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神经递质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神经递质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时间:2023-02-24 20:25: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刘淑嘉 戴 丹 王国军

    江苏省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 215500

    血管性认知障碍即因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认知障碍,常见于脑卒中患者,主要由颅内血管破裂或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而引起,极大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1]。康复训练是指损伤后有利功能恢复的身体活动,是临床用于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常用手段,然而其临床疗效具有一定局限性[2]。吡拉西坦作为一种神经保护药物,主要通过增加细胞膜流动性,进而避免神经细胞受到缺氧损伤,临床常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及高血压脑出血等神经系统疾病[3]。虽然有吡拉西坦用于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相关报道[4],但其对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及神经递质水平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观察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血清氧化应激及神经递质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提供一种新视角。具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本院的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5],病程≤6个月;
    (2)符合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诊断标准[6],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且病情稳定,意识清醒。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脑部疾病或认知障碍疾病等影响认知检查者;
    (2)精神病或痴呆病史;
    (3)合并恶性肿瘤或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者;
    (4)无法配合完成康复训练者。入组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本研究严格遵守《赫尔辛基宣言》中各项医学伦理原则。将纳入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神经营养及改善脑代谢药物治疗,另进行康复训练,包括:(1)注意力训练:让患者进行感兴趣的活动(如玩电子游戏),时间为20min/d;
    (2)记忆力训练:指导患者采用分段、连续的方式背诵短文、数字等,时间为20min/d;
    (3)定向力训练:指导患者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时间、日期等, 时间为15min/d;
    (4)运算能力训练:指导患者进行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计算(如超市结账、买菜付钱等),时间为20min/d;
    (5)执行力训练:指导患者对日常生活进行自理(如吃饭、喝水、穿衣等),时间为30min/d。整个疗程为21d。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吡拉西坦注射液(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0ml∶4g,国药准字:H20041294)静脉滴注,1次/d,4~8g/次,整个疗程为14d。

    1.3 观察指标 (1)采用Loewenstein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7]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进行评估,该量表从定向、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思维操作、注意力及专注力7项进行,分值越低表明该项认知功能越差。(2)血清指标检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5 ml于抗凝管中,离心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红素加氧酶(HO-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试剂盒均由武汉博士德公司提供,检测过程由检验科专业医师严格遵守试剂盒操作说明说完成;
    另取部分血清样品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分别检测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水平。(3)生活质量评估:采用Lawton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8]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共计14个条目,分为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和基本日常生活能力(BADL),采用多水平计分法对每个条目进行积分,最低分14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低。(4)比较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腹部不适、纳差、头痛。

    2.1 两组治疗前后LOTCA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LOTCA量表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升高更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LOTCA量表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OD、HO-1、GSH-PX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OD、HO-1、GSH-PX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升高更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SOD、HO-1、GSH-PX水平比较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5-HT、NE、DA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5-HT、NE、DA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升高更显著(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5-HT、NE、DA水平比较

    2.4 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DL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降低更显著(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分)

    2.5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期间,研究组发生恶心1例,腹部不适1例,无纳差、头痛;
    对照组发生恶心2例,腹部不适1例,头痛1例,无纳差。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isher精确概率=0.675)。

    血管性认知障碍是由于脑血管病变而导致的认知障碍,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记忆力、执行功能、注意力、定向力、视空间定向力、语言能力、运用能力至少一个领域的受损,还可伴随神经系统的定位体征及精神症状等,严重者可导致血管性痴呆,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呈进行性发展,可导致不可逆脑损伤,预后多不良[9]。

    本文结果显示,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LOTCA量表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能提高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改善认知功能。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为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大脑皮层梗死、皮层下脑室结构异常或白质损害,导致脑组织处于慢性缺血缺氧的环境,使得脑细胞代谢功能紊乱,从而可能造成前丘脑、前额皮质、纹状体、海马体、白质等脑组关键区域弥漫性损伤,引发认知障碍[10]。吡拉西坦可促进脑组织细胞对ATP的摄取与利用,与天冬氨酸受体靶向结合,促进乙酰胆碱、磷酰胆碱的合成,改善脑细胞代谢功能,提高认知功能[11]。此外,吡拉西坦可增强神经细胞的兴奋传导能力,提高大脑皮层、海马体等部位对神经递质的利用率与亲和力,并促进脑细胞对营养物质的合成与摄取,从而发挥修复、保护脑细胞功能,对抗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导致的脑功能损伤的作用[12]。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SOD、HO-1、GSH-PX、5-HT、NE、DA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而研究组升高更显著,表明研究组疗法能减轻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脑损伤。探究其机制,可能是吡拉西坦能与谷氨酸受体结合,可直接激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增强脑细胞通透性,促进缺血缺氧环境下脑细胞不良代谢产物的排除[13],同时,还能促进脑内ADP转化为ATP,为脑细胞不良代谢产物的排出过程提供能量供应,进一步减轻脑组织不良代谢产物的堆积,从而改善由此引起的脑细胞应激性损伤[14],减少脑组织中的缺氧应激损伤,同时通过改善突出神经元单胺类递质的释放而减轻神经功能障碍。Maha X等[15]的研究表明,吡拉西坦可改善脑细胞新陈代谢,提高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记忆力与认知水平,同时对缺血缺氧导致的逆行性认知功能损伤有显著疗效,其结论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合。另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提示吡拉西坦注射液联合康复训练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吡拉西坦注射液能提高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减轻脑氧化应激损伤,改善神经功能,有利于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还需要更大样本量的多中心研究进一步研究证实本研究的结果。

    猜你喜欢 拉西血管性脑细胞 血清尿酸水平在血管性痴呆中的风险预测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2年4期)2022-05-26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11期)2022-05-13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10期)2021-12-02谁决定你的智商现代妇女(2021年6期)2021-06-17脑细胞消失记新作文·小学高年级版(2021年12期)2021-03-14血管性痴呆 早发现、重预防保健与生活(2019年21期)2019-11-25冰糖葫芦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2018年40期)2018-04-09为什么在睡觉时会做梦?新青年(2017年4期)2017-04-15血管性痴呆,预防胜于治疗家庭用药(2016年9期)2016-12-03齐拉西酮与阿立呱唑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分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1年10期)2011-12-27
    相关热词搜索:血管性应激注射液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