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南海研究的经纬脉络(八)

    南海研究的经纬脉络(八)

    时间:2023-02-15 19:20:0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郭 渊

    南海地缘形势的变化是内外因素互动的结果,为维护南海权益、资源开发,中国不断加强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勘察、治理与研究。自20世纪初,这一过程就呈现出军政学商相互结合这一范式。就学界来说,他们不仅要从事对南海诸岛的调查,而且要进行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学界的任务在主权争议日趋严峻之际变得越加重要。20世纪30年代,列强侵扰西沙和南沙群岛,并挑起主权争执,为维权与交涉,中国官方和学者开始对南海历史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与研究。随着局势日益复杂,参与的机构与学者不断增多。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该领域的成果已很丰硕;
    然而我们仍须不懈努力,才能适应南海局势变化的要求。

    一是要进行南海历史文献的深度挖掘,不断拓宽研究视域,加强理论与历史文献的辨析利用。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不断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只有如此才能使南海历史研究焕发生机和活力[1]。本期《〈西洋记〉中的南海记忆与国家意识》一文以明代海洋小说《西洋记》中记载的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为研究对象,明确地表达了明朝“南海”的国家属性,考辨了软水洋、吸铁岭为南海诸岛中的西沙和南沙群岛。《西洋记》虽为文学作品,但却把南海包括南沙一带范围都视为明朝的天下,体现了晚明时期中国人已经形成了南海的主权意识,南海属于明朝的版图已是民间社会一种普遍认知。《20世纪初地理教科书对东西沙群岛的书写》一文在强化国民教育和国家认同的视角下对于清末地理教科书的发展进行了梳理与回顾,并着重针对这一阶段地理教科书中关于南海诸岛描述的缺失进行了总结、分析与批判。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海南渔民与南海诸岛关系史的研究。海南渔民远海捕鱼的历史是中国学者持续挖掘、形成历史证据链的关键环节,学术界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比较丰富的成果,但仍有进一步加强的空间。我们在收集渔民资料过程中应注重质和量的双重把握,只有如此才能对资料的价值做出正确的评估。西沙和南沙群岛是海南渔民的生息之地,经过几百年的经营,群岛已成为他们的家园。不仅如此,《更路簿》所记述的纵横交织的南海航线,也证明群岛是中国人达于周边地区的航程“支点”。自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政府和学者对海南渔民和水产资源就开始了调查,但囿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尚未对海南渔民和疆域之间的关系形成深刻的认知,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较长时间。至20世纪70年代,我国政府和学者开始重视该领域的调查研究。本期所发《韩振华教授与〈更路簿〉研究》一文叙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东省政府相关部门、学界对海南渔民和水产资源进行的调查,指出韩振华是我国《更路簿》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他通过调查获取的16份渔民口述材料弥足珍贵,为后来者研究该领域奠定了十分重要的资料基础。作者还通过对近些年来《更路簿》历史和现状研究的把握和剖析,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更路簿》提出建议,这些内容契合于目前国家对南海维权的现实需要。

    三是要不断拓宽理论思考路径。学者根据自身的研究偏好,以及研究问题的需要,纷纷运用相关理论阐述问题,这有助于厘清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例如,运用地缘政治理论剖析南海局势的演变轨迹尤其是相关方的动向,利于研判应对之策,能使我们的理论武器发挥强大功效。德国地缘政治之父卡尔·豪斯霍弗(Karl Haushofer)[2]在百年之前就预见到,世界权力中心在过去曾从地中海转移至大西洋,一战之后则开始转移至太平洋,促成该地区“统一空间”意识的形成;
    然而,这一过程是诸大国在太平洋争夺权力的结果,也预示着更大规模的权力争夺。实际上,只要我们简单地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命运——东西方列强盘踞中国周边进而侵蚀中国领土——就能明白豪斯霍弗所谓“太平洋统一空间”形成的本质所在。就南海局势的演变历程来说,它是诸大国争夺权力所造成的,这种“统一空间”意识给中国造成的战略困境,时至今日仍未改变。

    在南海地缘形势演变过程中,过去与现在的中国更多地承受着挑衅性的外在压力。为维护南海权益,中国不得不加强对南海诸岛的治理与开发。20世纪上半叶,列强对南海诸岛不断进行非法勘查或探险,随后伺机侵占并挑起领土争议。有的国家商人、政府和军队相互结合进行强力推进,有的国家则编造占有南海诸岛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以混淆视听。这一时期,中国南海权益被侵蚀正与日、法从殖民地出发而延拓的“太平洋统一空间”的形成同步。这个空间越被赋予重要性,中国就愈陷入险境。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列强侵略中国南海诸岛的范式为东南亚某些国家所袭用,且花样不断翻新,它们还借助外来势力搅局南海,意图实现自身利益,这种火中取栗的做法不断撞击着南海的安宁。为此,我们应在充分掌握南海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提高明辨某些国家及国际机构所谓的历史和法理依据的能力。本期推出的《〈法庭之友意见书〉中的历史资料与“南海仲裁裁决”之关系》一文,围绕“南海仲裁案”展开讨论,指出中国台湾方面的《法庭之友意见书》所提供的历史文献证明了太平岛符合《海洋法公约》关于岛屿的规定,而非“仲裁庭”所谬指的礁石;
    作者认为该“裁决”主观臆断地使用文献材料,加剧了南海局势的恶化,不利于地区的和平稳定。

    南海地理位置本身是恒定不变的,然而它的地缘作用却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了变化:由近代以来影响海上交通航线的因素,逐渐演变为深刻影响区域内外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重要系数,至今成为地区乃至于世界范围内大国博弈的重要场域。由此来看,要厘清南海的全部位置意义,必须同时考虑如下因素:一是南海的地理系统,要明确其位置的实际情况及其某些因素的战略价值,尤其要明确岛屿的发展趋向、战略资源的储量与开采等对南海局势的影响;
    二是历史与现实系统,要考察南海地理系统发挥作用的历史,以及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所受到的限制性因素,以此为基础,着重考量影响目前南海局势发展的内外因素及走势,研判不同地缘力量作用力的方向以及彼此的关系格局,把握可能改变南海格局所涉及的诸多变量。

    猜你喜欢 南海诸岛局势渔民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联合国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会议环球时报(2022-02-23)2022-02-23纳卡战斗加剧局势彻底升级的威胁英语文摘(2020年12期)2020-02-06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华人时刊(2018年15期)2018-11-18论中国对南海诸岛享有主权的法理及南海九段线产生的由来魅力中国(2016年22期)2017-05-24纪念中国收复南海诸岛70周年图片展在海口举行广东造船(2016年6期)2017-03-18论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相关依据理论观察(2016年10期)2016-12-07“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14年6期)2014-09-18
    相关热词搜索:南海脉络经纬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