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文化话语视角下的中、美、俄国家安全观

    文化话语视角下的中、美、俄国家安全观

    时间:2023-02-25 22:55: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施 旭

    (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研究院,杭州 310018)

    国家安全观,既是国家安全战略的理论基石和实践指针,也是国际安全沟通与治理的重要工具。在当今世界局势格外不安定、不确定的条件下,全面系统认识和理解国家安全观的本质和规律,尤其是世界大国国家安全观的特性与联系,无论对于国家安全保障还是国际安全对话,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作用。

    对于中国来说,厘清国家安全观还有一种特殊意义。中国的快速崛起,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尤为注重的是中国对全球安全的影响(1)Huisken R.Rising China:Power and Reassurance[M].Australia:ANU Press,2009:199.(2)Kumar A.New Security Concept of China:An Analysis[EB/OL].(2013-11-04)[2022-04-20].https://www.docin.com/p-720561498.html.(3)Thayer Carlyle A.China’s “New Security Concept”and Southeast Asia[J].Asia-Pacific Security:Policy Challenges,2003:89-107.(4)施旭.中国国防西方学术话语[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20.。西方大国政府、军方、媒体更是不断质疑中国国家安全政策,连同西方学界,形成了一套“中国威胁”话语体系。尽管中国反复宣示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但是“中国威胁”论经久不衰,给国际社会增添疑惧,为西方遏制中国发展制造借口,因而也破坏了我国国家安全环境。如此一来,特别是在我国国家安全传播工作起步较晚情况下,向世界澄清中国国家安全观的本质特点和一般规律,对中国提升国际形象,有效参与世界安全治理,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天,国家安全研究已成为社会科学特别是国际政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5)冯维江,张宇燕.新时代国家安全学——思想渊源、实践基础和理论逻辑[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9(4):4-27.(6)胡洪彬.中国国家安全问题研究:历程、演变与趋势[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28(4):148-155.,其中国家安全观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7)凌胜利,杨帆.新中国70年国家安全观的演变:认知、内涵与应对[J].国际安全研究,2019,37(6):3-29.(8)王丽娟.全球化时代国家安全观的演变与中国的新安全观[J].河北学刊,2009,29(1):153-157.(9)王树春.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战略——从安全观转型评析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构想[J].欧洲研究,2003(1):70-79.(10)严高鸿,张学明.论国家安全观的构成要素[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3):52-55.(11)尹继武.中美国家安全观比较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3):151-158.。然而,与其他相关内容比较而言,国家安全观还明显缺乏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也少有具体的国际对比,更谈不上从全球传播的角度去剖析。

    本文聚焦当今世界最具世界安全意义的三个国家——中国、美国、俄罗斯。三个国家的国家安全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未来。国家安全观不仅影响国内,全球化时代甚至更加关乎国际,因此通过比较和联系的方法,可以更加清晰准确地揭示其本质和规律,因而也更加有助于国际关系的实践。

    本文将着重探索两方面问题。(1) 当今中、美、俄国家安全观各有怎样的特点和规律?这意味着需要挖掘三国安全观的内涵、过程和成因。(2) 中、美、俄国家安全观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异同关系与互动关系?为此,一方面要通过内涵和规律比较,揭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另一方面要通过国际交往分析判断它们之间的权力关系。

    本文从文化话语研究视角出发,将国家安全观看作话语构建的产物,以中、美、俄三国安全政策话语为实证素材,首先根据相关语义确立国家安全观的内涵特点,并从思维方式、价值传统、社会制度、国家战略、历史关系、文化关系维度发掘其规律;
    接着对比揭示三国国家安全观的异同关系;
    然后从社交关系的角度阐释中、美、俄国家安全观话语所构建的国际权势关系;
    最后,本文将提出一套中国国家安全理论的对外话语体系发展的策略建议。

    本文指出,在国家安全观上,(1) 中、俄之间具有重要的契合关系。两国的国家安全观都是包容世界型的,并且都倡导平等合作式的安全观,都明确宣示维护以联合国为基础的世界安全秩序。(2) 中、俄两国却与美国之间存在明显的观念和态度差异关系。后者是分裂世界型的,超越联合国权威的。(3) 中、俄两国与美国处于权势矛盾状态。前两者呈现和平合作的态势,而后者呈现对抗、压制的态势。(4) 三国都同样珍视国家安全,将其作为国家生存的自然属性。(5) 基于这些和其他相关认识,中国有必要强化并实践一个新的国家安全全球传播话语体系。

    从文化话语研究角度全面系统审视中、美、俄国家安全观,将带来一系列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成果。首先,将国家安全观看作话语构建产物,可以揭示社会实践的形塑作用和文化话语体系的主导因素,这将拓展、丰富、深化国家安全观理论,但是至今学界普遍将国家安全观当作一种认知理念。除此之外,将国家安全观视作话语建构产物,还可以增进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客观性,以纠正当前学术界对国家安全观的观察日趋经验化、碎片化的倾向。其次,跨文化对比分析国家安全观,可以更加准确地凸显异同关系和互动关系,进而创造国际安全对话批评、交流合作空间,指明国家安全保障和国际安全治理的方向与路径;
    至今,既有研究往往聚焦单一国家的安全观,难以真正揭示国家安全观的特性及国际联系。再者,从历史、文化视角阐释国家安全观话语,可以更加全面透彻地认识国家安全观的发展规律;
    至今,国家安全观形成、嬗变、使用和传播的相关因素尚未受到充分重视。最后,从对外话语角度认识国家安全观,对其发展与创新,特别是对国际交流与合作,将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至今,国家安全观的话语塑造、传播、沟通问题尚未被充分重视。

    首先让我们将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区分开来。与国家安全观不同,国家安全一般指主观上和客观上国家不受威胁的状态,或指国家安全防御的能力。作为一种国家概念和国际政治概念(concept/conception)已有较深厚的研究传统(12)Brown Lester R.Redefining National Security[J].Challenge,1986,29(3):25-32.(13)Grizold A.The Concept of National Security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World Peace,1994,11(3):37-53.(14)李少军.国家安全理论初探[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5(12):38-42.:有理论层面上的(15)Saleh A.Broadening the Concept of Security:Identity and Societal Security[J].Geopolitics Quarterly,2011,6(4):228-241.(16)王大为.关于安全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3):26-35.(17)卢静.国家安全:理论·现实[J].外交学院学报,2004(3):58-62.,也有思想史层面上的(18)李泓霖,毛欣娟.西方国家安全理论嬗变及启示[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5):89-95.(19)刘跃进.当代国家安全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古代国家安全思想[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3):121-125.;
    相关研究从世界、国际、地区、国别的不同维度展开(尽管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从这些文献中还可以发现,国家安全的概念不仅有文化差异而且有历史变迁(20)李泓霖,毛欣娟.西方国家安全理论嬗变及启示[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5):89-95.(21)宋伟.国家安全:范畴与内涵——一种现实主义的视角[J].东南亚纵横,2009(3):86-88.。

    学界关于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调查都明显薄弱。这不仅反映在概念的片面、模糊甚至混淆,也表现在对话语作用的忽视(22)刘文汇.论国家安全观的衍变[J].求实,2002(3):37-39.(23)严高鸿,张学明.论国家安全观的构成要素[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3):52-55.。对国家安全观,闵娜这样定义道:“所谓国家安全观,是指国家安全问题的根本态度和观点,是系统化、理论化的国家观念。”(24)闵娜.俄罗斯国家安全观的发展演变[J].群文天地,2013(8):270-271.凌胜利、杨帆认为:“安全观基本包括安全环境研判、安全内容认知和安全维护手段三个方面,形成了国家对于从安全威胁认知到安全威胁应对的整体认知。”(25)凌胜利,杨帆.新中国70年国家安全观的演变:认知、内涵与应对[J].国际安全研究,2019,37(6):3-29.严高鸿、张学明则指出,国家安全观由“安全利益观念、安全威胁观念、安全空间观念、安全战略观念和安全效益观念”(26)严高鸿,张学明.论国家安全观的构成要素[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2(3):52-55.组成。尹继武提出,“安全观是国家安全思维的系统化呈现”(27)尹继武.中美国家安全观比较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3):151-158.。

    如果从文化话语研究(28)Shi X.Chinese Discourse Studies[M].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17:271-272.(29)施旭.文化话语研究:探索中国的理论、方法与问题: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30)施旭.什么是话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视角审视便会发现,国家安全观不仅仅是一种认知现象,不是某个国家特有的现象,更不是一种普世现象。它有更广阔的范围,更丰富的内涵,更重要的功能。一方面,国家安全观在内容结构上包含国家安全局势(包括安全风险)的研判、国家安全载体的界定、国家安全威胁的对策。国家安全局势的判断,指从本土或全球的视角对于安全环境尤其是安全风险的观察、评估、预测,反映国家的利益关切,对于安全挑战的应对态度和措施有直接影响。国家安全范围的圈定,指按照国家法律对于安全利益范围、范畴的确立;
    国家安全界定和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安全观;
    反之亦然;
    两者辩证联系,相辅相成。国家安全威胁的应对,指国家安全战略,包括目标、策略、主张、原则。作为一种理想标准和实践目标,国家安全观应具有较鲜明的系统性、理论性,全面地、逻辑地、简洁地反映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理念(view/doctrine),并符合一定的国家意识形态。

    另一方面,国家安全观在政治实践上总是存在于话语构建之中(如发布国家安全政策文件、进行国际安全沟通)。作为国家意识形态,作为引导国家治理、对外交往的指针,作为国家安全理念、原则、立场的宣示,作为国际交往的内容或资源,国家安全观离不开言语交际实践:相关国家机构必须对其进行表述,必须通过媒介渠道在一定社会范围内进行交流传播;
    作为交际活动的结果,必然产生社会效果和影响——凝聚共识,推动合作,或排斥异己,震慑对手等。这种社会构建行动,不是单一的信息呈现,同时也是一种社会交往行为(的资源),特别是一种现实建构的行为,目的是为了指导规约国家安全保障行动,争取国民的认同、参与、支持,呼唤友邦的团结、合作,阻止对手的挑衅、危害等,从而也形塑、影响、维持、改变国际安全秩序乃至更广阔的国际关系。由于历史文化语境不同,国家安全观话语也就不同(31)Pad’ourek J,Miroslav M.The Threats of Russian Influence and Terrorism within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ies of the Visegrad Four[J].The Journal of Slavic Military Studies,2020,33(2):173-197.;
    而安全观话语不同,就需要通过对话来促进理解(32)Titov Viktor V.National Security of Modern Russia:Humanitarian and Sociocultural Challenges[J].Society:Politics,Economics,Law,2020(9):9-12.。总之,国家安全观话语具有修辞性(说服)、交际性(对话),国际交流传播(广而告之)的功能。虽然相关学界、媒体以及非官方团体或个人也可以就国家安全现象和问题进行话语交流传播,而且国家安全观也可以通过物质行动(如军事活动)反映出来,但是国家安全观的典型载体是国家安全政策话语。

    因此,我们这样定义国家安全观:国家行为体就国家安全问题在跨国际跨文化语境下进行的理论化、情态化的话语构建与交往。理论化,是说它含有概念、认知、公理;
    情态化,是指它含有价值观、情感、立场;
    因此,国家安全观也构成某种社会关系。

    话语(discourse),指特定社群以语言和媒介使用为特点的交际实践;
    构成上一般包括相互交融的对话主体、言行意旨、媒介渠道、目的效果、历史关系、文化关系;在功能上构建现实,实施权力,改变世界。(33)施旭.文化话语研究:探索中国的理论、方法与问题: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34)施旭.什么是话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7.由此我们可以讨论西方话语、经济话语、机构话语。与普世主义的理论不同,这里话语被认为是体现、反映特定民族传统的社交实践(如语言、观念系统、思维方式、价值体系、符号系统、媒介渠道、历史经验、社会制度、经济条件),因而被称作文化话语(cultural discourses);
    像中国/(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东方/西方话语等,它们集合构成人类交际(human communication)。由此,作为特殊现象的文化话语和作为一般现象的人类交际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个体与整体的辩证关系。话语体系(discourse system)指一个社群为了某种目标(如政治、经济、科技、艺术)进行话语实践所依赖的精神和物质统筹系统,包括概念、价值、观念、符号、知识等组成的“思想系统”和组织、机制、体制、程序、设备、技术等组成的“行动系统”;
    一个社群的话语“能力”(competence),构成、支撑、指导、制约话语实践,因而影响交往成效。显然,话语体系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定义,如发展中世界、亚洲、中国等;
    也可以在特定文化框架下根据不同社会领域来定义,如政治、经济、科技、艺术等。需要强调的是,一个以民族文化定义的话语体系,并非独立存在,而是与其他社群的话语体系形成一定的异同关系和互动关系(如竞争、压迫、反抗、合作、渗透、分化),并在话语实践中变化发展。而文化话语研究的目的,正是要通过分析不同话语(实践及背后体系)之间的异同关系和互动关系,以认识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而对未来话语实践做出指导。下面我们就将国家安全观置于这样的框架下来分析。

    本节我们将聚焦自2014年以来的国家安全观,以凸显当今世界正经历的国家安全观,因为此时三国的国家安全观以及世界安全秩序发生重大转折,深刻影响当下及可预期的未来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2015年颁布《国家安全法》;
    2017年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强调“美国优先”的安全战略,并首次将中国列为头号对手;
    2012年接替梅德韦杰夫总统重新就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于2015年颁布《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为整体深入解读当下三国的安全观,我们将全面联系相关的话语材料,以及更加广泛的历史和文化语境。

    就本文的研究对象来说,作为话语的国家安全观的形成变化,一方面受历史条件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
    恰恰由于这种历史传统、社会现状、文化环境不同,各国的国家安全观话语也各不相同。那么,为分析当下的国家安全观话语,需要将上述一般话语要素转换成具体范畴:交际主体的思维方式、价值传统,媒介场合的社会制度、国家战略,历史关系的历史变迁,文化关系的文化互动。也即是说,我们将从这些具体相关方面去阐释各国的国家安全风险描述、国家安全利益界定、国家安全措施宣示。

    美国的核心话语材料,是总统定期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此外,定期公开发布的国防、军事报告,因为明确地依循总统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所以也再生产、阐述、折射、维护了美国国家安全观,包括《美国国家安全战略》(NationalSecurityStrategy),《美国国家军事战略》(NationalMilitaryStrategy),《国防战略报告》(NationalDefenseStrategy),《美国四年防务评估报告》(QuadrennialDefenseReview)。(35)其他文件还有:Global Leadership:Priorities for 21st Century Defense[EB/OL].(2015-04-08)[2022-05-10].https://www.doc88.com/p-4179279874967.html.本文的分析主要基于总统发布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签署的《美国国家军事战略》,因为前者是国家顶层权威文件,而后者最为典型地反映美国的行为本性。

    俄罗斯方面的材料主要是俄罗斯联邦总统令,分两种形式:定期发表的国情咨文和不定期发布的国家安全文件。自冷战开始,经冷战结束,至新冷战再起,俄罗斯的国家安全观发生了重大历史变化(36)Bleek Philipp C.Russia Adopts New Security Concept;Appears to Lower Nuclear Threshold[J].Arms Control Today,2000,30(1):23.(37)Godzimirski Jakub M.Russian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s 1997 and 2000:A Comparative Analysis[J].European Security,2000,9(4):73-91.(38)Pynnöniemi K.Russia’s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Analysis of Conceptual Evolution[J].The Journal of Slavic Military Studies,2018,31(2):240-256.(39)Voitolovskii F G.Transformation of External Conditions for the National Security of Russia[J].Herald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2019,89(2):128-133.(40)闵娜.俄罗斯国家安全观的发展演变[J].群文天地,2013(8):270-271.(41)张建.后疫情时代俄罗斯国家安全观的嬗变[J].和平与发展,2021(1):57-78.。有学者提出,俄罗斯国家安全思想中的传统理论(地缘政治论、军事实力论、集体安全论)对其后来的内外政策和国家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42)吴康和,张文茹.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思想探源[J].东欧中亚研究,2001(1):37-42.;
    有学者认为,占主导地位的俄罗斯国家安全观是“过渡型安全观”(43)王树春.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战略——从安全观转型评析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构想[J].欧洲研究,2003(1):70-79.;
    也有学者指出,2012年重新就任总统的普京,从低调保护安全利益以求扩大发展利益的政策,转向强势面对美国的政策(44)程伟.普京的选项:经济颓势下的外交强势[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7(1):1-18.。1992年3月5日,俄罗斯联邦议会通过《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法》;
    1997年12月,俄罗斯发布了《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构想》,2000年1月发布了该文件新版;
    2009年发布《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
    2015年发布《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此外,还有关于核与辐射、文化安全的政策文件。(45)其他相关文献参见1993年、2000年、2010年、2014年发表的《俄罗斯联邦军事学说》;
    1992年、2010年颁布的《俄罗斯联邦安全法》;
    1993年、2000年、2008年、2013年、2016年发表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

    中国官方材料的构成,有以下几个特点。国家安全观话语的主体,大多集中在国家领导人、全国人大、国务院新闻办、国家安全委员会。此外,一些有影响力的学术机构和组织,(46)中国于1983年7月1日建立国家安全部。其他相关机构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包括相应的公共交流平台,(47)如学术期刊《现代国际关系》《国际安全研究》;
    再如国家安全论坛、中国国家安全论坛、世界和平论坛。也是理解中国国家安全观的渠道;
    但文本聚焦官方。本文的分析基于具有明确国际传播意义的文件,包括:自1998到2019年由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十部国防白皮书;
    2002年7月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上提交的《中方关于新安全观的立场文件》;
    2016年12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
    2017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亚太安全合作政策》。特别具有时代意义的是,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
    (48)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等[EB/OL].(2015-01-23)[2022-05-20].http://www.gov.cn/xinwen/2015-01/23/content_2809373.htm.2015年7月1日颁布的《国家安全法》(49)废止1993年2月22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明确写入总体国家安全观,正式定义国家安全的内涵与外延,系统确立国家的相关职责、任务、制度等。

    本文研究所依据的材料全貌及细节,见文末附表。

    美国以自身安全为视角和出发点,来评估和描绘外部世界安全威胁,换言之,不考虑美国利益之外行为体的安全状况。如此,将其再现为“极度危险”(即使提出安全状况好转时,则将其归功于应届政府)。这是因为总统需获得国会支持,以强化美国国际地位;
    同时也为唤起选民认同;
    此外,展现威胁和风险,还可以为其增加安保、扩充军备、使用武力正名——历史已经证明美国的黩武文化、靠战争军火发财的策略。(50)施旭,梁晓波.话语与国防[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8.

    俄罗斯较为全面详尽地展现国内和国际安全威胁与风险:对于俄罗斯来说,尤其是外部“美国及其在国际事务中寻求主导地位同盟国的敌对行为”,(51)参见2015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第二章第十二条。以及“西方国家主张打击一体化进程并在欧亚地区制造紧张局势的立场”;
    (52)参见2015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第二章第十七条。但同时“全球和地区的不稳定因素不断增长”。(53)参见2015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第二章第十三条。可以看出,俄罗斯既有本土视角,也有全球视角,而且内容较为详尽。这一方面是因为期望“巩固俄罗斯联邦在世界大国之列的地位”和“提高在多极世界中作用”;
    (54)参见2015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第二章第七条、第三章第三十条。(55)维·费·沙波瓦洛夫.俄罗斯文明的起源与意义[M].胡学星,王加兴,范洁清,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489-529.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作为一个转型中的多民族大国,确实面临着国内外诸多复杂挑战。

    中国在肯定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的同时,提出了比以往更为担忧的国际安全局势:“国际安全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
    中国“也面临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和挑战”。这种认识和态度,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中国文化传统中的思维方式是整体辩证,也因此对事物惯于持乐观态度;
    其次,中国在近代史上有饱受战争痛苦的记忆,当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还有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又有“和为贵”的传统;
    再者,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要求和平安定的环境。

    当下美国所界定的国家安全范围,不像奥巴马时期那样分明,但同样是超出美国自身,包括盟国及友邦,呈国际联盟型。更重要的,美国是以其为中心、排他、分裂世界的,无意与联盟之外的国家共护共享安全,更热衷于诋毁异己国家行为体。而且它还有特殊的全球诉求,世界经济体系必须符合美国利益,要向世界推行“普世价值”,因而在经济和价值观的利益层面上,其安全观又是全球有限辐射型。这是由于其二元对立的思维,美国中心主义,以及最终维护世界霸权地位的企图。“美国的安全利益”不仅与其同盟体系之外的世界安全无关系,而且还要压制其他国家和集团。(56)《报告》从美国“永久利益”中提炼出“国家安全利益”:The NSIs are:the survival of the Nation;the prevention of catastrophic attack against U.S.territory;the security of the global economic system;the security,confidence,and reliability of our allies;the protection of American citizens abroad;and the preservation and extension of universal values.(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的生存;
    防范对美国领土进行灾难性攻击;
    全球经济体系的安全;
    我们盟国的安全、信心和可靠性;
    美国海外公民的安全;
    普世价值的存续和拓展。)然而,“美国的安全利益”又是对国际社会有特殊要求的:全球经济体系的安全(the security of the global economic system)、盟国的可靠性(reliability of our allies)、(向世界)拓展普世价值 (the preservation and extension of universal values)。

    从俄罗斯列出的六大长期国家安全利益看,(57)即国防、宪法制度、主权、领土完整;
    民族和睦、社会政治稳定;
    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文化及传统精神;
    经济核心竞争力;
    俄罗斯的大国地位及在世界中的战略稳定。其安全载体是俄罗斯联邦内部,因此属国家型;
    它包括国家、社会和个人;
    (58)参见2015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第一章第六条。但同时也划定与世界的某种特殊联系:“世界大国地位和在世界中的战略稳定”,因而又是有限全球关联型。这凸显了其维护世界大国地位的理想,也反映了其提振民生的愿望,同时这也是其对国内社会不稳、经济下滑、美国盟友集团敌对行动的回应。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个人作为国家安全载体的一部分,与俄罗斯的“聚合性”(соборность)世界观有关。(59)阿·弗·古雷加.俄罗斯思想及其缔造者们[M].郑振东,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20-28.

    中国《国家安全法》界定了11个安全领域: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60)习近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N].人民日报,2014-04-16(1).历史地看,其范围和范畴从传统内容转向当今的兼顾非传统内容。从安全行为对象来看,它们都属于本国内部事物。同时,中国非常强调,自身的安全与世界的安全是相连相通的,因而其利益观是包容性的。(61)2015年发表的《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在一开始就表达:“中国同世界的命运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和平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不仅与全球化、科技发展、恐怖主义蔓延有关,也因为中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不干涉别国内政、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更不用说中国人的整体辩证思维在其中的作用。

    美国的安全观侧重应对策略和手段:提出四组优先支柱行动——捍卫美国人民、国土、生活方式,推进美国繁荣,以实力保护和平,扩大美国影响,并且以适应不同地域的方式进行。美国极为强调、贯穿于应对策略的便是“美国优先”逻辑:美国优先才能强大美国,强大美国才能领导世界,强大美国才对盟国友邦有利。美国应对策略的另一个特点,是运用排他式、诋毁式语言构建异己国家,从而分裂世界、拉帮结派、制造敌对。美国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高调宣示不明条件下的武力使用:军队将拥有一切所需装备、资源、财金,“在必要时,去战斗、击垮、永远永远永远打赢”。这是由其美国中心主义,国强必霸论,黩武主义和霸权主义所决定的,当然这也是与其拥有世界最强大的军事体系分不开的,此外,这种对策的表述,既为迎合国内政治需求,也为吸引国际社会的加入。

    俄罗斯则一方面显现在保障国家安全方面业已取得的成就,另一方面宣示以九个“国家战略优先方向”(стратегические национальные приоритеты)作为回应威胁挑战、保障国家长久利益的策略:国防,国家与社会安全,提高公民生活质量,经济增长,科学、技术和教育,卫生,文化,生态体系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战略稳定与平等战略伙伴关系(但是,“仅在一切和平手段未起作用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军事力量保卫国家利益”);
    同时,宣示致力于构建保护国际法原则、相互尊重、包容多元国际关系的立场,(62)参见2015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第二章第二十八条。也呼吁各国担负起积极处理各自区域事务的责任。(63)参见2015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第二章第二十五条。这种话语方式是基于“国家安全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与相互依存”的认识及其背后的综合辩证思维,(64)参见2015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第一章第五条。目的是向国内外展示安全保障的成就和能力,同时也是要表达在国际安全事务中发挥作用的愿望和坚持道义的立场。后者可以说也是对于俄罗斯文化传统的“荣誉”的继承。(65)安德烈·P.齐甘科夫.俄罗斯与西方:从亚历山大一世到普京[M].关贵海,戴惟静,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4-6.

    对本国和世界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与挑战,一方面中国领导人在一些国际场合阐述自己的应对原则和立场;
    另一方面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文件(如《国家安全法》),加之相关媒体报道和阐释。比如,宣誓“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防御性国防政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
    声明“反对霸权”;
    主张通过互信、合作,实现共同安全;
    呼吁世界各国共同防范冲突和战争。(66)1995年在东盟地区论坛上,中国提出了“新安全观”,后来又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中国向东盟论坛提交中方新安全观立场文件(附全文)[EB/OL].(2002-08-01)[2022-05-25].http://news.sohu.com/13/78/news202417813.shtml.(67)习近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N].人民日报,2014-04-16(1).因此,中国应对策略可以描述为国家自卫型、合作型、透明型。这些特点,可以与一系列中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现实、国家战略、国际语境联系起来:天下观/整体观、全球化认同、和谐原则、礼教传统、爱好和平传统、安全保障传统(“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毋庸置疑,这一切也是为回应西方炮制的“中国威胁”论。(68)早在1998年,中国第一部国防白皮书《中国的国防》中就阐述了实现安全的方法:“通过对话增进信任,通过合作谋求安全,相互尊重主权,和平解决争端,谋求共同发展。”2019年,《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进一步丰富了该立场:“中国军队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秉持正确义利观,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改革,深化双边和多边安全合作,促进不同安全机制间协调包容、互补合作,营造平等互信、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国家安全观话语的三要素相互联系,中、美、俄三大国的国家安全观话语体系之间也形成异同关系和互动关系。因此,在上述分列分析基础上,我们必须综合各国安全观话语在理念构建和国际交互上的特性,并对此进行比较以凸显三者之间在理念上的异同关系和权势上的对应关系。

    美国秉持“美国+盟友优先”霸道型国家安全观。(1) 美国以本国为出发点和标准定义世界安全局势。(2) 美国将本国和盟友伙伴一齐划为“国家安全”载体,外加特定的全球层面,即经济体系和价值体系。(3) 美国以本国的社会制度为标准分割国际社会,强调以实力对付异己(非)国家行为体。这里需特别指出的是,美国关心的是维护和提升自身及盟友的安全;
    它只宣扬自己在维护世界安全中的作用,避而不谈其他国家的贡献。从中可以看出其逻辑:只有美国优先,才能让美国再次强大;
    只有强大的美国,才能领导世界;
    (69)奥巴马政府偏重相反的逻辑:掌握世界领导权,才能使美国强大。当然,两者其实也相辅相成。只有美国强大,才对盟国伙伴有利。这种逻辑,既为满足国内政治经济需求,也为获得盟国和友邦的支持。

    俄罗斯秉持“国防为纲、全球为界”刚健型国家安全观。首先,俄罗斯悉数内部各领域面临的威胁和风险;
    但不同于美国,从全球、国际和地区的角度审视威胁与挑战,并警告世界存在不稳定因素、不平衡状况。(70)参见2015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第二章第十三条。其次,将国家安全利益限定在俄罗斯联邦之内(国家、社会和个人),也不同于美国。再者,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保障手段全面、综合,包括十个方面,其中国防最受重视(既是长期国家利益,也是国家战略优先方向——既是目的也是手段)。(71)参见2015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第三章第三十、三十一条。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与中国相同,俄罗斯宣称秉持平等互利包容合作,维护国际法和联合国权威的立场,并且呼吁国际社会共同采取这样的立场。(72)参见2015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第二章第十五条、第四章第八十七、一百、一百零一条。

    新时代中国秉持“总体合作可持续”包容型国家安全观。第一,在世界局势问题上,中国从全球角度、人类期望出发,烘托趋向和平谋求发展的景象,但也一分为二地指出对于本土和全球的威胁与挑战。第二,在安全载体问题上,中国明确表现为自我国家型的,但也提示各国的安全是相连的。第三,在安全威胁和挑战应对问题上,中国一方面主张总体措施,另一方面通过立场宣示呼吁世界各国平等合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向世界明确、系统地提出安全立场,既表达了与世界各国共护和平与安全的强烈意愿,又明确承诺了一系列在安全领域永远不会做的事。

    比较三国不同的话语体系,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这三个世界大国对于国家安全都具类似的根本需求和强烈意志,而且对世界安全都具有重要的关切。(2) 在国家安全风险研判上,美国只关乎自身,并以此为视角,将世界表现得极为危险;
    而中国和俄罗斯相似,不仅注意自身,而且关怀世界;
    只是中国将国际局势描写得最为平和。(3) 在安全载体界定上,美国以其联盟为界限,分裂世界,并有向世界扩张的趋势;
    而中国和俄罗斯均以本国为安全载体,同时坚持包容性安全;
    只是俄罗斯还包括了自身特定的国际安全地位。(4) 在安全保障措施上,美国最为含混(捍卫国土与国民,促进经济繁荣,以实力保和平,扩大美国影响),并且以美国为中心,压制异己;
    俄罗斯最为详尽(设立九个“国家战略优先方向”);
    中国最为明晰,一方面宣示安全行为的性质(防御性国防政策)和界限(防御、自卫、后发制人军事战略),另一方面表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安全的观念、立场、期望。(5) 在国家安全问题的交互行为上,中国和俄罗斯皆通过平等、包容、合作原则的宣示,构筑了与世界其他国家一种团结友好的关系。而美国不同,通过抬高自己,分裂世界,以实力压制异己国际行为体,因而建立了一种强权排他性国际关系。

    国家安全观是国家安全战略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和指针。由于国家安全观会影响国际安全沟通与交往,所以还有形塑国际关系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从文化话语研究视角出发,提出国家安全观不是抽象的概念或认知,而是话语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受历史文化社会政治等因素的牵引,具有影响本土、形塑世界的效应。因此在方法上必须采取整体辩证、跨文化、跨学科的进路,以透彻把握国家安全观的本质特性和功能。

    一方面,中国将继续并长期承受“中国威胁”论的挑战和阻挠。另一方面,中、美、俄是百年变局中左右国际安全格局和秩序的世界大国。因此,正确深入认识这三国国家安全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中、美、俄国家安全观有共性,更有差别,而且形成一定的权势关系。下面我们将根据上述中、美、俄国家安全观的研判,就中国如何建设发展好国家安全话语体系,有效参与国际安全治理,提出相应的观察和建议。

    (一) 学习相关国家安全政策话语,以提升我国国家安全和世界安全认知。本文对国家安全观话语研究显示,各国均可能提供丰富且有益的国家/国际安全信息。比如俄罗斯2015年便提示瘟疫在扩散,并已造成未知病毒。

    (二) 对主要国家的国家安全观展开调查和比较,为建设完善的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战略理论提供参考。关于国家安全观,美国和俄罗斯提出了不同的范畴、概念、原则,也进行了不同的实践;
    对更多相关国家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国家安全理论发展增添更丰富的资源。

    (三) 研习主要大国的国家安全观传播经验与教训,以增进我国安全传播理论发展与创新,提高我国安全传播能力。我国的国家安全话语全球传播工作起步相对较晚。有经验的国家已经展现较为明确且不同的话语体系,可以为我国话语体系建设及其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俄罗斯与美国的方式和进路迥异,前者在信息上较全面系统,在情态上包容平和且原则性强,后者强硬排外且透明度差。

    (四) 中、俄之间在原则和道义上有重要的相似之处,因而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应利用和发挥这些潜力,为两国,更为世界(未来)的安全贡献力量。与美国不同,中、俄两国都具有全球的视野、关乎人类的命运、愿与各国发展平等合作的关系;
    都表达遵守国际规则、支持联合国的立场。强权政治、新冷战、不平等、不稳定的国际秩序下,中、俄两个世界大国有能力,更有责任,去积极抵御霸权扩张,倡导文化多元和谐,推动和平发展事业。

    (五) 积极推动国家和国际安全观对话与批评,以增进理解,扩大共识,争取共赢。我们的分析显示,中、美、俄有重要的差异,也有根本的共性,比如都有保障自己国家安全的利益诉求。然而,无知、偏见、曲解、分歧、甚至诽谤,已成为大国关系和世界安全的严峻挑战。“国家安全”不仅是一种状态和能力,而且可以说也是国家的自然需求;
    国家安全与地区/国际/世界安全不可分割;“全球经济体系”“普世价值”“国际规则”不应也不可能通过恫吓武力决定。这样的问题必须也只有通过交流对话与批评改革来解决。

    附表 中、美、俄国家安全文件一览

    续 表中 国美 国俄 罗 斯国务院新闻办: 国防白皮书非定期文件总统: 国家安全战略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国家军事战略总统令 总统: 国情咨文2004年《2004年中国的国防》2005年《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006年《2006年中国的国防》2006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2004年《美国国家军事战略》2000—2007年国情咨文2009年《2008年中国的国防》2011年《2010年中国的国防》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2010年《国家安全战略》2011年《美国国家军事战略》2008—2011年国情咨文2009年《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2013年《中国武装力量的多样化运用》2014年4月15日,总体国家安全观2012年国情咨文2013年国情咨文2014年国情咨文2015年《中国的军事战略》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2015年《国家安全战略》2015年《美国国家军事战略》2015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安全战略》2015年国情咨文2016年《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 2016年《信息安全学说》2016年《俄罗斯联邦2030年前国家文化政策战略》2016年国情咨文

    续 表中 国美 国俄 罗 斯国务院新闻办: 国防白皮书非定期文件总统: 国家安全战略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国家军事战略总统令 总统: 国情咨文2017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2018年《关于批准2025年前及远期保障俄罗斯联邦核与辐射安全的国家政策原则》2018年国情咨文2019年《新时代的中国国防》2021年《国家安全战略中期指导方针》2019年国情咨文2020年国情咨文2021年国情咨文

    猜你喜欢 安全观话语国家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重庆与世界(2022年6期)2022-06-22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重庆与世界(2022年6期)2022-06-22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推动国家总体安全观入脑入心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若干思考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6期)2018-06-22把国家“租”出去华人时刊(2017年23期)2017-04-18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16年1期)2016-09-10话语新闻浙江人大(2014年6期)2014-03-20话语新闻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相关热词搜索:俄国视角话语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