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脞论法国文学作品的艺术力量及哲学思想——以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为例

    脞论法国文学作品的艺术力量及哲学思想——以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为例

    时间:2023-02-25 18:15: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王荣

    (晋中学院,山西晋中 030000)

    不同的国家,因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不同的生活状态,表现出来的批判现实主义也是不同的,更高的现实批判主义情怀高度在巴尔扎克的杰作——《人间喜剧》中得以全面地展现。在欧洲文学史上,《人间喜剧》表现出来的划时代意义和深远影响,被称作“风俗史的卷宗”,不论是从人物的选择到刻画,还是对真实生活的情感反应,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强烈的现实意义[1]。

    1.1 作家介绍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出生于法国杜威,十几岁时,阅读成了他最大的乐趣,法国当时的启蒙主义思想和一系列相关的思潮深刻影响着巴尔扎克,后续的生活中巴尔扎克开始研究法律,但在实习的一家律师事务所接触了诸多资产阶级的恶性和违法之举,于是他一怒之下辞职,选择在文章中揭露社会的阴暗面。在后来的文笔书写中,突出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洞察力成为巴尔扎克叙事逻辑的有力支撑,官商相互勾结,官员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丑恶势态在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社会中被生动地描述出来。1829年,巴尔扎克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直到逝世那年,一共创作了90余部作品,精心刻画了2 400多个人物,当时法国社会的所有人物身份几乎都被列入这些作品当中,包括对权力滥用的官员、狡诈的资本家、贫穷善良的工人、勤奋淳朴的农民工、贫寒刻苦的知识分子等。巴尔扎克拥有短暂但却很饱满的一生,被称作批判现实主义大师。

    1.2 《人间喜剧》创作背景介绍

    1830年“七月革命”后不久,巴尔扎克的创作趋于成熟。革命重大的意义,将法国资本主义社会带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受其深刻影响,此阶段中巴尔扎克本来充满激情地准备迎接新革命带来的新局面,但七月王朝并没有使中小资产阶级受益,巴尔扎克很快灰心了,通过参加反对派的保皇党来表达自己的不满[2]。因初期作品的成功,让他看到了眼前燃烧的理想之光,这一火光照亮其前行之路。因此,巴尔扎克认为,若不想把两脚置于火堆,就必须深度挖掘自己的文学基地,他先从浪漫主义文学着手,撰写了《路易·朗贝尔》《塞拉菲达》等作为典型代表的系列小说。的确,巴尔扎克一开始想开启一扇浪漫主义理想之门,但残酷的社会、真实的生活经历却为他开启了一道更适合自己的创作之门。基于此,巴尔扎克开始意识到走现实主义创作之路更易于将内心的知识宝藏展现出来,此时还没有形成《人间喜剧》的系列创作规划,但他已经在潜意识里认为,将独立、互不相关的作品综合起来,才能“铸就一座宏伟大厦”,不能只是单纯地谱写“个人生活图像”。巴尔扎克也很清楚,这一过程必将要全身心地倾注心血。于是,1834年开始,巴尔扎克有意识将系列作品加以整合,趋于成熟的创作促使这些作品足以构成一部19世纪关于法国的风俗史。1841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但丁的《神曲》(原意为《神的喜剧》)给巴尔扎克提供了深刻的启发,使其将自己创作的系列作品的题目定为《人间喜剧》,因此,被称为“风俗史的卷宗”的作品便从此诞生了。

    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3种类型是《人间喜剧》的组成部分。其中,一个关键组成部分便是风俗研究[3]。然而,在创作《人间喜剧》的过程中,巴尔扎克始终坚持现实主义原则,以金钱为写作轴线,运用多种文学风格和大量真实的艺术细节,结合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家庭、爱情、婚姻等多种属性,来充分反应法国社会从波旁王朝到七月王朝期间的资产阶级战胜贵族阶级的风俗史,涉及法国各个城市中细致的人物描写,乃至相关城市的街道、房屋、室内的情形。

    3.1 浪漫的批判精神

    不仅在法国,甚至在整个欧洲,《人间喜剧》也可以说是典型的现实主义批判作品的代表之一。巴尔扎克的作品极具浪漫色彩,又兼具批判精神,他本人勇于打破思想桎梏,勇于抨击当时自身所处的社会阶级,而积极改变现实的情怀成了巴尔扎克经典作品的基调。以《人间喜剧》中的人物来看,大致都是当时法国社会中的真实人物代表,如《高利贷者》中的高布赛克代表了资产阶级的老一代,同时也是原始资本剥削者的典型代表,虽然他们很富有,但其经营方式却极端落后,剥削方式简单、直接、血腥,吝啬的生活态度致使这类人无法摆脱小农思维框架,依旧固守于落后的生活方式[4]。再如,《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是自由资产阶级的代表,与《高利贷者》这部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区别在于,这类资产阶级开始丰富自身的经营手段,逐步推出了更多的剥削方式,隐蔽性更强,他们开始研究商品流通、运作资本、商业投机、土地兼并等,同时倾向于政商联姻的发家史,成为这部著作的特色之笔。葛朗台曾在早期投机革命,成功之后做过地方行政长官,利用自己手中的大权大肆组团吃喝,毫无收敛地骗取钱财,整个过程足以展示出第二代资产家的精明、凶横、血腥,一定程度上致使整个政治局面受到一定的腐蚀。另外,《纽沁根银行》这部作品中的纽沁根是金融寡头的代表,强大的实力让其完全摆脱了第一代、第二代资本家的生活方式,着重将一些核心精力置于运作资本方面,具有很强的冒险性和极大的欺骗性,深刻影响着政治,甚至关乎国家的经济命脉。隐蔽多样的运作手段给整个相关行业造成垄断,持续盈利模式造成了此类人纸醉金迷的生活现状。巴尔扎克带着批判的态度逐一细致地刻画了这些不同的人物角色,但又不失浪漫主义的渗透[5]。

    《人间喜剧》可谓是法国贵族没落、资产者现实行为的真实写照,巴尔扎克的父亲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是一名公务员,所以,巴尔扎克可以说是属于上流社会阶层,尽管对贵族阶级有一定的同情之心,但在真实的认知上却很透彻,他意识到了贵族阶级将面临消亡的命运,接下来会是新兴资产阶级占领主阵地。在系列的小说中,巴尔扎克将自身所处的阶级抛之脑后,并将资本家原始累积的血腥和丑陋毫无掩饰地揭露出来,并进行深刻的批判,同时还激励工人阶级团结一致,做出全力抗衡,追求当时法国社会中的平等。《人间喜剧》中的浪漫主义情怀渗透在现实批判主义中,将批判效果发挥到了极致,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虚假的人性、不公的社会现状。另外,更为突出的浪漫色彩体现在:作者巴尔扎克力行自己作为现实批判主义作家的职责,勇于呼唤工人劳动阶级反抗的意识,不仅充分揭露资产阶级的贪得无厌和麻木不仁,还充分讴歌了工人阶级为追求平等、自由和权力的反抗精神。借物抒情的表达手法进一步体现出巴尔扎克对劳动人民受到不公对待的愤恨和感慨,并鼓励其改变现状,从某个角度来看,这种批判也是一种浪漫情怀的体现。

    3.2 高度的典型性

    其一,环境是一个人性格取向的重要影响因子,作者强调,环境能够深刻影响一个人和致使其做出改变,而作者偏向于突出环境对人物性格养成类型的意义。作品的开头通常是对环境进行冗长、详细、常规的描述,然后是一系列人物和事件。

    他对环境的阐释包括现状、社会特征、人物关系以及日常生活的物质条件。因环境的不同,巴尔扎克描写人物角色的性格和发展线路也是不同的。其二,性格再现环境,作品中的人物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都是对时代本质的艺术复制。当时社会中的典型代表嫡生子女,极为贪婪拜金,极具野心和兽性,通过对其性格进行深刻细致的描写再现了当时的环境。其三,有些恐怖的情感欲望描述,譬如,高老头的爱女、葛朗台的爱钱、贝姨的妒忌、邦斯的古董癖、于勒的好色,无一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造成情感冲击,生动地展示出真实的人和艺术效果。

    3.3 刻画细节真实

    细节的真实刻画是《人间喜剧》艺术特色中的亮点。首先,小说的事件在细节上非常自然逼真。因为,巴尔扎克的写作初衷没有虚伪,更倾向于真实性和细致化。本着这样的原则态度,人物的一举一动都十分接近真实的生活状态,细节被充分考虑在内,所以才能呈现出这样一本历史级的教科书,并客观地和真实地将当时社会毫无保留地展示出来。其次,不仅是人物角色的细节刻画,环境的细节也在细致描写中呈现了出来,营造出动人的小说情节。在《人间喜剧》的开篇中,巴尔扎克对环境的细节进行了详述,包括房子和它所在的街道,就连窗户材料、房门上的铜锈以及墙角的蜘蛛网都细致地展开了描写。这些环境细节看似多余,但如果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放在一本书中,你会发现它们实际上是发展整部小说的关键。最后,小说中经济活动的细节描写十分到位。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详细描述了法国大革命后,系列资产的再分配过程,并通过重现这一经济现象,准确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法国社会的政治形势。例如,在他的著作中,他详细列出了葛朗台的财产数量,包括通过贿赂和胁迫获得的许多房地产和土地相关的资产,不仅提供了统计数据,甚至注明了面积和年产量。这样和当时社会经济活动事实极度吻合的写照,透彻且深刻地揭示出当时社会的阴暗现象。

    总的来说,巴尔扎克特别注重《人间喜剧》的细节描写,以使其事件、环境细节和经济活动的细节更加生动逼真,从而描绘出法国社会的真实画面。作品中的环境细节、商业细节会更加清晰表现出来,读者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的思想主题,从而能够全面了解19世纪法国当时的社会实情。

    3.4 独特的人物再现法

    人物再现法是巴尔扎克在创作《人间喜剧》时创造的艺术手法,简单来说是一个人物不只是在一部作品中出现,而是在创作的不同作品中连续出现,每一次的出现都呈现不一样的性格特点,每一次出现构成的故事情节连接起来都能组成人物的思想发展轨迹[6]。这样就从多个层面、多个维度再现了真实的人物形象。例如,拉斯蒂涅,在《高老头》这部小说中扮演野心家的雏形,在《纽沁根银行》小说中成为名副其实的野心家,在《贝姨》与《阿尔西的议员》这两部小说中,跻身成了金融寡头贵族行列的“豺狼”。另外,始作于1836年10月,完成于1846年,而最终发布于1847年的《交际花盛衰记》之第四部《伏脱冷的最后化身》似乎可以说是为巴尔扎克为《人间喜剧》中的“人物再现”画上圆满的句号的巨作。

    4.1 以“现实”为立场的哲学观

    首先,巴尔扎克能够成为一名伟大又出名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他能够深刻洞察“现实”,并将其真实的认知感受通过真挚的言辞表达出来;
    另一方面,巴尔扎克从发现这条“现实创作之路”开始便牢牢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将其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间喜剧》中。鉴于此,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这样讲道:“巴尔扎克对现实关系有独到和深刻的理解,在他的《人间喜剧》里,曾非常接地气地描写了一个农民形象,这个农民为了将一个放高利贷的资本家对自己看似优厚的待遇保持住,竟不计酬劳为其提供免费服务,农民自己甚至认为这样的安排对自己有百利无一害,因为自己并没有付出什么,尤其也没付出金钱成本。对于资本家,单纯坐收渔利,不仅不用支付工资,得到无偿的劳动服务,让这个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深陷于高利贷的还债劳动中。”可见,这种无情、无底洞的剥削方式多么残酷,作者巴尔扎克正是洞悉了这些事实,将资本家这种恶性彻底揭露出来,将这种赤裸裸的剥削方式透彻展示在人们眼前,潜意识地揭示了这种资本主义终将走向灭亡的势态。因此,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曾这样讲:“尽管我们生活在19世纪,可你们却要返回15世纪?请孩子们认真看看现实中的世界,残余的份子仅剩无几,特权阶层基本上没了,甚至可以被认为是已经被毁的封建主义。”

    4.2 金钱对人性的异化

    综合来看,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的3种类型中突出体现的一点便是金钱对人性的异化表现,以此为基调,折射出当时的法国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现实。思想家博兰斯这样认为:“在《人间喜剧》中的90多部作品诞生之前,多数偏向于纯粹的浪漫主义爱情事迹,以此为思想主题。而在巴尔扎克的时代,他的这些小说告诉我们金钱已取代上帝,足以影响整个社会的秩序,成为不少人的信仰。这种想法可谓是十分新奇,大胆的创作理念促使在他的作品中出现了不少人物的钱财类别和数目的细致描写,以金钱为核心展开论述,成了同时代小说在未来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当然,金钱本身是无罪的,作者也是通过《人间喜剧》充分表达出金钱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怎样腐蚀人性,从而来体现当时的法国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系列恶行,展示出人性丑陋的一面。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通过文笔的描写,充分揭露金钱对人性的异化,例如,持续上演的卑鄙心理,即使是一个事务所也存在着没法完全清理掉的阴霾之处,没有更好的事物能够将他们的心理清洗一番。再如,小说情节里有一位父亲至死换来的却是两位女儿的无视,即使生前在每一年都给两位女儿上万的钱财,自己却空手离去,他并没有得到一个好的结局,这可悲的人性被充分地揭示了出来。法律在当时的无效,种种和金钱挂钩的丑恶事件被巴尔扎克精细化地进行了叙述,当时的这些与金钱利益相关的丑态生动地再现于《人间喜剧》之中。然而,巴尔扎克将金钱至上观作为《人间喜剧》中批判现实的主要创作观念,彻底无情地将当时的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暴露在大众的视线中,展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

    《人间喜剧》是一部史诗级的现实批判主义巨作,折射出法国在特定时代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成为巴尔扎克所说的“风俗史”。同时,《人间喜剧》凭借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文学中融入批判思维,充分揭露统治阶级的腐朽和贵族的没落,对当时法国的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不可否认,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以真实的艺术力量和独到的哲学思想成了文学殿堂里的一座丰碑。

    猜你喜欢 巴尔扎克细节法国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家庭影院技术(2020年10期)2020-12-14莫奈《睡莲》[法国]散文诗(2020年2期)2020-07-20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小学生优秀作文(低年级)(2018年10期)2018-10-13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电影故事(2016年2期)2016-12-01细节取胜Coco薇(2016年10期)2016-11-29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巴尔扎克的旷世姐弟恋山海经(2016年7期)2016-03-20法国浪漫之旅(二)数学大王·低年级(2015年11期)2015-11-06法国凯乐美我涂我画娃娃画报(2009年3期)2009-03-12巴尔扎克的爱好青年文摘·上半月(1991年8期)1991-01-01巴尔扎克的最后一刻青年文摘·上半月(1981年4期)1981-01-01
    相关热词搜索:巴尔扎克哲学思想法国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