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北大荒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基因在黑龙江的根植

    北大荒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基因在黑龙江的根植

    时间:2023-02-15 09:50:0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 谢银莉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炼和概括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不同的时代环境下,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衍生了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红色精神谱系,北大荒精神就是其中之一。开拓北大荒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农业建设征程迈出的第一步,在新中国建设时期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北大荒人在开拓建设实践过程中铸就了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于开拓、顾全大局”为内涵的北大荒精神。

    伟大建党精神是时代精神,它自身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担当使命、英勇斗争等精神特性决定了必然引领时代前进发展。在伟大建党精神巨大的实践指导力下,北大荒精神不断向前发展,在解决具体实践的问题中焕发生机活力。北大荒精神同伟大建党精神的源流关系体现在历史、理论和实践的三层逻辑之上。从历史层面来看,伟大建党精神是无数仁人志士对中国救亡图存的产物,北大荒精神也是在新中国解放和建设最需要的时候人们支援国家的历史产物,同属打破旧社会、建立新社会的产物。从理论层面看,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北大荒精神进一步推进“两结合”,推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和发展。从实践层面来看,北大荒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伟大精神之一,是伟大建党精神基因在极具地域风格的黑龙江展现出的新力量和新特征,是伟大建党精神在新时期的延伸。

    (一)艰苦奋斗

    北大荒精神是对伟大建党精神中“坚持真理”和“坚守理想”的“艰苦奋斗”,展示的是不畏艰辛追求道义和真理的优良品格。1947年,中共中央指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一批共产党人拉动了开辟北大荒的第一犁。北大荒人凭着保家卫国的决心和使命挺进高寒环境,卧雪爬冰,驻扎荒泽,战天斗地。他们以人拉肩扛的形式推动铁犁,以青春换良田的热血推动北大荒建设。20世纪60年代,全国多地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收成大大降低。响应国家建设需要,北大荒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宁肯自己苦也要保障国家粮食供给稳定,干部、党员主动带头降低粮食分配标准,把优质粮食上交国家,留下受潮发霉的粮食,最后甚至吃树皮、豆秸等。北大荒人高扬“坚守理想”的伟大建党精神,同天灾、天险英勇斗争,丰富了北大荒精神吃苦耐劳的思想内涵。

    (二)无私奉献

    北大荒精神是对伟大建党精神中“践行初心”和“担当使命”的“无私奉献”,是将人的内在价值同时代价值相结合的统一。数千年以来,北大荒都是一片荒无人烟的高寒沼泽,被认为是人类生存的禁区。第一批勇闯禁区的解放军官兵成为第一次对北大荒地理环境进行真正改造的北大荒人,为了保障解放战争粮食供应和助力新中国的诞生,他们舍生忘死,肩负起解放战争后勤工作的核心“吃饭问题”。从1947到1949三年时间内,北大荒创办了上百个国营农场,用老旧破损的拖拉机等农具成立了一支“万国牌”的机械垦荒队,生产粮食数百吨,有效支援了解放战争。北大荒人进行广泛的社会主义农业建设和改造工作,用青春热血焕发了黑龙江这片土地的春天,有力地推进我国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北大荒人的歌》中“即使明朝我逝去,也要长眠在你的怀抱里”道出当年拓荒者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敢于牺牲的豪迈。

    (三)勇于开拓

    北大荒精神中“勇于开拓”是同伟大建党精神中“不怕牺牲”和“英勇斗争”相一致的,展现的是英雄的北大荒人的无畏气魄。党中央在《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对新时期农业建设进行了全局性部署规划,做出“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的决定。英雄的北大荒人勇于拓新,继续深入北大荒腹地,完成了扩大耕地面积的任务。1958年,北大荒人大力建设云山水库,以积极拼搏的态度展开劳动竞赛,仅用了6个多月就完成了浩大的工程。北大荒精神产生于北大荒人开拓创新的实践中,是北大荒人战天斗地、为祖国献粮的历史和现实写照,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思想内容,最终转换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诞生了伟大建党精神;
    北大荒人发挥集体力量,实现从一穷二白的荒原到丰饶的北大仓的转变,诞生了北大荒精神。看革命先辈再看北大荒人,看伟大建党精神再看北大荒精神,实现从一个胜利走向一个胜利,都彰显着革命理想高于天、敢闯敢干的精神气魄。

    (四)顾全大局

    北大荒精神中“顾全大局”是伟大建党精神中“对党忠诚”和“不负人民”的坚决执行,展现的是走出小我,走向大我的胸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响应国家号召前往偏远的北大荒报效国家。在这些支援边疆建设的知识青年中,梁军是投身北大荒最早的建设者之一,也是我国第三套人民币“壹圆”上标志性人物的原型,在艰苦的实践中将自己磨练成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1955年王震将军率领曾经参与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铁道兵扎根北大荒,建起一批“八”字头的军垦农场。从国家大局出发,先后有十万官兵、百万知青来到北大荒,组建农场、兵团,集中优势力量,联合协调发展,形成了拥有富国强民、顾全大局思想内涵的精神品质,促使北大荒精神不断丰富自身内容并成为跨度两个世纪经久不衰的伟大精神。

    (一)建立中华粮仓,提升国家竞争力

    如今,北大荒拥有上百个大型农牧场,2000多个企业,3500万以上的耕地。2021年北大荒集团粮食总产量超400亿斤,全省粮食产量1573.5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11.5%,可满足1.6亿人口一年的粮食需求量。北大荒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大粮仓,稳固提升了黑龙江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地位,提升了国家在全球农业贸易中的竞争力。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北大荒感慨道“北大荒为中国人真正解决温饱问题发挥了大作用。今天来到这里,很鼓舞信心,鼓舞斗志。”体现了党中央对于北大荒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和肯定。北大荒人继承北大荒精神中无私奉献、顾全大局等思想内涵,将国家粮食安全放在心上,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坚强后盾,将北大荒发展同国家强盛相结合,为建设立足于世界之林的强国而奋斗。

    (二)建设机械农场,提升现代化水平

    北大荒人在实践过程中建成了北大荒集团、完达山、九三、现代无人机械化农场等带有黑龙江特色的新型企业。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北大荒人不断取得突破。以现代全机械化的建三江-碧桂园农场为例,农场作物的耕种、收割、除虫、运输已全部实现无人机械化管理,运用人工降雨技术定时全区域施肥、浇水,采用卫星定位技术对上万亩稻田进行精准管理、培育,实现大载重和长续航的机械作业。在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发展上北大荒也获得了实质性成就,2011年由科技部授牌成为第一所国家级别的农业生产科技园。新时代北大荒人继承了自其诞生以来对国家重任勇于担当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承担了国家粮食储备的任务,为发展现代化农业贡献一份力量。

    (三)实行体制改革,发展商品粮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北大荒对自身体制进行多次改革创新,推动全方位转型升级。随着北大荒的发展扩大,人们不断开创新的农业结构模式,尝试探索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道路。1978年,北大荒在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创办家庭农场,实行财务包干,为北大荒其后迈向世界开拓道路。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进一步推进农垦体制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北大荒加强改革国有企业,推动资源流动,实现了浴火重生。在农垦体制改革之下,北大荒正式走上发展商品粮基地战略的道路,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商品粮基地的建立是北大荒人创新传统集体农业模式,将农业结构进行重组,在新的历史时期将勇于开拓的精神品质应用于新时代北大荒农业体制之中的实践产物。

    (四)打造农业航母,提升国际话语权

    北大荒集团树立新时代新目标,积极服务国家建立农业独立自主的国际形象。北大荒集团将“三大一航母”作为奋斗目标,将北大荒建成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农业领域的航母。进入新时代,为了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北大荒集团积极落实“三大一航母”战略,构建农业产业体系,落实高质量发展工程,全方位保障粮食充足供给,创建绿色品牌形象,完善农业一条链循环发展。从大局出发,北大荒人将小基地建造成大基地,突破小个体经济限制,建立大产业,从国家的奋斗目标出发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继续传承了北大荒精神中顾全大局等思想内涵,有力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一)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践行

    在龙江农业强省中践行北大荒精神,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7月,中共黑龙江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中明确了龙江发展目标,制定了到2025年底、2035年、2050年三个阶段的农业强省发展目标,部署了龙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点任务。在农业强省目标中特别指出“垦区和具备条件的市县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展现出北大荒垦区在实现龙江农业强省目标的奋斗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时代推进农业强省目标是龙江人民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的战略安排,需要在实现目标过程中践行富含无私奉献、勇于开拓、顾全大局等精神内涵的北大荒精神,将革命精神传统融入龙江农业强省战略部署之中,以积极昂扬的精神状态推进农业发展,推动农业技术和设施的源头变革,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农业从高速度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助力将龙江建设成为农业强省。

    (二)在龙江振兴中践行

    在龙江振兴中发扬北大荒精神,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2022年4月黑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了未来五年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奋斗目标。龙江振兴是一项需要社会整个主体承担起来的事业,社会整体的调动需要统一精神思想和行动步伐。作为龙江四大精神之一的北大荒精神,极大程度上反映了黑龙江人民的思维模式、精神品格和文明素质,充满着生命力和持久力,能够成为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精神力量,永恒指引人们向上。在新时代下,需要让北大荒精神进一步成为社会层面的共同认识,将无私奉献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融于龙江的各行各业之中,融于“六个龙江”的建设中,助力龙江振兴形成强大的合力,助力美好的龙江振兴远景早日实现。

    (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践行

    北大荒精神是全国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共同的传家宝。2021年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新时代将奋力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赶考之路出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建党精神诞生在革命先辈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之中,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北大荒人承继了革命先辈的历史重担,将北大荒发展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紧密结合,北大荒精神反映了一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史,会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伟力。北大荒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所拥有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等丰富的精神内涵正是我们应当珍视的传家宝,将推动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和全方位,推动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猜你喜欢 北大荒龙江建党 建党百年礼赞黄河之声(2022年4期)2022-06-21龙江少年爱冰小雪花·成长指南(2022年1期)2022-04-09伟大建党实践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湘潮(上半月)(2021年10期)2021-12-02建党百年颂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庆祝建党百年(五阙)水上消防(2021年3期)2021-08-21多彩的秋天阅读(低年级)(2021年11期)2021-03-08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当代陕西(2019年20期)2019-11-25不懈开拓谱壮歌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2019年8期)2019-10-21龙江青年: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伙伴(2019年5期)2019-06-18垦荒人的信仰:让“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伙伴(2019年12期)2019-01-17
    相关热词搜索:北大荒精神根植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