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青海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基本经验

    青海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基本经验

    时间:2023-02-26 10:40: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景 芳

    (青海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青海西宁 810008)

    贫困是世界性的社会现象,反贫困是世界性的难题。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解决绝对贫困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有关扶贫攻坚法规和制度体系的逐步健全与完善,一系列的政策和扶贫资金更加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深度贫困地区积极利用政策红利,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创造了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超大规模人口脱贫的奇迹。青海省积极践行国家政策,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打造特色产业体系,激发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为相对贫困的治理积累了经验。

    青海省深度贫困地区主要包括三江源地区和东部干旱山区。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世界上生态最敏感的地区。东部干旱地区主要在湟水流域,生态破坏较为严重。两区总体特征是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结构调整缓慢,工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低,是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严酷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青海省农牧区生产条件最差的区域,农牧民的贫困具有特殊性。如三江源地区区位劣势明显,广大农牧民逐水草而居,社会发育迟缓,生产生活方式传统,抵御贫困的能力弱,小规模的畜牧业家庭经营无法适应大市场的需求,整体性贫困现象明显。近年来,青海省政府加大扶贫攻坚力度,以产业发展助力精准扶贫,取得了与历史相比的最好成效。

    (一)特色种养业扶贫

    深度贫困地区生态资源具有比较优势,各级政府从本地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种养业。2016年,按照涉藏地区人均6400元、农区人均5400元的标准,引导扶持贫困人口发展到户产业,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小额信贷、互助金补助等方式共计扶持44.35万有能力的贫困人口发展种养业。[1]2017年,泽库以牦牛、藏羊为主导产业,立足有机畜牧业产业园基础,园区共辐射带动全县贫困户5670户19845人。[2]2018年,海南州着力发展牦牛、藏羊、青稞、油菜四大产业,通过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共实现农牧业增加值3.5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539元。[3]黄南州投入1.15亿元扶持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26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安排6000万元实施4个县的扶贫产业项目,扶持建设78家民族手工扶贫车间,为当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长期脱贫打下坚实的基础。[4]

    大通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取得实效。2017年,鑫隆板蓝根种植营销专业合作社与朔北乡东至沟村109户农户签订了210亩当归的订单种植协议,由农户出人出力进行种植,合作社为农户进行统一供种、收购和销售,并免费提供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技术指导。[5]在该合作社的带动下,东至沟村当归平均亩产达到700公斤,实现总产值132.3万元,纯收入69.3万元,参与种植的64户贫困户户均增收6358元。[6]多林镇的马铃薯与高寒燕麦种植、边麻沟“花海农庄”、青林乡的中藏药材种植等均实现了贫困户的稳增收。海东市依托区域资源,积极优化种植结构,特色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帮扶4万多户贫困家庭发展经营性产业,积极发展富硒产业取得实效。目前,已建成8个富硒生产基地、5大富硒产业链,培育和开发出20多种富硒产品。马铃薯、辣椒、冷水鱼养殖等也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二)现代服务业扶贫

    近年来,信息、金融、商务、文化体育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就电商扶贫来看,主要是通过加强深度贫困地区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条件具备的贫困村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方面取得初步成效。2015年以来,帮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线上销售2115万元,实现网络零售额9亿元,带动就业2800多人。甘德县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开通独立电商运营店铺1282个,开通村集体店铺14个,直接带动贫困户增收26282元。

    (三)生态文化旅游业扶贫

    牧区依托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大力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在旅游景区等项目中,优先安排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并依托景区环境因地制宜地开办农家乐及传统手工艺品制作,这些举措在给广大牧民群众提供就业机会与直接的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使得贫困户通过培训获取了就业技能。如三江源国家公园在生态体验与环境教育项目中,给予每一户牧民以驾驶员、解说员、导引员、维护员、监测员、歌舞演员等工作岗位,保证每个贫困户家中至少有一人有固定的工作,保证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据统计,此项计划每年合计提供岗位数1522个,直接增加了贫困户的经济收入。

    (四)民族特色手工业扶贫

    “十三五”期间,“各州集中打造以文化休闲为主的农家乐500多家,休闲农牧业聚集村、民俗村36个”;
    [7]省扶贫开发部门投资1.69亿元,在同德县建设以文化产业为引领的产业园区,入驻企业13家,年产值达1.8亿元。黄南州依托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契机,深挖区域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了热贡文化艺术产业园区、藏民俗文化产业园区等多个园区,形成文化带动地区发展的新模式,实现了贫困户的脱贫增收。民族手工业主要是中藏医药材等生物资源的加工、民族用品和工艺品的制作,吸收贫困户就业,或者通过技能培训以订单销售等方式,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据统计,民族特色手工业扶贫解决了2.2万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

    (五)新能源扶贫

    “十三五”期间,由于光照资源丰富,荒漠化土地资源充足,大部分贫困村具有建设光伏电站的比较优势,青海省将绿色产业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扶贫攻坚的新力量。“采取村级联建等方式,为全省39个县市区1622个贫困村建设光伏扶贫电站,6808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由此受益。”[8]“2019年,民和县光伏扶贫项目预计年发电量达6000万千瓦时,年收益资金4000余万元,全县125个贫困村627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班玛县在格尔木的‘飞地’光伏扶贫项目的实施,直接带动了30个村的发展,1144户3047人受益。”[9]

    青海深度贫困地区各县域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在推进区域扶贫脱贫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深度贫困地区扶贫脱贫的典型。本部分通过班玛县、乐都区、湟中区三个典型案例,分析其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一)班玛县产业扶贫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1.主要做法。班玛县隶属果洛州,属于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有深度贫困乡镇8个,贫困村13个,总人口29445人,其中,贫困人口1984户7959人,全县贫困发生率32.91%。[10]班玛县是三江源自然保护核心区,产业发展空间狭窄。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班玛县从实际出发,在“夹缝”中找出路、谋发展,充分依托和挖掘县域资源优势,通过创新构建产业体系,成功实现贫困村和贫困户与产业发展的有效对接。

    一是按照县域不同的区域功能,根据马可河流域、多柯河流域、开柯河流域资源现状,构建产业发展格局。在玛可河流域重点发展有机蔬菜、有机青稞、班玛藏茶种植以及林下经济作物培育,形成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在多柯河流域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形成规模养殖,逐步构建了有机生态养殖产业体系。在开柯河流域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温泉休闲度假旅游产业,构建了红色旅游产业体系,兴办家庭宾馆16家。[11]同时,积极发展电商项目,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为收入的增加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是龙头企业引领藏雪茶产业发展。班玛县利用良好的生态资源,成立藏雪茶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茶树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化经营,共种植藏雪茶1.85万亩,建成了玛可河两岸长100公里的青海省首个万亩藏茶种植基地。2016年至2019年,藏雪茶产业四年总产值1718万元,其中种植藏雪茶产值达665万元,生产产值达1053万元。2019年,班玛县藏雪茶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就为50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平均分红2300元。藏雪茶产业成为班玛县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12]

    三是加大金融机构对扶贫产业的支持。累计投资3971.19万元实施了生态畜牧养殖、红军服装加工厂、格萨尔大酒店、农贸综合市场、黑青稞酒加工等5个到户产业项目。针对贫困户发展产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注入风险防控资金300万元,撬动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支持,共计发放金融扶贫贷款372户1534.1万元。“在13个贫困村成立互助协会,共计吸纳会员809人,2017年至2020年初累计发放互助资金借款809人1423万元。”[13]

    四是重视各方利益联结机制建设。班玛县将514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到户产业资金3295.37万元和赛来塘镇德昂村、江日堂乡多日麻村上海援建资金400万元资金集中使用,实施综合性酒店开发。同时,将2020年光伏电站资金1517万元和2018年至2019年13个贫困村的集体经济资金1300万元,分别投入青海省果洛州扶贫开发局发展投资公司,用于实施易地式光伏扶贫电站项目。

    2.扶贫成效。一是产业精准扶贫提高了贫困户的收入。光伏扶贫项目已产生分红资金94.47万元。特色产业发展中,“8100名贫困户人均增收848元;
    通过培训参与民族产业发展,110名建档立卡户通过‘培训+就业’的方式,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家庭宾馆带动每户年均增收约4000余元”。[14]电商发展实现贫困家庭待业青年就业40名,每人每月工资为底薪+提成收入近1800元。2019年产生效益274.62万元,带动1453户6205人户均增收1890万元。2018年至2019年藏雪茶产业分红约191万元,累计带动517户179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3694元。2019年,受益资金229万元,带动31个行政村1217户514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1679元,带动德昂村、多日麻村集体经济增收12.4万元。投入到户产业资金252.78万元,实施农贸综合市场项目,产生分红资金15.7万元,带动68户39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2309元,人均增收397元;
    [15]利用4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户产业资金实施黑青稞酒加工产业,产生效益12.74万元,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2770元,人均增收640元。二是利益联结机制切实增强了脱贫攻坚的合力。针对产业选择困难的贫困户、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贫困户资产收益脱贫,实现从“牧民”到“股民”的转变。三是通过金融扶贫政策落实和互助资金借款,进一步激发了贫困群众自我造血、自我发展、自我脱贫的意识,建成了一批集藏式餐饮、畜牧养殖、炒面加工、商品百货等个人产业。

    (二)海东市乐都区特色种植业:富硒产业园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主要做法。近年来,乐都区在354个行政村中,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141个,贫困人口8798户29663人。[16]为实现精准扶贫攻坚任务,乐都区立足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扶持富硒大蒜等特色产业,推动产业链不断延伸,上下游产品不断丰富,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农业自身经营效益不断提升,减贫成效显著。

    一是因地制宜,开发富硒农产品。结合消费者更加注重生态、健康的消费需求,“巧打‘富硒’和‘长寿’资源牌,大力发展富硒农产品种植,建成了规模庞大、设施齐全的富硒产业园,目前,已累计投入农资1407.2吨,折合资金共计1056万元,富硒农产品种植基地覆盖面已达到14350亩,辐射面积5万亩”。[17]二是推广资产收益分红项目。将项目资金657.18万元以股权投资的形式折股量化给建档立卡贫困户,以10%的固定利率(540元/人·年)每年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让无劳动能力或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分享财政支持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弥补脱贫攻坚产业发展薄弱环节。三是通过积极推广、广泛宣传组织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让农户将自己种植的富硒农产品在家门口进行初加工,由富硒产业园按加工后的价格收购的办法,提高了贫困户自主项目增收,实现了专业合作社资源整合与企业合作共赢。

    2.扶贫成效。一是贫困户的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富硒农产品种植基地、小微加工基地群、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在农产品种植、农资采购、技术指导、产品收购销售全方位密切合作,延伸了扶贫产业链条。通过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农资,指导农户种植富硒农产品,使贫困户产业发展收益不断提高,14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38户1217人实现年终资产收益分红。[18]

    二是培训成效显著。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富硒农产品种植技术培训15300人(次),培养技术骨干1326人,在确保富硒农产品种植持续科学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贫困户的经营能力,确保了贫困户的稳步增收。

    三是贫困户就地就业有了保障。为进一步实现贫困人口持续就地就业增加收入,富硒产业园将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安排到产业园就业,现常年在产业园就业农民8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6人。季节性用工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达6000人(次),直接增收50万元。

    四是加强了低保兜底与产业扶贫的有效衔接。进一步提高了低保兜底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可能性,富硒产业园将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元折股量化给低保兜底户,每年向低保兜底户分红,分红涉及40个村200户584人。[19]

    (三)西宁市湟中区卡阳村生态旅游业精准扶贫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1.主要做法。卡阳村为汉藏混居民族村落。山势独特,原始森林茂密,是距离西宁市区最近的原始天然林区。长期以来,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作物种植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落后,致使很多村民处于贫困线以下,全村256户中,贫困户达44户共131人,被青海省列入贫困村行列。近年来,卡阳村利用自身优势,充分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建设山水生态美丽乡村,以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做强地区旅游经济。在不到两年时间里,由青海省省定的贫困村一跃成为最美小山村,村中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一是积极建设美丽乡村。2015年以来,结合村庄实际,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在卡阳景区带动下,第一书记带领村“两委”,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共计1980万元,“乡趣”企业累计投资5000万元,共同打造出全省首条7.8公里乡村旅游扶贫公路,并在村内修建太阳能路灯,建设村内文化广场、老年幸福院、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先后实施了村庄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极大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并为开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同时,为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卡阳村出行条件,在湟中区交通局与村干部共同努力下,青海省首条交通扶贫公交专线落户卡阳村,并成功开通运行。

    二是以党建引领贫困户脱贫致富。“西宁市乡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村党组织紧密联系,于2017年联合周边上庄村、前庄村、中庄村、泥隆台村、白崖一村、卡阳村6村村委成立“乡村旅游中心党委”,以党建强企、环保发展、旅游富民为主线,科学合理利用地域自然优势,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有机融合,引导企业守法经营,发挥党建引领在引导群众脱贫致富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重视对贫困户的扶智与扶志。卡阳村是开通了“530”金融贷款的贫困村,为贫困户申请免息贷款,协助村内劳务输出,选派优秀年轻人赴省城知名企业务工,不断扩宽年轻人的眼界,从而更好地回报家乡。开展技能培训帮扶,村党委组织带领民众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有针对性地学习餐饮、汽修、驾驶等方面知识,转变村民原有的等、靠、要的旧观念,不断提高贫困人员的就业能力和主动参与的能力,不断增强贫困户的就业信心。

    2.扶贫成效。一是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贫困户增收的坚实基础。卡阳村拥有大面积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高达81.1%,户外健身休闲资源极为丰富,藏传佛教寺院羊巴林寺,风景秀美,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通过招商引资,带动形成农家乐和种植养殖合作社、劳务输出队、农机化专业生产队和各种旅游服务点。由于持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旅游设施,建设完成游客服务区、扶贫产业园、大型停车场、房车露营区、民俗木屋度假区、户外休闲健身区、文化服务区等功能区域,乡趣卡阳进入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旅游推介名单,全国生态文化村和“青海户外健身休闲产业基地”等称号,景区年接待游客可达30万人(次)。全村从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元,增加到2019年的1.2万元,实现了“户户都增收,家家都脱贫”的发展预期。截至于目前,卡阳村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得以根本性解决,贫困户44户256人,全部脱贫摘帽。

    二是就业创业有了保障。产业扶贫既能带动有意愿、有能力的贫困户参与到产业化经营的全过程中,因人因能提供就业岗位,还能吸引外出打工人员返乡,保证扶贫成果。卡阳景区优先吸纳村中有劳动能力贫困户39人在景区务工,月收入达3000余元;
    景区主动让出餐饮功能,鼓励贫困户开办“农家乐”,并为每户配分了2万余元的餐厨设备。通过旅游项目带动,全村发展农家乐47家,其中贫困户发展农家乐6家,景区设立小吃摊位80个,其中贫困户设立摊位10个,通过发展形成了集小吃、销售、餐饮一体的形式,户均增收4万元;
    “乡趣”企业带头成立农机化扶贫专业队,为懂技术、有能力的4户贫困户提供平台,垫付购买农具,为贫困户创造就业机会。

    三是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意识。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是让贫困户具备融入产业发展的能力条件。主要是针对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或文化素质不高、劳动技能不足或对国家扶贫政策认知差等现状,通过思想教育、对口专业帮扶,协助劳务输出和技能培训,以更加具体的举措进一步提升了贫困人口的“造血能力”。

    与此同时,通过溢出效应辐射带动周边地区脱贫。卡阳村在实践中,成功实现了由单一的种植业向以生态旅游经济为主的产业融合的转变,持续增加了村民的收入。现已辐射带动上庄、前庄、中庄、泥隆台等村走上致富路。

    从产业扶贫典型个案可以看出,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等扶贫方式带动了深度贫困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减少了生态脆弱区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有效改善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贫困人口的收入由此不断增加。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充分享受国家扶贫政策红利,逐渐做大做强,扶贫济困能力不断得以提升。青海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取得实效,其基本经验是:

    一是找准产业发展靶向目标。深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且低级化,项目支撑作用有限。扶贫攻坚必须因地制宜,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只有充分挖掘特色和亮点,才能形成自己有优势、有品牌的产业,使产业扶贫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径。班玛县根据县域功能定位大力发展藏茶产业、乐都区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富硒产业、卡阳村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都初步显现了因地制宜找准产业发展靶向目标的重要性,产业扶贫的精准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了基础。

    二是龙头企业是产业扶贫的中坚力量。其在资源整合、要素集聚、产品营销、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明显超过农业合作社。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实现贫困地区与贫困户脱贫致富,需要大力培育、扶持和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增强带贫减贫动能,使其成为增强深度贫困地区创新驱动能力的领航者。实践证明,产业扶贫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原则,围绕“抓龙头、带农户、促增收”思路,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能够通过科技创新延长产业链,促进扶贫工作提质增效。乐都区的青海宏恩科技有限公司、卡阳村的西宁市乡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都在扶贫这一大的民生工程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是贫困户的参与是增强扶贫实效的关键。做好扶贫产业,必须要保证贫困户真实参与到扶贫产业链的各环节中,坐等分红扶贫现象不利于贫困户的持续脱贫。通过健全贫困户的参与机制分享收益,动员贫困户积极发展产业,激发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扶贫产业的选择也不能脱离贫困户的意愿,要充分尊重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进村入户调查贫困户家庭和个人的技能、特长、发展愿望,合理确定产业发展方向和项目,以使产业扶贫取得理想的效果。

    四是扶贫产业的精准离不开政府的有效支持。产业扶贫是实现精准扶贫的根本之策,因此,地方政府切实发挥职能优势,做好产业精准扶贫规划,逐村落实产业发展方案,能够保证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同时,政府做好产业扶贫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从经济资源方面为贫困地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有效扶持,能够确保工作任务有效落实。

    五是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主体,其生产经营必须依据市场反馈的价格信息来定。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有利于市场主体正确决策,减少失误,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杜绝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现象的发生,要把职能真正转变到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上来。政府职能错位不利于化解市场风险,实现经济良性发展。扶贫产业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精准对接市场,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和新型经营主体的牵引作用。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发展、产品开发的低成本、高效益。同时,必须加强品牌建设,向品牌要效益。

    综上所述,青海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诸如产业项目的政府主导、隐形配套带来的政策性负担、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产业同质化倾向带来的市场风险等问题,要在未来相对贫困的治理中加以解决。要秉持“大扶贫”工作理念,立足新时期的历史方位,以全面增强深度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和持续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为目标,坚持市场导向,扶持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以产业增效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开创未来相对扶贫治理工作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贫困户发展 金融扶贫站惠及3万贫困户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今日农业(2020年20期)2020-12-15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12-15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石油沥青(2020年1期)2020-01-01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红土地(2019年11期)2019-12-04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当代陕西(2019年18期)2019-10-17“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当代陕西(2019年11期)2019-06-24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相关热词搜索:青海贫困地区扶贫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