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左右江革命老区乡村产业振兴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左右江革命老区乡村产业振兴

    时间:2023-02-18 17:40: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王文亮

    (中共百色市委党校,广西 百色 533000)

    左右江革命老区(以下简称老区)覆盖滇黔桂三省(区)的百色、河池、崇左、南宁、黔西南、黔南、黔东南、文山等8市(州),共59个县(市、区),占整个滇黔桂石漠化片区91 个县(市、区)的64.8%,是石漠化片区的重要区域。自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老区采取消减低端产品生产和库存、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中高端产品生产、药肥减量、实行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等措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但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需要认真总结,调整思路,深化改革,争取获得更好的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1]农业是国计民生的基础,与其他产业高度关联,对经济社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针对多数农产品产量过剩、有效供给不适应需求变化、生产成本过高、生态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党中央提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2]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提质增效,到“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再到新“三品一标”(即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的持续推进和深化,目的就是要使农业生产达到以下目标。

    (一)农产品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农业生产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减少低端产品供给,增加中高端产品供给,扩大销路好、品质高、市场缺的优质农产品生产,保障有效供给,稳定市场,满足城乡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实现农业劳动价值。

    (二)农产品生产符合质量标准

    要围绕优质化、绿色化、品牌化、标准化要求,组织农业生产。重要农产品生产要有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并按照标准和规程开展生产活动,使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质量标准。特别对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要加强对生产经营主体、产地认证及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

    (三)提升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树立农业全产业链观念,积极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推行标准化生产,严格农业投入品的规范使用和农产品的质量检验检测,完善产品溯源管理制度,确保产品上市质量安全,从而实现产业提档升级、优质优价,促进产业增收。

    (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耕文明体验、农业观光、乡村旅游等农村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扩大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加收入,增添人气,聚集人才,改变乡村面貌。

    (五)变革生产方式实现现代化

    要以当地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推行绿色种养、生态循环等绿色生产方式,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资源永续利用,推进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发挥农业生态功能作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让乡村产业兴旺起来,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老区按照中央的部署,不断推进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在改革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问题和面临许多挑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生产要素投入不足,影响农业产业持续发展

    乡村原本最富有的生产要素就是人力和土地。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老区农村大量劳动力到城市去寻找工作机会,使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凸显,导致了农村劳动力不足,土地撂荒现象越来越严重,造成农村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城市的资金、技术、数据等要素也要考虑下乡与土地、人力相结合开展农业生产是否有利可图,交通便利、土地平坦的地方有人愿意投资,而交通困难、土地零散的地方就无人光顾。由此导致山区乡村人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投入相对匮乏,产业难以发展。2020年老区除了蔬菜、糖料、水果人均产量比全国和本省(自治区)略高,其他重要农产品指标都低得多(见表1和表2)。

    表1 2020年全国与滇黔桂三省(自治区)重要农产品人均产量比较 单位:千克

    表2 2020年左右江革命老区重要农产品人均产量比较 单位:千克

    (二)特色产业规模小

    “十三五”时期老区发展了许多特色农业优势产业。比如,商品林、芒果、猕猴桃、沙糖桔、糖料蔗、蔬菜、桑蚕、茶油、茶叶、生猪、牛羊、家禽、鱼类等,部分产业已初具规模。但由于地理环境、种养加工技术和要素投入有限等原因,优质大米、薏仁米、香糯、土鸡、土猪、香猪、寿桃、牛心李、刺梨、肉联加工、果品加工等特色产业规模都还很小、产量少,效益不够明显,对农民增收促进不大。

    (三)产业融合程度不高

    老区农产品加工仍有短板,目前已经形成规模的产业大多为初加工,精深加工尚未形成市场竞争力。观光农业、乡村旅游景点不多,农业新业态少,田园综合体尚未完整地呈现。产业链延伸、农业功能拓展、科技要素渗透等融合方式创新不多。

    (四)产业基础设施薄弱

    老区标准农田、水利设施、产业园区、农业机械、种质资源、技术推广、农产品检验检测和追溯平台、农贸市场等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滞后,严重制约老区现代农业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目的是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其重点难点在于老区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民收入。为此,要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老区乡村产业振兴。

    (一)加大老区乡村生产要素投入

    老区乡村资源丰富但产业发展不旺,一个重要原因是生产要素投入不足。因此,振兴老区乡村产业,关键在于加大对老区生产要素的投入。

    1.派遣和培养人才,吸引人力回流。产业振兴的关键因素在人。老区各县、乡政府既要做好城镇人才引留工作,又要大力培养本地人才。一是实施“农科人才助推乡村产业振兴计划”。在坚持每年派出“三农”干部、“三支一扶”人员的基础上,要多派遣乡村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重点派遣在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农业企业从事农业科技创新、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农科技术应用的人才,让他们到乡村大地上做实验、写论文,指导县、乡政府建设产业示范园,带领农民发展产业,锻炼才干。同时,注意发现、重用、留住人才,带动乡村发展。二是实施“乡土人才培养计划”。县、乡政府要有计划地吸收返乡农民工、复退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到属地农业产业园区务工,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有目的地选送他们到相关院校深造或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学成回来后安排在产业园区担任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或回乡自主发展。逐步扩大乡村产业发展规模,吸引本地外出务工人员逐步回流乡村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三是做好为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的工作。老区乡村多数分布在大石山区,产业发展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农民外出务工的情况还将长期存在。因此,要加强对农民外出务工的管理服务,每年派出乡村工作队,应统筹安排一部分同志到本辖区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立工作站,帮助他们联系和解决找工、务工、维权、子女就学等实际困难和问题,让他们既安心又暖心。当家乡产业发展需要人力时,也可以及时调剂人员。

    2.科学管理和使用土地。在稳定和保护农民土地承包权、搞活经营权的基础上,强化集体土地产权管理权能,村组要加强对村民承包集体土地的监督管理,农户不能随意休耕和撂荒承包的土地,要督促其委托其他农户经营或流转给集体经营,激活土地效能。一是实施土地整理和流转。按照协商自愿原则进行农户承包土地异地置换,鼓励农户进行土地小块拼大块,对贫瘠和新开垦的土地实行平整,改善土壤条件;
    引导农户有序流转承包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设标准农田和农业产业园区,统一耕作和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二是加强土地集约利用。要定期检测土壤pH 值、养分、墒情、重金属等,了解土壤肥力、水分、湿度、酸碱程度和污染情况,适时安排土地配方施肥和轮作休耕。对pH 值在5~9 之间的地块可安排生产中高端农产品;
    对于pH 值小于4 和大于10 已严重酸化板结的地块安排休耕并采取施用碳酸钙和有机肥等技术措施进行改良,科学改善土壤酸碱度和土地肥力。

    3.拓宽产业发展融资渠道。可借鉴和推广农村金融改革“田东模式”,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围绕乡村振兴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对乡村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规范和增强乡村“三农”金融服务室或资金互助社的服务功能,方便农民融资。创新融资模式,积极探索由县级财政出资成立国有农业投资公司,通过村委会和村民小组与部分农户合作,流转土地股份进行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成功受益后再吸收更多农户、各级农投企业和社会资本,扩大投资规模,逐渐做大产业,延长产业链。要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数字乡村建设和科学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壮大老区特色优势产业

    1.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在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要立足市场供求导向和区域资源禀赋,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例如,百色市应重视发展芒果、沙糖桔、脐橙、猕猴桃、蔬菜、商品林、八角、山茶油、竹笋、白毫茶、中草药、黑猪、黄牛、山羊、麻鸭、右江鱼;
    河池市应重视发展富硒米、墨米、香粳、山茶油、桑蚕、牛羊、香猪、瑶鸡、乌鸡、龙江鱼;
    崇左市应重视发展糖料蔗、指天椒、龙眼、百香果、食用菌、珍珠鸭、左江鱼和稻田鱼虾;
    南宁市应重视发展隆安火龙果、香蕉、荔枝、板栗、马山黑山羊;
    文山州应重视发展八宝米、黄牛、三七、铁皮石斛、辣椒、高原果蔬、花卉;
    黔西南、黔南、黔东南三州应重视发展薏仁米、香禾糯、板栗、普安茶、毛尖茶、云雾茶、黎平茶、精品水果、经济林、花椒、蔬菜、盘江黄牛、红毛猪、黑山羊、香猪、香鸡、胡蜂、南北盘江鱼和都柳江鱼。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

    2.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县、乡政府要扎扎实实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小农户变成专业大户,进而发展成为家庭农场和各类专业合作社。鼓励家庭农场自主选择农林牧渔专项经营、配套经营、循环经营等多种发展模式,引导家庭农场和小农户加入各类合作社共同经营。同时,设立县级国有农业投资公司、国有控股农投公司,发展各类农业公司,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民股份合作社,规范村社集体经济运营与管理。

    3.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建立和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选取信誉良好、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领军公司或农业集团公司作为龙头企业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经营模式,带动各主体共同发展。合理分工,优化布局,家庭农场和小农户主要负责种养,合作社主要负责社会化服务,龙头企业主要负责研发、销售、加工和市场开拓,实行一体化经营、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把乡村一二三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相对稳定的经营体制,推动乡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三)推动老区两个“三品一标”工作再上新台阶

    农业生产必须推行标准化,要认真抓好两个“三品一标”(一是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标;
    二是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推动老区绿色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1.严格优选农产品品种。老区各县、乡、村要根据自身特色农业资源优势,选择符合市场需要的地方优良品种和优质新品种进行生产,优选种源,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关。例如,右江茶油、田阳香芒、田东桂七、平果珍珠豆、德保黑猪、靖西香糯、那坡八角、凌云白毫茶、乐业刺梨、田林灵芝、隆林山羊、西林黄牛、宜州桑蚕、东兰墨米、南丹瑶鸡、巴马香猪、大化七百弄鸡、都安香芋、龙州乌龙茶、扶绥姑辽茶、大新龙眼、天等指天椒、隆安板栗、马山黑山羊、广南八宝米、晴隆薏米、罗甸胡蜂、平塘茭白等地方优良品种,要保护好发展好。新品种必须先试验再推广。

    2.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国家提出到2030年无公害、绿色、有机、地标“三品一标”在同类农产品中总体占比达到80%以上[3],“十四五”时期已把它列入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考核指标。据笔者调研,发现当前老区各县这一指标均低于30%,要克服满足于解决温饱实现小康的思想,高度重视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用工业生产理念来管理农业生产,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要制定和完善地方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按照标准和规程进行生产,通过发展设施农业、智慧农业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示范产业园区,扩大中高端农产品规模,提升产品品质。利用科技创新成果和区域资源禀赋,逐步扩大富硒富锌农产品生产规模。

    3.抓好生产质量安全监管。各级政府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和有关部门关于加强农药兽药管理、农药化肥使用减量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等要求,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种子、药物、肥料、饲料及其添加剂等投入品电子追溯码监管制度,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加强质量监管[4]。对经营主体实行许可管理,要求如实记录投入品生产、销售、采购、使用的时间、品种和数量;
    对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高毒农药、兽药、化肥等投入品的行为必须依法严惩;
    对不安全的农产品实行追溯,采取召回处置,杜绝不合格、非健康的农产品食品进入消费市场。

    (四)深化老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发挥产业联合体和各经营主体作用,在推进绿色发展基础上,积极培育乡村新业态,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加产业产值。

    1.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注重发展已经形成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稳定发展。例如,百色市应重视发展芒果、蔗糖、粮油、八角、桑蚕、茶叶、竹笋、肉联加工;
    河池市应重视发展蚕茧、酒料、香猪加工;
    崇左市应重视发展蔗糖、食用菌、辣椒加工;
    文山州应重视发展三七、辣椒、肉联加工;
    黔西南、黔南、黔东南三州应重视发展粮油、肉制品、调味品、生物柴油、百香果、茶叶、预制菜加工。不断提高加工水平和产值。

    2.开发农业多功能业态。老区各市(州)、县(市、区)政府要主动组织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发农业的经济、生态、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在主导产业发展基础上,以田园综合体项目为载体,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文化旅游公司或其他农业公司建设生产基地和仓储、冷链物流、民宿设施,发展农产品生产及其加工、线上线下销售、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农耕教育、养生养老等新业态,形成农业全产业链,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益和产业附加值,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3.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挥合作社功能作用,发展专业化的代种代养、代防代治、代收代销等现代生产性社会化服务。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产业链水平,促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形成。发挥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的作用,对老区特色农业生物育种、种养防控、施肥用料等进行技术创新,做好旱作节水、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互联网+农业”等智慧农业发展,减少生产资料投入,提质增效。例如,崇左市扶绥县利用螺旋藻技术实现旱改水,发展稻田养鱼、鱼塘养鸭、塘上养鸡及甘蔗叶杆养牛等综合利用;
    南宁市隆安县利用灯光补光技术种植火龙果,实现产品增季增产增收。上述做法值得借鉴。

    (五)做好老区农产品产销对接

    1.做好农产品产前订单生产。老区各市(州)、县(市、区)要成立农产品销售运营中心,负责收集农产品生产情况,对接全国农产品产销公益服务联盟、全国各大中城市农产品销售企业和电商平台,提供产品信息,开展农场与市场订单生产对接工作,指导经营主体与客商签订产销合同,形成相对固定的产销关系和产品公平定价机制,确保双方获得合理收入并投入再生产。

    2.做好农产品产中、产后对接。政府要创造产销对接平台和机会,组织产业联合体和经营主体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增进农商、农超、农校、农企等对接,促进产与销的转换,实现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价值和客商的销售服务价值。

    3.打通堵点,畅通销路。政府和经营主体相互配合,改造提升农产品加工和市场流通条件,畅通农业产加销各个环节,发现有堵点要及时研究打通,畅通产品销路。例如,百色右江区、文山富宁县等甘蔗生产采取各乡村成立中转站,代理糖厂对接农户收运甘蔗并负责结清蔗款,免去农户各自对接糖厂的麻烦。又如,河池都安、大化、南丹等县采取“贷牛还牛、贷羊还羊”“母牛寄养、牛犊回收”等养殖模式,按合同农户负责饲养,龙头企业负责销售,确保各方受益。这些做法值得借鉴。

    (六)加强老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老区标准农田、产业园区、产业路、水利灌溉、温室大棚、仓储物流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补齐老区发展短板。

    1.建好农业产业园区。老区各县、乡、村都要根据本地实际,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建立种养功能区,形成各具特色的重要农产品生产园区或产业带,建好产业路和标准专业产业园(场),推进园区化生产。

    2.抓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争取国家更多投入,搞好老区农业产业园区生产交通、标准农田、水利灌溉、山区塘堰、水窖水柜、抗旱防涝、仓储物流、农贸市场、检验检测平台、追溯平台和配套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明确管护责任主体,管好用好。加强乡村移动通讯、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气象公共服务等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例如,建设连体大棚,采用工厂式多层无土栽培、水肥一体生产重要农产品。又如,建设养殖大棚养殖家禽和园池养殖水产品,既节约土地,又增产增收。

    3.贯彻落实和灵活运用国家政策。科学确定重要农产品补贴品种,全面落实对耕地地力保护、良种、粮食、油料、农资、生猪、牛羊、蜂业、绿色水产养殖、动物防疫、农机购置或报废更新、农产品加工等生产扶持和奖补政策,加大对老区奖补特别是对种粮直补力度,改进补贴方式,培优扶强,以强带弱,形成稳定规范的奖补制度,稳步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促进城乡资源要素集聚老区乡村,推进老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老区农产品生产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江苏安全生产(2022年9期)2022-11-02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阿宽的生产小组小猕猴智力画刊(2022年4期)2022-05-25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农产品市场周刊(2020年8期)2020-07-242019年度广东省老区宣传工作 先进集体名单源流(2020年1期)2020-04-28延安,老区的希望金桥(2020年12期)2020-04-13奋力打赢老区脱贫摘帽攻坚战人大建设(2019年6期)2019-10-08注意注意!吸管来袭学苑创造·B版(2018年7期)2018-08-07
    相关热词搜索:老区结构性供给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