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互联网+”与语文教学质量提升探讨

    “互联网+”与语文教学质量提升探讨

    时间:2023-03-01 12:40: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吴 飞

    (淮安市凌桥初级中学,江苏 淮安 223306)

    21世纪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而作为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载体,互联网技术正逐步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接轨,成为人们现实生活的重要助手和必要基础,其很多成果已被广泛运用在各个行业,并逐步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技术力量。教育也是如此,线上教学、慕课、远程教育、多媒体课件、网络平台、网络资源等的综合运用,为当代各学科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能力、提升综合文化素养、培养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的重要课程,利用好“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促进“互联网+”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成为当前较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作为语文教学组织者——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互联网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好互联网技术,做到新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融合,以育人目标为抓手,探索在当代技术背景下的教学质量提升方式与途径。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与能力,培养对中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力,进而强化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因此,首先要明白,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1.扎实的基本知识教学。一切语言文学的根基在于基础知识的把握。就语文来说,应该是字形的辨识与书写、正确的读音、准确的字意、规范的语法、适当的修辞、准确的文学常识、熟稔的语言习惯等,这些知识点的传授都需要教师要有高超的教学能力,能利用好各种教育方式,达成教学目标。

    2.全面的基本能力培养。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培养,如何训练好学生准确的听力,正确的说话方式,良好的阅读能力,生动传神的写作能力,是教师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重点所在。是每一位教师应该精益求精的技能所在。

    3.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运用。学习的成效在于运用,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应该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能力,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打通由知到行的通道。

    4.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语文教学还应当立足民族背景,注重挖掘语文知识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培养文化自信,厚植人文情怀,这需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卓越的教学技巧,简单的说教是行不通的。

    正是基于上述语文教学应体现的重要内容,才使语文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前人发明了众多的教学法,如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法、问题导向法、案例导学法等,都是较为成功的经验。现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完全可以让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使语文教学更贴近学生,贴近现实,取得更高的教学质量。

    互联网发展到现在,其优势可以用“多、快、好、省”四个字来形容。多是指互联网用户多,可以扩大眼界与交流空间;
    快是指信息传播快,可以实现更大范围内的即时互通;
    好是指传播质量好,无论是图片或者文字、声音,都能高保真传送与获取;
    省是指省时省力,搜索门户网站可以让人快速搜索到想要的信息。除此以外,互联网还可实现实时交互、资源共享、突破时空限制,相对公平,彰显个性等要求,具体对语文教学来说,可以提供以下方面的服务与便利[1]。

    1.系统全面的资料

    从资源上说,互联网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料库。仅从文字上说,可以查到字形的演变,各种字体的书写,各种义项的解释,全部的读音,甚至还能找到典型的例句。更不用说文学常识的查阅,译文的查找,名家名篇的解读,典范的运用事例,类似作品的比较等,有的还能提供语音服务,让人查找更方便简单快捷。

    2.方便快捷的互动

    互联网的互动性越来越便捷,早已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视频、图片、文字、语音等远距离传送已是家常便饭,远程谈话交流、辩论等也毫无障碍。重播、延时服务更是方便了生活。

    3.即时保真的存储

    互联网的即时存储功能更是方便了各类资源的保存,为即时调用资源提供方便。同时,互联网还能满足多用户同时调用同一资源的需要,极大提升了资源的利用率。

    4.全面实时的监控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远程监控提供了可能,如课堂监控,可以让教师全方位无死角地了解到学生的实时动态,有助于教师控制课堂节奏,调整教学环节。

    5.形象具体的情境

    互联网能提供具体的实况,包括动态的视频、声音与图像,特别是直播、AR等技术的运用,更可以让人远程体验实地景观,让人身临其境,甚至可以在同一时刻感受同一地点的不同境况下的景物变化。为全面了解具体情境提供可能。

    基于上述语文教学质量提升要点和互联网优势所在,“互联网+”为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真正成为可能,可以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容量,充分拓展教与学的宽度与广度,做到一时之间风云际会,一室之内包罗万象。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课前准备

    1.集思广益,确立互联网资源的利用度,备好基本教案与课件

    语文教学课前的互联网资源运用,一是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在备课时要考虑好利用什么样的资源进行教学,既要丰富课堂形式,又要避免过度利用互联网冲淡教学主题。要通过集体备课的形式,设计好各个教学环节,教学重点如何突出,网络资源何时利用,怎样利用。形成通用课件,各位教师再根据具体的情况合理增删使用。

    2.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设计,体现个性化

    让学生课前做好准备,可以事先设置好预习任务,通过线上发布,并要求学生及时反馈预习情况,根据反馈,重新确立重点难点,调整教案和教学方法,设计好课堂互动、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互联网知识与能力拓展点。

    (二)“互联网+”背景下的课文课堂教学组织

    1.利用互联网,强化“双基”教育

    互联网上充裕的资源为教师授业的准确性提供了方便。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终端,让学生自主学习,查找正确的字音字形字义,并通过在线课堂开展讨论,全面准确辨析基础知识。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做好课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开展基本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可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对照,如听名家诵读以纠正学生发音错误,看正确书写过程掌握笔顺,看经典案例掌握词汇运用等。

    2.利用互联网,创设教学情境

    传统的情境教学法由于教师无法运用语言和有限的教具设立逼真传神的情境而影响教学效果,运用好互联网就不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互联网成为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众多的影视、音乐、图片、视频、诗文诵读音频等,包罗万象,为语文教学设置情境提供了方便,更容易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境中增加获得感[2]。如讲授传统写景名篇时,可以把书中写景语句与现实中的环境整合匹配,充分利用影像、光电声乐等调动学生感官,让他们身临其境,加深对范文的理解与感悟。

    3.利用互联网,扩大教学纵深

    实际的教学空间可以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以拓展,现代远程技术的运用,可以引外景入课堂,特别是在教授文学作品时,可以实时引进范文所写的景点影像与介绍,包括电影、音乐等,配合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还可以实现多师多生同步教学,教师可以事先联系好,让别的教师与学生也参与到自己的课堂学习与讨论中来,可以是背景介绍、作家评介、情感延伸、实践体验交流、重点难点研讨、作业评比等,以更强的直观性教学,拓展课堂教学纵深,加大课堂信息容量,深挖课程内涵,突出语文教学的思想性与艺术性[3]。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课外反思

    1.利用互联网,强化效果监测

    课堂教学效果需要有效的手段进行课堂实时监测。语文课堂教学可以通过课堂监测,实时评判教师在教学目标完成度、教学手段使用、课堂互动、作业布置、重难点突出以及教风教态、教学语言组织等方面的表现状况,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能力。对学生的监测能把握学生在课堂读写练习、语文知识能力拓展、文学常识搜索等方面的表现,便于教师随时调整课程节奏,改进课程评价。特别是对示范评教、教学能力测评等具有重要作用。

    2.利用互联网,拓展第二课堂

    语文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需要第二课堂的拓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在同类阅读、经典评价、作家生平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提升学生的基本能力。教师也可通过互联网,掌控第二课堂活动进程,引进优质互联网资源,通过与教学名师、社会名流、其他班级与学校师生的交流,丰富知识,拓展能力。还可通过互联网,积极开展网络实践活动,更全面地了解范文创作背景,文化基础、民风民俗等,拓宽眼界,增加知识与才干。

    3.利用互联网,提升能力素养

    在课上课下,可以利用互联网,在具体的情境中挖掘范文或知识点中的人文素质因素与文化亮点,体现课程思政的要求,讲好与课程有关的典故、历史故事等,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养,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自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进而厚植民族情怀,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4]。

    互联网有优势,但也有缺点,过分依赖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比如学生缺少必要的思考,直接利用互联网搜索答案,造成知识学习基础不牢;
    学生自控力不足,容易造成上网成瘾,人为制造“低头族”等[5]。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真正把互联网终端用在学习上,把知识搜索权还给学生,随时掌控学生互联网的使用度。

    1.正确利用,杜绝过分依赖互联网

    互联网为语文教学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方便空间,但也存在过度依赖网络资源,部分教师可能直接从网上下载现成的教案课件等,也不论是否适用,就直接在课堂上应用,有的教师因此减少了备课时间,对课程的把握力度不够,造成课堂教学效果不升反降。学生中也存在借互联网学习之机,看视频听音乐打游戏成瘾,造成学习退步。因此,互联网的运用要够用适量。加强对互联网终端的管理,切不能因为互联网的诱惑而使课堂失控。

    2.线上线下结合,双基训练仍要强化

    语文是基础性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掌握专业技术技能的工具性课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不少学生忽略了对基本汉字的书写与拼读,错别字、网络语经常出现在他们的笔端,因此,特别是语文教学,在利用互联网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同时,双基训练不能放弃,写一笔好字,说标准普通话、写一手好文章仍然要靠大量的实际练习。要做到线上线下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在丰富视野的同时,提升实际知识与能力。

    3.注重知行合一,实际体验必不可少

    语文教学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6],语言文字也是学生走上社会进行社会活动的基础工具,互联网上的生活不能代替现实生活,网上的资源也与现实世界有很大区别,语文教师要注重教育的知行合一原则,把互联网也作为一种工具,让它成为现实生活的助手,要让学生在真实的大自然中、现实的生活场景中培养对自然与人生的热爱。

    4.提升辨别能力,杜绝虚假信息

    21世纪以来,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但网络不是理想国,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诈骗,虚假信息,不良网站等也大量出现,利用网络教学发生事故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语文教师有责任在教学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辨别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正确利用互联网,杜绝上网成瘾和网络虚假信息,保持健康乐观的生活方式。

    总之,语文是学生成长的关键课程,关系到文明的传承,更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广大语文教师应牢记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在立德树人上,利用好“互联网+”这个新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环节,把握好互联网的利用度,发挥互联网优势,让互联网为语文教学插上质量提升的翅膀,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利用互联网+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中等数学(2022年2期)2022-06-05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21年4期)2021-09-03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20年6期)2020-07-25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华人时刊(2019年17期)2020-01-06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18年9期)2018-09-26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疯狂英语·新读写(2018年2期)2018-09-07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人间(2015年10期)2016-01-09
    相关热词搜索:互联网教学质量语文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