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及咀嚼功能的影响

    口腔种植修复对牙列缺损患者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及咀嚼功能的影响

    时间:2023-02-25 11:50: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杨芸芸,罗彦妮

    (1.宜春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江西宜春336000;
    2.九江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内科,江西九江332000)

    牙列缺损主要指部分牙齿缺失所致的恒牙牙列不完整,不仅影响患者的美观和辅助发音,还会影响口颌系统的健康,引起咀嚼功能障碍〔1-2〕。目前,临床上已有许多方法用于治疗牙列缺损,如固定义齿、覆盖义齿、可摘局部义齿等,这些方法均可修复缺损牙列,改善患者的咀嚼功能。但常规修复方法易受残余牙和牙周组织影响,固定与支持效果与天然牙存在较大差距,导致部分患者语言、咀嚼等多方面功能恢复欠佳〔3〕。口腔种植修复以生物或非生物材料制备人工牙根,并植入牙槽骨中,可有效地恢复牙列完整性,并减少基托,提高患者舒适度,且口腔种植修复人工牙结构与天然牙高度相似,可产生良好应力,避免疏松和萎缩等现象发生〔4〕。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86例牙列缺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8例;
    年龄29~58岁,平均年龄(43.28±3.65)岁;
    体重 45 ~67 kg,平均体重(54.36±3.47)kg;
    缺损原因:19例外伤、15例牙周病、9例龋病;
    患牙部位:10例前磨牙、14例磨牙、12例前牙、7例下颌;
    文化程度:15例大专、20例高中、8例初中。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16例;
    年龄27~60岁,平均年龄(43.31±3.67)岁;
    体重44 ~67 kg,平均体重(54.33±3.45)kg;
    缺损原因:20例外伤、15例牙周病、8例龋病;
    患牙部位:11例前磨牙、15例磨牙、11例前牙、6例下颌;
    文化程度:14例大专、21例高中、8例初中。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已经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伴随牙缺失、咀嚼功能降低、发音障碍等症状;
    精神状态正常;
    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接受正畸治疗者;
    种植区域骨量不足或附着龈少;
    伴有恶性肿瘤者;
    存在器质性病变者。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固定义齿修复治疗,完善相关检测,评估患者的身体状态,口腔常规消毒后局部麻醉,清除患牙残留体,3个月后复查,待创面愈合后,制作与缺损处咬合良好的义齿,并指导患者佩戴,叮嘱日常注意口腔卫生,3个月复查一次。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依据患者情况进行分期手术,第一期按常规消毒,于牙槽嵴顶做弧形切口,分离黏膜与骨膜,将骨面充分暴露,完成孔道定位后,使用一级裂钻扩孔,达到预期深度后以二级裂钻扩展,扩大种植窝上口,种植窝预备完成后,生理盐水降温,并注入种植体,待顶部螺丝置入后,再缝合伤口。第二期手术:置入基台,牙龈创口两侧环抱式缝合,7 d后拆线,取牙颌石膏模型,制作义齿,完成种植义齿修复。两组均于治疗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

    1.4 观察指标

    (1)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采集两组患者龈沟液,离心后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2)咀嚼功能: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采用咬合力分析仪测定两组咬合力,并予以患者2 g花生咀嚼,测定咀嚼效率。咀嚼效率+(咀嚼前重量-残留固体)/咀嚼前重量×100%。(3)并发症:刺痛、核桩脱落、感染。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

    两组治疗后IL-6、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后,观察组 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对比(±s,ng/L)

    表1 两组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对比(±s,ng/L)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aP<0.05

    IL-6TNF-α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3) 15.34±2.15 26.13±3.05a 2.33±0.31 3.68±0.42治疗前 治疗后a对照组(n=43) 15.42±2.18 32.41±3.29a 2.38±0.33 4.37±0.49a t 0.171 9.179 0.724 7.011 P 0.864 0.000 0.471 0.000

    2.2 咀嚼功能

    两组治疗后咬合力和咀嚼效率都明显提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后,观察组咬合力、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咀嚼功能对比(±s)

    表2 两组咀嚼功能对比(±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aP<0.05

    咬合力(kg)咀嚼效率(%)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3) 39.25±3.65 60.35±5.87a 55.68±4.97 90.17±6.38治疗前 治疗后a对照组(n=43) 40.08±3.68 53.14±5.59a 55.79±5.03 85.32±6.12a t 1.050 5.833 0.102 3.597 P 0.297 0.000 0.919 0.001

    2.3 并发症

    对照组出现3例刺痛、2例感染、3例核桩脱落,并发症发生率为18.60%(8/43);
    观察组出现2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χ2=4.074,P=0.000)。

    牙列缺损多由外伤或牙周病所致,可引起患者的肌肉神经、口腔黏膜、颞下颌关节的退行性变化,使咀嚼功能大幅降低,且影响美观,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负担〔5-6〕。目前,固定义齿是治疗本病的常用方法,其将缺牙间隙两端的天然牙作为基牙,于其上制定固定体,连接人工牙,从而形成整体,修复牙列缺损〔7〕。固定义齿固定性和稳定性好,不会存在较强的异物感,且对患者正常发音无影响。但固定义齿戴入后难以随意摘取,且主要依靠两侧基牙承担牙合力,容易引起基牙的牙体牙髓并发症,美观程度亦不够理想〔8〕。

    IL-6、TNF-α属于常见的炎症因子,其中IL-6主要由T淋巴细胞、纤维母细胞等组成,可参与机体免疫反应,增强细胞增殖分化能力,并可诱导炎症细胞聚集,扩大炎症级联反应,引起口腔牙龈组织损伤;
    TNF-α是由单核巨噬细胞等分泌的细胞因子,可诱导炎症因子、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合成,激活体内炎症反应,提高破骨细胞活性,损伤牙周组织〔9-10〕。当种植体植入后会诱发细胞免疫反应,改变口腔局部微环境,促使IL-6、TNF-α升高。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的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咬合力、咀嚼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表明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效果显著,可减轻口腔微炎症反应,促进咀嚼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口腔种植修复在治疗过程中可精准控制种植体植入的角度、深度和位置,植入完成不会增加黏骨膜张力,与骨质形成牢固、紧密的嵌合,从而避免食物残渣、细菌等入侵骨内环境,引起感染等不良现象〔11-12〕。术中钻孔和固定处理有利于吻合度,提高种植后的稳定性,促使种植体可良好承受咬合力,并达到下颌骨,刺激附近骨组织,以维持牙槽嵴稳定,更好地恢复牙齿的咀嚼能力。另外,口腔种植修复对邻牙无损害,比传统修复更舒适、美观,深受患者欢迎。

    总之,口腔种植体修复可减轻对牙龈组织刺激,降低局部微炎症反应,利于咀嚼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猜你喜欢 龈沟牙列义齿 细辛碎补汤联合米诺环素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标及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2022年19期)2022-08-25牙列间隙患者正畸与修复治疗后复发的临床分析健康体检与管理(2022年2期)2022-04-15口腔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在牙列缺损合并牙颌畸形患者中的应用健康体检与管理(2022年2期)2022-04-15老年人适合安装哪种假牙自我保健(2021年9期)2021-12-03简化生物功能性义齿修复牙列缺失的临床效果评价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5期)2021-07-22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slCAM-1含量的研究健康必读(上旬刊)(2020年7期)2020-09-23佩戴活动义齿,要注意5个细节家庭医药(2020年8期)2020-08-25拔牙后多久能镶牙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2019年6期)2019-07-08IL—17和TGF—β1对慢性牙周炎的影响研究中国医药导报(2018年3期)2018-03-07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2、IFN-γ、IL-4、IL-6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医学研究杂志(2015年12期)2015-06-10
    相关热词搜索:缺损炎症因子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