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新时代职业院校美育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新时代职业院校美育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时间:2023-02-24 23:00: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欧阳丽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1483)

    “培养什么人”是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美育地位得到提升[1]。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2],这不仅将美育教育与职业教育紧密关联,更是明确了开展美育教育的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我国职业院校不同程度地存在“轻德、重智、去体、弃美、厌劳”的现象,以致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往往忽视了美育教育工作,美育目标失偏,美育教育在职业院校中的地位并未得到充分重视,致使一些青年学生美育素养缺乏,对美的追求庸俗化。这对于“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是一项严峻挑战。因此,新时代职业院校开展好美育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逻辑内涵。

    美育即审美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素养,陶冶学生美的理想、美的情操和美的品格。新时代职业院校美育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

    (一)新时代职业院校美育教育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现实诉求

    新时代全面发展观由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构成,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与解放。职业院校美育教育作为人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一维,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关键作用。从促进人的解放维度来看,“解放的旨趣”是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最为根本的理论旨趣,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于通过消除人的异化,实现人的解放[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崇尚的最高人格理想和教育的核心问题,只有把美育教育作为一个与人的生存发展、与人的个体生命活动直接关联的范畴,才能使个体达到感性与理性、精神与肉体的平衡,进而实现人的解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教育目标维度来看,新时代职业院校美育教育更是不可或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育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对新时代教育发展目标作出了直接明确的定位。十九世纪以来,人的身心发展失衡愈演愈烈,如何消除人的片面发展、恢复人的身心平衡、培养完满人性显得日益紧迫。新时代职业院校美育教育是五育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育协调德智体劳的关系能够让人的感性和精神力量整体达到和谐,有利于培育和谐发展的人,更好地实现我国当代教育目标——即培育和谐发展的人。

    (二)新时代职业院校美育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2019年1月,国务院颁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进一步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加强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求高职院校努力实现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也就是说,新时代职业教育不仅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更要重视学生美育和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融合培养,在专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教育学生崇尚工匠精神美,引领学生热爱生活美,实现寓美于技[4]。为了实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目标,新时代职业院校美育教育的独特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端正学生审美价值取向。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学校规模迅速膨胀,再加上学生质量参差不齐,教育方法失之偏颇,部分学生的审美取向出现问题:有的以貌取人,重外轻内;
    有的以盲目效仿为美,东施效颦;
    有的把物质上的享受和满足误认为美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美育作为美化身心的教育,理应发挥其独特的育人优势,端正学生的审美取向。第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有调查显示,不少职业院校美育基础薄弱,学生审美素质不高,出现情感失调、道德失范等不容忽视的精神问题[5],新时代职业院校美育教育能有效激发学生情趣,培养个人爱好,提升审美素养。

    (三)新时代职业院校美育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根本任务,是德智体美劳五育的综合与核心[6]。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的回信中进一步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7]。从人才培养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8]。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他高度重视美育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美感是善心之本,是道德之本。新时代职业院校美育教育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手段更柔软,更能内化于心,在建立民族信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美育教育能够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确保人才培养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一致性,而且它赋予了人才培养的趣味性特征,让受教育者自觉自愿地接受学校教育并把外在规范性转向内在的自主性要求,进而更好地实现美育教育的目标;
    另一方面,随着美育教育日益受到关注,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美育教育融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有利于充分利用审美教育的生活化特征,丰富德育的具体内容及实施手段,能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进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职业教育进入新时代,美育教育俨然已经成为职业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推进新时代教育发展改革和落实教育强国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然而现实生活中,职业院校中美育教育仍然面临着教育目的被遮蔽、教育途径被窄化、美育师资参差不齐、美育课程质量亟待提升、美育评价“学科思维”相对狭隘、内涵与外延不明确等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美育教育的实施。

    (一)美育教育目的被遮蔽,教育途径被窄化

    席勒在“第一步美育的宣言书”《美育书简》中说,美育教人抵达自由,“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达到自由”[9]。蔡元培在《教育大辞书》中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10]。不难看出,美育教育就是通过开展系列理论讲授与审美实践活动,培育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和良好的审美素养,进而为受教育者全面自由发展增值赋能。新时代学校美育是一项培根铸魂的工作,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职业教育当前和今后时期的一个重要任务。然而,在职业教育领域,目前仍普遍存在着“职业院校就是对学生进行技能教育,没有必要开展美育教育”等误解,造成了美育教育形式化、单层化等现象,美育教育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彰显,美育教育的本质被遮蔽。此外,当前美育教育的技艺化倾向使得美育教育途径被窄化,职业院校中艺术技能的习得被当作是展现个人审美能力的途径,学校往往依托音乐、美术等课程进行美育教育,课程形式尚不丰富,美育氛围亟待营造,总体上导致美育教育途径单一化。长此以往,易使美育教育变为机械性的技能训练,而这种“训练化”的美育教育途径,以单调枯燥的重复练习和灌输性的教育方式取代了学生心灵上对艺术的感悟,极易导致美育目标失偏。

    (二)美育师资参差不齐,美育课程质量亟待提升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最终实施者,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长成才,美育工作也是一样。建立一支合格的美育师资队伍,是落实美育教育工作,提高美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对于学校教育而言,美育师资主要是指负责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的艺术教育课程教师,例如承担音乐、美术、文学、综合艺术等课程教学和学生艺术社团指导的教师。尽管近年我国的“艺术师范教育”培养了大批普通艺术教师,但我国的美育师资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美育师资学历、职称结构不均衡。大部分教师仍是本科学历,美育教育教师教科研水平还不够高,教师学历层次需要提升。二是美育教师中复合型人才不多,多属于艺术技能型教师,致使广度、深度以及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从现实来看,美育教师的素质能力与美育课程质量息息相关。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的美育师资存在较大缺口,美育教育受到的重视还不够,处于较边缘化的地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仅停留在教育学生认识美的技能上,实施简单的美育知识示范教学,忽视了对艺术本质的理解,把美育教育窄化为专业技能,使得美育课程整体质量不高。

    (三)美育评价“学科思维”相对狭隘,内涵与外延不清

    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的导向,是保障职业院校美育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石。美育评价也不例外,它在逻辑上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谁来评价”,即评价主体如何组成;
    二是“怎样评价”,即评价标准如何制定。评价标准是开展科学评价的前提和基础,不同评价主体的视角差异,会直接影响评价结果是否真实全面[11]。美育作为一种集感知性、获得性和内生性于一身的隐性教育,其教育效果难以像其他知识型或实践型知识教育那样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正因此,当下的美育教育评价中呈现出两大“痛点”和“堵点”:一是学校美育评价中的“学科思维”相对狭隘。在多数学校现行的美育评价体系中,美育往往局限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育评价,处于狭义美育的概念范畴,未能有效延伸到美育与审美、情操、心灵和创新意识的深层次关系中,这就直接导致现有的美育评价体系狭隘化。二是学校美育评价的内涵与外延范围不够清晰。美育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评价对象理应与其他教育形式一样涵盖如师生认知、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效果等诸多方面。但在当前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中,学校较多关注的仍是学生的显性成绩,对教育教学过程和长期教育效果缺乏关照。

    针对新时代我国职业院校美育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不仅需要职业院校在思想观念上高度重视开展好美育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更需要职业院校在实际行动上能够真正肩负起美育教育的重任,进一步强化美育的育人功能,在遵循职业教育运行与发展的前提下有所作为,努力探索美育教育的突破路径。

    (一)明晰美育教育目的,丰富美育教育途径

    马克思认为“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12]。要发挥美育完善人格塑造,提升精神境界的独特优势和育人功能,不能将其视为学生可有可无的教育组成部分,而应进一步明确美育教育的目的,着重对学生美育体验、美育情感等方面的观照,丰富美育教育途径。一方面,职业院校要把美育教育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引导学生重新审视美育教育的时代价值,纠正“美育仅是唱唱跳跳,写写画画”等肤浅认识,建立面向人人的常态化教育机制,通过对学生美育知识、美育情感和美育能力等施加影响,提升学生的美育素养,使崇尚美育、尊重美育的价值观落地生根,进而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教育目的。另一方面,职业院校要正确处理好美育教育与技能教育、艺术教育的关系,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第二课堂为阵地,丰富美育的实施途径。具体而言,首先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把美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而不仅仅依赖于相关艺术课程,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都应成为美育的主阵地[13]。此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营造良好的美育教育氛围。职业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对社会的需求及人生理想的追求十分模糊,最需要精心栽培和引导。通过举行朗诵会、歌唱比赛等各类活动或者让学生走出校门领略名胜古迹、参加社会实践,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对美的欣赏与实践中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搭建课程实施“立交桥”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指出:“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14],加强和改进美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从实践维度上讲,美育教育的组织实施涉及学校教务处、学工处、相关学院等部门以及实践基地等单位,实施主体构成复杂,教育形态表现多样,因此要建设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美育师资队伍,保证美育课程的质量与水平。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制定美育教育师资队伍遴选标准,按照“能教”“会教”“愿教”的原则,选拔思想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等具备相关资历的人到美育教育师资队伍中;
    另一方面,要持续推进美育教师职后培训工作,既努力做到职前职后一体化,将美育理念融入教师的内心,又要努力做到常做常新,根据时代变化,不断探索、深化培训内容和形式,使美育教师不断强化自身美育能力,做好学生价值引导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此外,注重优化整合资源,搭建好美育教育课程的“立交桥”,提升美育教育的实施效果。就校外资源而言,职业院校应依托学校艺术专业和办学优势,积极整合社会资源,跨地区、跨部门、跨专业共商共建美育教育基地;
    就校内层面而言,应以艺术学院相关专业为主体,整合校内资源,成立学校美育研究中心,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学校美育教学科研的合力,打造美育理论与美育实践基地。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优化整合美育师资队伍以着力解决美育师资参差不齐、美育课程质量亟待提升的问题。

    (三)破除学科思维定势,建立常态化的评价体系

    美育评价是推进美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方面。为了补齐美育短板,国家制定的美育文件明确提出,要把长期以来美育评价的“软要求”转变为“硬指标”,充分发挥美育评价的指挥棒与倒逼作用。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破除学科思维定势,树立“学科融合理念”。注重五育并举、相互融合,注重在美育课程、艺术实践、师资队伍等方面开展美育评价。第二,进一步明晰美育评价的内涵与外延。评价的目的是“以评促建”,而非“以考代评”,学校对美育的评价应重视美育过程和实效的评价,改变评价体系中的“五唯”倾向,最大限度地彰显其面向全体的“普惠性”和“广泛性”。第三,建立常态化的评价体系。一方面,协同多方评价主体,增强美育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和专业性。多方主体的力量主要来自课程专家、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等多方主体力量的整合,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发挥各自的力量为美育教育评价提供丰富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另一方面,制定多维评价标准,追求美育评价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例如,可借鉴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评价标准联合会公布的四大类教育评价标准,即效用性标准、可行性标准、适当性标准和准确性标准[15]。效用性标准即要确保美育评价能够为美育课程提供反馈信息以及相应的调整和改进方向;
    可行性标准即美育评价要契合实际;
    适当性标准即要求美育评价过程中应做到合情合法合理,要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准确性标准指的是美育评价能够准确解释和传达美育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呈现与不足之处。

    美育教育是一项培根铸魂的工作,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美育教育是当前时期的一个重要任务。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职业院校美育教育取得了不错的进展,美育育人导向更加凸显,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课程建设稳步推进,美育活动丰富多彩,资源保障持续向好。但是当前职业教育的美育教育仍面临着一些难题,如美育工作与教育发展改革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还不能互相呼应,与满足广大青年学生对优质丰富美育资源的期盼还不相适应。为加速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切实改变美育教育的薄弱现状,促进美育教育发展,职业院校还需制定更长远的规划:第一,高位推进“高峰+高原”优势,以典型引领带动整体质量提升;
    第二,开展师资领航计划,建立师资发展的有效机制;
    第三,开展职业院校“美育慕课资源库计划”,线下线上美育同频并举。总之,要遵循美育特点,做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大力促进新时代职业院校美育教育的实施,形成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美育教育新格局。

    猜你喜欢 美育职业院校时代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1期)2022-12-02论公民美育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3期)2022-06-15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理财·市场版(2022年5期)2022-05-30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少儿美术·书法版(2021年7期)2021-10-20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e时代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e时代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美育教师瞭望东方周刊(2016年35期)2016-10-17
    相关热词搜索:美育意蕴新时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