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无缝隙导向型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无缝隙导向型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时间:2023-03-03 08:35: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梅丽,王兰英,刘茵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科,河南 商丘 4760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一种病,多由冠状动脉急性缺血缺氧引起,具有发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1]。若患者未及时接受诊治,可导致患者猝死,对其造成严重生命威胁。因而,尽早恢复患者良好血供是救治AMI患者的关键[2]。但部分患者缺乏救治知识,导致救治延迟,从而错过最佳救治时间。因此,临床需要一套规范、系统、优化、快速的急救护理措施来应用于AMI救护过程,以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常规护理模式注重遵医护理,虽能挽救患者濒死心肌,但缺乏针对性、预见性。而无缝隙导向型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能保障患者获得连续、完整的护理服务,同时还可提升护理安全性,符合临床对危急重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与护理安全管理的理念[3]。本研究主要探讨对AMI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将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104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52例)。对照组男32例,女20例;
    年龄52~74岁,平均(64.58±4.25)岁;
    发病至入院时间1~5 h,平均(2.96±0.54)h;
    合并症高血压34例,糖尿病15例,其他3例。研究组男31例,女21例;
    年龄53~76岁,平均(65.17±4.33)岁;
    发病至入院时间1~5 h,平均(3.06±0.51)h;
    合并症高血压35例,糖尿病13例,其他4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选取标准

    1.2.1纳入标准 符合AMI诊断标准[4];
    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凝血功能正常;
    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免疫功能缺陷;
    肺、肾、肝等严重功能障碍;
    恶性肿瘤;
    神经性疾病;
    临终状态。

    1.3 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模式。(1)急性期监护:使用监护仪持续监测患者血压、心电、呼吸、生化、血气等指标;
    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一旦发现,立即进行纠正;
    观察患者疼痛持续时间及疼痛性质,必要时给予患者吗啡、哌替啶等药物止痛,同时密切关注患者面色、呼吸状况,避免出现药物性呼吸抑制。(2)一般护理: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协助患者进食、洗漱等日常生活活动;
    帮助患者做皮肤护理及被动肢体活动锻炼,防止压力性损伤、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3)给予患者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等,出院前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1.3.2研究组 在上述基础上,接受无缝隙导向型护理模式,具体如下。

    1.3.2.1构建无缝隙导向型护理模式 (1)组建无缝隙导向型护理小组,包括护理部主任、护士长及科室护士6名,护理部主任担任小组组长,护士长为副组长,协商制定无缝隙导向型护理模式的护理流程、规章制度、服务指引、症状评估表、护理工作交接表等;
    (2)组长对组员进行上述相关培训,并开展模拟演练,于缝隙性环节发现可能影响护理质量与安全的因素,并不断优化护理流程、制度及指引等,直至确定最终版本。

    1.3.2.2应用无缝隙导向型护理模式 (1)院前急救。①在接到急救电话后,护士先告知患者及家属保持冷静,询问地址后立即规划出最优路线(综合医院事发地距离、路况等)并出车,特殊情况可联合110警车开道,以加快出车速度,同时嘱患者保持平卧状态,勿随意移动,询问患者病情症状,告知其急救知识,有条件者立即服用阿司匹林或硝酸甘油;
    ②赶往现场后,立即为患者提供吸氧支持(每分钟2~5 L),监测脉搏、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检查心电图,快速判断患者有无ST-T波及Q波改变,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同时给予患者镇静止痛处理;
    ③转运前,将患者病情、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告知其家属,在得到家属同意后,立即进行转运,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同时,与院内急诊科与心血管内科取得联系,通知其准备手术。(2)院内急救。①接到连运途中医护人员准备手术电话后,院内急诊科护理人员立即做好急救准备工作,通知急诊医生接诊,救护车到达后,立即平稳地将患者移送至抢救室;
    ②送至抢救室途中,观察患者呼吸、面色、意识,询问患者病情、用药情况,上述工作于30 s内完成评估;
    ③到达抢救室后,接通氧气(1 min内),检测血氧、血压(2 min内),建立静脉通路同时采集血液标本(3 min内),检查心电图,评估患者病情(5 min内);
    ④患者入院后,在5 min内与患者家属完成术前谈话,获得手术同意书,准备手术。(3)术后护理。①健康教育:为患者发放AMI健康教育手册,包含AMI致病因素、基本概念、急救措施、治疗手段、用药指导、膳食搭配等,指导患者合理运用该手册;
    ②日常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发生,指导患者合理运动、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等;
    ③心理护理:为患者打造舒心、整洁、安静的诊疗环境,减少外界环境对患者的刺激,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鼓励患者调整心态,保持乐观情绪,为患者树立康复信心;
    护理人员需主动热情帮助患者解决疑问,使其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两组均干预至出院。电话随访6个月,了解患者身体恢复情况,每月1次。

    1.4 观察指标(1)救治时间、住院时间,救治时间包括出诊时间、评估时间、采血时间、急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2)救护效果,通过ST段回落、心肌酶谱回落、胸疼缓解、抢救成功率评估。(3)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4)随访6个月后AMI复发率。(5)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其中包含抢救效率、护理时效、护理态度、护理行为等,总分100分,≥91分为非常满意,81~90分为满意,71~80分为部分满意,≤70分为不满意。

    2.1 救治时间和住院时间研究组出诊时间、评估时间、采血时间、急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救治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2 救护效果研究组ST段回落率、心肌酶谱回落率、胸疼缓解率、抢救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救护效果比较[n(%)]

    2.3 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4 AMI复发率随访6个月发现,研究组脱落1例,AMI复发6例(11.76%,6/51),对照组脱落2例,AMI复发15例(30.00%,15/50),研究组6个月内AMI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5.098,P=0.024)。

    2.5 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AMI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病之一,病情危急,可并发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近年来,我国AMI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5]。研究表明,患者突发AMI后,心肌细胞在18 min内即可缺血坏死,冠状动脉梗阻≥6 h可诱发区域性心肌梗死,增加患者死亡风险[6]。因而在时间窗内尽早给予患者有效救护,可实现梗死动脉再通,挽救濒死心肌,改善患者预后。传统救护模式能挽救患者生命,但救护效果未达到理想状态。因而,采取有效救护措施使救护过程实现有机衔接,使AMI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救护,是临床不断研究的重点。

    无缝隙导向型护理是临床提出的较为新型的护理模式,通过不断演练,发现救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优化护理流程,克服传统救护弊端,实现接诊、转运、救治全过程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使护理人员化被动为主动,为AMI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使其最短时间内得到救护[7]。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出诊时间、评估时间、采血时间、急救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缩短。这提示本研究护理模式能使AMI患者以最短的时间得到救治,为患者赢取治疗时机,从而加速患者恢复,与陈娟等[8]研究结论一致。无缝隙导向型护理模式重视每一个缝隙细节,保证护理过程无疏漏,在接到急救电话即刻,先告知患者及家属简单救护措施,避免患者因运动而增加心肌耗氧,有利于保护缺血心肌,同时优化出车路线,能避免堵车、绕路等情况,能最大限度为救治赢得时间;
    到达现场后立即开展救护措施,并安抚患者及家属情绪,给予患者镇静止痛处理。吴春龙等[9]研究中指出,疼痛会使心肌缺血加重,因而,该救护措施可有效缓解心肌缺血状态;
    在转运过程中与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取得联系,使其提前大致了解患者病情,做好救治准备,在救治时间窗内实现无缝隙护理措施,能确保患者及时得到有效救治[10-11]。此外,本研究发现,给予AMI患者无缝隙导向型护理,能提高救治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6个月内复发率。黄宇鹏等[12]认为,早期疏通梗阻冠状动脉,可实现缺血心肌再灌注,减轻心肌损伤。无缝隙护理不仅要求救护人员具备准确快速的反应能力,还要求转运质量及各个医护人员的配合,以缩短患者救治时间,使患者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紧急处置,从而使救治效果提高,预后改善[13]。另外,“科学化、快速化、标准化”的无缝隙导向型护理更为注重“以人为本”,在术后重视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可增强患者AMI疾病知识,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可使患者切身体会到医护人员的温暖,提高其希望水平,从而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14]。

    综上所述,无缝隙导向型护理模式可优化AMI患者救护效果,为救治争取时间,从而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降低AMI复发率,进一步提高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缝隙导向心肌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2022年8期)2022-11-21“偏向”不是好导向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中国生殖健康(2020年7期)2020-12-10雨的缝隙边疆文学(2020年5期)2020-11-12空中翱翔VOGUE服饰与美容(2019年6期)2019-07-17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9年1期)2019-04-25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7年2期)2017-04-16犬只导向炮小猕猴智力画刊(2016年12期)2017-01-05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制导与引信(2016年3期)2016-03-20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年20期)2016-03-01
    相关热词搜索:心肌梗死缝隙导向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