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三峡坝区黄杨绢野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三峡坝区黄杨绢野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时间:2023-02-17 23:10: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孙 茹

    (长江三峡生态园林有限公司,湖北宜昌 443000)

    黄杨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枝圆柱形,叶革质,阔椭圆形;
    花序腋生,头状,蒴果近球形;
    花期3 月,果期5-6 月;
    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四川等地。三峡坝区常见的绿篱植物,枝叶茂盛,颜色翠绿,是园林绿化美化的主要树种之一,广泛用于绿篱色块栽植及大型花坛镶边,修剪成球形。另外,黄杨制作的盆景姿态优美,叶片小且有光泽,四季常绿,赏心悦目。其中,小叶黄杨作为黄杨的一种,生长低矮、枝条茂密、叶光亮,是常见观叶树种;
    同时,还具有耐寒、耐旱、抗污染,可吸收二氧化硫,净化空气,常作为车流量较大公路两侧的绿篱品种。

    黄杨绢野螟是黄杨主要病虫害之一,专门为害黄杨类植物,以食叶为害植物,造成枝叶光秃,严重时可造成植株枯死,降低景观价值。因该虫发生周期长,数量大、暴发性较强,世代重叠严重[1],且不同区域年发生世代数不同,给防治带来困难。随着三峡坝区黄杨种植普及,黄杨绢野螟逐渐暴发,降低了坝区的园林绿化景观效果。因此,加强防治,控制其在三峡坝区扩散蔓延至关重要。

    三峡工程在建设初期针对库区的生态与环境保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做到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水库水质基本稳定。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将园林绿化作为重要项目,做到工程建设与绿化同步进行,从绿化和美化两个角度入手,结合坝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树种。黄杨适应力强,且能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硫,对空气起到净化作用,能够耐寒、耐盐碱、抗病虫害,被广泛种植在三峡坝区道路两侧绿化带内。为掌握三峡坝区黄杨绢野螟发生规律,选取三峡坝区洞湾小区生长正常小叶黄杨作为观察对象,通过2020-2021 年连续2 年对小叶黄杨绢野螟发生规律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防治,总结防治措施,旨在为三峡坝区黄杨绢野螟防治提供技术指导,降低防治成本,提升绿化效果。

    1.1 地理位置

    三峡坝区地处长江干流西陵峡河段,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距宜昌市30km,距离重庆市的距离约600km,地理位置为东经111°16′29″~111°48′56″,北纬30°44′18″~30°57′10″。

    1.2 气候特征

    三峡坝区为一个狭长区域,东西较长,南北比较窄,位于亚热带东部气候区与西部气候区的过渡地带,冬季温暖、夏季炎热湿润、秋季多雨,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2]。三峡坝区年平均气温17.2℃,年日照时间1631.5h。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热量充沛。三峡坝区一年中,夏季时间最长,为4 个月,冬季时间为3.5 个月,春季与秋季的时间较短,只有2 个月。无霜期较长,为260~272d,年平均降水量达到1190.5mm,但是雨水分配不够均衡,夏季6-8 月降水量达到全年降水量的49%,是冬季降水量的11 倍[3]。三峡坝区干旱以及暴雨等天气数量较多,尤其是在三峡建库之后,水蒸发量增加,这就使得空气的湿度变大[4]。黄杨绢野螟在不同区域发生规律不同,在三峡坝区春季回暖时,黄杨绢野螟幼虫会出来取食,早春温度上升快。因此,3 月份三峡坝区就会出现虫害情况,随着温度以及湿度的变化,在6 月份以及8 月份,第2 代幼虫以及第3 代幼虫也会出现。

    1.3 生态植被

    因气候、地理等条件适宜,三峡坝区有“绿色宝库”之称,自然植物种类丰富,常见的包括银杏、栾树、樟树、侧柏等,在三峡大坝建设施工时,部分植被遭到破坏。为了改善及保护三峡坝区生态环境,涵养水源,现阶段对坝区特有的珍稀植物采取迁地保护、种质资源保存、建设珍稀植物培育基地等措施开展繁育及保护工作。现阶段人工园林绿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品种多,数量大,包括黄杨、黄桷树、金森女贞等,对古树名木进行了就地保护或移栽,同时近年来三峡坝区不断进行人工绿化,改善黄土裸露情况,为建设美丽坝区,提升养护质量不断建设,这样既有效地保持了三峡坝区的生态环境,又能够丰富坝区物种多样性。

    1.4 土壤

    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植物生长发育营养元素的重要来源,研究表明水淹和清库等人为活动对土壤母质风化严重[5]。三峡坝区土壤具有松骨化及沙质化特性,通气性和透水性较高,但蓄水力偏弱,保肥性较差,有机质含量随着坝升高而升高[6]。很多施工地区表土流失严重,这就使得有机质含量减少,影响到植物生长发育。在园林植物养护时应加强土壤肥力施入,健壮植物,提高抗病虫能力。

    1.5 观察材料

    选取三峡坝区种植较多常绿灌木小叶黄杨为观察对象,于2020-2021 年连续2 年观察其发病规律并进行防治。观察区域选定在三峡坝区左岸洞湾小区,选取生长健壮、长势正常、有代表性区段(长50m、宽1m)小叶黄杨色块进行观察,此色块植物种植密度为36 株/m2。

    2.1 形态及分布

    黄杨绢野螟为鳞翅目螟蛾科绢野螟属昆虫,咀嚼式口器,完全变态发育,经卵、幼虫、蛹、成虫4 个阶段。其中,卵为椭圆形,初为白色,后变为淡褐色;
    幼虫初始为乳白色,化蛹前颜色变深,各节具有亮黑色突起;
    成虫头部为褐色,体白褐色,翅为白色半透明;
    蛹呈纺锤形,棕褐色。黄杨绢野螟分布范围广泛,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青海、甘肃、广东、广西、四川和重庆等省区,几乎遍及全国,其发生规律因地域不同而存在差异。主要为害小叶黄杨、大叶黄杨和瓜子黄杨等黄杨科植物。

    2.2 为害症状

    黄杨绢野螟在三峡坝区较为常见,是小叶黄杨等绿篱植物上的食叶害虫之一,为害最严重为幼虫阶段。主要为害植株的顶梢及叶片,造成枝叶光秃,降低园林绿化及观赏价值。

    在小叶黄杨上,黄杨绢野螟发生初期,以低龄幼虫取食小叶黄杨的嫩芽和叶片,在小叶黄杨枝叶上吐丝结巢,将嫩叶和自己裹在巢内取食。取食后,残留半叶片甚至只留有叶柄,巢中留有虫粪和碎叶。小叶黄杨被害叶片初期呈黄色枯斑,被丝网缠绕,后整叶脱落,严重时导致大面积枝杆死亡。黄杨绢野螟暴发时,可以将大面积叶片吃光,只留黄杨枝干,之后植株枯死,影响绿化效果,降低园林养护质量。根据寄主及为害症状得知,黄杨绢野螟寄主范围较窄,且初始阶段具有隐蔽性,在幼虫阶段具有突发性、暴食性等特点,给防治带来一定困难。

    2.3 发生规律

    三峡坝区黄杨绢野螟于3 月份开始活动,通过近2 年观察发现,黄杨绢野螟在三峡坝区洞湾小区1 年发生3 代,世代重叠严重,以低龄幼虫在叶苞内作茧越冬。根据观测,3 月中上旬发生第1 代幼虫,3 月下旬-4 月上旬化为蛹;
    6 月上旬第2 代幼虫出现,6 月中下旬化蛹。第3 代为害期为7 月下旬-9 月上旬,此代持续时间较久,且为全年为害最严重的时期。以第3代的低龄幼虫在叶苞内作茧越冬。

    表1 黄杨绢野螟发生规律

    黄杨绢野螟对黄杨的为害逐步加剧,且具有世代重叠严重、发病时间长、为害严重、突发性、隐蔽性和暴食性等特点,能在短时间内将小叶黄杨叶片吃光。所以,在日常管理上,一定要定期巡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治上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和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科学防治。

    3.1 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壮苗

    植物长势对虫害的发生有一定影响,对于长势较弱小叶黄杨加强养护,一是要合理进行根部施肥及喷施叶面肥,培育壮苗;
    二是加强修剪,增强通透性;
    三是及时中耕松土、除草,提供足够营养;
    四是注意抗旱排涝,保持强健树势,提高小叶黄杨的抗逆性。另外,在植株种植时要合理控制种植密度,保持通风透光环境,降低虫害的发生概率。

    3.2 加强检疫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保事业发展迅速,坝区园林绿化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绿地面积逐年增加。在绿化过程中,很多苗木来源于其他地区,属于异地交流,这就导致虫害蔓延情况出现。要想有效地避免这种情况出现,需要做好调查与检测工作,在运输苗木时进行检疫,防治病虫害大面积出现,控制黄杨绢野螟蔓延为害。三峡坝区种植的苗木来源于其他地区,需要出具检疫证明,确保无病虫害后才能种植。

    3.3 合理种植

    合理种植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种植时需要考虑密度以及品种两项内容,合理搭配,做好布局,营造一个良好的通风、光照环境,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发生。

    3.4 物理及生物防治

    ①冬季清园消毒。因黄杨绢野螟越冬代防治较为关键[7],越冬幼虫防治极为重要。进入冬季,做好清园消毒工作,清除枯枝落叶,消灭越冬虫卵。②冬季修剪。清除黄杨绢野螟取食残留的缀叶,同时由于黄杨绢野螟低龄幼虫在小叶黄杨上越冬,可结合冬季修剪,剪除带有虫苞的枝叶,减少越冬虫源。③深翻土壤。在越冬期,通过土壤翻耕、人工摘除虫巢等措施消灭越冬虫茧,摘除的虫巢集中销毁,可在较大程度上减轻翌年为害。④人工捕捉。低龄幼虫以吐丝取食叶片,存在群集现象,较易发现,故在幼虫阶段可人工摘除虫叶,集中烧毁,消灭幼虫。⑤保护利用天敌。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万物相生相克,黄杨绢野螟也有自身的天敌。寄生蝇、跳小蜂、蚂蚁、凹眼姬蜂等都是黄杨绢野螟的天敌,可以采用人工饲养的方式喂养这些天敌,然后集中释放,从而起到防治黄杨绢野螟的作用。

    3.5 化学药剂防治

    化学防治是治疗黄杨绢野螟的重要措施。根据该虫在三峡坝区发生规律,做好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时观查,适时合理用药,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在进行药剂防治时,黄金时期是在第1 代幼虫的低龄阶段,此阶段幼虫的抗药性较差,幼虫数量少。在黄杨绢野螟幼虫阶段交替喷洒乐斯本2000 倍液或高效氯氰菊酯1500 倍液进行防治,连续用药2 次,这样才能防治彻底。喷药时应喷洒均匀、彻底,对下部幼嫩叶片也不应漏喷。另外,黄杨绢野螟的适应性强,易产生抗药性,为防止使用单一药剂使其出现抗药性,2 次发生期间不能连续使用同种农药,喷药后观察黄杨绢野螟死亡情况。

    黄杨绢野螟的发生具有隐蔽性、突发性、暴食性等特点,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植物的观赏效果,严重地段被害株率达50%以上;
    暴发季节可将叶片吃光,造成黄杨整株枯死,并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通过对黄杨绢野螟的发生症状、规律等初步防治总结如下:一是树龄、种植密度对黄杨绢野螟发生具有一定的影响,相较于单株种植,成片种植更容易发生黄杨绢野螟。种植密度大也会提升黄杨绢野螟发生概率,这是由于种植密度大,树叶郁闭度高,更有利于幼虫觅食、过冬,为此在种植苗木时要控制好密度。二是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在晚冬以及早春需要适当施用一些有机肥,提升小叶黄杨的抗病虫能力。三是要加强预测预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为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黄杨坝区三峡 黄美玲、黄杨峰作品美与时代·城市版(2021年9期)2021-10-30贵州省普安县楼下镇磨舍坝区作物气候适宜性分析农业灾害研究(2021年10期)2021-02-26丰收农产品市场周刊(2020年10期)2020-07-24丹寨烧茶坝区产销有门道 坝区有活力当代贵州(2020年14期)2020-06-02——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步涛">推动500亩以上坝区农业高效发展
    ——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步涛当代贵州(2019年10期)2019-06-14我们可能读了一个假《三峡》作文周刊·八年级读写版(2018年32期)2018-10-12人民三峡人民建,建好三峡_____看天下(2014年9期)2014-04-08北京重庆三峡酒楼创新菜选(一)烹调知识(2003年6期)2003-02-11三峡我的家中国三峡建设(1999年6期)1999-04-06黄杨木雕的镂空技法雕塑(1996年2期)1996-07-13
    相关热词搜索:防治规律发生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