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课程思政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源头管理优化的启示与借鉴

    课程思政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源头管理优化的启示与借鉴

    时间:2023-02-15 23:45: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陈芳妹,张 忠

    (1.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2.福建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0)

    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教育部等部门出台了多个指导性文件,推动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但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效还无法满足党和国家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期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号)指出,要“加强源头管理,全方位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1],强调从源头改进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源头管理指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等主体提前预测或预防可能削弱教育成效的根源性因素,并采取必要措施将其消除的管理行为。管理之道,先“理”后“管”。“理”就是追本溯源,找准根源,从源头上理清事物变化发展的机理。从教育实践看,教育理念、教育定位、教育渠道选择、教育主体合作情况等对教育成效有全局性影响、对教育管理有根本性作用的因素都属于源头范畴。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服务对象同一,育心与育德应相互借鉴[2]。课程思政是近年新兴的教育理念,其所强调的重视课程育人价值挖掘、凝聚教育合力、分类设计教育方案等思路与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源头管理的诉求不谋而合,对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当前各级各类高校均通过以课程设置为主,心理活动和心理咨询为辅的教育安排,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提升教育成效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源头上的弊端,导致教育资源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取向技术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价值中立还是价值引导是决定教育走向的根本理念问题。长期以来,心理咨询都遵循不判断、不指导、不主动的中立原则[3],强调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教师不应对学生的心理表现进行价值判断,不以预设的立场评价学生心理表现的好坏,以保证学生更加坦诚地与教师互动,提高沟通成效。

    然而,一些教师曲解了心理咨询的中立原则,将其泛化到整个教育实践,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纯粹技术性活动,实则不然。一方面,每个社会都有一个广泛被绝大多数人认同的主流价值观,只要它科学、先进,那么所有与它相背离的心理表现必然要涉及是与非、对与错、荣与辱的价值判断;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心理表现很多与意识形态相关,价值模糊和价值冲突是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诱因,适时开展价值干预在心理疏导中不可或缺。可见,价值中立并不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与价值判断无关,而是强调在教育的初始阶段,不应当过早评价学生的心理表现,但是从教育结果看,价值引导必不可少[4]。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一项纯技术性活动,必然将在教育中忽视对大学生的价值引导,从而落入方向偏差的窠臼。

    (二)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单一化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为更好发挥这一主渠道的教育功能,教育部相继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高质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渐趋体系化的同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面临着教育渠道单一的困境,将教育职责完全寄托在心理专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上。

    诚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载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课程可以持一种事不关己的冷漠态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熟视无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面向大学新生,由于师资紧张,心理健康教育选修和辅修课程也极为有限,心理活动和心理咨询高负荷运行。然而,并非只有新生才有心理问题,各个年级大学生都可能出现心理困扰。忽视了其他课程、其他教育主体的心理疏导功能,心理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势必势单力薄,难以满足大学生全过程的心理辅导诉求,入学初所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削弱。

    (三)心理健康教育介入危机化

    环顾全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理教育学科的重点逐渐偏向对问题心理的干预,带有明显的危机干预倾向。受此影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也放在对大学生消极心理的疏导上,防止他们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对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而言,过分沉迷网络带来的社交恐惧、网络成瘾、生活无意义感等问题,使其心理状况更为多样。面对大学生复杂的心理状态,将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为“救火”而非“防火”,注定是低效率的。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主要以问题心理干预为主,以发现心理问题、干预心理问题作为教育工作重点和教育绩效考核的首要指标,呈现出介入的危机化特征。加强大学生负面心理干预,对减少大学生心理障碍至关重要,但心理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预防危机出现,而非危机出现后慌乱地处理。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应削弱或者无视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塑造,解决心理问题和培养积极心理应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然而,大部分高校都未将大学生积极心态、健全人格、良好品质等正面的心理素质纳入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在教育引导中弱化了这一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也将大打折扣。

    (四)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主体分散化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三个主体。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校的教育引导、家长的以身示范、社会的潜移默化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显著影响。学校、家庭和社会能否朝着同一个正确的目标协同合作,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具有决定性意义。

    反观现实,高校与学生家庭的联系远不如中小学阶段紧密。高校虽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由于疏于与家长沟通,对大学生家庭重大变故、早期心理创伤、亲子关系紧张等重要的心理问题病灶知之甚少,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泛泛而谈,精准度不够。大多数家长在子女上大学之后,将育人的责任完全推给高校,殊不知家庭成员关系、家长教育方式都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5]。家长缺乏了解子女心理特点和规律的主动性,与学校沟通、寻求帮助的积极性不足,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功能。大学生不是深居于象牙塔,媒体渲染的“内卷”“佛系”“躺平”等消极文化加剧了大学生心理焦虑,高校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消极社会文化的干扰下,教育效果锐减。

    课程思政是近年新兴的教育理念,它萌发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但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课程思政,简而言之,就是要发挥所有课程的思政教育价值,以实现最大的教育合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个系统工程,专职的心理教师势单力薄,心理教育课程寥寥无几,教育效果差强人意。剖析课程思政的内在蕴涵,有助于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源头管理优化提供理念和方法借鉴。

    (一)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统一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在过去的高等教育实践中,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十分突出,人才培养中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脱节、分离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不同课程无法发挥最大的教育合力。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6]。其实,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就强调“美德即知识”,认为美德不是天生,而是受教育的结果。可见,教育的功能不能停留在传授知识,还要培养能力和塑造价值,三者一旦脱离,知识就没有价值,能力就欠缺方向,价值就缺乏支撑。

    高校要把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确保他们有能力担当民族复兴大任。课程思政要求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统一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一方面,教师要将价值塑造作为根本指向,并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知识和能力是载体,在讲清知识的系统性、学理性的同时,要提高学生使用知识的能力和技巧,把价值的方向性呈现得更明晰,旗帜鲜明地宣示赞同什么、鼓励什么、反对什么、摒弃什么,在启迪智慧、增长能力的同时,坚定远大理想信念,塑造健全人格。另一方面,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依托,用广博的知识和非凡的能力涵养学生的价值观。要用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事例,以丰富的知识和超群的能力吸引和启迪学生,让知识生动立体起来,将能力转化为实效,增强价值引导的成效。

    (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培育时代新人不是思政课教师的一家之事,而是高校全体教师的共同职责。思政课无论是课程量、授课数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占比都不大,将立德树人的任务完全寄托在思政课之上显然不现实。育人是所有课程和教学方式存在的前提。教育不是简单的技术培训,而是带有鲜明倾向性的社会化活动。过去一些教师简单化地把自己定位为中立的知识传播者,认为价值引导是思政课教师的分内事,自己无需越俎代庖。新时代的大学不是象牙塔,也不是桃花源,大学生在全球化、网络化浪潮的裹挟下接触到良莠不齐的思想文化,完全依靠思政课教师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必定力不从心,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共同使命。

    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要求所有教育主体、所有课程、所有教学方法都要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构筑一个覆盖大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的教育环境。首先,所有课程都要发挥其育人功能。要充分挖掘每个课程的育人资源,在讲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与思政共同助力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政课要理直气壮地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彰显教育的中国特色。当然,随着当代大学生理性思维发展、视听习惯改变、选择内容增加,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在挖掘其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时,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潜移默化地改造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平台,提高课程的育人性、亲和力和感染力。

    (三)分类设计教学体系

    课程思政要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核心,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推进。尤其对理工医农等具有明显“技术性”的专业而言,开展课程思政意味着必须在授课中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分类设计有助于避免课程思政建设同质化、表面化。课程思政建设要提质增效,就要根据不同培养层次、不同专业属性、不同课程体系的差异,设计贴近专业、贴近学生的教学体系。其一,有针对性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改进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培养目标,杜绝各类课程“贴标签”式开展课程思政;
    其二,以专业课程为依托,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梳理不同专业的价值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逻辑思维,挖掘其中蕴藏的思政教育资源,找到各个专业与党和国家发展战略性目标的契合点,有的放矢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课程思政重在构建全员参与、全部课程共同助力的个性化教学模式,以最大程度发挥所有教育资源的协同效果[7]。课程思政要求所有教育主体、所有课程共同承担育人责任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对症下药解决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源头上出现的渠道单一化、取向技术化、介入危机化和教育主体分散化等问题,借鉴课程思政理念,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源头管理优化,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一)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知情行统一

    课程思政倡导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统一,强调既要重视提高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也要锻炼能力,更要加强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知情行统一的目标定位,努力提升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同程度。

    其一,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提高其认知水平。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知之甚少,扩展他们心理健康知识面至关重要。当然,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媒介和形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他们对微信、直播、小视频等新的传播载体耳熟能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要不断拓展其他教学平台,发挥新兴媒体的教育功能,以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提高心理健康知识的教学效果。

    其二,立足积极情绪体验,优化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感体验。辅导大学生通过自我对话、写日记等方式自我激励、自我疏导,将心理知识储备转化为情感调节的支撑。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引导大学生做出对自己和社会有益的想法和行动,在快乐、成就、亲密、关系、自我超越、自我接纳和公平中感受生命的意义,提高应对逆境的韧性,追求生活的幸福[8]。

    其三,通过自我感知和体验,增强大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践行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最终必须落脚于实践,实现排解大学生负面心理体验、塑造积极心理的目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团队训练、朋辈教育等形式都有助于加强大学生感知和体验心理知识,并在虚拟情景中有针对性地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应对类似心理问题的能力。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希望学生发生教育者所期待的思想和言行改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以追求幸福生活为目标,关注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9],综合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大学生的认同层次,将所学转化为行动,提高他们应对负面心理和树立积极心理的能力。

    (二)构建“大心理健康教育”格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心理专任教师的“家务事”,而是高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职责。课程思政要求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多方吸纳教育力量,构建“大心理健康教育”格局,最大程度挖掘教育资源,凝聚心理健康教育合力,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课程分类推进。

    第一,广泛动员多元教育主体共同参与。教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师资力量薄弱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短板[10]。教育部规定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不低于1:4000的师生比,每校至少配备2名专职教师。悬殊的师生比意味着大多数的心理健康教育只能蜻蜓点水,而难以精准化。高校要组织辅导员、团委书记等政工干部参加心理健康专项培训,提高他们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通过班会等渠道塑造学生积极心理,并及时发现、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苗头。政工干部要与心理教师同向同行,密切与心理教师联系,就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心态,并就大学生易发、频发的心理问题制定教育预案,在发挥专任心理教师领头雁作用的基础上,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任务细化,提高整体教育成效。

    第二,科学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高校要有针对性地结合现有课程,持续改进教学体系,将心理健康内容有机融入到高校所有课程[11]。公共基础类课程要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体育、美育类课程要让大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塑造健全人格、磨炼意志,在美育教学中学会欣赏美好、创造美好,陶冶情操。专业教育课程要根据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淬炼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从课程涉及的专业、行业发展历程,代表人物的创业历程等角度,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加课程的人文性和教育性。实践类课程要重视知行合一,注重让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课程中感知艰难和挫折,在社会实践中锤炼意志品质,增强创新创造能力,提高社会适应性。

    第三,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载体。要结合不同专业的课程特点,深入挖掘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如工学类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把科学精神的培养与积极心理塑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迎难而上、精益求精,激发学生正视困难、化解困难的担当与情怀。医学类课程则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正确生死观,引导学生尊重患者、换位思考,以科学的态度看待生与死,以健康的心态感染患者。

    (三)塑造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应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危机管理,它应当以培育大学生积极心理为取向。课程思政强调要积极主动引领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不能局限在排解大学生负面心理,而要以塑造积极心理为抓手,统筹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

    首先,转变教育理念。积极心理和负面心理是一个人心理状态的两端,排解负面心理并不必然保证大学生树立积极心理。心理健康不仅要疏导大学生负面心理,更要引导他们树立积极的心理品质,提高社会适应性、承受挫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积极体验、塑造积极人格,提高主观幸福感。

    其次,融入活动过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和个体心理咨询,还应当不断丰富活动内容,通过专题活动、团队咨询等形式,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塑造拓展教育平台。专题活动就大学生关注的心理问题,每次聚焦一个主题,如人际关系、恋爱心理、考试心理等内容,既普及建立积极心理的方式方法,也化解负面情绪,引导学生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团队咨询在组建团队之后,对团队成员施加一定的压力和鼓励,激励团队成员通过精诚合作深化自我认识和彼此认识,在互相支持和鼓励下实现自我成长。

    再次,更新传播方式。塑造大学生积极心理要求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主动出击,不失时机地宣传。新媒体普及为宣传教育提供了新契机,“键对键”与“面对面”的联动极大拓展和延伸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和领域[12]。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公众号、朋友圈、微视频等载体,结合热点议题推荐相关知识和技能,不失时机地提高大学生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如在毕业季,心理健康教育要侧重引导大学生正视遗憾、面向未来,建立平和的就业心态。大学生积极心理需要长期浸润才能养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应当覆盖大学生活全过程,通过潜移默化地感染,使大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育源头存在偏差是提高教育成效最大的阻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时俱进,满足不同时期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就要清除源头弊病,强化源头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共同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二者都强调“以生为本”,在教育内容上也有一定重叠。借鉴课程思政理念助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源头管理优化为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进行了一次有益尝试。当然,二者切入点不同,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也存在一定差异,如何打破“专业樊篱”,挖掘二者的专业特长,密切二者联系,通过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教育成效仍需业界共同探索。

    猜你喜欢 思政心理健康心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在线学习(2022年4期)2022-05-31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疯狂英语·新读写(2021年7期)2021-10-13心理小测试阅读(快乐英语高年级)(2020年3期)2020-07-16心理感受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相关热词搜索:源头健康教育借鉴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