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理工优势高校如何推进文科高质量发展——基于组态分析的研究

    理工优势高校如何推进文科高质量发展——基于组态分析的研究

    时间:2023-02-20 21:45: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张俊艳, 田 静, 张慧颖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天津 300072)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共同推动人类文明朝向高阶发展。伴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教育等事业朝向高质量迈进,人文社会科学在人才培养、创造新知、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合作交流等领域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得到学术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2017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理工优势高校具有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培养出大批具有严密逻辑思维和科学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进程中,在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一流人才过程中,理工优势高校理应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综观国内外,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有助于推动理工优势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声誉,加快一流大学建设。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语言学、统计与运筹等学科位居世界前列,斯坦福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均强调文理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清华大学提出每年召开文科建设工作会议推动文科建设,浙江大学四次召开文科大会为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擘画蓝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力发展“科”字当头的特色文科。“一流的理工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文科教育”在各类研讨会中达成高度共识,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有利于理工优势高校朝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同样越来越得到各界的认同。因此,研究理工优势高校如何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的高质量发展,对于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学科、创建一流大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文科高质量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什么是文科高质量发展,二是如何实现文科高质量发展。

    文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对“文科”“高质量”和“发展”的认识。本文讨论的文科是“广义文科”,是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称,有时也被称为哲学社会科学,是对人类社会各种现象和人类精神文化现象的研究,帮助人们了解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社会功能以及发展规律,形成系统化和理论化的认识成果[1],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都在其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教育强国”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和要求。关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有研究基于学生的视角,提出高质量体现在学校声誉、学习氛围、教育质量、生活质量、多元发展等维度[2];
    有研究基于满足需求的角度,认为高质量开展各类学术活动,取得高质量的成果,满足自身和外部需求是关键[3];
    有研究基于综合的角度,提出高等教育的多样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集群发展和智能发展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4]。“发展”反映了不同层次文明形态之间的演进关系[5-6],不仅是在原有高等教育结构上量的扩大,还是新的教育结构替代旧的教育结构的过程[7],是发展模式的改变,是坚持“创新为纲、协同为本、多元为体”发展路径的结果[8],体现了发展目标的可实现性、发展环境的变迁性、发展机制的创新性和发展状态的协调性。

    那么,什么是文科的高质量发展?刘献君[9]提出文科的发展体现在学科建设的前沿性、人才引进的科学性、基础设施的完整性以及发展理念的特色性。在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上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10]中明确提出,要打造质量文化,必须坚持学生中心,坚持产出导向,要建设一批文科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基地,要实现国内与国外的“双协同”,高质量发展理念渗透融入到教学、研究、服务等各类学术活动中。基于此,本文提出文科高质量发展是指在某一时期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整体实力实现学科类别的多元化发展、整体结构的协调性发展、人才培养和研究水平的高质量发展以及管理体制的创新性发展。

    如何实现文科高质量发展,不同研究有不同视角。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视角从制度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发展进行系统阐述。首先,文科发展,战略先行,制度保证。理工优势高校的领导者要遵循系统性、发展性、内生性和适切性原则[11]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办学目标和建设发展进行整体规划[12],对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平台建设统筹考虑,才能推进学科建设、提高发展质量[8]。其次,文科发展,重在师资队伍,引育一流大师。大学乃大师之谓也,对于人文社会科学尤为如此。一流师资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基础,应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整体水平[13],并要重视个人和团队的能力建设,注重不同院校之间、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不断优化提升人才队伍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文科的繁荣[14]。再次,鼓励科研创新,提高学术水平。理工优势高校可以通过发挥其科技创新优势,充分整合利用学术资源,采用多种途径引智借力,建立开放的校内外合作平台[15],通过先进的模型、工具、方法、技术等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16]。同时,优化科研产出成果评价机制,采取差异化价值评估[17-18],提高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等学术成果水平来推动文科的高质量发展[19-21]。最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要以学生为中心,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开展通识教育,强化学生的价值塑造和人文滋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科学精神[14,22-23]。通过加快建设文科数据库、案例库、图书资料基地、实验基地等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营造高校文科浓厚的学术氛围。理工科优势高校文科的发展,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依托理工优势,通过学科交叉在若干领域实现特色发展。理工优势高校强化特色是其实现文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思路,同时要加强文史哲等基础学科[9],通过学科交叉培育特色文科[24-25],避免“同质化”现象[11],实现多元化发展和融合发展,促进文科迈向高质量发展。

    当前关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较少关注高校的制度建设。从研究方法而言,多数研究以定性或计量分析为手段,分析影响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可能的影响因素,探索存在的问题和趋势,但对其因素的重要程度和组合效应缺乏深入分析。必要条件分析(Necessary Condition Analysis, NCA)、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uzzy-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fsQCA)作为案例导向性的定性定量研究方法,聚焦变量组合对结果变量的综合解释力,为研究高校文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和手段。该方法既从个体角度分析结果发生的单一必要条件,又从整体性视角考察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机制[26-27];
    既克服了回归分析中无法解读的变量不对称性,又增强了定性分析中案例频率的敏感性[28]。理工优势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是多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NCA、fsQCA能够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从发展的过程寻找共性因素及其组合机制,能够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本研究以典型的理工优势高校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将高校制度建设纳入分析,采用NCA、fsQCA方法,从组态视角分析影响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影响因素,挖掘实现人文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为理工优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NCA和fsQCA混合方法对解释变量和结果变量的充分和必要因果关系进行讨论。fsQCA是一种考虑多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探究其产生共同结果的多种路径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29]。与回归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等定量研究方法把每个因素视为结果的前因因素不同,该方法对于各个前因变量与结果变量之间的关系没有很严格的限制,即不苛求研究框架中的前因变量与结果变量之间一定存在某种因果关系,只揭示多个前因因素间的复杂关系对结果的影响[30-32]。NCA是一种新兴的数据分析技术,用于识别数据集中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对QCA充分因果分析进行补充[26]。fsQCA的必要性分析只是定性地陈述“一个条件对于一个结果是必要的还是非必要的”,但是并没有定量的体现其必要程度,即“一个条件在什么程度时才是一个结果的必要条件”[33]。特别是对于模糊集以及连续集且具有多变量必要条件的QCA而言,NCA能够分析出期望结果在不同水平下的决定因素以及瓶颈因素,从而为实现期望结果提供合理途径[34]。NCA和fsQCA方法的结合不仅加强了因素分析的完整性,也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因样本数不同带来的差异。

    本文首先用NCA测度人文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因素及水平;
    如果存在多变量必要条件,确定其关键决定因素。其次,采用fsQCA方法研究理工优势高校实现人文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多因素复杂机制,致力于构建实现预期结果的合理路径。

    2.样本选择

    样本选择取决于研究主题与方法。首先,理工优势高校,是指以理学、工学类学科和理工类专业为主的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相对而言较为薄弱。其次,NCA、fsQCA要求案例选则遵从同质性和多样性。在中小规模案例分析中,同质性要求案例的结果或背景特征具有相似性,多样性要求案例选择应覆盖多类、不同方向的研究事件[35]。基于此,本文制定以下选择标准:1) 是理工优势高校,且在国家引导、社会需求的环境下,大力构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策略,并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效果;
    2) 所选样本尽可能覆盖不同区域(东、中、西)、不同类别(综合、理工)、文科优势学科及声誉等条件,避免案例出现类型局限。因此,基于上述标准,选择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10所高等院校为研究样本,分析我国理工优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3.变量选择

    定性比较分析的变量分为两类:解释变量和结果变量。其中解释变量的选择方法有5种,本文采用文献归纳法和现象总结法进行变量筛选。其数量是基于Marx[36]不同样本大小和条件数量模拟的概率分布图分析,得到10个样本的最佳解释变量数量为4。结果变量是指在前因条件组合作用下,具有某一特征的结果被选定为研究的被解释变量。

    人文社会科学是否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国家公布的学科体系的建设密切相关,结合人文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概念界定,本文将学科体系建设作为结果变量,根据学科评估体系的综合性,从学科布局、整体结构以及发展阶段等多个维度进行描述,从而体现理工优势高校是否实现高质量发展。

    理工优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是多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制度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作为解释变量,学科体系建设作为结果变量,构建其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具体的指标体系及数据来源如表1所示。

    表1 人文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图1 人文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理论模型

    1.单变量的必要性分析

    NCA检验必要条件假设的分析包含三部分,散点图、效应量(effect size)和瓶颈表(bottleneck table)[37]。效应量的大小取决于上限包络线,NCA中包括上限回归(ceiling regression, CR)和上限包络(ceiling envelopment, CE)两种方法得到上限包络线。其函数的选择取决于变量的性质,若x和y均为连续或离散变量,并且有5个或更多水平,使用CR,若x和y均为二分变量或不到5级的离散变量,选择CE[38]。考虑研究中变量的性质,后续的分析是基于CE。

    (1) 散点图分析。本文采用R语言软件中NCA包进行分析,图2给出在学科体系建设中解释变量(x)和结果变量(y)之间的关系图,体现x对y是否存在限制作用。左上角的“空白区域”直观呈现了x对y的抑制程度,“空白区域”范围大小与抑制程度正相关。由图2可知,学科体系建设中科学研究和队伍建设可能是学科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同理可得,高校五年规划可能是制度建设的必要条件,论文数、社科奖和社科项目可能是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社科师资和顶端人才可能是队伍建设的必要条件,一流课程、国际合作和教学基地可能是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NCA的散点图和天花板线只能定性的给出可能的情况,但无法得知其具体的抑制效果和“空白区域”的稳定性。因此,需要进行效应量分析。

    图2 学科体系建设散点图及天花板线

    (2) 效应量分析。在NCA方法中,判定必要条件需要满足两个条件:1) 效应量(d)不小于 0.1;
    2) 蒙特卡洛仿真置换检验(Monte Carlo simulations of permutation tests)显示效应量是显著的,即P≤0.05。由表2可知:1) 人文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重点在于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体现高等院校文科产出的关键标杆,科学研究质量的优劣直接体现文科的发展水平。同理可得2) 制度建设的合理性和完整性在于高等院校五年规划的情况。高校五年规划作为学校目标定位、发展路径和任务实施的高度凝练,它明确了大学发展的行动方向,为人们工作提供工作依据,也是推动高等院校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的动力源泉。但其具体的实施离不开人文社会科学建设会议的召开,在参与者们思想碰撞,对现实问题的深层次剖析的过程中,明确当前任务及行动指南,能够加快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3) 高水平论文数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是衡量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成果的必要性条件。这说明论文数量和质量的同步发展是衡量理工优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科学研究实力的主要指标。“十二五”(2011—2015年)至“十三五”(2016—2020年)期间,各个高校发表在英文期刊的论文数量呈增长态势,而发表在中文期刊的论文数多呈下降趋势,这表明在此期间,各理工优势高校更加重视人文社会科学依托理工优势,通过综合交叉,增强学术成果在国际期刊发表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水平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的培育,提高科学研究质量。4) 人文社会科学的高端人才是引领队伍建设的必要性条件。理工优势高校要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引进大师级人物,培育领军人才。5) 一流课程的建设,国际合作的展开以及优秀教学基地是加强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条件。理工优势高校需要整合资源,根据实际需求,注重课程的思想性和学术性,建设高水平课程。同时,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国际化水平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措施,书院制人才培养和智库平台建设、实现小班化教学和注重青年人才培养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表2 NCA方法必要条件分析结果

    (3) 瓶颈水平分析。表3进一步报告了瓶颈水平分析。瓶颈表呈现的是结果达到某一观测范围时,前因条件需要满足的水平值,可以帮助确定y在某一水平下的必要条件及其所需条件的组合水平。由表3可知,理工优势高校在文科发展之初,科学研究是关键指标,而随着文科水平进一步提高,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逐渐发挥作用。要实现学科达到前25%的水平,制度建设、科学研究和队伍建设要达到67%的水平。同理分析可知,高校五年规划的水平达到67%之后,制度建设的发展需要开始注重文科建设相关学术文章的发表,注重文科发展的理论创新和思想创新。科学研究首先需要关注学术论文质量,但当科学研究的水平达到40%以后,社科获奖和科研项目的水平需要分别达到67%和33%才能满足科学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队伍建设发展的焦点在于对高端人才的引进。人才培养方面,在一定范围内教学基地和国际合作达到33%就能够满足人才培养计划,一流课程要达到67%的水平才能较好地实现优秀人才的培养。

    表3 学科体系质量瓶颈水平分析结果a

    2.前因条件的组态分析

    NCA分析了结果发生的必要性条件,但却无法探究结果产生的充分性。在实际案例中较少存在由单一变量直接确定结果的现象,需要对多个因素进行组合分析才能确定其实现途径。基于此,本文对各个维度的变量进行前因条件的组合效应分析。

    作用于结果变量的不同条件变量组合被称为条件组态。运用fsQCA3.0的Truth Table Algorithm进行真值表分析,fsQCA分析结果如表4 ~表8。下面详细分析不同阶段影响人文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组态。

    表4 学科体系建设前因条件组态分析

    (1) 一级指标下的组态分析。“人才+创新”双向驱动型(S1a)、综合协调型(S1b),见表 4。组态S1a和S1b构成了二阶等价组态,即它们的核心条件一样。S1a和S1b均以科学研究和队伍建设作为核心条件,这说明理工优势高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需要重点增强科学研究实力和重视队伍建设。东南大学是组态S1a中的典型案例。解释变量中科学研究和队伍建设赋值为0.67,而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赋值为0.33,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文科总数增加6个,A-等级学科增加1个。这说明东南大学文科学科质量得到较好提升。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是S1b的典型案例。在赋值结果中,两所高校四项指标的结果均为0.67或1,第四轮学科评估之中50%以上的文科学科达到A-④以上,10个以上学科评估结果上升1个等级,由此说明S1b能够推进文科高质量发展。由唯一覆盖率可知,组态S1b达到了40%,结合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东南大学的文科发展状况可知,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是缓慢的,是厚积薄发的,若从长远发展而言,需要考虑人才培养体系的合理性以及制度建设的完整性。只有在制度的保障之下,才能推进人文社会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培养出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人才,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发展。

    (2) 二级指标下的组态分析。制度建设层面有两种组态(见表 5)。1) 凝聚共识顶层设计型(S2a):组态S2a指出高校五年规划和人文社会科学建设会议是核心条件。S2a表明在高校发展规划中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凝聚共识,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地交流思想、汲取经验。处于这种组态的典型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以清华大学为例,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文科的发展要立足中国国情,面向学术前沿,坚持“入主流、有特色、上水平”的建设思路和“顶层设计、全面统筹、分类指导、结构优化”的建设原则。“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文理贯通。清华大学从2019年起决定每年召开一次文科工作会议,专题研讨文科建设问题。2) 目标导向规范驱动型(S2b):组态S2b指出高校五年规划和人文社会科学建设会议是核心条件,互补高校章程为边缘条件的制度环境可以提高制度建设质量。相较于组态S2a,S2b强调了高校章程的重要性,高校章程是学校发展的强大保障,它具有前瞻性、严谨性、可控性和稳定性,体现了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愿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导。西安交通大学在其章程的总则中提出学校要发挥综合型大学的特点,强调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必要性。考虑组态的唯一覆盖率,S2b达到约22%,这说明高校五年规划、人文社会科学建设会议和高校章程的共同发展和完善是提高制度建设的最优组合路径,也是众多高校在发展过程中选择的道路。

    表5 制度建设前因条件组态分析

    科学研究层面主要是成果产出型(见表6):组态S3a和S3b指出论文数是核心条件,社科奖为共有边缘条件。区别在于S3a强调社科项目,S3b强调研究人员。论文质量是评价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39],也是众多高校排名系统中测度高校质量的重要维度,采用高质量论文数评估科研实力具有必然性。但是仅依靠论文数这一硬性指标来评估科研实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社科奖和社科项目聚焦国家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科学前沿问题,其质量的提高能够显著增强高校的科研实力。以清华大学为例,在2016—2020年这5年间,清华大学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发表论文7 000余篇,承担社科重大项目30余项,清华大学的文科发展进程,进一步呈现了论文、社科奖和社科项目对科研质量提升的重要性。当发展进入瓶颈期时,若想再进一步提升,增加对科研人员的投入势在必行。两种组态的原始覆盖率高达60%,唯一覆盖率均达到了10%以上,这说明了组态S3a和S3b是理工优势高校提高文科科研实力的必由之路。

    表6 科学研究前因条件组态分析

    队伍建设层面主要是高端人才引领型(见表7):组态S4a和S4b是以高端人才作为核心条件,互补师资数量或师资结构为边缘条件的队伍建设路径。要发展文科,首先要有足够的教学资源来支撑其发展,其次是培养一批文科中坚力量,来促进文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理工优势高校文科师资占比总师资的1/3。东南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作为S4a和S4b中的典型案例,东南大学社科师资数量的增加量是上海交通大学的3倍,而上海交通大学高级教学人员占比变化率是东南大学的30倍,这一数据体现两种不同组态下师资队伍的变化情况。

    表7 队伍建设前因条件组态分析

    人才培养层面主要是课程质量与培养方式并行(见表8)。在组态S5中,一流课程和国际合作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条件。这说明授课内容、模式和质量是影响人才培养效果的关键因素。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改善教学模式,还需要与国际接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都是组态分析下的典型案例,4所高校的首批国家一流课程中文科占比30%以上,国际交流合作项目10余项,这一数据验证了组态结果的科学性。

    表8 人才培养前因条件组态分析

    综上所述,人文社会科学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多个维度共建。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加州理工学院(CIT)的文科发展。它们的共同点在于1) 强调一流的文科标准,严格的发展目标和办学宗旨。2) 以人为核心,强化资源保障。吸收和引进“大师”级师资,孕育和培养自己的“大师”级人物。CIT文科院士占总师资的36.7%,MIT斥巨资引进人才,如语言学大师诺亚姆·A.乔姆斯基、哲学教授休斯敦·史密斯等。3) 培育特色文科,服务人才培养。提供了高质量通识教育,搭建了不同学科交叉融合平台,成立人文图书馆。从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的发展来看,明确教育思想,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聚焦人才培养是实现文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而这也印证了本文的研究结论。

    1.研究结论

    (1) 本文采用NCA方法发现科学研究是影响人文社会科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高校五年规划是制度建设的必要条件,高水平论文是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高端人才是队伍建设的必要条件,一流课程、国际合作和教学基地是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同时,根据瓶颈水平分析结果可知,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注重的焦点也会发生变化。文科发展的质量优先受科学研究的限制,但要达到前25%的水平,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需达到67%。理工优势高校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既要聚焦于必要条件,也要关注自身发展水平,并作出合理的布局调整。

    (2) 本文采用组态视角和fsQCA方法发现影响文科高质量发展的两种组态,即“人才+创新”双向驱动型和综合协调型。这两种组态体现了不同理工优势高校实现人文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多重实现方式,但其核心条件均为科学研究和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队伍建设是衡量人文社会科学绩效的主要因素,但一所大学的优秀还体现在一些隐形的资源,如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的软性环境,学校的办学历史、文化积淀、社会声誉等方面。不同类型的理工优势高校应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对比不同的组态,处理好各条件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前进道路,实现人文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3) 不同层级指标的改进需采取不同的路径。如推动制度建设可以通过凝聚共识顶层设计和目标导向规范驱动来实现,以高校五年规划和文科建设会议为核心条件。理工优势高校需明确文科的战略定位,通过召开文科建设会议,交流思想,汲取经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提出发展策略,才能够提高制度环境的质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要以高水平论文数为核心条件。队伍建设要以高端人才引领为路径,理工优势高校要大力引进大师级人才,优化教师结构,提高队伍整体水平。人才培养要坚持课程质量与培养方式并行,以一流课程和国际合作为核心条件。理工优势高校需要提高课程质量,建设一流课程,创新国际化培养模式。

    2.管理启示

    (1) 文科高质量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不同层级指标上各有侧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加强队伍建设是理工优势高校发展初期的重点工作,科学研究作为可测量指标,能够在一段时期内得到较为快速的发展,但科学研究质量的提升达到瓶颈时,就需要重视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在制度建设角度,高校五年规划是制度建设重要体现,凝练未来高校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人文社会科学建设会议能够起到凝聚共识,将好的建议和措施应用到实际的作用。作为理工优势高校,要借鉴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的文科发展之路,创新体制机制,凝练特色研究方向,注重文理交融,打造特色的专业与学科。在科学研究角度,理工优势高校要创新评价机制,提高高质量论文数量;
    要改善科研成果奖励机制,提高承担重大或重点社科项目能力。在队伍建设角度,要注重引进大师级人才,与国际一流高校和前沿企业进行人才联合培养,采用海外培养,专题培训等方式培养中坚力量。在不同发展阶段,理工优势高校需合理分配资源,实现文科的协同优质发展。

    (2) 文科高质量发展应强调人才培养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人才培养的好坏取决于教学、课程、师资、平台、环境等因素。麻省理工学院作为世界著名的理工科院校,强调人才培养需要提高通识教育,关注教学设计,从传统的主题型教学转变为探究型和启发式教学,推出以项目导向型的授课模式和多导师制度培养模式,建设小班化教学和书院制。新时代背景下,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核心要义是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因此,理工优势高校要重视通识教育,推进学科交叉培养,设立文社、文理、文工、文医交叉合作项目,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建设好人才培养基地和平台,建立健全数据库、案例库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资源,通过建设海外人才培养基地以及联合研究中心,或者通过联合培养、国际会议等形式促进学术交流,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国际化素养。

    注 释:

    ① Web of Science是Clarivate Analytics(科睿唯安)开发的信息服务平台,支持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学科的文献检索。

    ②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CSSCI)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引文数据库,用来检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被引用情况。

    ③中国智库索引(Chinese Think Tank Index, CTTI)是中国首个智库垂直搜索引擎和数据管理平台。

    ④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等级:A+(前2%或前2名);
    A(2%~5%);
    A-(5%~10%);
    B+(10%~20%);
    B(20%~30%);
    B-(30%~40%)。

    猜你喜欢 理工组态科学研究 浅谈力控ForceControl V7.2组态软件在自动化控制工程中的应用科学与财富(2022年6期)2022-07-04ZnF低激发电子态的组态相互作用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4期)2022-06-15音乐科学研究中的思想实验——以音乐形态学研究中的四个重大发现为例齐鲁艺苑(2022年1期)2022-04-19Can you eat yourself more happily? 吃出快乐疯狂英语·新阅版(2019年8期)2019-09-10漳州理工职业学院作品雨露风(2019年1期)2019-09-10组态软件技术现状与发展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年8期)2018-05-07陈光中:理工男变身“披萨达人”海峡姐妹(2018年1期)2018-04-12A Brief Analysis about the Cont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Oral English Skills Competition校园英语·上旬(2017年8期)2017-08-04“80后”理工男与油纸伞的不解之缘海峡姐妹(2017年5期)2017-06-05高职“工业组态技术”课程建设探析青年时代(2017年7期)2017-03-28
    相关热词搜索:组态理工高质量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