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践*

    时间:2023-02-21 18:00: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陈晓玲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2016年12月召开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一定比例的抑郁、焦虑等问题不容忽视,高校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必修课,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课程思政”注重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在各类课程中都要融入其理念,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优势。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可以有效达到育心、育德、育人。[3]本文以一高职院校为例,探索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提供借鉴。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 号)的通知中强调,“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义和利、群和己、成和败、得和失,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4]新时代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还要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助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通过访谈与实践,了解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现状如下。

    (一)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

    现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主题,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高校作为其中一个角色,在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也加大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有的高校除了设立校级心理咨询中心外,各二级学院还设立了心理辅导员站,组织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525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心理游园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在辅导站开展一对一咨询,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原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学校在老师甚至在学生心中是不受重视的一门课程,是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时安排上看,很多高校原来压缩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时,仅安排了几节线下课程,要求课时相差甚远。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凸显,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时安排上,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设,不仅课时足额,而且开设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相结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提升教师授课水平,努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效果,实现授课目标。

    (二)课程设计中较少融入思政元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中,授课教师更多的是讲授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缺少思政元素的融入,没有紧密结合新时代思想。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授课教师课程思政的理念不强,缺乏融入课程思政的意识,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就是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好了,让学生知道一些基本的心理知识,能识别自己的情绪,应对一些心理挫折,解决一些心理问题等,没有深刻理解育心的同时也要育德,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同时也要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二是授课教师不知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在师资培训上面,对授课教师开设的培训课程更多的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缺少课程思政方面的教学培训。具体应该融入哪些相关的思政元素?应该在哪节授课内容融入思政元素?应该用什么教学方法来传递思政元素?这些问题都需要授课教师深入思考和理解,需要授课教师不断地实践和加强,以便在具体授课中达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不高

    一门课程的授课效果如何可以通过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度来判断。学生参与度越高,表明学生越喜欢这门课程,学生就更愿意接受这门课程所传达的知识和思想,这门课程的授课效果则较好。经了解,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学生的参与度总体不高,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学生对课程的不重视。有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专业课,只要完成学习拿到学分就行了,还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心理健康,没有必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二是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授课教师要对授课内容非常熟悉,要结合学生特点、课程内容、时事政治等做好课程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等。这些都需要授课教师不断去学习、积累和提高,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实现育心与育人相结合。

    通过访谈和实践可以得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非常有必要的,且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具有特殊的优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授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优势,发掘丰富的思政元素,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相结合,共36学时。线上课程28学时,由学生登录平台自主学习完成,线下课程8学时,由教师给学生面对面完成授课。线下课程8个学时一共分为4次课,授课内容选取了大学新生比较常遇到的四个知识点: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大学生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技巧、大学生恋爱心理,并在每章节中融入思政元素。结合授课内容,设计了两次课后实践活动:情绪小瓶子和感恩日记。具体安排见表1。

    表1 线下课程安排

    “课程思政”要求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也蕴含了很多思政元素,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具有一定的优势,授课教师要深挖思政元素,把思政元素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做到“育心”与“育人”相结合,促进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以下是在探索将思政元素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一些实践,分别在每节课的课前、课中、课后融入思政元素。

    (一)课前融入思政元素

    新生刚步入大学校园,伴随着环境的变化,会产生很多不适应,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如专业知识学习方法不对,导致专业知识学习跟不上;
    人际关系交往变得更加复杂,不知道如何处理,导致出现抱怨、嫉妒、焦虑等心理;
    客观环境的改变导致水土不服等,都会让新生感到不适应,产生焦虑心理,甚至抑郁。在讲第一章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时,在课前先通过微信发送优秀师兄师姐的事迹给学生学习,通过身边榜样人物事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师兄师姐是怎样度过大学生涯的,让学生对自身的大学生涯和职业发展有思考,并能制定自己的大学目标,从而制定自己的计划,尽快调整心态,适应新的大学生活。在课前融入榜样人物和职业发展等思政元素,能帮助新生了解现状,正视各种变化,做好心理调适。

    (二)课中融入思政元素

    在讲第二章大学生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情绪管理。引入中医观点五情相生相克、儒家观点中庸之道、道家观点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中国传统文化,让学生深入了解什么是情绪,了解不良情绪对人体会带来哪些危害,从而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做情绪的主人,保持身心健康。在讲第三章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技巧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案例讲解和现场模拟,让学生清楚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交往,并能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在讲第四章大学生恋爱心理时,融入红色爱情案例,让学生思考爱情是什么?再结合身边恋爱的案例,讲解恋爱心理,避免恋爱受挫。

    (三)课后融入思政元素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通过设计课后实践活动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其中的思想。在第二章情绪管理这节课结束后,授课教师将会布置“情绪小瓶子”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感受自己的情绪,并将自己一天中最深刻的情绪装入当天的“情绪小瓶子”,通过绘画自己的“情绪小瓶子”,让学生感知自己的情绪变化和影响情绪的原因,促进学生积极情绪和积极行为的养成。再第三章大学生人际交往这节课结束后,授课教师将会布置“感恩日记”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将每天将要感谢的人或事记录下来,按照要求的格式编辑发送到朋友圈打卡,通过记录和发朋友圈打卡,不仅能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而且能在身边传播感恩的正能量,让更多的人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思政是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发力的重要教育教学组成部分,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实践中,得到了一些启示,在今后的实践中将继续努力挖掘思政元素,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

    (一)通过研究教学内容,发掘思政元素

    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不能凭空而来,如果获得的思政元素与课程的教学内容不匹配,就会显得非常突兀和刻意,达不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而且会影响课程的授课质量。授课教师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社会热点等,选取合适的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授课教师首先要对教学内容学懂弄通,如果授课老师对教学内容都不能很好地把握,那么就很难选取到合适的思政元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授课教师通过研究教学内容,发掘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政,并运用其中,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授课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社会热点问题,这也是课程思政很好的切入点。发掘、选取合适的思政元素,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二)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传播思政元素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根据教学内容,授课教师运用了讲授法、谈论法、案例法和实践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每门课程的教学,都不应该只运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如一门课程只运用讲授法,教师讲学生听,那么这门课程很难实现好的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授课教师要结合授课内容和授课案例、活动的特点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来传播思政元素。如在讲情绪管理这一章,授课教师运用了讲授法、案例法和实践活动法,通过案例讲解和“情绪小瓶子”的实践活动,无形中传播了思政元素,也能让学生更加投入课程学习,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课程活动中,融入思政元素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除了理论知识的讲授还设计了实践活动。授课教师设计课程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融入思政元素,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思考、感悟,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发掘潜能,促使学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通过课程活动,能让学生更好地去体验,寓心理知识和思政元素于活动之中,不仅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课程中,而且能更好地达到育心、育人效果。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中,要结合课程内容,设计一些蕴含思政元素的课程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学生既能享受课程又能学到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融入思政元素,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需要持续探索的课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要让知识普及更加全面到位,而且要将育德育心更加有机结合。将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能更好地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提升大学的心理健康素养,而且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成为有信仰有理想的人。

    猜你喜欢 教育课心理健康思政 劳动教育筑未来——吉安市初中劳动教育课例展示活动有感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心理健康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疫情是一堂特殊的教育课——开学之际,给孩子们的一封信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相关热词搜索: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元素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