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经济林栽培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及实施效果分析

    经济林栽培学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及实施效果分析

    时间:2023-02-15 09:35:0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李 捷,张君霞,何 静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兰州 730070)

    林业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在生态条件脆弱的西部地区进行林业建设是极其重要的举措。要达到科学合理的植树造林、恢复生态,科学技术是关键。经济林建设作为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规划发展优质、高效经济林是走向生态和经济“双赢”的最佳途径。经济林栽培学是林学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以培养学生“宽口径、厚基础”和实践能力为目标[1]。经济林栽培学课程设置紧跟时代步伐,确保课程内容设置、教学方法能够顺应当前对培养经济林专业人才的需求[2]。2020年受疫情影响,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等院校得到快速应用和发展。本文介绍经济林栽培学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安排、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及多元化考评体系的内容建设,针对课程访问、文献阅读、课堂笔记提交、线上讨论区回复、历年期末考试和实践成绩对比,综合评价混合式教学效果。

    1.1 课程建设目标

    课程建设目标分为课程专业目标、课程德育目标两部分。课程专业目标:理解并掌握经济林树种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经济林苗木培育基本技术和经济林园建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经济林树种树体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
    了解经济林树种夏季和冬季修剪的要点;
    分析经济树木产量与质量形成的主要因素,熟知经济林高产、稳产和优质栽培的途径与技术;
    形成经济林树种选择与繁育、栽培与管理的基本能力。课程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在具备经济林栽培技术人员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注重价值传播和凝聚知识底蕴。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入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等课程思政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将学生培养成能吃苦、善创新、敢担当、乐奉献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技术上做到追求卓越,善于创新;
    思想上与时俱进,做到为国培养人才。

    1.2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将经济林栽培学授课内容进行梳理与整合为八章内容,包括绪论、我国经济林资源、经济树木生长发育规律、经济树木生长发育与环境、经济林的营造、经济林园管理、经济林整形修剪、矮化密植栽培。其中,线下授课21学时,线上自主学习9学时,实践10学时,合计40学时(见图1)。线上自主学习和实践分别占总学时22.5%和25.0%,该比例设置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操作能力。

    图1 经济林栽培学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1.3 教学资源安排及混合式教学设计

    经济林栽培学课程借助在线教育教学平台,设立了课件、视频和参考文献等教学模块,上传授课PPT、相关视频资源和要求阅读的参考文献,方便学生课前预习及课后总结复习。根据经济林栽培学教材和大纲的要求,推敲讲稿,制作PPT,做到内容上重点、难点突出。视频资源可以选择主讲教师的录制视频,也可以上传相关知识点的国内外优秀科教视频等,视频要求控制在20 min以内,便于学生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为了学生获取更广、更新、更深入的知识,设置了参考文献模块,可拓展学生科学视野,启迪学生科学研究。

    为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利用在线平台建立了试题区、讨论区和学习笔记三大模块。在试题区模块中,对应每章或小节的教学内容,发布了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理解程度的选择、简答和论述题目;
    在讨论区模块中,主讲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发布话题,要求学生按时提交回复;
    在学习笔记模块中,要求学生上传相应部分的学习笔记。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借助网络随时随地学习,加深知识难点的理解。

    以第一章绪论为例,将新西兰Noal农场的猕猴桃栽培视频引入课堂,如图2所示。视频讲授了猕猴桃冬季修剪、夏季整形修剪、疏花疏果、水肥土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以及采后分级、包装、运输一系列生产过程的主要流程,使学生了解经济林生产的主要流程和未来发展方向,激发学生对经济林栽培学的兴趣。以此导入课堂内容,介绍我国经济林的内涵、地位与作用,进行我国与世界经济林的对比,总结我国经济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机遇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课后要求学生在学习笔记模块中上传本章学习笔记、文献阅读摘要与思考,并在讨论区回复话题,讲述自己家乡的经济林及其发展现状,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

    图2 第一章线上视频及其他资源

    1.4 多元化考评体系

    在传统教学中,过度注重学生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忽视了针对学习过程的考核,导致学生轻视知识的积累与巩固,期末考试前临时突击复习,考试完成后所学知识遗忘严重。因此,针对本课程推出过程性考核,综合成绩包括过程考核成绩、实践教学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过程考核成绩占总成绩50%,考核项目包括出勤(5%)、在线学习行为(5%)、课程笔记(20%)、在线回帖(10%)、课堂讨论与展示(10%)五部分,其中,在线学习行为由在线学习时长、登录课程线上资源次数构成;
    实践教学成绩占总成绩20%;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占总成绩30%。

    2.1 课程访问情况

    经济林栽培学在线教学平台内容建设始于2018年,线上线下过程性成绩考评始于2020年。本课程平台资源仅向选课学生开放,为讨论混合式教学效果,针对2020-2021学年,面向2017级、2018级林学108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效果做出分析。

    线上成绩考核促进了学生学习线上资源的积极性。由图3A可知,截止2021年6月,课程总访问量约为16 000次,其中2021年3-6月访问量约为6 900次,占总访问量43%。由图3B可知,开课期间学生日访问量呈正态分布,与上课时间呈现正相关关系。由图3C可知,绝大多数学生个体访问时间集中在6 000 min内,登录次数集中在100~200次。

    图3 课程访问分布

    2.2 参考文献阅读情况

    学术文献是拓展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反映了某行业在当下的研究或技术现状,阅读是拓展学生学习内容的重要途径之一[3]。第一章线上教学平台上传7篇产业发展相关文献,要求学生根据生源地或兴趣进行选读。由图4可知,第一章7篇文献浏览次数均在70次以上,班级学生56人,平均每个学生不止一次阅读了参考文献,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中,针对全国和甘肃省经济林产业发展方面的文献浏览次数在192次以上,若按班级整体人数计算,3篇文献的阅读次数平均每人2~3遍。2017级、2018级选课学生50%以上来自于甘肃省内,说明学生对于国家大政策和自己家乡经济林产业的发展关注度更高。

    图4 第一章文献浏览次数

    2.3 课堂笔记提交情况

    课堂笔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对授课教师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及知识点掌握情况。由图5可知,第一章至第八章课堂笔记提交率均在85.0%以上,第五章、第六章课堂笔记提交率达97.0%以上;
    第三章80~100分得分率最高,为91.7%;
    第一章80~100分得分率最低,为75.9%。以第一章为例,学生课堂笔记提交率为85.2%,通过线上评阅,60~80分数段占比9.3%,80~100分数段占比75.9%,其中优秀作品达25.0%。说明课堂笔记提交情况良好,质量较高,学生学习态度认真。

    2.4 线上讨论区回复情况

    各章节线上讨论区回复情况如图6所示。其中,第一章、第二章讨论区回复率均为100%,第三章至第六章回复率均在90.0%以上,第七章、第八章回复率分别为30.8%、38.5%。第七章、第八章讨论主题分别为如何通过区划、品种搭配、树体管理技术实现经济林园的高产。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从哪些技术手段着手,使经济林生产中做到早实、优质、高产和高效。讨论主题为综合应用性问题,难度较大,加之临近课程完结和期末考试等因素干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论坛回复。讨论区整体回复情况良好,若按每章回复率平均计算,回复率达到81.0%。

    讨论区主要发挥的作用是调动学生参与课程讨论环节,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讨论的主题是授课教师认真凝炼课程内容,结合生产实践,精心选材,然后提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以第一章绪论的讨论为例,讲一讲自己家乡的经济林及其发展现状,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例如你的家乡有哪些经济林树种?面积大致有多少?每年获得的收益有多少?种植户种植意愿如何?政府有哪些导向?对当地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怎样的效果?不同生源地的学生针对家乡的情况,认真查阅资料并进行回复,参与度达到100%。

    2.5 历年成绩对比

    期末考试和实践教学可以有效考核学生对讲授知识点的把握情况,同时也是检验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及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比较2015-2018年4级林学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和实践教学成绩,实施混合式教学之前,2015级林学班的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占23.1%,大多数学生分数集中在60~69分;
    2016级林学班35.1%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60分以下,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实施混合式教学后,2017级林学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率占7.8%,较2015级、2016级分别下降66%、78%,但是多数学生期末考试成绩集中在60~69分;
    2018级林学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全部到达60分以上,多数学生分数集中在70~79分,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分别高出2015级7.6%、2016级12.9%和2017级2.7%(图7A),教学效果显著提升。通过期末考试成绩的分析,说明随混合式教学实施轮数的增多,课程设置逐步完善,教学经验逐步提升,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实践教学环节是经济林栽培学最重要的考核环节之一。考核内容包括实验设计的科学性、操作过程的规范性、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实验报告完整性,所以实践教学成绩反映了从理论知识掌握到操作技能再到科技论文写作的全部过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网络资源,如经济林树种整形修剪、扦插、嫁接等操作视频,学生可以通过线上观看教学视频更好地了解基本操作过程和原理,再结合田间实践操作,有效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2015级和2016级林学班级90~100分实践教学成绩占比78.0%,而采用混合式教学的2017和2018级90~100分实践教学成绩平均占比89%,优秀率提升11%(图7B),说明混合式教学可有效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图7 2015-2018级林学成绩对比

    本文分析了经济林栽培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容建设、考评体系及应用效果。线上成绩考核促进了学生使用线上资源的积极性,参考文献浏览率高,能够积极提交课堂笔记,并进行线上讨论。通过期末考试成绩和实践教学成绩分析,说明混合式教学模式能丰富课堂内容,有利于知识点特别是重难点的理解,有效提升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改善教学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线上教学方式或平台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第一,网络状态不稳定,在使用高峰期,App会出现无法进入系统或闪退的情况,可以通过改善网络质量或提升硬件设施质量加以改进;
    第二,线上学习常常受到广告信息的干扰,导致学生注意力降低,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第三,线上教学平台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减少,难以掌握每个学生的上课环境和学习状态,对一些学习兴趣不高、自制力较差的学生可能存在同时兼顾几件事情应付学习的情况;
    第四,线上教学平台前期准备工作费时费力,授课教师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来整理完善,工作量巨大,耗费大量精力;
    第五,线上教学时间过长,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影响教学效果;
    第六,所有课程同时开展线上学习,若相互协调不当,也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学习压力,反而影响学习效果,需要授课教师之间相互沟通、把握重点内容,合理使用线上学习资源[4]。经济林栽培学课程是一门不断发展进步的学科,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和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猜你喜欢 林学经济林期末考试 经济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新农民(2022年21期)2022-08-12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17期)2020-06-19山西开全国先河 将立法促经济林发展科学导报(2019年73期)2019-12-20国模林学斌:在鞍钢的大船上乘风破浪当代工人(2019年19期)2019-11-22期末考试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2019年6期)2019-08-13如何构建高效的职业院校林学教学课堂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7年1期)2017-07-09十年小雪花·成长指南(2016年10期)2016-11-01《化学名词》(第二版)、《林学名词》(第二版)预公布中国科技术语(2015年5期)2015-11-23浅析经济林中生物灾害的防治问题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4年5期)2014-08-12收获的喜悦农村农业农民·B版(2009年2期)2009-04-01
    相关热词搜索:经济林栽培教学模式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