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基于SWOT-AHP的浚县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SWOT-AHP的浚县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时间:2023-02-21 09:20:0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高健康胡宗上楚端玉陈 帅卫 红

    (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巴金曾说“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也是历史文化名城独特的宝贵财富”。截至2022年4月,全国共有141个城市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各地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独具匠心,浓墨重彩的古城文化,极其具有保护与开发价值[1]。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富足,各地景区游客数量不断增加,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支柱产业[2]。浚县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与周边县市的旅游发展而言,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迟缓,旅游开发问题突出[3]。目前国内学者关于浚县旅游的研究比较少,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旅游开发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如李媛苑以浚县大伾山风景区为例,探索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关系[4]。陈婷、吕凯悦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出发,以浚县传统文化艺术为设计元素,运用于旅游文创产品之中[5~6]。孙瑞芳依据居民感知理论分析了浚县乡村旅游发展背景,探索乡村旅游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改善建议[7]。杨昕晨以整合营销理论为基础,结合浚县旅游发展现状,制定了整体营销方案[8]。从现有文献资料来看,前人对浚县旅游业发展的研究大多是以定性分析,对浚县旅游业发展定量评价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对影响浚县旅游发展的各个因素进行SWOT分析,结合AHP定量模型研究,构建了浚县旅游评价体系,并对未来浚县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1.1 研究区概况

    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鹤壁市东南部,南至省会郑州165 km,卫河蜿蜒纵贯全境,是河南省唯一的县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9]。浚县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三年,总面积有210 hm2,至今已有2 200多年历史,保存有城墙、县衙、翰林院等历朝历代建筑群几十处。浚县依靠着丰富的文物古迹、独特的山水格局、优美的自然景观、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着大批游客,年接待游客1 691.3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92亿元。

    1.2 数据来源

    此次研究数据基于实地调研以及大量的相关资料收集整理,统计资料来源于《河南统计年鉴2019》、《明清浚县志》、《2019年鹤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1 浚县区位与历史城区文物古迹分布

    1.3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SWOT-AHP分析法,首先通过SWOT对浚县旅游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四类因素进行定性分析,然后运用AHP分析法构建浚县旅游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研究,依据权重大小得出最优战略决策。

    2.1 优势分析(S)

    2.1.1 文物古迹众多且集中分布

    浚县历史悠久,文物遗迹丰富,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治阁、碧霞宫、云溪桥等16项,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一百余项。从浚县资源空间分布来看,呈现出“大集中,小分散”的特点,形成了古城区运河沿线、大伾山、浮丘山三大资源集中片区,体现了浚县的发展脉络,彰显其独特的文化特色。

    2.1.2 山水城市格局独特

    浚县古城依山而建,东依大坯山,西临卫河,南靠浮丘山,古县城与两座青山紧依相连,形成了“两座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的优美画卷,是城市格局的独特典范。古城、两山、运河不管从景观形态还是从精神内涵上都互为依存。运河为城市带来外部发展机遇,使得城市繁荣,城市为运河集聚人气和活力,山水辉映使运河秀美、山峰壮丽。

    2.1.3 文化底蕴深厚

    浚县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类型繁荣多样,汇集了以卫河为主体的运河文化,以古庙会和寺庙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儒商文化和阳明心学为核心的儒家文化等。浚县是中华儒商始祖子贡的故里,儒商文明在这里开启,心学大师王阳明也曾在此聚众讲学,传道授业。两山集中了佛教、道教、儒家和心学文化,是“儒、释、道”三教并存于一体的人文风景旅游区,也是古城居民精神活动的重要场所。

    2.1.4 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

    浚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平调、古庙会、社火、泥咕咕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3项,还有民俗音乐、手工技艺、饮食、舞蹈等未入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其中泥咕咕是浚县特有的艺术品,因其体型小巧、造型夸张、用色独到,有着淳朴的民间特色,被专家学者称之为“历史的活化石”。

    2.2 劣势分析(W)

    2.2.1 基础设施薄弱

    浚县规划起步较晚,服务对象以本地居民为主,在餐饮、住宿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游客服务中心和卫生间等旅游配套设施不尽完善。古城交通条件较差,道路两侧绿化较为贫瘠,内部道路景观丧失古朴风貌,缺少停车场地,各种车辆混杂停放于路边,给游客出行带来不便。

    2.2.2 古城建筑风貌破坏严重

    随着浚县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区内古建多被现代建筑取代,以小西门里街区和南山街为例,两个街区原是一片完整连续的历史风貌遗存区,但是在商业化开发过程中传统建筑已被拆除殆尽,发展成为娱乐餐饮区域。历史城区内部建筑质量差、安全隐患多,部分房屋出现倒塌荒废现象,加之2021年7月突如其来的暴雨导致景点大面积受灾,40余处古建筑受到损毁,给古城风貌带来严重破坏。

    2.2.3 旅游专业人才紧缺

    随着国内旅游业恢复,专业人才成为各大旅游城市争抢的对象。浚县导游水平参差不齐,人才文化水平较低,尤其是对浚县旅游景点的熟悉程度、专业知识的理解度不足[10]。并且浚县旅游行业的收入水平较低,没有构建良好的人才奖励机制。因此,组建一支高水平旅游专业人才队伍已成为浚县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2.3 机遇分析(O)

    2.3.1 浚县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2014年6月,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浚县的黎阳仓、卫河(永济渠)被列入大运河遗产。因运河而兴的浚县正有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积极打造浚县地域文化品牌,为浚县树立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典范,也为未来名城保护工作提供较好的品牌效应与政策资金支持。

    2.3.2 地方政府高度重视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时重点强调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助力文化旅游资源向文化旅游产品转变[11]。浚县县委、县政府全力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成立了“浚县旅游发展委员会”,突出抓好休闲旅游和文化创意等产业发展,这些极大地振奋了浚县发展文旅产业的信心与决心。

    2.3.3 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疫情趋于稳定,人们对于旅游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我国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旅游从奢侈品逐渐转变成为必需品,旅游市场不断扩大,短途和周末旅游成为人们假期旅游的首选,人们可以远离喧嚣的城市,体验古城原始的生活节奏。并且京广高铁的全线贯通使得浚县与周边县市的通勤时间大大缩短,为浚县吸引游客打下良好的基础。

    2.4 威胁分析(T)

    2.4.1 区域竞争日益加剧

    浚县周边拥有大量同质化的旅游资源,旅游发展并未处于优势地位。浚县受周边如安阳市、开封市、商丘市等知名旅游地的威胁,其中开封古城文化旅游产业已形成较大规模,成为河南省古城旅游的一张名片。而浚县文化旅游产业起步较晚,其发展远远落后于开封古城[12]。除浚县外,其他县市都在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其丰富的旅游资源,便利的公共交通,完备的基础设施等优势对浚县旅游业发展造成一定压力。

    2.4.2 文旅产品结构单一

    从资源单体品质来看,浚县拥有许多国家级、省级的高品质资源,但大多数资源观光价值有限,无法直接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许多游客对浚县的认知仍停留在碧霞宫、文治阁等传统景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模式单一,尚未形成差异化的文旅产品体系和明确的旅游宣传名片,古城特色无法体现。

    2.4.3 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

    当前,浚县正处于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由于早期人们对于生态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淡薄,在文旅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盲目开发,超负荷接待等一系列问题,给浚县的生态环境和文化氛围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如何做到开发和保护协调发展,是浚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13]。

    3.1 AHP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浚县进行实地调研,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参照SWOT定性分析的结果和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建立了战略层次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

    图2 浚县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3.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采用专家咨询法,邀请同行业的15位专家(由高校教授、浚县政府工作人员、相关企业人员组成)通过邮件或者面对面的形式发放问卷,问卷采用“两两比较”的方法,按照AHP分析方法中的1~9比率标度法,结合专家问卷结果,计算出它们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分值。

    3.3 指标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采用yaahp软件对15位专家判断分值进行计算,构建判断矩阵,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出准则层和指标层的权重。判断矩阵是否有效需要通过一致性检验来判断,为了检验一致性,首先利用yaahp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特征根值λmax;其次,通过CI=(λmax-n)/n-1,计算出一致性指标;最后,计算一致性比率CR=CI/RI。当CR<0.1时,即认为判断矩阵一致性可以通过检验,否则需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14]。如表1所列,浚县古城各判断矩阵CR值均小于0.1,即通过了一致性检验,结果切实可靠,可以进行层次总排序(表2)。

    表1 各项目层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表2 判断矩阵权重及层次总排序

    3.4 发展战略分析

    结合表2层次模型权重结果,利用公式计算,总优势S=∑si/ns;总劣势W=∑wi/nw;总机遇O=∑oi/no;总威胁T=∑ti/nt;得到S=0.1044,W=0.0635,O=0.0972,T=0.0335。以总优势、总劣势、总机遇、总威胁强度分别定位到四象限坐标系中,按照顺序连接四点,形成浚县旅游发展战略优化四边形。通过公式计算绘制出战略四边形中相应的战略因子,战略重心点P坐标为:P(x,y)=(∑xi/4,∑yi/4=(0.0102,0.0159),战略类型方位角:θ=arctan(y/x)(0≤θ≤2π)=57°,如图3所示。根据P点所在区间,确定浚县旅游发展属于机会型,应采取增长型战略,可结合战略强度系数来进一步确定其发展战略,其计算公式为ρ=S×O/S×O+W×T=0.8267>0.5)。ρ取值范围为[0,1],ρ值的大小反应战略类型的实施强度,浚县旅游发展应采取积极的增长型发展战略。

    图3 浚县旅游业发展战略四边形

    4.1 结论

    通过对浚县旅游可持续发展的SWOT-AHP模型分析,可以得到浚县发展战略中优势>机遇>劣势>威胁,其中文物古迹众多且集中分布(0.2005)是浚县发展的最大优势条件,主要劣势是基础设施薄弱(0.0963),地方政府高度重视(0.1377)是浚县开展文化旅游的重大机遇,最大威胁是旅游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0.0362)。浚县旅游战略重心坐标P点位于第一象限内,战略强度系数ρ=0.8267>0.5,表明浚县旅游应重点采取SO(增长型)发展战略。浚县应凭借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独特的山水城市格局、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势,紧紧抓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以及政府政策扶持的重大机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古城保护,形成独具特色的浚县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

    4.2 建议

    4.2.1 立足文化资源优势,破解开发与保护难题

    文化旅游经过不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旅游消费的热点话题,游客在观光休闲的同时,可以体验原生态文化,丰富文化知识。浚县拥有特殊而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譬如:儒商文化与庙会文化等,浚县可以通过举办国际儒商文化节和正月古庙会等方式,打造“中国儒商故里”,“华北第一古庙会”的品牌形象。此外,浚县应注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一方面,要加强对浚县古城,黎阳古城遗址和黎阳仓遗址的旅游宣传,形成古城的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实体遗产资源是有限的,过度的旅游开发也会造成资源损耗和浪费,应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合理展示和利用。

    4.2.2 加强古城整体风貌保护,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注重古城整体规划,对古城内部建筑进行修缮,遵循修旧如旧原则,使浚县建筑风格统一有序。在保留城市传统风貌和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既要凸显城市特色,又要对传统居住文化进行保护。其次,文化古城的形象和功能必须有完善的服务设施支撑,应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工程,提升古城交通通达度,改善古城人民生活环境。最后,推进实施“文化旅游+”战略,整合当地资源,围绕古城、古运河、古粮仓,打造一体化的旅游体系,挖掘本地特色美食、非遗民俗、老字号手作工坊等传统业态,培育旅游相关的辅助产业[15]。这些举措对于拓展浚县旅游产业链、提升旅游资源整体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4.2.3 把握政府政策优势,重视人才培养

    当前,我国已进入大众文化旅游的时代,旅游业的发展已呈鼎盛之势。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浚县各级政府应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对浚县旅游资源、民俗文化、生态资源等进行重新梳理,以文化旅游产业助推浚县产业融合发展,将浚县建设为全省甚至全国的重要旅游目的地[16]。此外,人才是文化旅游发展中的重要支柱,在城市开发、文化遗产展示、旅游规划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浚县要发挥人才资源优势,急需通过一系列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积极与附近高校和科研院所达成合作,有计划地加强对于旅游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为促进浚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猜你喜欢 浚县古城文化遗产 浚县大平调演出炎黄地理(2022年4期)2022-05-06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疯狂英语·新阅版(2022年2期)2022-03-17书画廊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21年9期)2021-07-23与文化遗产相遇小读者(2021年6期)2021-07-22通海古城缀记云南画报(2021年1期)2021-06-11挥毫泼墨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2021年4期)2021-05-08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凝眸古城淮安华人时刊(2020年13期)2020-09-25良渚古城环球慈善(2019年7期)2020-01-06Tough Nut to Crack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19年3期)2019-07-01
    相关热词搜索:浚县可持续发展研究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