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解决式问题导向思维:中国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审视

    解决式问题导向思维:中国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审视

    时间:2023-02-28 20:50: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童 敏 周晓彤

    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底,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已达150万人,其中持证社会工作者已突破66万人。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图解:数说“十三五”时期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成就[EB/OL].(2021-02-24).http://xxgk.mca.gov.cn:8011/gdnps/pc/content.jsp?id=14886.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经历了十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发展之后,我国社会工作开始正式踏入深度职业化发展的新阶段(徐道稳,2021)。“高质量发展”正在成为这一时期社会工作的主题(王思斌,2020a)。这不仅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是新阶段下社会工作的发展任务(王思斌,2021),以便更有效地服务于民生改善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王思斌,2019)。实际上,自2012年民政部和财政部联合颁发了《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之后,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成为推进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一项制度设计(何雪松、刘莉,2021)。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也从传统的弱势人群帮扶转向基层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部分。但在运行过程中,它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受到挑战(李嘉虹、张学军,2020),甚至出现需要运用灵活的专业手法回应项目相关利益方的“灵活专业主义”要求(孙斐、黄锐,2020)。

    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做了《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给我国社会工作介入公共危机事件提供了机会(沈黎、史越、马凤芝,2020),但是由于我国社会工作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不足,导致社会工作者常常沦为志愿者或者“游击队”(徐选国,2020),缺乏专业身份(柳望春、徐昌洪、程翔宇等,2021)。而在各级民政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我国专业社会工作正在逐步走向乡镇(街道)和村居(社区)(王思斌,2020b),成为基层治理创新重要阵地的有力保障(马良,2021),在与相关部门有效合作下,负责政府公共服务的转化和提供(颜小钗、王思斌、关信平,2020)。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医务社会工作、精神卫生社会工作、禁毒社会工作等基本民生保障服务领域的拓展,社会工作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王思斌,2019)。显然,在专业社会工作不断融入体制建设,助力基层治理创新和民生基本保障的过程中,愈加需要厘清自己的独特性,明确自己的专业性所在。否则,社会工作者就会在多部门、多专业的交往中失去专业的努力方向,甚至出现损害专业社会工作发展的行为。因此,有必要针对社会工作的专业独特性进行研究,以帮助社会工作者明确自己的专业位置,找到推进我国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当前我国社会工作逐渐从传统的弱势人群帮扶转向基层治理和基本民生保障,反映了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表明我国社会工作已经逐步融入体制内,成为体制建设的一部分。但这样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方式也给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带来了根本挑战:一方面,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融入体制建设中,扎根于本土的制度和文化实践(赵一红,2016);
    另一方面,又受困于这样的实践探索,不知道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如何体现、它的专业发展方向在哪里(童敏、周燚,2019)。这意味着无论专业社会工作如何发展,社会工作者都始终需要回答一个根本问题: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社会工作者只有了解这一问题,才能够把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与其他服务区别开来,在开展基层治理和基本民生保障服务时认清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发展方向,不被行政力量或者其他专业力量所左右。

    如果与一般的服务活动相比,社会工作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助人服务”。无论是社会工作服务活动的规划、实施,还是服务成效的考察,都离不开助人这一核心要求,甚至可以说,社会工作这一职业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服务对象遭遇到了问题,需要他人的帮助。显然,正是助人服务这一本质诉求,使得社会工作拥有了自己的专业要求和标准:它需要具有明确的服务对象、服务目标、服务过程以及服务成效等,是专门针对遭遇生活困扰的人开展服务并且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问题。不同于人们习以为常的只是针对某件事情或某项任务而组织的活动安排和任务安排等。因此,简单来说,社会工作就是一种针对遭遇生活困扰的“人”而开展的助人服务,主要集中于心理和社会两个层面,而任务和活动则是针对“事”而组织的活动安排,聚焦于事情的操作和实施方面。

    社会工作围绕助人开展服务,需要关注助人服务的两个基本要素:问题和解决①把问题和问题解决作为社会工作的核心要素是社会工作问题解决模式的观点,这一观点在70年代之后成为社会工作的基本服务框架,融入不同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中,如任务中心模式、危机介入模式等。问题和问题解决的内容请参见:Perlman,H.H.1957,Social casework:A problem-solving proces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因为无论社会工作的服务领域如何不同、服务的人群如何多样,都是服务对象遭遇到了问题,需要解决。这涉及两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问题界定和问题解决。问题界定是对服务对象遭遇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服务对象在问题面前到底需要做出什么改变;
    问题解决则是根据服务对象的问题界定设计有针对性的服务安排,帮助服务对象克服或者减轻面临的问题。显然,从专业服务开始到结束整个社会工作服务过程始终围绕服务对象的问题这条主线。在专业服务开始阶段,以界定服务对象的问题为重点;
    在专业服务设计阶段,以规划能够针对服务对象问题的计划为目标;
    在专业服务执行阶段,以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为重点;
    在专业服务结束阶段,则以评估服务对象问题的解决程度为标准。换言之,社会工作是一种问题导向思维,作为助人服务的改变学科,关注的重点就不能停留在“问题是什么”的分析上,更需要考察“问题怎么解决”的改变上,具备通过问题界定和问题解决推动个人福祉和社会公平的伦理价值要求(Healy,2014)。

    随着社会工作深入参与基层治理和基本民生保障,需要与不同的政府部门和不同专业打交道,其所推崇的助人服务的问题导向思维会遭遇挑战,其中常常容易与社会工作问题导向思维相混淆的是任务导向思维和目标导向思维。所谓任务导向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布置的任务安排服务活动,目的是完成任务的要求。这种思维方式并不关注服务活动参与者自身的想法,也不关注服务活动参与者是否发生改变,只是依据服务活动提供方的任务要求开展活动,这样的任务要求既可以来自行政命令,也可以来自专业标准。目标导向思维与任务导向思维不同,它依据服务活动参与者的目标制定服务活动的安排,目的是帮助服务活动参与者实现他们自己预期的目标。尽管从形式上,目标导向思维通常也做了需求评估,亦根据需求评估的结果设计有针对性的服务活动,甚至有时候还能得到服务活动参与者的高度赞同。但是实际上,其与问题导向思维有着本质的差别。问题导向思维是针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而开展的需求评估,它关注人们为什么会遭遇问题、在问题处境中有什么改变的需求,它所开展的服务活动也是专门针对问题设计的,目的是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面临的问题。一旦在实际服务活动中无法将这三种思维清晰地区分开来,社会工作者就会在专业服务中失去自己的独特性和专业性,要么走向行政化,不管服务活动参与者自己的需求;
    要么走向形式化,只求服务活动受欢迎,但无实际改变成效。

    针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开展专业服务,能够通过问题界定和问题解决两个过程切实帮助服务对象实现生活改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如何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却有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修补式问题导向思维和解决式问题导向思维。

    (一)修补式问题导向思维

    修补式问题导向思维始终把“问题”放在第一位,把“解决”放在第二位,认为向服务对象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活动,应首先了解服务对象到底面临什么问题。只有了解了服务对象的问题之后,才能够根据问题设计有针对性的服务活动,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面临的问题。这种问题导向思维的假设是:人们之所以遭遇问题,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存在不足。这种不足可以是个人的,如能力不足、动力不足等;
    也可以是环境的,如环境条件恶劣、资源缺乏等;
    甚至可以是人与人或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沟通不良、关系失衡等。基于此,在问题面前人们需要进行调整,以修补问题带来的不足,使生活重回正常的轨道上来。显然,修补式问题导向思维采取的是一种抽离日常生活的实证主义逻辑,即首先确定需要观察的现象,把这一现象从庞杂的日常生活经验中抽离出来,成为分析的对象,通过对分析对象进行深入探究,找到其本质特征,再根据本质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以修补因问题导致的生活不足,创造一种没有问题的生活。一旦确立了考察对象,也就意味着确立了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服务对象成了社会工作者的观察分析对象。因此,对象思维方式依据的是二元对立的单人视角。因此,修补式问题导向思维是一种对象思维方式,它依据的是二元对立的单人视角。

    (二)解决式问题导向思维

    解决式问题导向思维与修补式问题导向思维不同,两者在很多方面甚至正好相反。解决式问题导向思维始终把“解决”放在第一位,把“问题”放在第二位,强调每位服务对象都有自己应对现实问题的方法。因此,要设计有针对性的服务活动,首先要做的不是对现象的观察分析,而是了解服务对象自己能够做什么,在此基础上,协助服务对象寻找更有效的应对方法。解决式问题导向思维相信,人们之所以遭遇问题,不是真的存在什么“问题”,而是一种失控,表明人们无法针对变化的环境做出有效的行动回应。当人们的行动应对方式与环境的要求存在差异,意味着人们需要借助行动反思跟随环境变化的要求做出应对行动的调整,以便找到更有效的问题解决方式。显然,解决式问题导向思维把问题视为一种处境,在这种处境中人们的行动应对方式与环境要求之间出现了冲突,从而迫使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在问题处境中寻找可改变的生活和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解决式问题导向思维是一种行动思维方式。

    这种具有场景性特点的应对行动,更需要人们在特定的场景中根据多方不同的要求做出自己的行动选择。而一旦做出了行动选择,就会影响相关的各方。不管做出什么样的行动选择,行动的结果都不由一个人所决定,因为行动的结果同时还受到生活处境中其他相关各方的影响。这是一种多方力量协同后的结果,采取的是一种融入日常生活并与环境一起改变的多元协同的双人视角,完全超出了二元对立单人视角的考察范围,需要人们跳出单人观察视角,从双人甚至多人的观察视角去理解个人行动选择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更为准确地了解行动选择的现实基础。因此,这样的问题导向思维是以解决为目标的,它帮助人们在现实环境要求面前学会更有效地解决冲突。虽然很多时候冲突仍然存在,并没有消除,但是只要人们具有了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就能够对生活充满信心。

    (三)两种问题导向思维的差异比较

    为了帮助社会工作者准确了解修补式问题导向思维与解决式问题导向思维之间的差异,本文依据问题界定和问题解决这两个专业服务的重要环节及其背后的理论假设和哲学基础,对这两种问题导向思维进行细致比较。具体见表1。

    表1 修补式问题导向思维与解决式问题导向思维的差异比较

    修补式问题导向思维是从观察分析入手的,需要判断人们的生活哪里出了问题、需要什么样的修补。通常这样的分析判断是由服务提供方或者生活中强势一方提供的,它采取“哪里有问题就修补哪里”的补缺原则,是一种“由外向内”的改变推动方式。而解决式问题导向思维则是从应对行动入手的,需要协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应对行动哪里受到了阻碍、怎样提升应对行动的成效。它通常需要人们在他人协助下自己给出解决的答案,这是一种“哪里可改变就从哪里开始”的改变原则,是一种“由内向外”的改变推动方式。显然,在修补式问题导向思维看来,生活不能有问题,有问题就意味着生活不完美。解决式问题导向思维不同,它强调生活就是有问题的,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改变的意愿。

    对于问题解决,修补式问题导向思维认为其目的是帮助人们消除不足,回归没有问题的正常生活。解决式问题导向思维认为,问题解决的目的不是消除问题,而是在问题处境中识别哪些是不可变的、哪些是可变的,既能够接纳生活中不可变的,也能够推动生活中可变的,避免对生活的过度把控导致人与环境之间冲突的加剧,进而出现问题。

    修补式问题导向思维采用的是医学的治疗诊断模式,它把社会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同于疾病,是一种异常的病理表现。针对这样的异常病理,有效的办法是进行治疗和修补;
    否则,这样的病理就会影响人们正常功能的发挥,甚至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显然,这种修补式问题导向思维深受19世纪兴起的科学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社会工作的发展也不例外,在它理论发展的早期,也是采用了这样的病症治疗的模式(Beckett,2006)。值得注意的是,西方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是在机构服务中推进的,采取了抽离人们日常生活处境的专业化服务方式。人们遭遇的问题只有到了出现异常时,才会去寻求机构的专业帮助,而机构此时才有责任承接这样的服务(Specht&Courtney,1994)。如此,人们是否能够得到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或者得到什么程度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都依赖于人们遭遇问题的病症化程度,即使这种专业服务的成效考察也离不开对病症的分析(分析这些病症是否得到缓解或者消除)。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在日常生活中界定人们遭遇的问题,情况就与病症不同,不仅人们遭遇的问题没有严重到出现异常的程度,通常只是在异常与正常之间,产生一些矛盾和冲突,而且这样的问题不能离开具体的环境来了解,它本身就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环境不同,即使同样的问题也会有不同的表现。正因为如此,在日常生活中针对同样一个问题,不同人由于所处位置不同,对问题的看法和解释也有所不同。如果采用病症的观察视角界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就会关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部分,把它视为生活中的异常与日常生活区分开来,不仅会不自觉地夸大人们遭遇的问题,而且还会以问题为焦点与人们进行沟通,使人们被贴上问题的标签,妨碍其社会融入。特别对于一些容易产生社会污名影响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如失独家庭服务、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等,如果社会工作者运用病症观察视角审视人们遭遇的问题,就会使服务对象进一步边缘化。因此,可以说,这种病症观察视角的问题界定方式不利于日常生活中问题的解决,它不是促使人们融入社会,而是迫使人们放弃日常生活。

    一旦社会工作者采用这种病症观察视角审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问题,则很容易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人们之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遭遇问题,是因为他们的想法和做法与周围他人不同,相互之间产生了冲突。如果这个时候社会工作者只关注服务对象或者周围他人一方的问题,就很容易加剧服务对象与周围他人之间的冲突,陷入相互之间的利益纠葛无法自拔。如果这个时候社会工作者保持第三方的“客观”的立场观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又会被服务对象和周围他人同时质疑“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人能够站在生活之外来理解人们的改变要求。可见,运用这种二元对立的病症观察视角界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问题,会使社会工作者陷入相互对抗的权力游戏困境中,找不到问题解决的出路。

    尽管依据病症视角创建的修补式问题导向思维看起来很专业,逻辑也很清晰,先评估服务对象这种病症表现的不足,然后依据不足设计专业服务方案,最后通过实施服务方案修补服务对象的不足。但在日常生活场景中运用这种修补式问题导向思维就会发现,即使是界定问题都很难做到,因为当问及服务对象他们需要什么帮助时,他们就会按照病症视角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的问题通常是那些自己和身边重要他人目前都无法解决的“大问题”,如经济补助、家庭照顾、养老等,而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他们又不好意思麻烦别人,导致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服务对象提出来的解决不了,可以解决的他们又不说,从而使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无法在日常生活中开展,出现专业虚化的现象。对于受社会污名影响的社会弱势人群来说,情况更为突出,他们遭遇的困难受社会结构因素影响更为明显、更难解决,同时他们自己的要求往往与身边重要他人的看法存在严重冲突,甚至相互对立。因此,越注重运用病症视角界定问题,也就越容易加剧服务对象与身边重要他人之间的对抗,更不用说相互之间形成改变的合力,根本无法保障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顺利开展。

    显然,这种修补式问题导向思维在协助人们界定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时,会出现社会污名、权力游戏以及专业虚化等现象,迫使社会工作失去专业服务赖以存在的环境条件、客观基础和现实基础。一旦在日常生活中从问题不足入手开展专业服务受到阻碍,人们就会质疑这种病症视角,认为这种从问题不足入手的专业服务不仅假设服务对象是没有能力需要他人帮助的对象,损害了服务对象自身拥有的改变动力和能力。而且假设服务对象需要“专家”的指导,促使服务对象放弃自己的努力,产生对“专家”和标准化服务的依赖。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优势视角被引入到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中,强调每个人,包括服务对象,都是有自己的优势的,每种社区环境都是有资源的,倡导直接从服务对象的优势入手开始专业服务(Saleebey,2006)。这种优势的服务策略虽然能够规避因病症视角带来的问题界定困难所导致的无法开展专业服务的难题,但是它同时也带来服务聚焦不清的困扰。服务对象之所以需要帮助,就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了问题,这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得以确立的基础。换言之,问题的考察是社会工作这种助人服务的核心。如果社会工作者未对服务对象遭遇的问题进行分析,即意味着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不仅缺乏针对性,而且也缺乏有效性,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也会因此失去聚焦点。而没有聚焦点的专业服务,其服务成效亦无法保障,久而久之容易迷失专业努力的方向,丢失社会工作的专业性。

    与修补式问题导向思维不同,解决式问题导向思维从人们的应对行动入手,首先关注的不是问题是什么,而是问题如何解决,了解问题解决过程中在哪里遇到阻碍,然后再寻找问题解决的更好办法。显然,这样的问题导向思维是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的,它假设每个人都有问题解决的能力,尽管服务对象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了问题,但是并不代表他们没有问题解决能力,只是他们目前所具有的能力还不足以应对环境提出的挑战。因而,服务对象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遭遇阻碍时,需要用心观察,从而找到更好应对问题的解决方法。社会工作者所做的观察和分析是对服务对象的行动处境开展进一步的深入了解,以便在具体的现实处境中找到更有效的应对方法。解决式问题导向思维相信,人们除了具有特定处境中的行动应对能力之外,还具有了解应对行动的现实处境以及探索更有效的应对行动的学习能力。

    由于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是在社区日常生活中展开,首先需要确定的不是问题是什么,而是如何应对,即问题如何解决。在现实生活中影响人们行动的因素有很多,如果希望充分了解问题是什么之后再采取应对行动,一是不现实,根本做不到,特别是在复杂而又紧迫的生活处境中,情况更是如此,需要快速做出行动;
    二是即使明确了问题是什么,也不代表能够采取有效的应对行动,毕竟现实生活中人们真正能够做到的只是有限改变。这种有限性包含两层含义:内容的有限性和程度的有限性。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问题可以改变,有些问题无法改变或者暂时无法改变。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能够针对服务对象遭遇的问题进行选择,区分出哪些能够改变、哪些无法改变,协助服务对象找到其中能够改变的问题开始尝试。从问题解决入手,帮助人们立刻判断哪些问题能够解决、哪些问题无法解决,一旦找到了可以解决的问题,社会工作者还需要协助服务对象了解这些问题究竟能够解决到什么程度,这对于服务对象来说非常重要。否则,行动尝试只会得到相反的结果,不自觉地损害服务对象行动应对的学习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问题往往无法脱离环境的约束,人总是在环境中并且受到环境的影响。故而服务对象遭遇的问题经常与周围他人有密切关系,如果只关注问题处境中的服务对象,很容易与周围他人发生直接的冲突;
    同样,只照顾周围他人,服务对象的利益就可能受到损害。为此,社会工作者应从如何解决入手,尝试问题解决的办法,让问题的相关方放弃谁对谁错的争论,转向问题如何解决,找到相互之间的合力。唯其如此,社会工作者在实际的助人服务中才能够始终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既不偏向服务对象,避免给服务对象过度的保护,产生对社会工作者的依赖,也不偏向服务对象的周围他人,避免强迫服务对象改变,挫伤服务对象的改变愿望和信心。显然,从问题如何解决入手的解决式问题导向思维实际是一种思维方式上的转变,强调不由“专家”判断服务对象是否需要服务,而是由服务对象通过自己的问题解决,尝试决定是否需要改变以及需要什么样的改变,真正使服务对象做到自决,保证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客观性和有效性。这种解决式问题导向思维对那些容易产生社会污名影响的社会服务作用特别明显。除了能把需要应对的大问题转变为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之外,还能够根据需要应对的小问题,将不同经历的人聚集起来一起交流、学习,有意淡化社会污名的影响。显然,由于解决式问题导向思维注重问题如何解决,把问题解决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主线,整合服务的各个环节和各种技术,使得整个专业服务始终都把现有生活的改变作为焦点,放弃贴标签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精要治疗就直接提出要关注问题解决的服务,认为与关注问题相比,关注解决更为直截了当,能够对人们的生活改变产生直接影响,促成服务成效的实现(Shazer,1985)。如果人们只关注问题,而问题与问题解决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了解了问题并不代表就能找到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而一旦人们了解了问题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结果只会适得其反,进一步挫伤人们的改变动力(Berg&Reuss,1998)。精要治疗强调,在专业服务中如果讨论的焦点集中在问题上,就会出现越讨论问题越多、心情越沮丧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造成一种错觉,误以为问题解决的方法深藏在问题产生的过往原因中,忽视问题解决其实是一种当下处境中所做的未来改变的尝试(Shazer,1994)。精要治疗甚至假设,生活始终处于变化中,人们在这种变化的环境中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应对,不是将生活固化的“是什么”的静态分析(Mo,2003)。

    显然,解决式问题导向思维采取了与修补式问题导向思维完全不同的问题处理方式,从人们能做的开始,关注问题处境中可以改变之处,通过问题解决的行动,尝试让问题相关方形成合力,一起推动现实生活的改变,避免社会污名的负面影响。

    中国社会工作已经走过了十年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历程,无论专业服务的范围还是领域都得到了快速的拓展,而且正在融入我国社会治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中,成为基层治理创新和基本民生保障的一支重要专业力量。面对“十四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中国社会工作亟须回归社会工作的本质诉求,厘清自身的专业独特性所在,寻找不同于前十年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快速发展路径,真正探索出一条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可持续的专业发展道路。

    助人服务是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这一本质特征让社会工作既不同于以需求满足为核心的贫困救济服务,也不同于以指标达成为重点的日常活动安排,它要求社会工作者采取问题导向的思维,通过问题界定和问题解决这两个重要环节帮助服务对象解决面临的难题,推动服务对象发展改变。这种问题导向思维专注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问题和问题解决过程,它以人的改变为目标,有别于人们常见的以需求满足为核心的目标导向思维和以指标达成为重点的任务导向思维。这种助人服务的问题导向思维有两种。第一种,修补式问题导向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把问题放在第一位,把解决放在第二位,采取“遇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的抽离日常生活的补缺原则,它依据二元对立的单人视角;
    第二种,解决式问题导向思维。这种思维方式正好与修补式相反,把解决放在第一位,把问题放在第二位,采取“哪里可改变就从哪里入手”的融入日常生活的改变原则,倡导多元协同的双人视角。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发展的主要空间在社区日常生活中,而且它的主要历史责任是推动我国基层治理的创新和保障基本民生。因此,中国社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就需要选择这种在社区日常生活环境中推动环境一起改变的解决式问题导向思维,走出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发展道路。否则,一旦选择西方倡导的机构服务推进方式的修补式问题导向思维,就会面临找不到专业介入焦点、卷入权力游戏中以及制造社会污名影响等现实难题,陷入专业服务的行政化和形式化的发展困境中。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者导向对象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22年8期)2022-11-21高等继续教育在提升社会工作者核心职业能力中的作用中国成人教育(2022年12期)2022-08-11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山西青年(2021年18期)2021-11-28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年4期)2021-08-30“偏向”不是好导向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20年10期)2020-11-27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与组织认同对职业流动影响的研究——基于对广州市社会工作者的调查中国非营利评论(2019年1期)2019-06-18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意林(2018年3期)2018-03-02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7年2期)2017-04-16犬只导向炮小猕猴智力画刊(2016年12期)2017-01-05
    相关热词搜索:社会工作高质量中国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