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土家织锦色彩语言研究

    土家织锦色彩语言研究

    时间:2023-03-01 13:20:08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孙怡海

    上海大学 上海 200083

    土家织锦是土家人抒情写意的工具,是土家族文化的体现,也是大众了解与研究土家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对于具有深厚历史内涵与民族审美观的土家织锦,设计师在对其文化了解不深入的情况下,设计应用易出现误解。因此,笔者通过田野调查与信息检索共获得126幅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土家织锦进行色彩研究,借助数字化手段对土家织锦色彩进行整理分析与可视化呈现,为土家织锦的色彩创新提供参考依据。

    (一)色彩发展源流

    土家织锦色彩体系随着土家族文化的发展而形成,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以及民族信仰的转变形成了不同的织锦色彩特征,其特征的体现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先民文化时期,形成崇黑尚红忌白的特点;
    第二阶段是土司时期,土家织锦五色体系基本确立;
    第三阶段是改土归流以后,土家织锦体系逐渐趋于稳定。

    1.先民文化时期

    土家族是“巴人、乌蛮、土著等多部落的民族融合体”[1],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巴文化时期,土家人崇尚白虎,以白虎为图腾,认为白虎能够保护族人。土家织锦中具有代表的传统纹样“台台花”体现了土家人崇拜白虎的心理,认为这种虎形的纹样有避邪的作用,专用于小孩用的花裙盖,有保佑子嗣健康成长的寓意。乌蛮文化时期,乌蛮以身着黑衣而著称,崇尚黑色。而白虎在这个时期代表的是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猛兽,土家人害怕其会带来危害,视白虎为不祥之物,民间也有“赶白虎”的习俗,在织锦用色上体现出“忌白”的特点。土家文化还受楚文化的影响,将楚文化中的民间信仰以及色彩基调进行传承,运用于土家织锦中,色彩体现出“尚红”的特点。

    2.土司时期

    土司时期是土家族文化形成的重要发展时期。土家族地区山势险峻,鲜与外界产生联系,而土司制度的确立,使中原文化传入土家族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与技术,土家织锦的织造工艺也有所提升,图案样式也更加丰富。土家织锦在传统中华“五色观”影响下,基本确立了五色体系,即由红、黄、蓝、白、黑组成。

    3.改土归流后

    改土归流后,随着土家族与外界交流的不断扩大,大量中原先进文化、先进思想流入土家族地区,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同时,文化的流入促进了土家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大量汉族手工艺人的加入,让土家人有机会学习如纺织、染色等先进技艺。受汉族刺绣影响,土家织锦纹样中出现了带有汉族文化特点的吉祥纹样,如“狮子抛绣球”、“龙凤呈祥”、“双龙戏珠”等。织锦色彩搭配从鲜艳转向素雅,进一步提升了土家织锦的审美性与艺术性,土家织锦色彩体系逐渐趋于稳定。

    (二)染织工艺

    传统土家织锦原料需从纺线和染色进行准备,纺线材料经历了从麻线到棉花、蚕丝再到现代的化纤、人造丝的变迁。随着现代工艺的发展,工厂生产的化纤、人造丝,其色彩繁多,节省了织锦艺人大量制作时间,也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植物染色纺线。

    传统的土家织锦染色多运用天然染料,包括植物、矿物、动物染料。植物染料最为常见,如茜草、苋菜、苏木、板蓝根等等,需将植物进行高温熬煮出色,但由于植物具有不同特性,其染色效果具有不确定性,需要反复调整后,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耗时较久,工艺繁杂。矿物染料有朱砂、石灰等,动物染料有猪血、虫胶等,这两种染料由于成本和工序等问题,在织锦染色中应用较少。传统土家织锦颜色十分丰富,不同染料之间的组合构成了不同的色彩,染色工艺的区别构成了色彩的深浅,土家织锦染色工艺在历史岁月中,形成了一套系统的染色方法。

    (一)实用为主的色彩观念

    传统土家织锦以实用性为主,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土家织锦色彩观念源于生活,与土家人生活息息相关,反映出土家人对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统土家织锦色彩的实用性体现在其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如作为婚嫁用品的土家织锦,通过加工制成盖被、服饰、头巾等物品,其色彩经久耐用,不易掉色,以红色等暖色为主色调,凸显了热闹的氛围,蕴含着对婚姻的美好祝福。传统土家织锦色彩的实用性还体现在民俗功用上,不同民俗活动运用的色彩也不同,如用于土家摆手舞民俗活动中所用的装饰物件颜色较为鲜艳,而用于祭祀民俗中的色彩多以深色为主,从侧面反映土家族文化内涵。

    (二)装饰为美的色彩追求

    土家织锦色彩在追求实用的基础上,还赋予了土家人独特的审美观。土家织锦受织造工艺的限制,色彩具有装饰性色块构成特点。土家织锦色彩构成并不是对自然色彩进行再现,而是通过艺术性手法,将色彩进行概括化、抽象化表达,利用明暗、冷暖对比,突出色彩的空间变化,形成层层推移,富有节奏感与秩序感的视觉效果。

    土家织锦以装饰为美的色彩追求,还反映了土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绚丽的色彩与艰苦的劳动形成鲜明对比,土家人把对生活、爱情和信仰的追求“织入”织锦中,具有很强的艺术审美性,质朴而又自然。

    (三)情感为辅的色彩表现

    土家织锦“传图不传色”,在色彩的运用上讲究织锦艺人个人审美与经验,极富感情色彩。在土家织锦色彩中,每种颜色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是土家人表达情感的象征符号。土家族历来崇尚红色,红色代表了太阳,有追求光明之意,体现出土家人热爱生命的情感特征,多用于婚庆节日中,以表达喜庆。绿色在织锦中多以装饰色出现,有着生机勃勃的寓意。黑色等暗色一般作为底色使用,认为深色象征大地,有万物入土为安之意[2]。从土家织锦色彩表现中感受到土家人对生命的情感表达,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色彩是土家人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一)色彩的数字化提取

    1.色彩的数字探索

    色彩的数字化探索是以计算机图形学为基础,采用数值(RGB、CMYK)对色彩进行编码,使用色彩模型与工具,准确地为色彩应用提供技术支持。视觉色彩感知是靠人的主观感受对色彩进行表达,难以直观地区分色彩之间的细微差距,通常以色系进行概括,比如红色分为大红、朱红、深红、桃红等。土家织锦是土家人口传心授流传下来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授色彩的运用时,以“黑配白,哪里得;
    红配绿,选不出;
    蓝配黄,放光芒”[3]口诀进行表达,色彩的明度与纯度的呈现,需根据个人审美以及染织工艺进行调整。对经典传统土家织锦色彩进行采集,以期对土家织锦的数字化转型以及创新应用提供色彩参考。

    2.主色提取

    K-means聚类算法是一种非监督学习算法,通过算法将N个样本划分为相似的K个类,在空间中不断迭代产生聚类,可用此算法实现色彩空间的聚类分析。其具体步骤如下:①获取图像颜色数据,选择K个色彩对象作为初始聚类中心。②通过迭代运算,计算其他色彩对象与中心对象的距离,进行区域划分。③获取均值,得到新的 聚类中心点。④循环迭代,输出K个色彩聚类结果,完成对图像主色对的提取。例如图1和图2是对“大刺花”图案通过K-means聚类算法获取的色彩数值与分布关系。

    图1 “大刺花”图纹色彩RGB数值

    图2 “大刺花”图纹色彩主色提取效果

    (二)色彩运用规律

    土家织锦纹样十分丰富,关于土家织锦纹样的分类有多种说法,笔者从纹样题材上将土家织锦分为三大类:自然物象类图案、民俗生活类图案和文字几何形图案,并从纹样题材的角度对土家织锦色彩搭配进行分析。

    1.自然物象类图案

    自然物象类图案又分为动物鸟兽类、植物花卉类和天地属相类三种,是土家人对大自然进行艺术性的描绘。其纹样复杂,整体色彩较为鲜艳,设色古朴,喜用红色与黑色,呈现出原色对比的色彩特征,画面色彩效果强烈(图3)。在色彩搭配上,善用对比色,如“大蛇花”(图4)运用红绿对比,白色和黄色进行点缀,色彩交替穿插,富有变化。善用冷暖搭配,如“四朵梅”(图5)运用色块穿插的方式,塑造冷暖变化,画面色彩均衡统一。

    图3 自然物象类图案色彩分析

    图4 大蛇花

    图5 四朵梅

    2.民俗生活类图案

    民俗生活类图案包括生活器物类与民情风俗类两种,是对土家族生活的真实写照,体现了土家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色彩多用同色系进行搭配,色彩层次丰富,呈现出复色互补的色彩特征(图6)。生活器物类图纹色彩素雅,以暖色调为主,通过对色彩的明度、纯度以及冷暖进行推移渐变,构成丰富的色彩语言。如“椅子花”(图7)中的色彩多达15种,色块之间相互穿插,采用“退晕”手法进行色彩处理,形成由深至浅、由冷到暖的有序变化。民俗风情类图纹设色古朴,底色以深色系为主,纹样加以浅色作为点缀。

    图6 民俗生活类图案色彩

    图7 椅子花

    3.文字几何类图案

    文字几何类图案包括勾纹类与文字类,是土家织锦中极具几何化特点的纹样(图8)。色彩以暖色调为主,使用同色系,并加以复色点缀,形成层层渐变的视觉效果。如“四十八勾”(图9),是土家织锦中最具民族代表性的传统纹样,以红色为主色调,色彩从中间向两边扩散,形成对称,画面色彩效果强烈。

    图8 文字几何形图案色彩分析

    图9 四十八勾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文化历史的沉淀,其发展经历了漫长岁月,在如今以优秀民族手工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象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转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下的挑战,如何利用数字化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与保护,使其既能随着时代特征而发展,而又不丢失其文化本源,是文化传承中的关键问题。

    (一)建立多元色彩文化传播渠道

    色彩是土家织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土家人的艺术审美、宗教信仰以及生活方式。对土家织锦色彩文化的传播不能只局限于色彩搭配的浅层含义,而需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层挖掘,通过多种文化传播方式,调动大众对土家织锦色彩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首先,从传承角度来看,传承人是土家织锦传承与发展的主体,通过与高校等科研部门建立传承教育的研修班,开展研究、创新、实践三者结合模式,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碰撞下,产生新的文化交流。

    其次,从传播角度来看,使用互联网传播渠道,对土家织锦文化进行网络传播,以此扩大土家织锦的传播力度,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形式实现:一是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土家织锦文化信息,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实时更新文化动态,发布文化资讯,开展文化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到土家织锦文化传承与保护中来。二是利用元宇宙平台进行土家织锦的数字化传播,利用数字藏品的概念,展现传统手工艺独特的艺术性与文化性,同时这也将是对土家织锦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一种全新尝试。

    (二)建立色彩数据库平台

    土家织锦色彩搭配没有明确的使用规定,是在民族文化以及织锦艺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上创造的,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运用数字技术将土家织锦的色彩进行提取,建立色彩数据库平台,提取“文化基因”,构建知识网络,深入剖析土家织锦色彩文化,这将是对土家织锦进行数字化保护的重要途径,对土家织锦色彩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探索色彩创新之路

    土家织锦作为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在对土家织锦色彩文化在进行现代化的运用时,需注重其蕴含的文化特征,运用现代化科技以及美学思维对传统织锦色彩搭配进行创新,使其富有时代特征的同时又不失民族性,形成新时代下的民族手工艺。

    在色彩风格上,可以将传统色彩风格与现代色彩风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呈现,将两种色彩风格进行提取,相互转换、相互交融形成新的织锦色彩语言。在实际运用上,结合土家织锦色彩的文化内涵,应用于日常生活用品、家具、装饰等方面,使其既能满足大众审美需求,又能将蕴含的美好寓意传递给大众。

    本文通过对土家织锦色彩语言进行系统分析,挖掘色彩中蕴含的民族文化与土家人独特的艺术审美观,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土家织锦色彩运用规律进行总结,以期为土家织锦色彩在现代创新中提供参考,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猜你喜欢 织锦土家土家族 瑶族织锦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2年1期)2022-04-14西兰卡普:土家族的织锦与史诗科学之友(2021年11期)2021-11-23Dancing for theDead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21年5期)2021-10-28传承科教新报(2021年16期)2021-05-11土家族情歌锦绣·下旬刊(2020年11期)2020-12-24———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三峡地区土家族摆手舞艺术特征分析
    ———评《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人民长江(2019年10期)2019-11-15钟 鸣艺术作品欣赏陶瓷科学与艺术(2019年8期)2019-10-16土家摆起来民族音乐(2019年4期)2019-09-13土家摔碗酒民族音乐(2019年4期)2019-09-13明清两朝地方文献辑录的土家语词汇分析三峡论坛(2018年4期)2018-09-10
    相关热词搜索:土家织锦色彩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