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大学英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逻辑与教学实践

    大学英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逻辑与教学实践

    时间:2023-02-22 23:05: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温颖茜

    (广西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倡导以“讲好中国故事”来提升中国文化认同度与接受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要让世界全面地认识中国,正确认识并认同中国的发展道路,它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路径选择[2]。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形象,需要借助目前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英语,将中华文化、中国故事传播到世界并与世界文化进行深度融合与交流。长期以来,大学英语以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为重心,教学内容大多以西方语言与文化为主,而在充分运用中国文化、从讲好中国故事层面培养英语语言能力与加强思政教育方面则有待进一步提升。因而,大学英语教育应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努力探索在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从而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同时,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

    1.服务国家文化战略布局的需要

    当今世界加速演变,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博弈,文明冲突和文化融合双向演进,其中具有持久影响力的还是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前提[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一系列战略设计,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国家文化战略布局[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要不断健全我国文化的传承体系,充分促进文化传播,不断健全外语和汉语的交流管理体系,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促进中华文化的有效传播,打造中国文化强国的良好形象[4]。国家文化战略布局给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明了文化育人的方向,促进了教学形式和载体的创新。以“讲好中国故事”的形式赋予大学英语教学新的内涵,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立体、真实的中国,让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让世界更好地拥抱中国。

    2.培养对外传播人才的需要

    近年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但我们在国际上有时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5]。我们应该通过“讲好中华文明故事,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6]。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培养对外传播人才,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使中国的国际话语权能够与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7]。我们培养的对外传播人才应该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熟练的中外文能力、良好的传播素养;
    在中外对比视角下,能够用受众易接受的方式客观、全面、多维度地展示历史悠久的古代中国、生机勃勃的当代中国、全面创新的未来中国[7]。这样的对外传播人才一定是复合型交叉学科人才,而且必须精通外语。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大学英语教育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既要让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与文化,更要让他们学会用英语传播中国声音。在教学中通过用英语讲中国故事的形式,让大学生梳理并理解中华文明历史渊源,回顾新中国的成长与发展历程,可以锻炼他们用英语以鲜活生动的事例阐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功绩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让他们学会用地道的英语全面地解释中国新出台的方针和政策等,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专业本领的对外传播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实现大学英语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的需要

    作为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一部分,大学英语课程具备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是指大学英语课程要在学生原有英语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人文性指的是大学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8]。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8]。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涵。大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这门国际通用语言,除了更方便直接地获取国外的信息之外,还应该运用英语这个交流工具对外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有效传播中国文化,在提升英语语言水平的同时,认真审视中西文化的异同,在深刻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

    1.大学英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讲授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会传递一定的意识形态倾向和价值取向,如果缺乏正确的引领,很容易对学生的价值观造成负面影响,削弱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陷入文化认同危机[9]。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大学英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是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大学英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必须旗帜鲜明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要从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
    所讲的中国故事可以选取贴近生活、符合语境的人和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也可以选取历史上名扬天下的“英雄”“前辈”“榜样”的故事,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含义,展现中国故事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让学生从听故事到被故事感动,到认同故事里蕴含的价值观,最后到自发讲述中国故事,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观传递链条,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故事及其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他们对其精髓的认同与传承。

    2.大学英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要体现课程思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0]2020年,教育部发文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11]。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结合英语语言专业知识教育,有效利用英语课程的跨文化特点,有机融入与课程思政内容相关的中国故事,让学生学习并深刻思考,并学习用英语讲述、弘扬中华文化故事,加深其对中华文化的吸收、了解与认识,逐渐内化成自身的人文精神,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更加坚定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自觉。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中讲述中国故事,就应该在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及文化修养的同时,在帮助他们了解西方文明和文化的同时,也帮助他们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西方价值观,促进他们认真审视中西文化的异同,提高思辨能力,在深刻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从而实现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

    3.大学英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要培养大学生的英语叙事能力

    中国故事讲得得体与否取决于讲述者叙事能力的强弱,叙事能力包括口头叙事能力及书面叙事能力。大学生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也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储备了基本的英语叙事能力,但在选词、句法、语音语调、连贯、衔接、篇章布局等方面仍有不少缺陷,导致他们在日常口语和书面叙事表达时能力不足,无法保证叙事的清晰和流畅。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其中的“说”和“写”分别对应叙事能力中的口头叙事和书面叙事,大学英语教学中讲述中国故事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叙事能力,教师可通过让学生讨论或展示的方式训练口头叙事能力,通过布置学生撰写有关中国故事的作文来提升其书面叙事能力。

    1.加强大学英语教材建设

    教材是教育的基础和基本遵循,英语教材是开展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所讲述的中国故事的主要载体,因而大学英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教材建设是关键。囿于长期以来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大学英语教材的编撰一般倾向于西方语言文化的引介和阐释,因此西方语言文化内容居多,而中国传统文化内容欠缺,育人理念不足,缺乏课程思政元素[12]。大学英语教材编撰的指导思想应体现新时代要求,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服务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13]。因此,大学英语教材要更新理念,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帮助他们深刻理解中西文化差异及其根源,优化设计与编撰方案,在西方语言文化的引介中有机融入中国文化。可以选取中国故事中最具特色的内容和闪光点,用典型的人物和事例进行列举阐述,可以是普通老百姓的平凡生活,也可以是名人轶事;
    可以是古代传说,也可以是当下热点新闻;
    可以涉及语言文化,也可以涉及政治经济。中国故事要力求代表中国形象和中国精神,彰显中国人的气质和特点,表现中国传统和中国风格,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合理配置中西文化的比例,才能实现中西文明交流互鉴,兼顾语言学习价值和育人价值。

    2.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之外,还肩负立德树人的重任。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坚持终身学习,丰富知识结构,从以下五个方面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担起培养、引领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责任。首先,教师要坚定政治立场,争当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和奋斗目标。其次,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胸怀家国,日常教学中关注社会,关注重大历史、政治事件,关注中国故事、丰富教学内容。第三,教师要创新思维,在教育教学上与时俱进,创新大学英语讲中国故事的教学模式,更新学生的思维方法,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第四,树立人格魅力,用高尚的人格、深厚的专业功底以及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赢得学生,做学生喜爱的教师。第五,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学习、开拓视野,在精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扩大阅读面,尽可能增加知识储备,才能挖掘教材中“中国故事”的内涵,成为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领会并讲好中国故事的不竭之源。

    3.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所谓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就是要紧跟时代步伐,突破传统或常规的思维,更新理念,结合学生和教材的特点,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视角去设计教学,提出与时俱进的教学模式,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成果。大学英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的教学模式的创新要实现三个转变:从教学内容到教学目的的转变,即从单纯讲授西方语言文化知识转变到树立中华文化自信、培养英语叙事能力这一教学目的上;
    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通过翻转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觉建立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从前端设计到全过程设计的转变,使整个学习过程形成循环链条,从知识学习到能力提升,最终达到养成文化自信素质的目的。

    (1)“三阶六步”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教育技术的发展,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已经成为一种新型教育形态,是构建学习体系的重要手段。混合式教学模式指的是线上、线下授课时空的混合、信—息技术使用的混合以及各种教学方法的混合[14]。翻转课堂中的“翻转”是指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把传统上在课内做的事情改为课外做,传统上在课外做的事情改为课内完成,即教师安排学生课外提前自学,课堂面授时教师讲授重点、答疑解惑,更多的课内时间留给学生实践训练重点知识点。教师课前引导学生进行线上预习,面授时组织线下翻转课堂活动,课后再次进行线上反思巩固,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时间地域局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网络资源的优势,同时避免了慕课因缺乏有效监管而无法保证教学效果的常见弊端。本研究根据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的特点,以及中国故事“讲什么”“怎么讲”“如何讲好”三个维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三阶六步”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如表1),综合了单纯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既有开放式的阅读与思考,也有教师的引导和助推,有利于帮助学生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文化自信。

    表1 大学英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三阶六步”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流程图

    1)翻转第一阶段——课前准备“讲什么”中国故事

    课前,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思政元素,收集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材料,为中国故事“讲什么”做准备和铺垫。首先,教师以视频学习、案例分析、习题测试以及阅读的形式,在超星学习通布置开放而灵活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把精心设计好的中国故事通过视频或阅读材料的方式融入超星学习通的线上预习任务中,借助混合式课程的便利以及互联网+的线上平台,弥补目前纸质教材对中国文化输入的不足,即教师开展“兴趣领学”,引导学生“探究乐学”,以视听、阅读输入方式帮助学生对本章节所要学的英语语言知识点、西方文化知识和中国故事进行初步的接触与思考,激发学生对本堂课程的好奇心。此外,布置学生收集面授时需要分享的中国故事,并明确所选的中国故事的范围,即“讲什么”中国故事必须与本单元主题相关;
    要体现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精神信仰;
    反映中国普通老百姓或典型人物所代表的生活态度及人生追求,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特色、有亮点。这样的课前预习任务可以让学生乐于自主阅读、自主思考,增加他们在后续课堂讲故事时的自信心与积极性,为下一步讲述中国故事做好充分的准备。

    2)翻转第二阶段——课中实践“怎么讲”中国故事

    线下面授课堂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首先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发布练习,针对翻转第一步中所预习的知识点进行检查、测试和纠错;
    接着开展课本知识点学习,教师理清课文思路,就难点重点进行“深度讲学”,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课文的措辞技巧、篇章结构及写作风格,阐释英语语言表达习惯,解答学生的问题;
    然后老师抛出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中国故事讨论题,实现大学英语课堂和中国故事的有机融合,布置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任务,组织学生分组分享、学习翻转第一阶段所收集的中国故事,对中外故事展开对比、讨论和分析,以敦促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深入学习本单元知识点,训练英语口头叙事能力,这一步称之为“任务促学”,即在课中实践“怎么讲”中国故事。在学生分组讨论之前,教师提供口头叙事中可能用到的关键词汇和句型,启发学生挖掘中国故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引导学生“怎么讲”中国故事;
    在学生讨论、分享之后,教师总结点评,归纳个人陈述时需要掌握的英语口头叙事技巧,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拓展思考,发现中西语言文化以及叙事篇章的差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激发其思辨能力,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及认同感,提升文化自信。

    3)翻转第三阶段——课后巩固“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课后,作为现有大学英语纸质教材的补充,教师向学生提供项目团队制作的中国故事数字化学习资源库,进一步拓宽课堂的深度和维度,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辩证思考,让学生“自主研学”——就本单元主题延伸出来的中国故事进行拓展对比阅读或视频观看,布置学生根据教师在课堂上对课文的深度分析,模仿课文的篇章结构、根据英语语言表达习惯完成对应主题中国故事的作文,即在第二阶段口头叙事的基础上以写作的形式进一步巩固“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以此锻炼学生的书面叙事能力。此外,教师布置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总结本单元中西文化对比的知识点并画出思维导图,制作PPT,以小组口头汇报录像或小组书面报告的形式在超星学习通平台提交,即通过“产出固学”,通过组织拓展性的产出任务锻炼学生的书面叙事和口头叙事能力,实现知识和能力的巩固与提升,达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的目的。

    (2)“三阶六步”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实践

    以教材《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四单元《我们身边的英雄》这一课文为例,“三阶六步”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是按以下步骤实施的。

    课文《我们身边的英雄》讲述的是美国和加拿大的若干个英雄人物事迹。在翻转第一阶段中,教师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布置本单元预习作业——让学生归纳课文中的英雄具备什么样的品质,作者用了哪些词汇或句子来描写英雄的品质;
    在拓展阅读板块提供延伸材料《贝奥武甫》和《三国演义》的节选视频和相关阅读材料,让学生从贝奥武甫和关羽身上初步了解中西方文化中的英雄主义观的差异,对西方个人英雄主义和中华民族集体主义英雄观所形成的历史渊源及表现等相关基本常识进行课前自主阅读和自主探索,在讨论区设置讨论题融入线上预习任务中,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从而乐于思考,即线上教师“兴趣领学”,引导学生“探究乐学”。此外,教师把全班分为五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分别收集中国抵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两弹一星”英雄、抗洪抗震救灾英雄、抗疫英雄和生活中的英雄故事,准备在课上用英语和全班讨论、分享。

    翻转第二阶段中,教师首先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设置的练习,针对第一阶段线上预习的课文内容以及中西方英雄主义观基本知识点进行测试,检查纠错;
    然后对课文难点、重点进行“深度讲学”,分析篇章,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中心论点、把握叙事结构、归纳英语语言表达习惯,回答学生的疑问。接着教师组织课堂讨论和汇报,即“任务促学”,让学生在课中实践用英语“怎么讲”中国故事:首先是各个学习小组内分享第一阶段中收集到的中国英雄故事,组内讨论每个故事中的英雄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或特征,所分享的中国英雄故事体现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选出本组最感人的英雄故事及其所蕴含的英雄品质向全班汇报。在分组讨论之前,教师总结学生在第一阶段预习时从课文中归纳的描写英雄的典型词语和句子,作为学生个人陈述时的参考。在学生讨论汇报之后,教师讲评学生的展示情况,对本话题进行总结,加深讨论内容的理解与消化,把学生所分享的中国英雄故事与课文中的美国、加拿大的英雄故事作对比分析,提炼中国英雄故事所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中华民族自豪感认同感。

    翻转第三阶段中,教师从项目团队制作的中国故事数字化学习资源库中提取中国古今英雄的故事让学生学习,并完成作文《我心目中的中国英雄》,要求学生写作时套用或模仿课文的叙事结构以及描写英雄品质的经典词语或句型,注意符合英语语言的表达习惯,这是在第二阶段口头叙事的基础上以写作的形式进一步巩固“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以此锻炼学生的书面叙事能力;
    布置学生结合前两个阶段中各小组的学习成果,形成较为全面客观的意见,总结中西方文化中的英雄主义观的差异,画出思维导图,制作PPT,然后以小组口头汇报录像或小组书面报告的形式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提交,再次拓展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维度,达到反思固学,创造新知的效果。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中讲述中国故事的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围绕中国故事“讲什么”“怎么讲”“如何讲好”三个维度,组成了一个“预习、讲习、复习”的循环链条,形成“兴趣领学、探究乐学、深度讲学、任务促学、自主研学、产出固学”的“三阶六步”流程,是一个从知识学习到能力提升进而再到素质养成的一个渐进式过程,具有“渐进性”“精准性”和“挑战性”(如图1)。通过“三阶六步”混合式课堂的学习,学生对自身所属中华文化价值和中华文化力量的确信和认同,不仅仅只停留在对英美文化差异的了解和理解之上,还通过教师布置的任务和作业对中西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综合、评价和创新,最终更加坚定中华文化的自信和认同。

    图1 文化自信素质养成路径

    4.改进评估方式

    合理的教学评估机制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大学英语学习成绩的评估主要包括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评估两大项内容,前者以期末笔试为代表,后者以平时成绩为体现,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必须把“讲中国故事”纳入评估体系,对大学英语课“讲中国故事”的内容、方式、方法及其效果进行全程监控。“三阶六步”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的考核模式进行学习效果的评估。平时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针对章节内容进行小测试,由平台自动统计核算小测成绩,期末通过线下纸质试卷进行课程考核,在小测和期末考试中也增加体现中国故事的内容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考查。此外,课外还可以开展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比赛、我心中最美的中国故事写作大赛、讲述中国故事短视频大赛等等,比赛成绩也纳入平时成绩,促使大学英语学习成绩的评估实现由个体向整体、由静态到动态的转变,以此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效能。

    大学英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是一项立足中国国情、面向未来的外语教育系统工程,是高等外语教育贯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全过程的关键举措,需要院校的高度重视、大学英语教师的精心谋划、学生的协同配合以及社会环境的同频共振,同时还需要教师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定文化自信,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学科涵养,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加强大学英语教材建设,从而多渠道、多维度、多途径讲好中国故事,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同时,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英语 “留白”是个大学问中学生天地(A版)(2022年6期)2022-07-14《大学》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海峡姐妹(2020年12期)2021-01-18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大学求学的遗憾民主与法制(2020年16期)2020-08-24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科学与财富(2019年32期)2019-10-21读英语小学生导刊(低年级)(2016年2期)2016-02-24酷酷英语林小天使·五年级语数英综合(2014年5期)2014-06-25
    相关热词搜索:大学英语中国教学实践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