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探寻学生符号意识培养方法

    探寻学生符号意识培养方法

    时间:2023-03-02 10:30:1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郑裕民(福建:漳浦县六鳌中心学校)

    培养学生符号意识,是小学数学新课改的十大核心理念精神根本所在。故而教学中,老师要善于把握教学内容特点、学生学习现实等元素,科学地引导小学生投身符号感知、符号形成等学习探索,让他们在真实的学习中获得符号的学习体验,促进小学生符号意识的有序发展,更有效地践行2022年版课标思想。老师还应依托教学知识资源,落实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探索活动,让他们在翔实体验中感知符号的存在,领略符号的神奇,体悟符号所带来的便捷,感悟数学符号中所蕴含的丰富知识,从而促进他们符号意识的不断提升,助推他们数学素养的和谐发展。

    让学生真正投身于知识形成的探究学习之中,让他们在具体活动中积累感知,形成厚重的感悟,从而引发更为积极的、智慧的数学思考,使得整个数学学习活动不断走向更深处,是理想小学数学教学的体现,是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基本途径,是诱发他们学习个性飞扬的重要举措。在《乘法分配律》一课教学中,老师需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乘法分配律形成学习之中去,让他们在不同的思维交互中,感受符号的存在,领略符号的独特优势,进而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提升符号意识。

    (一)结合学习,引发学习联想

    随着学习探究的深入,老师要围绕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索,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深入学习探究。例如,设计“例题中的算式是不是很有趣呀?从中你会联想到哪些相似的例子呢?”等一系列问题,以此来唤醒学生的学习积累,激活他们的生活经验,为他们进一步探寻乘法分配律的内在规律,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在问题引领下,学生能够开动脑筋,用活经验,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班级中第四小组有4个人,每人有3本故事书,还有4本科技书。小组中共有的图书是多少本?学生会把例题学习思维模式进行拓展应用,从中进行对应的学习思考。随着众多学习交流的出现,学生对符合例题特征的等式也在交流中不断丰富起来,为后续提炼规律、总结概念提供最为翔实的学习积累。

    (二)鼓励创新,增强符号感知

    紧接着不同学习思考的交互,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构造模型已经初步形成,此时,老师需要开展进一步引导,以拓展学生学习视角,丰富学习感知,为他们科学地提炼不同例子中的共同规律打下基础,为他们进行必要的数学化思考提供助力。

    随之而来的就是老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设计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探索与学习思考,为抽象概念、建立乘法分配律数学思维模型提供有力支持。例如,“看来大伙的学习还是挺有效果的,不过我还是想考考大家是不是真正领悟了例题的精神,敢不敢接受挑战呢?”问题会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动力。于是学生就会开动脑筋,进行更为广泛的学习合作、深度学习思考,使得“体育组的林老师买了足球和排球,每箱足球是a个,每箱排球是b个,问林老师买来的足球和排球一共是多少个?”这样的思考呈现学生眼前,走进学生的探究视野,为符号引入、概念抽象提供契机。

    (三)引导探究,建立思维模型

    结合学生创新例子的出现,老师需趁热打铁,引导学生用符号来揭示规律,用数学语言表达其中的变化,阐明自己的思考或是理解等,为后续建构乘法分配律数学思维模型提供坚实的基础。

    紧接着,老师需引导学生开展更有思维活力的学习探究,指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逐步梳理算式中字母符号的意义,理解等式的基本算理,为用数学语言表达、归纳和抽象提供数学感知支撑。

    教学实践显示,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一个充满个性、充满智慧的探索之旅。为此,老师需要从学生视角去把脉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以此来勾画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回望教学片段,能够清晰地看出,老师以例题学习研究为蓝本,引导学生在模仿编题中更好地深化乘法分配律等式的理解,以此积累更为厚实的学习感知,并为后续老师设计的挑战题提供基础,使得学生拥有更为扎实的分析思考、推理应用的本领。在学生自编自主解答的学习过程中,他们对乘法分配律的等式构成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形成有效的学习表象。

    要真正有效地培育小学生符号意识,有效教学引导是第一位。这就需要老师深度研读文本,把握学情现实,以此为学生营造一个审视、探究的学习活动氛围,让他们在整合性学习中学习符号的选择,体味符号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教学为例,老师需要从学生思维出发,灵活地连接相关的知识,让学生直面不同的符号,并在相应运用符号、思考符号存在形式等多重活动中,感受符号是有效的、有用的,从而引导学生自发地投入符号学习研究,使得他们对符号产生较为强烈的亲切感,以助推其符号意识的不断发展。

    (一)创建情境,鼓励有效观察

    鼓励或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去观察,是新课标的重要思想之一。它对小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有着深远且积极的影响。教学中,老师应围绕该理念,营造必要的学习探究氛围,创新对应的学习探究情境,以激发学生自主、主动的数学观察,为深入学习、理性探究提供必要的环境保障以及学习心理支持。

    教学中,首先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导入学习,为学生的有效观察提供便利。例如,老师利用课件展示教学前准备的各种学习卡片,还有用于奖励优秀学生、进步学生的小星星、其他卡通图片。其次,鼓励学生从数学视角去解读屏幕上的画面,提取有效的数学信息。像视频呈现喜羊羊在购买水果,不同的手提袋中分别装着3个苹果、5个桃子、2个香蕉,还有学习奖品等。此时利用课件优势,展示画面音——看到这些画面,你们会有怎样的发现?

    (二)开展争辩,启发学习思考

    利用问题引导观察,促进学习思考,是构建有效教学、打造深度学习的必然之举,是符合学生学习心理的重要尝试。在此情景下,学生会各抒己见,提出不一样的学习发现。像苹果有3个,桃子有5个,香蕉有2个;
    奖品中小红花有4朵,智慧星有5个,大拇指有3个。

    在不同观察交流汇聚时刻,学习争辩也会随之展开。此时,学生就会提出:有的个数是一样多的;
    有的是比较少的;
    等。这样“同样多”“比……多”“比……少”等感知就会在学生耳边回荡,进一步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与思考。这些都会为后续引入比较符号提供便利,提供学习感知、学习思维支持。

    (三)提炼深化,促进数学表达

    符号意识的培养不是建立在直接灌输之上的,而是要让学生在一个个具体的情境中慢慢领悟的。联系上述教学案例,不难看出,老师为学生深入学习、深度探究搭建了许多台阶,为他们创设一系列审视符号、感悟符号存在的学习情境,学生才能够在相应活动中感知符号的意义,体味符号的价值,进而树立学习符号的信心。

    回望教学思考,笔者以学生喜爱奖品、喜欢动画片人物为切入点,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水果图片、奖品画面,让学生在趣味浓浓的状态下探究比多、比少的学问。在相应的比较分析中,形成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同样多的学习感知,为后续用符号表达提供思维保障。在接下来教学中,老师还将引导学生从身边事例中寻找相关数学问题,学着用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等知识去解读生活现象。

    符号应用不只是落实在数学学习之中,还体现在学生的生活之中。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符号学习有一个正确引领和指导,让他们在极广范围中感知符号的存在,领略符号的应用价值,进而从内心深处萌发学好符号的愿望,使得符号知识的学习得以顺利开展,加速符号意识初步构建。以《正比例的意义》一课教学为例,老师需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感悟、感知提炼等学习引领,让学生在现实活动中形成更有效的体验,助推符号意识的科学建构。

    (一)解读信息,探寻内在规律

    教学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自身生活体验来感受正比例的存在。例如,购买一本练习本需要2元,购买2本、3本……需要多少钱?其中有着怎样的数学规律?结合学生较为熟悉的事例,联系对应的问题,学生就会用好自身的学习积累、生活经验,不断探究在购买练习本活动中的数学知识,初步感受正比例问题的实质。

    随着学生交流的增多,他们能够用数学语言、数学思维来表达自己的学习与思考。因为总价是等于单价乘数量的,这里练习本单价是恒定的,所以购买的本数越多,总价也会随之不断增加。这样学生会在大量的说理与互动中,较好地感知正比例知识的应用,为他们后续提炼比值不变(也就是单价不变)提供思维保障,会使得符号感知的积累达到一个既定的高度。

    (二)表达信息,感悟符号价值

    在活动研究基础上,老师还需要鼓励学生多举例,而且是变式的例子,以丰富学生学习感知,为有效引入符号提供便利,使学生感知符号的便捷作用。这样学生就会思考:买a本练习本,需要付出多少元?如果练习本的单价是b元的话,又该如何思考?数学终极目标就是要在一定学习之后,能够用更为理性的数学思考,用数学眼光,去审视学习中、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提出数学问题,探寻用数学思维、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实现学习的突破,实现数学核心素养持续积累的目标。

    结合上述教学思考,笔者以为,要让学生把一个个复杂的正比例关系推断为正比例公式,就需要为学生提供深入探究学习机会,并引导他们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学习思考,使其顺利地经历数学化的过程,顺利地完成符号化的转换,让整个学习活动顺利地走向纵深处。回顾教学案例,不难看出,老师在此过程中的匠心思考,从购买练习本开始,到整理总价、数量、单价数量关系,直至拓展至符号介入,让整个正比例意义学习更接地气,更贴近学生学习发展区,使得学生学习的探究活动更有活力,更显智慧。

    综上所述,要切实抓好小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工作,老师需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现实等,创设有助于学生探索和研究的学习情境,让他们在有效的学习探索之中,较理性地感知符号的存在,并在学习归纳、推想等活动中,领略符号的意义及价值,并通过相应的巩固和应用环节,强化符号意识,获得必要的发展和提升。与此同时,老师还得做个智慧的引领者,努力引导学生把日常语言与符号语言进行有效沟通,并初步学习二者之间的科学转化,使得学生对符号的产生有着更为敏锐的直觉,进而在学习不断深入的进程中,符号感得到增强,符号意识获得发展。最终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智慧的光辉,也让小学生课堂教学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质态。

    猜你喜欢 分配律乘法符号 算乘法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22年10期)2022-11-05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数学小灵通·3-4年级(2022年6期)2022-06-17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数学小灵通(1-2年级)(2021年10期)2021-11-05学符号,比多少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乘法分配律的运用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2021年5期)2021-05-18《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20年11期)2020-09-10“+”“-”符号的由来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19年11期)2019-11-25把加法变成乘法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19年9期)2019-09-25除法也有分配律吗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16年8期)2016-12-07活用乘法分配律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16年7期)2016-12-07
    相关热词搜索:探寻符号意识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