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回授法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标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回授法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标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时间:2023-03-04 13:00: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曾晓丹,陈炎炎,肖育梅

    (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 广东深圳518100)

    慢性牙周炎是由于细菌侵犯牙周组织而引起的慢性炎症,发病率位居口腔疾病第一位,随着病情发展牙齿会慢慢松动甚至脱落,影响患者进食,进而影响其生活质量[1]。慢性牙周炎病程长、病情易反复,而大部分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管理意识较差,易导致细菌滋生,加重病情。常规健康教育方式收效甚微,因此亟需一种高质量干预措施以提高慢性牙周炎患者自我口腔卫生管理能力,改善牙周情况。回授法是指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患者能够复述、演示学到的知识的一种护理干预措施,广泛应用于慢性牙周炎患者的健康教育中,但目前关于回授法在慢性牙周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2-3]。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我们将回授法应用于63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中,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同期收治的12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慢性牙周炎诊断标准符合《牙周病学》[4]中相关诊断标准者;
    ②按时复诊者;
    ③口腔内余留牙齿≥16颗,且磨牙≥4颗者;
    ④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①语言表达不清楚者;
    ②全冠修复牙齿者;
    ③伴有心血管疾病者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男27例、女36例,年龄34~55(44.73±3.51)岁;
    病程5个月~3年,平均(1.51±0.50)年;
    体质量指数(BMI)19~29(22.31±0.60);
    病情程度[5]:轻度20例,中度28例,重度15例。观察组男26例、女37例,年龄34~57(44.76±3.39)岁;
    病程6个月~4年,平均(1.52±0.61)年;
    BMI 19~28 (22.85±0.71);
    病情程度:轻度17例,中度33例,重度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由牙科护士向患者讲解慢性牙周炎的病因、治疗方法、刷牙的正确方法等内容,并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单,健康教育1次/周,每次20 min。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回授法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建立研究小组,包括主治医生2人,专科护士4人。由小组成员共同制作慢性牙周炎健康教育宣传单,整理量表并分析;
    主治医生评估回授法实施情况,并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指导。②参考相关书籍、论文并结合慢性牙周炎,制订慢性牙周炎患者护理方法手册,包括慢性牙周炎的发病原因、口腔卫生管理情况等。③口头健康教育,包括慢性牙周炎的相关知识,利用图册、模型讲解口腔卫生维护知识与技能,告知按照制订的目标和计划居家练习,并记录口腔卫生维护日记。④询问患者口腔卫生维护相关知识并进行提问,参考患者回答情况,评价患者慢性牙周炎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患者相关知识掌握不牢的地方进行补充,并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疑问,在职责范围内一一解答。⑤就诊时,评估患者口腔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听取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想法,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再次评估患者复述、演示的正确性,将出现的问题记录在管理手册,下一次就诊时作为重点要掌握的检查内容,根据出现的问题为患者制订目标,告知患者回授法医护人员联系方式,并提醒患者关注微信、电话。⑥护士使用电话、微信回访,解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询问患者口腔卫生维护及牙周恢复情况,告知科学的口腔护理方法,与患者共同制订下一步自我管理方案,提醒患者复诊时间,每2周1次,每次10~15 min。两组均干预2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口腔卫生自我管理能力:分别在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评估两组口腔卫生自我管理能力,参照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保健方面的自我效能量表(SESS)[6]编制口腔卫生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包括行为自我管理、知识自我管理、态度自我管理3个维度,每个维度包含4个条目,总分60分,得分越高代表口腔卫生自我管理能力越好。②牙周指标[7]:分别在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评估两组牙周指标情况。菌斑指数(PLI):采用视诊结合探针轻划牙面,根据菌斑的量和厚度记分,每颗牙检查4个牙面,每颗牙的记分为4个牙面记分之和除以4,个人记分为每颗牙记分之和除以受检牙数,分为0~3级,级别越高代表菌斑越多;
    探诊深度(PD):使用牙周探针测量牙龈缘至袋底或龈沟底的距离;
    附着丧失(AL):当探诊深度超过3 mm时,探针能感觉到釉牙骨质界且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根方判断为附着丧失;
    出血指数(BI):分为0~5级,级别越高代表病情越严重。③口腔卫生状况:统计两组牙龈充血、水肿、疼痛、牙松动/脱落、口腔感染发生情况。④疼痛评分及满意度:干预2个月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8]评分评估两组疼痛程度,总分0~10分,得分越高代表疼痛越剧烈;
    同时记录两组满意度,采用自制慢性牙周炎患者满意度量表,总分100分,≥90分为满意、70~89分为基本满意、<70分为不满意。

    2.1 两组干预前后口腔卫生自我管理能力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口腔卫生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分,

    2.2 两组干预前后牙周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牙周指标比较

    2.3 两组口腔卫生状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口腔卫生状况比较

    2.4 两组VAS评分及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VAS评分及满意度比较

    慢性牙周炎是临床常见的口腔疾病,由牙菌斑累积引起,多发于成年人。慢性牙周炎的病程长,患者在接受医生治疗的同时需在家自行维护口腔卫生,但大部分患者过度依赖医生的治疗,忽略了自我口腔卫生的维护,因此,需进行护理干预提高患者自我口腔卫生管理能力,进而改善牙周状况[9-10]。而常规健康教育方式间隔时间长,效果不理想,因此亟需找到可提高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卫生管理能力、改善牙周状况的护理干预措施[11]。

    慢性牙周炎患者自我口腔管理能力较差,病情反复。回授法是基于循环策略的一种健康教育方式,护理过程中通过对患者介绍口腔卫生维护知识与技能,现场演示正确刷牙方式,告知按照制订的目标和计划居家练习,循环护理人员讲解、患者复述、护理人员修正,结合模型强调口腔卫生维护的操作要点,直至患者完全理解和掌握,使患者认识刷牙的方式和重要性,使患者自身潜意识有明确口腔护理计划并落实;
    采用微信、电话随访进行跟踪管理,通过“评估-教育-再评估-再教育-回访”的方式,使患者掌握慢性牙周炎相关知识及护理技能,进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掌握治疗进程,通过有效的指导,帮助患者保持口腔健康,保证治疗的延续性,改善牙周状况[12-14]。干预期间护理人员不间断指导患者出现的问题,患者有问题及时提出、及时解决,可减少与患者由于治疗期间不良症状来回问诊的情况,也对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有良好的监督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总体自我管理及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LI、PD、AL、BI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回授法可提高慢性牙周炎患者自我口腔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牙周指标。

    本研究还发现,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口腔卫生状况总发生率、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回授法可减轻慢性牙周炎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回授法通过记录管理手册增强慢性牙周炎患者保护牙齿的意识、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自我口腔护理方法,同时监督患者的口腔护理行为,患者复诊时,医护人员通过管理手册纠正患者口腔错误护理行为,可改善患者口腔卫生状况,缓解牙周疼痛;
    此外,通过微信、电话随访访问患者口腔卫生维护情况,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不仅可改善牙周状况,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得到体现[15-16]。雷冰等[17]对202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回授法可改善患者口腔卫生自我管理能力,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与本研究结果类似。鞠雅琼等[18]研究也证明,良好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牙周炎患者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慢性牙周炎患者经回授法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高,牙周及口腔卫生状况均改善,牙周疼痛程度减轻,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提高。但本研究仍存在样本量较小、干预时长及场所较为局限、单中心研究等不足,今后可进一步增加研究样本量、延长干预时间、行多中心研究、拓展干预场所、提升干预质量等,探索慢性牙周炎预防措施及健康教育新模式,以提高健康管理效果,为慢性牙周炎护理管理方案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口腔卫生牙周炎牙周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健康体检与管理(2022年4期)2022-05-13激光疗法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1年6期)2021-07-31美日荷三国口腔卫生士发展现状及对我国护理的启示军事护理(2020年6期)2020-07-01口腔卫生师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20年4期)2020-01-07968名老年人可摘局部义齿戴用及口腔卫生情况调查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6年1期)2017-01-15社区口腔健康教育对居民口腔卫生的影响中国临床护理(2016年1期)2016-01-23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14期)2016-01-15牙周维护治疗对于保持牙周长期疗效的价值探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2期)2016-01-14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治疗长期疗效中的临床价值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5期)2016-01-07不同治疗方案在78例牙周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4期)2016-01-07
    相关热词搜索:牙周炎自我管理患者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