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社会调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社会调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时间:2023-02-22 15:00:0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陆东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万应彦 贵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新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这四大核心素养,高中思想政治课不是“唯分数”的功利性理论知识学习,而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社会调查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提倡将课本与生活紧密联系,重视学生在社会实践生活中所见、所闻产生的认识,并将此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一起去探索和研究,从而加深学生对教材中重难点的理解和解决思想上遇到的困惑和难题。

    关于社会调查的内涵,学者们给出了不同的解释。综合众多学者观点,本文将运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社会调查定义为:学生为了了解课本中存在的社会现象和解决社会问题,在一定的方法技术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资料,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的一种具有社会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社会调查的特点:第一,实践性强。社会调查要求参与者通过一定的方法技术来深入社会、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在此过程中所获得的资料都是来自于自我的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第二,综合性强。从社会调查涉及的学科领域看,涉及范围比较广泛,例如统计学、社会学、新闻采访学等;
    从要求使用者具备一定的能力素质看,需要的综合能力较强,例如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计算能力等;
    从它所包含的调查方法看,包含方法较多,有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第三,实效性强。社会调查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收集到相关资料并用于研究分析,从而为各级各类组织机构和社会团体开展实际工作提供有效服务。

    (一)激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热情

    思想政治课通常给学生的印象是理论性强且较为枯燥,学生在课堂上大多只是被动接收、机械记忆,这不仅达不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反而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思想政治课因其自身的独特性,要解决的是学生思想认同的问题,而社会调查恰好满足学生了解社会的好奇心,在自我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从“静态学习”转向“动态学习”,从“被动接收”转为“主动探索”,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知识体验感。

    (二)赋予理论内容强劲的说服力

    从每年的思想政治学科考试成绩来看,高中生对课本知识内容的掌握做到了学与懂,但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助推全面发展上,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学生又是否对所学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做到了真信真用,成为了具有正确思想政治方向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呢?社会调查法,就是使学生通过深入社会、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从而取得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方法。[1]学生通过社会调查能够让书本上的知识有效地与社会实际结合起来,使得理论内容更具有强劲的说服力,将思想政治知识真信真用。

    (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提升能力

    社会调查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理解、印证理论知识,让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实践,让实践联系理论。实践是人意识活动的基础,人的意识是在实践中生成、实现和确证的。[2]社会调查方法注重实践性的调查研究,学生参与收集、整理、解释材料的过程,对课本知识更加理解,对社会生活更加了解,在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还能提升社会实践能力。

    (四)着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参与社会调查从开始到结束,每一个环节都能让学生的各项素养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挖掘、培养和提高。积极运用社会调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使学生在理论结合实践过程中更加了解我国国情、社会现象、人民状态,亲身感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后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加深对国家、社会、人民共同命运的情感认同,在学以致用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一)准备阶段

    调查的准备阶段:围绕教学重难点,设置调查内容。深入挖掘教材是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3]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者的地位。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前,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围绕教材知识的重难点组织社会调查,使课题更加具有价值性。在选取调查课题的时候,教师要做到以下四点:首先,养成将问题明确化的好习惯,将调查内容清楚表述,向学生明确调查目的、调查课题,引导学生去解答课本内容中某个知识点或者某个相关知识点“是什么样”“为什么这样”等问题,在满足探究性、开放性和生活化特点的同时课题的选题要尽量明确、具体,小而有价值,依据课程标准,课题还应紧扣当前社会热点和当下学生实际,解答好学生要做什么和为什么做的问题;
    其次,充分考虑社会调查课题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否达到,例如调查课题的范围、对象、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想状况等情况纳入考虑范畴,再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调查课题,解答好学生能否做什么的问题;
    再次,引导学生制定详细的社会调查方案,让学生知道要收集什么、分析什么、为什么及如何进行等内容,给学生一个方向上的指引,解答好学生理论上要怎么做的问题;
    最后,针对调查课题对学生进行有关社会调查方面知识的培训,在其中要注意培训时间的及时性和内容深度的恰当性,一般只需培训到应用到的知识即可,内容不宜过深,解决好学生实践中怎么做的问题。教师与学生在准备阶段的充分性,将会决定此次社会调查能否顺利开展,教师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带领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二)实施阶段

    调查的实施阶段:根据调查内容,指导调查实践。在社会调查实施环节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收集资料,引导学生总结探究知识点,并为学生提供表达和理解的机会。实施的形式可以是以小组或者个人为单位,实施的时间可以是课前、课中或者课后,实施的空间可以是校内或者校外、线上或者线下,实施的方法可以是观察、访谈、问卷、文献等。教师根据社会调查的课题灵活确定调查形式和调查时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长处选择感兴趣的调查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过程开始前教师要对学生将如何开展社会调查做到心中有数,对可能存在问题的学生方案进行必要的指导;
    开展中教师需要随时追踪,切记当“甩手掌柜”,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

    (三)形成阶段

    调查的形成阶段:整理调查结果,应用课堂教学。社会调查获取的资料形式可以没有统一的要求,学生可以提供的是文字、图片、视频或音频等多种不同形式,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在社会调查结束之后,就调查获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形成一定的观点和看法。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调查结果,进行梳理和筛选,掌握学生调查总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优秀成果,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展示的材料深入解析教学内容,切记形式大于内容,在社会调查中真正做到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教师通过反馈总结,学生加深了对调查对象的正确认识,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造力得到培养和发展。[4]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出现的个性化理解加以重视,因为思想政治课主要是解决教育对象的思想问题,重视学生的个性化答案,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全面把握学生的思想方向,找准关键点发挥好思想政治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

    (四)评价阶段

    调查的评价阶段:科学评价调查情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每一个学生都非常看重课程评价,学生的学习热情高低与是否得到一个客观、科学的课程评价密切相关。评价时,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重视过程,既注重外在的评价,也要突出学生自身的不断反思。要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行为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5]所以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几点:首先,注意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要及时,一旦错失评价的最佳时机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其次,多以鼓励式的正向评价为主,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不足的同时,发扬自身的优点,建立自信,创设出温馨、和谐的融洽课堂;
    再者,评价形式可以是学生自评、学生他评、社会人员他评等多方评价,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评价,要注重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最重要的是不要忽视学生自评,他们对自我成长的察觉和认可很重要。另外,评价维度的多维性,例如可以从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汇报、课堂表现等几个维度出发来评定学生表现,一定要跳出“唯考试分数”的评价方式,否则会大大挫伤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的积极性。

    另外,社会调查运用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当中固然是好,但是此活动的开展对老师精力的耗费和学生时间的占用比其他教学方法多,所以教师选择使用的频率不宜过高,一定要找到有社会调查价值的选题和恰当的时间,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后开展,做到通过社会调查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将社会调查做实、做深。每年的寒暑假就是一个开展社会调查的好时段,教师要善于把握此时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将社会调查运用到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就是让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运用其中的知识。社会调查是符合新课改革要求、符合学科特性和学生成长需求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虽然社会调查会占用课业繁忙高中生一部分的学习生活时间,但是这部分的时间占用是利大于弊的,学生从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素质提升的价值不可估量,对其今后的大学生活质量乃至职业生涯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猜你喜欢 政治课思想评价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谈初中政治课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思想与“剑”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思想是什么”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世界汽车(2016年8期)2016-09-28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世界汽车(2016年5期)2016-05-24巧设导入,精彩课堂——浅析政治课导入的几点见解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人间(2015年22期)2016-01-04如何上好政治课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相关热词搜索:政治课社会调查高中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