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高良姜素减轻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脂肪变性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高良姜素减轻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脂肪变性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时间:2023-02-27 08:25: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岑发丽, 李权春,朱丹,何晓莉,毛丽,邱欢,赵婷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非酒精、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肝损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NAFLD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1]。NAFLD与遗传易感、胰岛素抵抗等密切相关,可进一步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2]。肝纤维化是肝脏细胞应对慢性刺激损伤而形成的,是NAFLD渐进性病理改变过程,属可逆病变,积极合理抗纤维化是减轻肝细胞损伤抑制肝硬化的重要措施。目前对NAFLD的治疗多以降糖减脂为主。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NAFLD的药物迫在眉睫。近年来中药在减重减脂和改善脂肪肝方面效果卓越。高良姜素(galangin)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从高良姜根中提取,具有抗炎、抗凋亡、抗氧化应激、抗纤维化和抗肿瘤等作用[3]。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良姜素可以改善肝纤维化,如Wang等[4]发现高良姜素通过下调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减少脂质过氧化,从而减轻四氯化碳介导的大鼠肝纤维化。Xiong等[5]发现在TGF-β1诱导的人肝星状细胞LX-2中,不同浓度的高良姜素通过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LX-2的活化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通过上调Bcl-2相关X的蛋白质/B细胞淋巴瘤-2(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 cell lymphoma-2,Bax/Bcl-2)水平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改善肝纤维化。因此推测高良姜素对NAFLD肝纤维化可能有效,但相关研究目前报道较少。

    本研究通过构建NAFLD大鼠和细胞模型,观察高良姜素对NAFLD模型中脂质代谢和纤维化的影响,并进一步阐明其具体的分子机制。以期为NAFLD的治疗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

    1.1 材料

    1.1.1 实验动物 60只7~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体质量为250~280 g,购自成都华西海圻医药科技有限公司(SYXK(川)2021-238)。饲养于室温23~25 ℃、湿度55%~60%的环境中,光照和黑夜各12 h,饮水饮食正常,分笼饲养,于1周后实验。本研究符合一般动物实验伦理学原则。

    1.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LX-2细胞(上海传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胰蛋白酶(美国Invitrogen公司);
    DMEM培养基(美国Gibco公司);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检测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茜素红、油红O染色试剂盒(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
    HE染色试剂盒、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p-AMPK抗体(北京博奥森生物科技限公司);
    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I型胶原(Collagen-I)(美国Applied Biosystems公司);
    CCK-8试剂盒(上海同仁化学研究所);
    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脂肪酸合酶(FA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引物(苏州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高速冷冻离心机(德国Eppendorf公司);
    Bio-Rad蛋白电泳仪、转膜仪、凝胶成像系统(美国伯乐公司);
    CO2培养箱(美国Thermo公司);
    倒置相差显微镜(日本Olympus公司)。

    1.2 方法

    1.2.1 动物分组及模型制作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NC组)、高脂组(H组)、高良姜素低剂量组(H+Gal L组)、高良姜素中剂量组(H+Gal M组)和高良姜素高剂量组(H+Gal H组),每组各12只。NC组大鼠喂以普通饲料,其余各组均喂以高脂饲料(81.5%普通饲料、3%胆固醇、0.5%三号胆盐、5%蛋黄粉、10%猪油)。连续喂养8 w建立NAFLD模型。第9 w开始灌胃给药,H+Gal L组、H+Gal M组、H+Gal H组分别给与25 mg/kg、50 mg/kg、100 mg/kg 0.9%氯化钠溶液溶解的高良姜素;
    NC组、H组灌胃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1次/d,连续4周。实验过程中大鼠均未死亡。

    1.2.2 细胞分组及模型制作 LX-2细胞株接种于含青/链霉素及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并置于37 ℃、5%CO2培养箱中培养。间隔2 d更换一次培养基,待细胞生长至80%密度时,胰酶消化并进行传代。将LX-2细胞分为NC组、H组、H+Gal L组、H+Gal M组和H+Gal H组。除NC组外,其余各组采用0.6 mmol/L油酸处理8 h诱导细胞脂质沉积,NC组加入等量0.9%氯化钠溶液;
    随后H+Gal L组、H+Gal M组和H+Gal H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25、50、100 μM的高良姜素培养24 h。造模后的细胞随后用于各种实验研究。

    1.2.3 大鼠一般情况观察及肝功能指标检测 ①大体观察:造模及给药期间,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毛色、饮食、活动和精神状况等一般状态;
    ②体重变化:称取造模前和给药后大鼠体重,计算大鼠体重增加量;
    ③大鼠肝脏湿重:大鼠处死后,迅速在冰上剥离肝脏,用预冷的0.9%氯化钠溶液洗去血迹,吸掉表面水分,称取肝脏重量;
    ④血清ALT、AST、TG、TC含量测定:抽取大鼠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血液静置30 min,4 ℃ 3 000 g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ALT、AST、TG、TC水平。

    1.2.4 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结构变化 大鼠肝脏用4%多聚甲醛固定,随后包埋石蜡,制作切片(厚度为10 μm),经过二甲苯浸泡脱蜡、乙醇梯度脱水、苏木精-伊红染色、水中浸泡、乙醇梯度脱水、透明封片,最后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细胞结构及排列情况。

    1.2.5 油红O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和LX-2细胞脂肪沉积情况 取出4%多聚甲醛固定的大鼠肝脏和LX-2细胞,油红O溶液染,异丙醇洗涤,苏木精复染,蒸馏水冲洗,中性胶封固,最后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组织和LX-2细胞脂肪沉积情况。

    1.2.6 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纤维化情况 固定的石蜡切片经过二甲苯浸泡脱蜡、乙醇梯度脱水、Weigert铁苏木素染色、酸性乙醇分化、Masson返蓝、丽春红品红染色,弱酸工作液清洗、苯胺蓝染色、无水乙醇脱水、透明封片,最后于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纤维化情况。

    1.2.7 CCK-8法检测LX-2细胞毒性 取1×103/孔的LX-2细胞接种于96孔板,37 ℃下孵育过夜。细胞在含0.6 mmol/L油酸的DMEM培养基中处理8 h诱导细胞脂质沉积,随后加入25、50、100、150、200 μM的高良姜素孵育24 h。将培养基换成含有10% CCK-8溶液的新鲜DMEM培养基。将细胞在37 ℃下孵育1 h。使用酶标仪测量450 nm处的吸光度。

    1.2.8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 取5×105个细胞离心,用PBS洗涤、Binding Buffer悬浮细胞。再各加入10 μL AnnexinV-FITC和PI,避光孵育30 min,最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以NovoExpressTM软件进行分析。

    1.2.9 LX-2细胞TG、TC含量检测 LX-2细胞接种于96孔板,并置于37 ℃、5% CO2培养箱中培养。间隔2 d更换一次培养基,待细胞生长至80%密度时,胰酶消化,PBS洗涤并收集细胞,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检测细胞中TG、TC含量。

    1.2.10 RT-qPCR检测肝脏组织和LX-2细胞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采用Trizol试剂从肝脏组织和LX-2细胞中提取总RNA。使用反转录试剂盒将RNA反转录为cDNA,并使用SYBR Green法进行扩增,GAPDH作内参。反应条件:95 ℃预变性30 s,94 ℃ 10 s,65 ℃ 30 s,共40个循环。使用2-ΔΔCT公式计算SREBP-1c、FASN、ACC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PCR引物序列:SREBP-1c-F:5′-GCAGCAACGGGACCATTCT-3′,SREBP-1c-R:5′-CCCCATGACTAAGTCCTTCAACT-3′。FAS-F:5′-GGAGGTGGTGATAGCCGGTAT-3′,FAS-R:5′-TGGGT-AATCCATAGAGCCCAG-3′。ACC-F:5′-CTCCCGATTCATAA-TTGGGTCTG-3′,ACC-R:5′-TCGACCTTGTTTTACTAGGTGC-3′。GAPDH-F:5′-GGTGAAGGTCGGAGTGAACG-3′,GAPDH-R:5′-CGTGGGTGGAATCATACTGGA-3′。

    1.2.11 Western-blot检测肝脏组织和LX-2细胞纤维化相关蛋白、AMPK蛋白表达 取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和LX-2细胞,加入RIPA组织裂解液裂解并提取蛋白,使用BCA蛋白检测试剂盒测定蛋白浓度,利用蛋白缓冲液稀释蛋白,进行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蛋白,电泳后将蛋白转至聚偏氟乙烯(PVDF)膜上,放入含脱脂牛奶的TBST中4 ℃封闭2 h,分别加入Collagen-I、α-SMA、p-AMPK、AMPK一抗(1 ∶2 000)4 ℃过夜。经TBST洗涤后,加入二抗(1 ∶10 000)4 ℃孵育2 h,加入ECL显色剂显色,使用Bio-Rad凝胶成像仪拍照,分析各组蛋白相对GADPH的表达量。

    1.3 统计学方法

    2.1 高良姜素减轻NAFLD大鼠肝脂肪变性和纤维化

    2.1.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 NC组大鼠毛色顺滑有光泽,精神良好,较活跃,体重稳定增加;
    给与高脂喂养后,H组大鼠毛色暗淡无光泽,精神萎靡、嗜睡,不活跃,体重快速增加;
    给与不同浓度高良姜素灌胃后,H+Gal L组、H+Gal M组、H+Gal H组大鼠大鼠情况有所改善,毛色逐渐润泽,精神较好,活跃程度增加,体重缓慢增加,且呈高良姜素剂量依赖性。

    2.1.2 各组大鼠肝湿质量及肝功能指标检测 与NC组相比,H组大鼠肝湿质量、TG、TC、AST、ALT水平明显升高(P<0.05);
    与H组相比,H+Gal L组、H+Gal M组、H+Gal H组肝湿质量、TG、TC、AST、ALT水平明显降低(P<0.05)。说明高良姜素能够改善NAFLD大鼠血脂水平,且呈高良姜素剂量依赖性。见图1。

    2.1.3 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测 HE染色结果显示,NC组大鼠肝细胞排列紧密,大小均匀,细胞核清晰,未见脂肪变性细胞;
    H组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细胞肿大变圆,内含较大的脂肪滴,呈现典型的空泡样改变,部分细胞核挤向胞膜边缘;
    H+Gal L组、H+Gal M组、H+Gal H组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改善,脂滴数量减少,仅存在少量小泡样脂肪变。

    图1 各组大鼠肝湿质量及肝功能指标检测 A: 肝湿质量; B: TG水平; C: TC水平; D: AST水平; E: ALT水平; 与NC组相比, *P<0.05; 与H组相比, #P<0.05

    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NC组大鼠几乎未见脂滴;
    H组肝细胞内红染,脂滴呈片状堆积,脂滴明显增大,部分细胞核挤向胞膜边缘;
    H+Gal L组、H+Gal M组、H+Gal H组肝细胞脂肪变明显改善,仅有少量脂滴弥漫性分布,稀疏散在,脂滴体积较小。说明高良姜素能够改善NAFLD大鼠脂肪变性,且呈高良姜素剂量依赖性。见图2。

    图2 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测(×200)

    2.1.4 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纤维化检测 Masson三色染色结果显示,NC组肝小叶结构完整,未见蓝色胶原沉积;
    H组存在大小不等的纤维间隔,可见大量蓝色胶原沉积,纤维化程度明显;
    H+Gal L组、H+Gal M组、H+Gal H组纤维化程度明显改善,可见肝小叶中心性窦周纤维化和门静脉周围纤维化,存在少量胶原沉积。说明高良姜素能够改善NAFLD大鼠肝纤维化,且呈高良姜素剂量依赖性。见图3。

    2.1.5 各组大鼠肝脏组织脂质合成相关基因及纤维化相关蛋白、AMPK蛋白检测 RT-qPCR和Western bolt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H组大鼠SREBP-1c、FAS、ACC mRNA水平,Collagen-I、α-SMA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AMPK/AMPK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
    与H组相比,H+Gal L组、H+Gal M组、H+Gal H组SREBP-1c、FAS、ACC mRNA水平,Collagen-I、α-SMA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AMPK/AMPK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说明高良姜素能够抑制NAFLD大鼠脂质合成相关基因及纤维化相关蛋白的表达,激活AMPK信号通路,且呈高良姜素剂量依赖性。见图4。

    2.2 高良姜素减轻NAFLD细胞脂肪变性和纤维化

    2.2.1 不同浓度高良姜素对LX-2细胞活力的影响 CCK-8实验显示,当高良姜素浓度在25~100 μM范围时,对细胞活力没有显著影响(P>0.05);
    当浓度>150 μM时,显著降低细胞存活率(P<0.05)(图3)。因此当高良姜素浓度小于100 μM时不会造成细胞毒性。

    图3 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纤维化检测(×200)

    图4 各组大鼠肝脏组织脂质合成相关基因及纤维化相关蛋白、AMPK蛋白检测 A: SREBP-1c、FAS、ACC mRNA水平; B: Collagen-I、α-SMA、AMPK、p-AMPK蛋白水平; 与NC组相比, *P<0.05; 与H组相比, #P<0.05

    图5 不同浓度高良姜素对LX-2细胞活力的影响 与0 μM高良姜素组相比, *P<0.05

    2.2.2 各组细胞凋亡水平检测 AnnexinV-FITC/PI双染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H组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升高(P<0.05);
    与H组相比,H+Gal L组、H+Gal M组、H+Gal H组细胞凋亡水平明显降低(P<0.05)。说明高良姜素能够改善LX-2细胞凋亡水平,且呈高良姜素剂量依赖性。见图6。

    2.2.3 各组细胞TG、TC含量检测 与NC组相比,H组细胞TG、TC水平明显升高(P<0.05);
    与H组相比,H+Gal L组、H+Gal M组、H+Gal H组细胞TG、TC水平明显降低(P<0.05)。说明高良姜素能够改善LX-2细胞脂质水平,且呈高良姜素剂量依赖性。见图7。

    2.2.4 各组细胞脂质沉积检测 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NC组基本无橘红色脂滴;
    H组可见大量橘红色脂滴,且具有脂滴融合现象,脂肪变性程度较重;
    H+Gal L组、H+Gal M组、H+Gal H组可见少量橘红色脂滴,较少脂滴融合,脂肪变性程度较轻。说明高良姜素能够改善LX-2细胞脂质沉积,且呈高良姜素剂量依赖性。见图8。

    图6 各组细胞凋亡水平检测 与NC组相比, *P<0.05; 与H组相比, #P<0.05

    图7 各组细胞TG、TC含量检测 A: TG含量; B: TC含量; 与NC组相比, *P<0.05; 与H组相比, #P<0.05

    2.2.5 各组细胞脂质合成相关基因及纤维化相关蛋白、AMPK蛋白检测 RT-qPCR和Western bolt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H组细胞SREBP-1c、FAS、ACC mRNA水平,Collagen-I、α-SMA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AMPK/AMPK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
    与H组相比,H+Gal L组、H+Gal M组、H+Gal H组SREBP-1c、FAS、ACC mRNA水平,Collagen-I、α-SMA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AMPK/AMPK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说明高良姜素能够抑制LX-2细胞脂质合成相关基因及纤维化相关蛋白的表达,激活AMPK信号通路,且呈高良姜素剂量依赖性。见图9。

    2.3 高良姜素减轻NAFLD大鼠肝脂肪变性和纤维化的可能机制

    我们利用高脂饲料(油酸)构建了NAFLD大鼠(细胞)模型,通过灌胃不同浓度的高良姜素,观察其对大鼠肝脏组织结构、脂质代谢、纤维化及AMPK信号通路的影响,分析高良姜素治疗NAFLD大鼠肝脂肪变性和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我们发现高良姜素对肝细胞无毒副作用,能够抑制肝细胞凋亡。高良姜素通过降低TG、TC、AST、ALT水平改善肝功能;
    通过降低SREBP-1c、FAS、ACC mRNA水平抑制脂质合成;
    通过降低Collagen-I、α-SMA蛋白水平抑制纤维化水平;
    同时AM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减少,且呈高良姜素剂量依赖性。由此我们推断高良姜素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改善NAFLD大鼠肝脂肪变性和纤维化。见图10。

    图8 各组细胞脂质沉积检测(×200)

    图10 高良姜素减轻NAFLD大鼠肝脂肪变性和纤维化的可能机制

    NAFLD是一个疾病谱,开始为单纯性肝细胞脂肪变性,随后可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最后转化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等[6]。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是二次打击假说。肝内TG大量沉积引起的脂肪变性为“一次打击”,随后脂肪变性经氧化应急、炎症反应刺激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为“二次打击”[7]。因此减少肝细胞脂肪变性和纤维化是治疗NAFLD的关键。高良姜素主要存在于高良姜根中,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保护皮肤、抗糖尿病、抗纤维化及抗肿瘤等药理作用[8]。研究报道高良姜素能够治疗多种肝脏疾病[9]。Li等[10]发现高良姜素通过抑制BRL细胞凋亡,减轻体内外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Salama等[11]发现高良姜素通过下调炎症因子TNF-α、IL-1β水平,降低肝脏铁含量和血清铁蛋白水平,缓解铁超载诱导的肝损伤。另外高良姜素也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转移及血管生成,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从而抵抗肝细胞癌[12]。本研究通过构建NAFLD大鼠和细胞模型,首次探究了高良姜素对NAFLD脂肪变性和纤维化的可能机制。发现高良姜素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改善NAFLD大鼠肝脂肪变性和纤维化,且呈剂量依赖性。

    脂肪变性是NAFLD“一次打击”。脂质合成在内质网中进行,而肝细胞存在大量内质网。SREBP-1c为内质网跨膜蛋白,是脂质合成过程中的重要转录因子,过表达SREBP-1c可引起肝细胞脂肪变性[13]。FAS和ACC是SREBP-1c下游作用靶点,是参与脂质代谢的关键酶,在脂肪酸及甘油三酯合成中起重要作用[14]。Nguyen等[15]发现SREBP-1c基因沉默能够抑制肝脏脂质合成,且SREBP-1c与NAFLD发病直接相关。Fang等[16]研究提示干扰SREBP-1c表达,可降低LO2肝细胞FASN和ACC蛋白水平,减轻细胞内脂质积累。本研究发现高良姜素能够降低SREBP-1c、FAS和ACC mRNA的水平;
    同样检测了肝细胞脂质沉积情况,HE和油红O染色发现在高良姜素作用下,肝细胞内脂滴明显减少,与TG、TC含量减少结果一致。说明高良姜素能够抑制NAFLD大鼠脂肪变性。

    肝纤维化是NAFLD“二次打击”。肝纤维化是NAFLD进展的中间阶段,随着肝纤维化进展,NAFLD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肝纤维化能够预测肝脏不良结局,对于评估NAFLD患者预后十分重要[17]。研究表明肝脏纤维化会损害肝细胞结构和功能,进而引起血脂、血糖异常。Collagen-I、α-SMA蛋白是纤维化标志物。贺微微等[18]发现人参皂苷Rg1通过降低Collagen-I、α-SMA水平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肝纤维化。本研究中高良姜素能够降低Collagen-I、α-SMA蛋白水平;
    同时Massan染色发现在高良姜素作用下,肝组织内胶原沉积减少。说明高良姜素能够抑制NAFLD大鼠肝纤维化。

    AMPK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种脏器,如心、脑、肝、肺、肾等[19]。AMPK信号通路是脂代谢的关键激酶。活化的AMPK能够抑制ACC的活性,从而抑制TG、TC及脂肪的合成,从而降低脂肪肝的发生[20]。如Chyau等[21]发现安曲丹通过激活AMPK/SREBP-1c通路,能够有效抑制血浆TG、TC水平,从而改善NAFLD小鼠脂肪肝。Chyau等[22]发现NAFLD随着硒蛋白P水平升高而加重,硒蛋白P通过抑制AMPK/ACC积累TG。同样AMPK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如Pan等[23]发现在四氯化碳小鼠模型中,AMPK通过抑制TGF-β1和α-SMA的表达并抑制人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方式。JO等[24]发现高脂饮食喂养的C57BL/6J小鼠模型中,丁香酚通过激活AMPK通路,减少Collagen-I、α-SMA的表达,改善脂肪酸相关的肝纤维化。本研究中高良姜素能够提高p-AMPK/AMPK水平,说明高良姜素对NAFLD大鼠肝损伤的修复可能与AMPK信号通路有关。

    综上所述,高良姜素能够减轻NAFLD大鼠肝脂肪变性和纤维化,促进大鼠肝功能恢复,其可能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猜你喜欢 变性脂质纤维化 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中国造纸(2022年9期)2022-11-25晋州市大成变性淀粉有限公司中国造纸(2022年8期)2022-11-24线粒体自噬在纤维化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2年1期)2022-08-31肝纤维化无创诊断研究进展传染病信息(2022年3期)2022-07-15溶剂法提取微拟球藻脂质的工艺优化及其脂质组学分析中国油脂(2022年5期)2022-05-31氧化槐定碱体内体外通过AKT/mTOR通路调控自噬抑制HBV诱发肝纤维化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年2期)2022-05-25脂质过氧化在慢性肾脏病、急性肾损伤、肾细胞癌中的作用现代临床医学(2021年6期)2021-11-20棕榈酸诱发的肝细胞脂质沉积和炎症机制中AMPKα2的作用研究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3期)2021-07-21肽基脯氨酰同分异构酶(Pin1)对子宫颈癌细胞脂质代谢的作用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1期)2021-02-07芪红水煎液抗大鼠免疫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中国中医急症(2019年10期)2019-05-21
    相关热词搜索:纤维化变性脂肪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