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乒乓球运动员“人-拍-球一体感”研究——基于人类学的视角

    乒乓球运动员“人-拍-球一体感”研究——基于人类学的视角

    时间:2023-03-01 19:40: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杨 磊 陈 曦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福州,350122;

    2.福建省乒羽网运动管理中心,福建福州,350012)

    在运动员进行运动实践的过程中,观众常能感觉到高级运动员具有使自身技术和周围环境、器械保持高度匹配融合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高低也是运动员能否取得良好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目前,运动训练学领域的学者把运动员在长期专项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获得的能力统称为“一体感”能力。[1]这种“一体感”能力存在于各个运动专项中。如:跳水运动员能准确感受运动时“身体、跳板和水”的时间和空间状态变化,并使自身专项技术与这种环境变化相融合,进而达到一种“人—板—水”合一的状态;
    乒乓球运动员同样具备“人—拍—球一体感”能力,即通过准确匹配自身身体、球拍、球和对手击球的时间、空间变化,进而控制球和战术变化,达到“人—拍—球”合一的状态。

    已有学者针对运动员这种“一体感”专项 能力分别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研究探讨。理论方面,徐涛[1]运用现代信息加工理论和系统工程理论等对运动员专项“一体感”能力的内涵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认为针对性和具体化的专项“一体感”能力训练是调控运动训练效率和状态的关键因素。实践方面,祝捷[2]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得出专业赛艇运动员“人—桨—艇一体感”的核心结构,该成果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为后续赛艇运动员的实践训练提供具体可操作的指导方向,同时也为其他运动项目总结其核心结构提供了研究方法。然而该研究仅关注专业赛艇运动员群体的专项“一体感”核心结构,即运动员的高级训练阶段状态,却未能关注到专项“一体感”能力在运动员的成长过程中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在不同的训练阶段会分别优先形成哪些不同的专项“一体感”核心结构。因此,从运动员纵向成长的历程来研究专项“一体感”能力形成和变化就显得特别重要。

    运动员专项“一体感”能力的形成在本质上是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逐渐使自身身体感官状态与器械和周围环境高度匹配的综合表现过程,并最终以身体动作的形式展现出来。而在感官人类学领域,很早就有学者关注到人类的“身体”与认知、学习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3]更有学者提出了“觉知的身体”这个概念,该概念认为:“人类知识与经验的积累,相当程度是透过身体的感官知觉而得到的,理性思考往往是感官知觉之后合理化的结果。”[3]借此概念切换到运动情景,运动员技能的学习正是由身体、感官和经验所构建而成,其提高的过程也是先经由身体和感官来体会,进而通过思考总结而内化,形成技能的认知体系。

    基于此,本研究以乒乓球运动员成长历程为研究对象,借用感官人类学中 “身体”的概念为切入点,通过长时间的田野参与式观察乒乓球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和比赛,解构他们如何通过身体作为击球经验的主体来形成专项的“人—拍—球一体感”能力,以及分别优先形成哪些不同的专项“一体感”核心结构。

    本研究采用人类学特有的参与式观察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长时间的田野调查,并以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为切入视角,对他们在具体运动情境中的击球身体感官经验进行详细的“民族志(ethnography)”书写。

    另外在田野调查身份介入的问题上,笔者秉承人类学“局内人(emic)”与“局外人(etic)”相结合的办法参与到田野调查中。既以笔者本身曾是乒乓球专业运动员的局内人身份,对于其他乒乓球运动员和教练关于击球身体感官经验的描述能进行相同文化的理解与判断,又同时在整个田野过程中从研究者的立场考虑,努力把握参与观察的参与程度,以局外人的身份保持与调查对象之间的适度张力状态,通过不断地田野日记对调查对象观点的内在逻辑等进行反思,从异文化视角对其观点进行客观全面的解释与评价,达到局内人与局外人之间相互摇摆的田野调查状态。

    选材作为运动训练的起始阶段,在众多运动项目中都是相当重要的一环。许多项目的选材都是从身体素质的角度选择符合该项目专项特征的运动员。如:体操项目偏好协调性、柔韧性较佳的运动员;
    田径跳跃项目偏好弹跳力好的运动员。而在田野中听教练提到乒乓球项目的选材经验讲到最多的就是挑选“球感”好的苗子。那么,“球感”具体包含什么样的特征?对初级技能学习会产生何种影响?“球感”与长期训练后获得的专项“一体感”能力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

    在业余体校这个初级训练的田野中,笔者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两名球员在同一时间接受同一个教练的训练,但学习状况有着天壤之别。

    “在训练正手攻球的时候,教练讲的技术要点我感觉做起来很容易,有时候甚至都不用去想,球一来我的身体就能自动找到合适的击球点去挥拍。”(进步快球员的访谈)

    “每次训练教练总是要不断地提醒我正手攻球的注意要点,但我的手就是不听使唤,总是找不到教练说的那种感觉。”(进步慢球员的访谈)

    “他们两人的差别其实就是乒乓球项目球感的差别,特别是击球过程中球拍与球接触的瞬间,球感好的人会立即反应出来怎样应对、用多大的力度去击打等。有的人打球总是不慌不忙的,正是因为他能够准确判断出球的具体方位,并选择恰当的击球时间、协调的动作完成击球;
    而有的人这方面天生差一点,打球不灵活,在球场上就会很慌乱。”(教练访谈)

    从上述两个球员和教练的访谈中我们可以窥见,“球感”是一种天赋能力,它包含了球拍对球的“接触感”,判断来球的“空间感”,以及击球过程中的“时间感”和挥拍动作的“协调感”。哲学家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讨论身体与知识时提出了一个“默会认识理论”的概念,认为运动技能的学习本身就是“默会认识理论”的一种。在该理论看来,运动技能的学习源于身体内部的“知”,需要个体利用身体的多种感官去感受和捕获技术要领,且这种感受是难以共享的,具有默会性和具身性。因此,在乒乓球项目中,运动员就是依靠身体多种感官去接触球的方式(也就是所谓的“球感”)来获得这种默会性的专项技术知识,而在这个过程中,“球感好”是对技术学得快、表现好的运动员的一种普遍评价方式。在具体的运动情景中,面对同样的动作或技术,球感好的人总能得心应手;
    而球感差的人虽然很努力学习,但效果却难与球感好的人相抗衡。

    不过,笔者在长期田野观察中还发现,“球感”是可以被后天训练的。

    “我们一般通过步法和协调性这两方面训练来改善那些球感较差的孩子。步法的加强可以提高他们空间找点(指在空间移动中寻找击球点)的能力,从而使得他们永远都处于到位击球的状态,使运动员更容易找到击球的感觉;
    而协调性的提高更多是体现在合理的重心转换上,能够使击球动作更流畅。”(教练访谈)

    在关于“球感”与“一体感”之间关系的问题上,笔者在田野中也反复听到业余体校的乒乓球教练在训练课结束的点评上谈到“基本功训练与‘球感’训练密切相关,因为只有球感好的人才会有好的身体击球感,在后续训练中才有可能出现行云流水的连贯状态,反之则技术受限。”从上述的点评中可以发现,“球感”作为“一体感”的形成基础,无论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培养,是决定初级阶段乒乓球运动员技术表现好坏以及是否能后续进阶发展的关键因素。

    建立合适的技术打法风格是乒乓球运动员成长过程中的第二个里程碑,也是决定运动员成长高度的关键一步,而运动员存在不同的身体能力在运动中是被普遍接受的观点。在乒乓球领域,通常认为乒乓球技术风格的确定是根据运动员不同身体能力来建立,如:人高马大、力量足的运动员适合选择欧洲横拍两面弧圈球式的打法;
    中等身材但灵敏性好的运动员适合选择中国传统的直拍快攻式打法……那么乒乓球运动员是否仅根据身体能力的不同进行技术风格的建立是值得在田野中认真观察和讨论的问题。

    L是已有3年半球龄的乒乓球运动员,1.58米的身高在8岁年龄段显得鹤立鸡群,且各项身体素质都不错。按常理,该身体条件是横板两面弧圈球打法的不二人选,但目前他的打法却是横拍主流打法中的另类:正手使用正胶(利于撞击),反手使用反胶的横板快攻型打法。

    “L虽然从身体条件方面看的确适合两面拉弧圈球打法,但由于对摩擦击球的旋转感觉太差,反而对正手攻球这种纯击打技术的杀伤力和稳定性掌握得特别好。所以我就想让他模仿法尔克(瑞典名将)的打法尝试一下,正手换上正胶可以减少拉球的使用率,增加攻球的比例和威胁。”(教练访谈)

    除了L球员这种因为正摩擦击球感太差而改变技术打法,笔者还发现有球员因为某项技术击球感觉太好而影响整体技术风格的建立。

    “M这种身体条件和性格,正手拉弧圈球感觉太过突出,导致在整个握拍选择上会有意识地往正手偏,就导致明显影响反手的击球。鉴于对他正反手动作之间的平衡调整训练效果并不好,于是我干脆让他改成反手生胶(利于控制),在整体打法塑造上让他通过反手的变化和控制,为正手的进攻创造机会。”(教练访谈)

    上述在田野中的两个实际案例可以发现,技术风格的建立不只是根据运动员不同身体能力进行简单确定,而是综合因素考量下的最优化选择。

    另外,在田野的观察中还发现,运动员一旦匹配了适合他个人特点的打法,往往能最大化发挥该运动员的能力。正如L球员选择横板快攻型打法后,体会到各项技术之间的衔接顺畅,而这也正体现运动员在训练成长过程中逐渐向专项“一体感”能力状态的靠近。

    随着击球次数的增加和时间的积累,乒乓球项目初学者也逐渐开始对来球位置的判断、节奏的把握等有了一定的身体控制感,进而达到能够稳定击球的状态。然而在田野中却发现一个值得进一步讨论的现象,就是那些已有多年体校训练经验的乒乓球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也会经常陷入没有击球感觉的状态(俗称“打球断电了”)。此种状态就是失去击球时“人—拍—球”的一体感,造成击球缺乏稳定性和有效性。

    “明明昨天训练的时候感觉特别好,上台率和击球质量也高,但今天就明显感觉身体控制不住球,每次挥拍都会犹豫,莫名其妙地出界和下网,感觉跟不会打球一样。”(球员访谈)

    针对上述球员的感受,教练也就该现象给出了一些看法。

    “其实失去击球感觉在青少年运动员中还比较普遍的。到了这个阶段,大家都是互相控制,用你最不喜欢的节奏和方式打到你感觉最别扭的落点上,而且外出比赛时还会遇到各种外部环境的变化,很多青少年运动员心态上不容易适应,就导致他们只有碰到比较适应的场地和球路时才会感觉打球很流畅,反之就跟不会打球似的。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身体调节球’能力的缺乏,该能力的训练也是这个阶段运动员重点需要提高的能力。”(教练访谈)

    针对此阶段运动员“调节球”能力缺乏的普遍现象。笔者在田野日常训练中观察到教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化解。如:每天安排不同球路的球员进行互相训练,让球员学会在不同球路球员的回球中稳定自己的击球身体感;
    还有安排球员到各种不同的球馆比赛,以便能更好地适应不同球馆带来的击球差异,教练则会反复不停地对他们指出需要调整的地方,如击球点的调整或是重心的调整。

    在此阶段的训练过程中,笔者自己的体悟是需要运动员在长期训练中逐渐将身体调节球的要领和感觉内化成身体的某种记忆。不过从田野的调查看,此种能力的掌握通常需要运动员坚持训练和比赛10年左右的时间,也正如教练在访谈中说到的那样:“训练身体调节球能力是一项长期工程,不过该能力的稳定也是检验一名球员是否走向成熟的标志。”

    有过运动经历的人都对这样的场景很熟悉,在训练中常听见教练这样指导运动员:“注意把身体绷紧,击球时手放松。”

    从此场景中可以发现,运动员的世界就是其身体知觉所形成的世界。人类学家Brownell曾说过,与一般人使用心智与思考作为生活世界的主体不同,运动员的世界从来不曾偏离他的身体,甚至连呼吸都处于他的身体中。通过上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在“人—拍—球一体感”的前期成长过程中,无论是球感的训练、个性化技术打法风格的建立和身体调节球能力的磨练过程基本都是围绕身体击球感的状态和特点进行的相关训练,那么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随着乒乓球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人—拍—球一体感”这种由长期专项训练所形成的能力是否仍仅依靠身体击球感的提高而提高呢?

    笔者带着这样的疑问来到了某省乒乓球专业队,这里的球员基本都是全省排名靠前的运动员,每人至少经历了10多年的乒乓球系统训练。专业队训练方式与基层体校有着明显的不同,基本功训练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基本以技战术组合为主,且会融入一些实战情景。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前期体校的培训使他们基本功十分扎实,专业队训练则重点放在增强他们比赛中使用技战术的能力上。

    “每次教练都反复跟我强调用脑打球,所以我每天训练都会想着总结不同对手打法的优缺点,以及面对他们时分别要注意什么。”(球员访谈)

    “到了省队,大家的球感都不会差,所以对打球意识的培养和动脑打球则更为重要,因为技术只是工具,但怎样组合运用工具才更重要。”(教练访谈)

    虽然在田野访谈过程中,很多运动员和教练也都给出了与上述内容相似的训练体会和看法,即过于强调对“打球意识”和“动脑打球”这方面的重视和关注,似乎让人觉得在高级训练阶段身体击球感不再与乒乓球运动员专项水平的提高有关了。但是在运动员打球过程中只言片语的抱怨,却让笔者从这些话语中洞察到“打球意识”和“动脑打球”的提高并不是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专项水平提高的全部。

    “今天输得太冤枉了,按照这个战术思路肯定赢的,但是手上的控制就是差了点,他一加速我就老打不到自己想要的点上。”

    “我年轻时是有身体却没想法,现在是有想法,身体却跟不上速度了。”

    上述的只言片语让我们明显感受到了身体击球感在高水平乒乓球训练和比赛中的在场,而这种在场则更多的是体现了“身体与思维”的同时协调配合。如果控球能力和战术思路形成合体,每一板的击球都打到思维想象中的位置,那么在和对手的比赛中就能很容易掌控局面,从而获得胜利。

    田野中这种“身体与思维”的同时协调配合的在场状态也使得笔者对马龙这种顶尖球员近十年比赛状态的变化产生了进一步的反思。在出道的初期,马龙的大赛记忆基本都是被王皓(乒乓球奥运冠军)挡在决赛门外,如果从“身体与思维”这个维度进行思考,可以发现当时的马龙在遇到王皓这种高质量反手直拍横打技术为特长的选手时显得很被动,其正手拉球特长技术不能充分发挥。这个技术环节的受限就体现了“思维”的在场(即知道该如何应对对手),但“身体”和“思维”却不能同步(反手相持技术受限,不能形成自己的特长技术)。直到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男单决赛时马龙才完全改变了原来一形成反手相持就下风的局面,并且在随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马龙都处于巅峰状态,也从另一个角度体现他此时“人—拍—球一体感”所达到的最佳时刻。然而随着年龄的增大,伤病的侵袭,虽然马龙现在的竞技状态仍保持在超一流乒乓球运动员的队列中,但在分析其比赛时就会发现他有时会出现“身体”与“思维”之间的分离。当然这种融合变化的动态过程也是符合运动员竞技状态规律。

    通过上述的观察与反思,在“人—拍—球一体感”高水平训练阶段,“身体击球感”和“思维”的协调配合才是此阶段训练的重点,而两者协调配合的训练过程则体现出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为建构过程。

    本研究初步形廓了乒乓球运动员“人—拍—球一体感”在成长过程中主要经历的四个阶段,即球感练习为主的基础训练阶段,以个性化身体击球感等综合因素最优化选择下的技术打法建立阶段,稳定身体调节球训练的成长阶段和身体击球感与思维互为建构的最终阶段。尽管在田野实践中这四个阶段无法严格区分开,但是这样区分能把运动技能训练这个复杂过程简单化,让大家对乒乓球运动员“人—拍—球一体感”的成长变化过程有更深入的理解。从人类学以强调主体性和反思性的后现代以来,任何民族志文本的撰写都是嵌入作者主观情感和反思的作品,但笔者认为此项研究仍然具有一定意义。首先,让体育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身体认知能力的强弱是决定运动员运动技能的获得和成长高度的关键因素。其次,在现行体制下,大部分的乒乓球教练都只是运动员某个成长阶段的教练,长久下来会形成阶段训练经验的思维固化,而本文这种过程性研究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不一样的启发。最后,如果读者能在阅读该作品的过程中产生对运动员训练过程情感上的共鸣感,那也将成为本文的另一种意义与价值。

    猜你喜欢 球感一体田野 希望的田野小猕猴智力画刊(2022年10期)2022-11-02在希望的田野上担当作为人大建设(2020年1期)2020-07-27培养小学一年级学生球感的重要性和练习方法校园足球(2019年5期)2019-09-10设计“熟悉球感”练习的四个原则校园足球(2019年4期)2019-09-10一体推进主题教育同频同向支部建设(2019年36期)2019-02-20在希望的田野上金桥(2018年5期)2018-09-22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当代贵州(2017年49期)2017-12-19研究高职体育足球课教学中如何开展球感训练当代体育科技(2017年11期)2017-11-27雄浑豪迈于一体灵秀磅礴熔一炉祖国(2017年14期)2017-09-04影响高职学生网球球感训练因素与策略研究运动(2017年14期)2017-01-28
    相关热词搜索:人类学乒乓球视角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