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中国古典园林声音景观的营造与探析

    中国古典园林声音景观的营造与探析

    时间:2023-02-27 12:35: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窦思文

    鲁迅美术学院,辽宁沈阳 110003

    1.1 自然声

    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营造更加注重自然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在声音景观部分注重引入自然的声音,如山间溪水涓涓细流,声音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微风拂过绿柳的沙沙作响。自然声包含山水声、不同种类的植物声和各种气象变化的声音。不同种类的植物与风、雨接触后产生的声音效果有所差异,植物枝叶的高度、冠幅、叶表纹理均会影响声音的呈现效果。松声如潮水涌动般悦耳,竹韵随风大小而强弱有致,芭蕉叶大而虚,承雨有声,梧桐叶亦宽,受雨即有清亮之声,植荷听雨、萧瑟秋雨打枯荷,声音也异常清脆。声音会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风雨接触落叶的声音更为干脆。

    在古典园林中充分利用地势条件,引入自然中溪涧声、涛声、瀑布声、泉水声等自然山水之声。这是相对常见也是最为生动巧妙的自然之声溯源,充分体现了先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这种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领域中也一直流传至今。自古中国文化赋予自然之声深刻炙热的人文内涵,与中国园林艺术有机结合,更是升华了声音的独特意境,整体空间渲染的氛围能使人们产生情感触动,提高的园林景观的艺术之美[1]。

    1.2 动物声

    古典园林中关于动物声的运用溯源较早,古代动物的声音就被应用于园林景观,并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黄帝时代的东园、西周时期的灵囿,抑或是魏晋时期的私家园林和清代的皇家园林等。古典园林中引入鸟鸣较为常见,其清脆悦耳,如黄鹂、百灵声音美妙,夹杂着山涧流水,别有一番诗情画意,另外许多私家园林擅养鹤,古人认为鹤鸣为吉,具有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皇家园林饲养孔雀居多,孔雀的声音相对不够悦耳,但孔雀的华贵有着特殊的意向。还特意栽植浆果类灌木吸引各种鸟类,从而引入鸟鸣声和鸟类活动与树木之间发出的环境声音[2]。

    1.3 人工声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依靠声音表达内心想法,声音是重要的传播媒介,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古代人们对声音特别敏感和重视,进而在古典园林中创造了一系列以人为活动主体的人工声景观。人工声音是以人为主体产生的生活声音,其中包括人们在园林中的谈论、嬉笑打闹、歌唱、走路等,还包括清扫路面的声音、游船划水的声音,多种声音混合一起,使得园林景观的意境更加活灵活现。这些声音又因环境的唯一性与人的能动性,而具备各类独特的景观效果。例如,足底在地面走过的声音会根据不同的路面材质而产生变化,草坪铺地静而无声,木质栈道的声音则略显浑厚,深沉而不张扬,石材铺地的声音会根据足底质感而变化,硬质足底与石面触碰的声音略显细腻。材质密度的不同具有很大差异,有的音调高、有的则黯淡无声。

    抛开园林构造不谈,人的个体特征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声音效果,例如,儿童多动,产生的声音特征多为急促且节奏多变;
    成年人产生的声音节奏相对稳定,变化较小;
    老年人产生的声音节奏较为缓慢,声音较为低缓、轻弱。景观区域划分的不同会对人工声产生一定的影响,适合儿童玩耍的景观区域声音相对丰富,以儿童的嬉戏打闹声音为主。阳光充足、地面平缓且具有休息区域的景观带,对应的群体以老人居多,声音则变化较小,声音节奏也更低缓。

    作为园林中文化性的呈现,人文声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不是纯粹的游赏审美,而是哲理的体悟、记忆的联想、情感的共鸣。园林中吟咏诵读、声乐演奏、吟诗作对随着园林外部的宗教梵音与钟声等,多种声音元素融会贯通,有机结合,巧妙地引入与园林其他景观相互呼应,自成一景,从而营造出独具魅力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在听觉上,都体现出中国文化的最高艺术境界[3]。

    2.1 因地制宜

    园林的选址多选择远离喧嚣的地方,城市边缘且山水自然景观较好的地方为最优选址地,尽管园林位于城市内部,也会选择较为安静的区域环境。环境的不同所产生的声音效果大有差异,声音景观在相适应、相匹配的环境中才能够更好地展示出艺术效果。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丰富多样,建筑景观与园林构筑物相互呼应,既能够突出自然山水的优美,又能彰显构筑物的文化底蕴。

    在古典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建筑的尺度、功能、布局、位置也遵循了因声、因地制宜的原则。园林建筑的主要建筑部分会根据水源而定,选择开阔且能够引入水声作为背景之音,增强景观整体氛围感,用于鉴赏音乐的休闲小品等构筑物,则多傍于园林的角落或者小型的院落,其中富有饶有心思的设计。例如,雨打芭蕉、风动松涛等凸显主赏声景的特征;
    用于登高赏月的建筑物多建于地势高空间宽敞的位置,使得观者的身心寓于动态的景色之中。

    另外,园林中特有的场景对声音要求具有局限性,需要特定的某种声音顺应环境来营造氛围。例如,园林中的书斋、祠堂、卧室等环境,会根据空间类型和功能要求进行特定的选址,选择一些安静且能突出环境韵味的区域,搭配一切适合环境的绿植,以阻挡和隔离周围的声音,从而达到安静且舒适的环境效果[4]。

    2.2 借“音”生景

    “借”音在古典园林中运用较为巧妙,主要有2种运用手法:一种借音手法是借助景观与自然界的声音,发生碰撞与融合产生独特的声音效果。例如,雨水与植物叶片碰撞而产生的声音效果,或是微风拂过时,叶片相互摩擦的声音。不仅有自然环境与植物声音的组合,还有自然环境与园林中的建筑接触产生的音效也韵味十足,产生的声音效果与园林景观相结合,具有风雅的意境之美,备受文人雅士的青睐,融入受雅土喜闻乐见的融融月色、梨树、修竹等因素,与风、雨结合,为园林环境带来了韵律与风雅,在听觉方面上撩动了文人对自然的向往。石泉也是让水与石相互借用衬托的典型,石景静而不动,水流的冲击声可大可小,也可根据周遭环境调节声音大小,突出若隐若现的声音效果,更能调动人们的情绪,增添古典园林景观中的趣味性。园林之中的静态景观与自然环境中的动态因素融为一体,相互成就、相互衬托,使古典园林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更凸显节奏与韵律之美,给人带来视听盛宴。

    另外一种则是借助外界的声音,以此作为园林的背景之音,通过外部声音的烘托,更能体现出园林清新脱俗的整体效果。古典园林常常建立在城外或僻静之处,伴有教堂、寺庙、山林、江畔等,寺庙的诵经、挽钟等梵音等传入园中,则会有种世外桃源、与世隔绝的体验,产生洗涤心灵的感受。或林中鹤声、樵唱之渺渺清音、江畔渔唱等,从而潜移默化地在游者心中产生相应的诗画情意,形成唯我独具的美感。苏州耦园中的听橹楼便是借助园林旁水面的滑橹声让楼内之人能够坐楼听景[5]。

    2.3 位移“声”异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中的“动”与“静”是相互呼应的,声音景观的产生与整体体验效果会随游园过程中位置的变化而有所差异,园林“动观”与“静观”相互联系,共同打造动静相宜的声景,由此更加突出园林声音的层次感。若是在园林的湖水或丛林中观赏,偶尔行动在石铺小路或山间栈道,这种观赏方式属于动态观赏。倘如坐在树荫下休息,或驻足在湖边欣赏水鸟嬉戏,行动区域变化局限,园林景观差异甚小,声音变化也随之变小,此种观赏方式则属于静态观赏。

    在动态观赏过程中,随着行动轨迹与区域的变化,声音变化则更加具有层次感和韵律感,变化随园林景观而变,更为饱满立体。声景随游园者身体移动而变化,游园过程中处处有景,步步含声,声景并茂的美景是作为园林专家智慧的集大成者,听觉的艺术与视觉景观的巧妙融合,令人心驰神往。

    古典园林中声音景观的营造涵盖声音的溯源、园林空间环境及功能需求、声音接受3个方面,声音的溯源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的声音、动物声音、园林景观中的人工制造而产生的声音[6]。

    3.1 园林空间环境的声音营造

    园林中的建筑、景观、构筑物的空间环境会直接影响声音传播路径,声音溯源从源头发出至园林,声音能量会被周遭环境吸收、折射一部分,另一部分在传播过程中损耗后,剩下一小部分会直接传入接收点处的人耳。而另一部分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行径中碰到建筑、景观、构筑物等空间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散射,古典园林空间小而精的特点决定了声音反射的距离不长,避免了声音的沉闷,使之更为立体、圆润饱满,提高了声场的均匀度,增强了接收点处的听觉效果[7]。

    园林景观的声音接收多以建筑的形式规划布置,中国古典建筑多为亭、台、楼、阁等,自古此类建筑多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其中很多诗句也包含以声为背景的画面。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句中虽未提及园林景观,但由此可以看出,声音的接收早已成为古人抒发情感、表达情绪的一种重要形式。园林中建筑以体量划分可为亭、廊、轩、榭、台等小体量建筑和殿、堂、楼、房、斋、屋、馆、阁等大体量的建筑。建筑形态、空间围合状态及规模的不同,声音的接收会存在差异性,不同的组合与布置都影响了声音的听觉体验,不同的建筑形制对应着不同的空间围合程度。景观规划过程中为了突出景观的层次达到位移景异的效果,会在建筑细部做出不同的装饰。

    从声音接受的个体人物角度分析,独立的个体对事物的感知会随社会阶层文化背景、心情、内心状态等主观条件改变,乐观积极的人听到某种特定的声音,会有轻松愉悦的体验,反之颓废消极的人听到此声音会感觉低沉压抑[8]。

    由于个体感知的差异,对声景营造的诠释也会不同,如儿童与老人、鸿儒与白丁,儿童对世界充满好奇,老人经历流年聚散,对情感的诠释与儿童相比则大相径庭。园林中举行某些文化活动时,需要布置环境与场景用于活动的举办或演出,搭建场景会根据活动内容或受众群体的不同需求而定,戏台是较为多见的活动设施。

    在建筑细部方面,材质的不同声音变化也不同,园林中多采用表面粗糙的材质,收音面凹凸不同,改变声音方向,由此声音更容易向多个方向折射,将声音扩散到周围,声场接受更加均匀。

    3.2 空间影响下的声景营造

    中国古典园林聚集的中华民族的智慧,是工艺与智慧的结晶,建造者从多方位考虑影响因素,完全不次于现代智慧。建筑者考虑空间围合和地形,利于空间围合控制影响声景要素,从而影响听者的声景感知。大环境下难免存在噪音或不适用于园林景观的背景音,常建有较高的围墙,或亭台楼阁等较高的建筑物,达到阻断声音传播路径的目的,较低院内噪音干扰,又不会影响园林内部整体景观效果[9]。

    除了墙体围合与建筑阻隔的塑造手法外,园林内部植物景观植物穹顶覆盖的区域也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植物覆盖区域常伴有会发声的昆虫和鸟类,它们活动的密度和高度会根据物种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声音层次十分丰富。另外,相对广阔的区域声音聚集较弱,能听到则是较为清脆、有活力且分贝较高的声音;
    反之环境相对闭塞的区域声音聚集性较好,能够听到一些分贝较低的声音,如昆虫的鸣叫等,但能够听到的声音较为局限。由此可见,空间广阔的区域可用来欣赏鸟鸣、钟声,空间阔、回音长;
    密闭的区域可用来听戏赏曲,声音较为聚拢,声音效果更为清晰,音质体验较好。

    3.3 声音景观的诗画艺术

    声音巧妙地引入古典园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为园林景观营造诗情画意的氛围。作为园林景观的组成部分,声音景观为园林增添了更多的趣味,声音与景观的有机融合,提升了视觉与听觉的立体感受,更容易调动人们的情绪,这也成为文人墨客吟诗作对、提笔作画的圣地。不仅如此,悠扬婉转的曲调,为音乐艺术家增添了更多的创作灵感。相关学者指出,以园林为题材的绘画作品,启发了传统园林的营造,其中也包含声音的刻画,丰富了传统园林声音的美学内涵[10]。

    中国古典园林是我国古人聪明智慧与精湛工艺的结晶,其文化艺术内涵是宝贵的文化艺术瑰宝,融合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园林艺术文化的感悟,将天地微缩于咫尺,充分展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声音景观营造的探索与知识的梳理,更为感叹中国古典园林中声音把控的精妙之处。在探索声音景观的规划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考虑关于声音保护的方式和措施,保证声音溯源的可持续性,促使声音景观的长久发展。

    猜你喜欢 声景古典园林景观 社区公共空间声景设计原理初探*南方建筑(2022年6期)2022-07-01建筑设计与园林景观设计的融合探讨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15期)2021-11-05景观构思在产业园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7期)2021-07-16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21年3期)2021-06-09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金桥(2021年1期)2021-05-21当代城市声景研究进展风景园林(2021年4期)2021-04-23《白噪音》中后现代声景的死亡伦理思考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1年2期)2021-02-16园林景观康体作用研究综述建材发展导向(2019年10期)2019-08-24怎样读古典诗词?中华诗词(2018年11期)2018-03-26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家庭影院技术(2017年12期)2017-02-06
    相关热词搜索:探析中国古典景观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