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湾区媒体既要留住乡愁又要讲好新区故事——《南沙新区报》“明珠湾”副刊融合传播分析

    湾区媒体既要留住乡愁又要讲好新区故事——《南沙新区报》“明珠湾”副刊融合传播分析

    时间:2023-02-26 12:35:0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潘晓婷 李立志

    地处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汇集之地,广州城市副中心南沙新区的《南沙新区报》,是广东重要的地方传媒,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内地面向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两地的重要媒体窗口。随着大湾区建设的推进,内地与两个特别行政区联系得更加紧密,《南沙新区报》担负着重要角色,发挥着独特作用。该报自2016年9月创立之初便成立“明珠湾”副刊,坚持每月推出1-2期,持续至今。《南沙新区报》的“明珠湾”副刊始终坚持导向原则,紧贴新闻时效,做时代的见证者与记录者,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宣传地方文化的重任。因此,《南沙新区报》“明珠湾”副刊往往将重点放在本地题材,坚持价值引领和文化品格的有机统一,从本土化的视角进行报道,结合报纸、新媒体等媒介生动呈现,从而编发有特色、读者喜闻乐见的作品,讲好南沙故事,留住乡愁,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可。

    新闻舆论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
    新闻报道要讲导向,副刊、专题节目、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

    好的文艺作品是鲜活的时代报告,也是生动的历史记录,作为新闻与文学结缘产生的报纸副刊,肩负着正面引导舆论、弘扬时代主旋律、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任,做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因此,《南沙新区报》“明珠湾”副刊在约稿方向及文稿刊登选择时,注重把握时代主旋律,深入挖掘当地红色资源,结合时事热点,讲好红色故事,致力于在副刊中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红色文化软实力,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

    以《南沙新区报》“明珠湾”副刊刊发的《生命中最光荣的一天》一文为例。2021年6月,新冠肺炎疫情侵袭南沙,作者将故乡在南沙的伟大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入党事迹与南沙党员站在抗疫最前线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基层党支部在星海故里举办新党员宣誓仪式等相结合,以冼星海曾在当年入党当天日记所写的“这一天可以说是生命中最光荣的一天”为主题,在重温冼星海事迹的同时,讲述了南沙党员牢记使命责任,用实际行动践行入党宣誓时的承诺。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该作品以“生命中最光荣的一天”切入,重温冼星海生平事迹的同时,将南沙党员牢记使命担当,在疫情下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形象深刻展现,作品内容丰富,语言表达流畅,生动又具吸引力。作者运用文艺作品鼓舞党员群众士气,进一步强化革命传统教育,让党员干部和群众从文艺作品中汲取奋进力量,增添党史学习教育活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该作品成为南沙区众多基层党组织主题党课的学习材料,鼓励党员群众向冼星海与优秀党员学习,坚持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形成了广泛、良好的传播效果。

    “报纸具有明显的地域化特征,读者也有明显的地域亲近性。”亲近性是地方报纸生存发展的基础,地方媒体要紧紧依托当地,大力传播本土文化,包括展现本土文化的过往历史,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名人,以及讲好新时代发展中的当地故事,在极大地引起当地读者产生强烈共鸣、留住乡愁的同时,也起到展现并提升本土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的作用。

    《南沙新区报》部分副刊版面

    在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地方文化等方面,报纸副刊的影响力都不可低估。讲好南沙故事,传递南沙声音,从本土化视角切入,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学副刊,是《南沙新区报》“明珠湾”副刊创办的初心。诸多经验表明,注重从当地生活中寻找素材、激发灵感的作品大多收获了群众好评,有的甚至经久不衰。因此,在选题方面,《南沙新区报》“明珠湾”副刊往往将重点放在本地题材,即具有本地特点的现实生活、历史沿革、历史风物、文化传统等。深耕地域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参与地方文化的构建,不但满足了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丰富市民生活,也提升了市民的审美情趣和认同感、幸福感。

    以《南沙新区报》“明珠湾”副刊刊发的《在南沙,寻迹孔子》作品为例,在南沙区大岗镇,存有孔子像、孔子衣冠冢、孔家祠等历史建筑。在相关人员的带领下,作者通过实地考察、采访相关人物,在大岗镇寻迹“孔子”元素,挖掘了大岗镇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再现大岗镇尊师重道的文风、乡风。姓氏宗祠是岭南地区常见的传统建筑,它是儒家礼制的产物,是崇孝敬祖的场所,是民间建筑的瑰宝,祠庙大多建筑宏丽、工艺精美,集建筑、雕刻、绘画、书法、文学于一体,承载体现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悠远的传统风俗。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孔家祠充满历史沉淀的建筑、岭东孔家人尊孔尚儒的家风文化跃然纸上,读者们借此深入了解到南沙的孔子文化以及当地孔子诞、开学礼等极具特色的文化活动。

    窥一斑而知全豹,南沙区拥有不少文物建筑,传统文化深厚。通过该作品,展现了南沙持续保护文物古建筑、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在这里,古老传统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如何转型、如何融合发展成为当前媒体创新的重中之重。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宣传本土文化的报纸副刊也必须融合新媒体传播的特点,突出重围。《南沙新区报》“明珠湾”副刊作品不再局限于报纸这个单一的介质,而是实现了纸媒、网络、手机等多介质的传播,借助新媒体手段将副刊作品推送到更多的读者面前,实现了新闻版面与新媒体的联动与融合,增强了新媒体语境下副刊的影响力,逐步把报纸副刊建设成本土文化传播的高地。

    《南沙新区报》“明珠湾”副刊在选稿刊发之前,有前瞻意识地策划了一些读者喜闻乐见、思想健康向上、可读性强,并适用于在新媒体渠道上刊播的内容,多种传播渠道使得极具地方特色的副刊作品绵绵延续,款款行进,一路高歌。

    以《南沙新区报》“明珠湾”副刊刊发的《“船”梭百年》漫画作品为例,本组作品以南沙居民息息相关的船作为载体,以船的演变来展现南沙的百年巨变。从小小一叶渔舟到20万吨巨轮,从不起眼的渔港到面向世界的海上门户,描绘了百年以来南沙飞跃发展的新时代画卷,侧面体现建党百年来国家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该作品提前策划,考虑多渠道传播方式进行刊播,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团队搜集大量相关照片和文字资料,按照时间线和发展进程安排整体结构,同时在文案上精心梳理,挑选了最具代表性的七个场景,在绘制过程中,根据照片原型,通过水墨淡彩的视觉表现手法进行手绘创作。

    该作品除了以漫画形式在报纸上刊发外,还结合线上宣传的方式在“广州南沙发布”微信公众号平台上同步推出,以漫画长卷形式进行发布。此外,作者团队还特别制作了漫画视频,运用各种剪辑手法及特效制作等,将作品的绘制过程进行渲染,配上合适的音乐在多平台刊播,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现作品内容、主题。该作品推出后在各媒体平台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相继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以及南方+、腾讯等多家主流媒体和头部平台转载,形成立体化的传播效果。

    注释:

    [1]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

    [2]高卫兵.致力于地域文化的文本化探索——新媒体时代地方报纸副刊的转型路径[J].中国报业,2022年第7期.

    猜你喜欢 副刊明珠南沙 省志所载报纸文艺副刊勘误及其考订新西部(2022年4期)2022-05-07丁力:南沙未来“兵家必争”,南沙枢纽引领大湾区开创融合新格局!房地产导刊(2020年8期)2020-09-11持续发力! 6条村招标成功,多个房企角逐南沙旧改!房地产导刊(2020年7期)2020-08-24扩宽眼光才能认知更多 拜访南沙区前辈发烧李家庭影院技术(2019年11期)2019-12-09突出地域民族特色 做精做专副刊版面——以《西藏日报》副刊为例西藏艺术研究(2019年1期)2019-09-04融媒体时代,如何释放报纸副刊的正能量——从菏泽日报副刊作品《书记的耳光》说开去传媒评论(2019年1期)2019-03-25多瑙河畔的明珠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明珠十斛买娉婷传奇故事(破茧成蝶)(2015年5期)2015-02-28夏明珠火花(2015年5期)2015-02-27报纸副刊的问题探析新闻爱好者(2009年7期)2009-06-10
    相关热词搜索:新区南沙副刊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