学杂志》征订启示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年4期)2022-11-14《国际护理学杂志》征订启示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年14期)2022-11-14《国际护理学杂志》征订启示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年5期)2022-11-14《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护理学报(2022年1期)2022-02-25农民工城市落户“意愿—行为”转化路径及其机理研究人口与经济(2018年6期)2018-01-24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教育界·下旬(2014年5期)2014-06-30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中学英语之友·高三版(2008年7期)2008-08-26
    相关热词搜索:调查研究高职意愿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