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对2022年中国成品油出口的思考与建议

    对2022年中国成品油出口的思考与建议

    时间:2023-02-22 21:35: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李思漫,栾宏宇,王姝,朱文辉

    (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2022年,受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影响,成品油裂解价差快速涨至历史高位,亚洲区域其他主要成品油出口国抓住机遇提高成品油产量,纷纷加大成品油出口量。但是,中国成品油出口量同比大幅减少50%以上。在当前中国国内成品油需求有限、炼油产能明显过剩的情况下,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成品油进出口政策进行适当调整,通过合理统筹优化成品油进出口安排,在确保国内供应的前提下改善炼油企业效益,提高企业出口创效水平,更好地发挥成品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中国成品油(本文仅包括汽油、煤油、柴油,下同)市场的发展主要经历了5个阶段:2005-2008年供不应求,2009-2012年供需平衡,2013-2016年供过于求,2017-2019年加快出口以及2021年以来的转型期。本世纪初,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拉动成品油需求大幅增加,中国成品油市场主要呈现供不应求的特点。2008年以来,随着中国成品油需求增速放缓以及新增产能供应增加,中国成品油市场供需结构由供不应求逐渐转为供过于求,供应过剩已成为中国成品油市场的新常态。2016年11月,国家恢复成品油出口退税政策以鼓励成品油出口,成品油出口已成为平衡国内供需、化解产能过剩、拉动经济增长的现实选择和重要方式。在出口退税政策的刺激下,中国成品油出口量快速增长,据国家海关总署的数据,2019年中国成品油出口量为5500万吨左右,达到历史高位。近年来国家一直致力于油气体制改革,推动能源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特别是2021年以来,为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目标,控制“大进”(原油)“大出”(成品油)两头在外的模式,去除中间环节的碳污染排放,国家开始收紧成品油出口配额,计划在“十四五”末取消成品油出口,2021年国家下达的成品油出口配额不到3700万吨,比上年大幅减少37%;
    截至2022年9月中旬,2022年国家共下达4批成品油出口配额共计2400万吨,较2021年全年下降

    36%。

    2018年以来中国成品油供需情况见表1。

    表1 2018年以来中国成品油供需单位:万吨

    从全球成品油市场情况看,亚洲地区成品油产量明显大于需求量,是成品油主要流出区域。根据埃信华迈(IHS Markit)公司的数据,2021年亚洲区域成品油产量为9.33亿吨,需求量为6.64亿吨;
    进口总量为1.84亿吨,其中汽油0.71亿吨、航煤0.23亿吨、柴油0.90亿吨;
    出口总量为2.43亿吨(见表2),其中汽油0.70亿吨、航煤0.50亿吨、柴油1.24亿吨。亚洲区域成品油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印度、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分别占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量的26%、23%、39%、5%和7%(见表3),其中中国、印度和韩国出口量分别占其国内成品油产量的9%、22%、68%。

    表2 2021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成品油供需单位:万吨

    表3 2021年亚太区域主要成品油出口地出口量及出口比例

    2022年,受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影响,市场对成品油供应担忧,上半年成品油裂解价差大幅上涨至历史高点,其中汽油对迪拜原油裂解价差由2021年平均9.1美元/桶最高涨至42美元/桶,柴油对迪拜原油裂解价差由2021年平均8.4美元/桶最高涨至75美元/桶,航煤对迪拜原油裂解价差由2021年平均5.9美元/桶最高涨至62美元/桶。

    在出口效益的刺激下,国际市场主要出口国抓住市场上行的有利时机,积极提高生产负荷,一方面加大原油进口,同时提高成品油出口,海外炼厂开工率明显反弹,基本处于高负荷运行阶段。据信达证券公司的报告分析,截至2022年7月,美国炼厂开工率恢复至90%以上,较上年同期高出11个百分点;
    欧洲炼厂开工率超过80%,较上年同期高出9个百分点;
    区域内印度炼厂开工率达到100%~110%;
    韩国炼厂开工率已接近历史高位水平,开工率一度达到110%。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2022年3-7月,印度、韩国、日本原油进口量同比分别增长19.3%、7.8%和16.2%,成品油出口量同比分别增长10%、11%和68%。相比其他亚太区域主要出口国,中国2022年3-7月原油进口量同比减少3.6%,成品油出口量同比减少51%。分品种来看,相较汽油,中质馏分油尤其是柴油受乌克兰危机影响最大,裂解价差走势最为强劲,在柴油高裂解价差的驱动下,炼厂纷纷增产和出口柴油,印度、韩国、日本柴油出口量同比分别增长6%、8%和114%,而同期中国柴油出口量同比下降81%(见表4)。

    表4 2022年3-7月亚太主要成品油出口国家成品油出口量单位:万吨

    3.1 出口效益大幅下降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后,据国家海关总署的数据,2022年3-7月中国成品油月均出口量为208万吨,同比下降51%,其中汽油同比下降32%,航煤同比增长7%,柴油同比下降81%。按照2022年3-7月新加坡普氏评估的汽煤柴平均裂解价差水平初步测算,因出口量下降,中国出口效益月均减少6.7亿美元。而印度、韩国和日本因成品油出口量增加,出口效益月均分别增长1.2亿美元、1.3亿美元和1.4亿美元。

    3.2 国家贸易额和外汇收入减少

    成品油出口量减少使得国家贸易额以及外汇收入大幅下降。作为主要大宗商品,成品油出口一直以来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国家外贸稳增长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成品油出口贸易规模快速扩大,占全国出口总值的比例保持在1%~1.5%,占全国进出口贸易总值的比例稳定在0.5%~0.8%,占全国外汇收入的比例为0.9%~1.4%(见表5)。按照2022年3-7月国际成品油市场平均价格水平初步测算,成品油出口量减少使得中国出口贸易额月均下降近25亿美元,而印度、韩国和日本因出口量增加,贸易额月均分别增长4.8亿美元、4.8亿美元和5.2亿美元左右。成品油出口量的减少对于稳定外汇收入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都造成不利影响。

    表5 中国成品油出口总值占全国进出口贸易额和外汇收入比例

    3.3 炼油产能无法释放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成品油消费从快速增长转为中低速增长,加之近年来新建主流炼油产能陆续投产,国家放开地方炼厂原油进口权和进口原油使用权,中国炼油产能进一步释放,炼油产能过剩的矛盾逐渐显现,预计2022年中国总炼油能力将达到9.37亿吨/年。供过于求已成为中国成品油市场的关键词。与之相适应,中国成品油出口在平衡国内供需、化解产能过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中国炼油企业的现实选择。然而2022年,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的影响,在中国成品油需求大幅下降、库存高企的情况下,由于受配额限制,中国成品油出口量大幅下降,主营和地方炼厂开工率不得不维持低位,导致炼油产能无法有效释放。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炼油装置的产能利用率仅有71%的水平,远低于全球90%的平均水平。

    3.4 国际竞争力下降

    近些年,中国成品油出口规模不断扩大,通过积极拓展国际成品油市场份额,中国成品油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国际化舞台上发挥的作用愈发显著。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下,中国成品油出口企业充分利用成品油出口资源优势,加强沿线国家的成品油市场开拓,与“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沿线国家经济建设的支撑作用明显,在塑造中国对外的市场美誉度以及国际形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相较于其他亚太主要成品油出口国家加大成品油出口,中国成品油出口份额大幅萎缩,2022年3-7月中国成品油出口量占中、印、韩、日成品油出口总量的比例由2021年同期的33%下降至17.3%,不仅多年深耕运作的客户资源和市场份额面临维系压力,中国在国际成品油市场的地位也难以避免地受到影响,中国成品油企业的竞争实力难以充分发挥。

    4.1 优化统筹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灵活调整进出口策略

    随着全球经济贸易一体化,融入国际市场、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已是大势所趋,资源在全球范围自由流动,靠市场作用实现统筹优化。建议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中国成品油进出口管理体制,统筹优化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国内外两种资源,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变化灵活调整成品油进出口策略。当国内需求旺盛、资源不足时,可适当增加进口配额,允许通过进口保障国内资源供应,特别是当国际市场价格较低时,通过适当进口形成低价储备资源库;
    当国内需求不佳、库存高企时,可适当增加出口配额,尤其是抓住国际市场价格走高等有利时机实现更好的出口效益。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中国炼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实力,巩固中国炼油和贸易企业在国际成品油市场经多年拓展形成的份额和地位。适当做大成品油进出口贸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4.2 抓住目前成品油市场价格处于高位的历史机遇期,积极加大成品油出口

    成品油出口数量和分品种结构应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当前成品油尤其是中质馏分油裂解价差总体仍然维持高位。俄罗斯是全球中质馏分油主要出口国家,预计乌克兰危机在短期内难以结束,2022年底欧盟对俄成品油出口制裁措施开始生效,将收紧部分中质馏分油供应,加之全球范围内剩余炼油能力有限,成品油尤其是中质馏分油供应紧缺局面将维持一定时期。从需求端看,随着各国疫情管制措施逐渐放松,全球成品油需求将持续恢复。受供应趋紧和需求稳定增长的影响,成品油尤其是中质馏分油裂解价差仍将在一段时期内保持较高水平。在目前成品油价格处于高位的情况下,建议中国在满足保供需要的前提下,抓住难得的市场机遇,加大成品油出口量,同时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变化,根据各品种裂解价差走势灵活调整产品收率和出口安排,科学把握出口数量,合理调整出口结构,努力实现出口效益最大化。

    4.3 加快产业技术升级,通过碳排放配额管理降低污染排放量

    为贯彻落实国家的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为避免把污染留在国内,保障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实现,在适当控制出口量的同时,应积极探索实行更多管理方式的可行性。对于生产企业来说,需要加强科技攻关,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清洁化和低碳化水平;
    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可以加强生产环节碳排放检测和监管,提高清洁能源生产效率,对于在生产过程中满足清洁生产要求的产品应允许出口,通过市场的作用鼓励中国炼油企业改善生产工艺,在减少国内污染的同时更好地调剂国内资源。具体可参照碳排放配额发放制度,给予生产企业一定的权限,对于完成碳排放达标任务的企业,允许其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自行掌握出口节奏和数量,以鼓励生产企业积极提高技术水平,降低碳排放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通过灵活有效的管理方式提高企业自发的绿色低碳意识,更快更好地践行高质量发展的理念。

    4.4 适当调整成品油出口配额管理,依靠税收实现自动调节

    从传统能源转型到清洁能源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中国炼油能力位居世界前列,中国成品油供过于求的压力仍然较大,维持一定比例的成品油出口仍是转型期中国炼油产业释放富余产能、缓解产业升级压力的重要手段。考虑到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建议可根据中国炼油能力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成品油出口配额的管理方式。在满足国内保供需求的前提下,国家可以不硬性规定成品油出口数量,而是利用税收等其他方式柔性调控出口节奏,以实现国家整体出口利益最大化。例如当国际成品油市场价格上行、出口效益较好时,适当征收一部分出口税和环境税,由生产企业合理掌握出口数量,调控出口节奏,依靠自身竞争实力实现优胜劣汰;
    当国际成品油市场走势下行、国内库存高企时,不再征收各项税费,鼓励生产企业适当出口,以缓解国内库存压力。通过灵活调整税收征收幅度和范围,合理控制成品油出口节奏,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提高中国整体成品油出口创效水平,尽可能加大成品油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猜你喜欢 炼油出口量成品油 成品油出口,降得好加油站服务指南(2022年9期)2022-12-23探究炼油设备腐蚀与防护技术商品与质量(2021年43期)2022-01-181-2月份南非煤炭出口量同比下降25.5%矿山安全信息(2021年11期)2021-12-011月份南非煤炭出口量同比下降46.5%矿山安全信息(2021年7期)2021-11-301月份印尼煤炭出口量同比下降7.4%矿山安全信息(2021年7期)2021-11-30仪表控制系统在炼油化工装置的运行与控制科学与财富(2021年27期)2021-03-01澳大利亚鲜食葡萄出口量15.22万吨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石油成品油销售业务发展的一些思考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速览汽车观察(2009年1期)2009-02-18
    相关热词搜索:成品油年中思考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