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镇江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研究

    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镇江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研究

    时间:2023-03-04 13:55: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中共镇江市委党校 戴惠,孙文平

    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对于一座城市来说,青年是城市发展的中坚力量,城市发展前景和青年发展前途息息相关。当前,镇江正围绕“山水花园名城、创新创业福地”城市定位,大力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如何吸引大批青年人加盟镇江未来发展,如何打造更具活力、更优质态、更高能级的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是镇江在新一轮发展浪潮中领跑争先的重要课题。

    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应该秉持吸引青年群体、留住青年群体、激励青年群体、愉悦青年群体的城市理念,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产业结构、城市文化政策、城市公共政策以及城市社会服务等都应该以尊重、满足并服务于青年成长与发展为目标,更好地满足青年群体的就业、居住、学习、社交等日常需求,更好地促进青年群体的发展诉求,打造鼓励青年创新创造的软硬环境,从而实现青年与城市互构共赢。

    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的特征可概括为六大特征。

    (1)参与性。城市要创设良好的融入条件,拓展青年表达和参与对话的渠道,帮助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社会治理,提高青年对城市发展的贡献度,使青年人才对城市拥有精神认同感、情感归属感、心灵愉悦感。

    (2)保障性。青年处于职业化起步阶段,面临生活、工作各方面压力,若城市给予全方位、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让青年减轻生活工作负担,会显著提升青年获得感。

    (3)公平性。随着城市青年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青年群体越来越看重社会信任、社会公平。社会环境越公平公正、越宽容,青年获得感越强。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应当成为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发力点。

    (4)包容性。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应该接纳所有的青年,关注不同类型青年群体的利益,既包括一般青年、青年人才,同时也包括残疾青年、失业青年、女性青年等相对弱势群体,使他们能够有机会参与城市建设和发展,有渠道表达自身需求,并且能够用行动实践服务社会[1]。

    (5)便利性。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能为青年人才提供便利的吃、住、学、医、娱乐等基础设施,使青年人才安居乐业。尤其在住房方面,解决好青年住房问题,改善青年住房条件,是一座城市最硬核的吸引力与友好度。

    (6)鲜活性。社会鲜活性,是评估一座城市新鲜生活方式的程度。社会的鲜活指数高,不仅意味着年轻人更容易过上便捷的生活,还意味着当地政策与环境对新事物的接收度更高、新商业力量的渗透意愿更强,这也是未来持续创新的保障。

    (一)发展条件

    (1)城市魅力别具特色。镇江素有“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是一座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便捷的城市公共交通、沉浸式的慢生活体验,这些都是可以留住年轻人的有利条件。生活、居住成本都明显低于周边城市,房屋均价只有南京的1/3。交通便利,从南京到镇江只要19分钟,到上海也不过1小时,是年轻人较为理想的奋斗起点。

    (2)人才政策待遇优厚。2021年3月26日,镇江市正式实施人才“镇兴”行动,共包含“人才引进倍增、人才培育提质、人才兴业扶持、人才乐居保障”四大工程和二十条政策。2022年,又相继推出大学生“聚镇”计划、青年人才“归雁”计划。从大学生来镇后的工作岗位提供,到就业后的各项补贴、购房安居保障、创业扶持等,全方位帮助大学生解除来镇后顾之忧。

    (3)主动作为诚意满满。聚焦大学生的难点问题,构建大学生政策、招引、培养、关爱、激励等全链条服务,营造暖心环境。紧扣大学生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青年创业人才等四类人才,动态征集发布人才需求,组建政策宣讲、专技人才、技能人才、大学生人才、创业人才五支人才服务先锋队,常年开展“五送”服务。

    (4)创新创业氛围浓厚。在“产业强市”一号战略下,镇江集聚资源做强做大“四群八链”产业集群,全市上下创新发展氛围浓厚。镇江人社部门举办2022中国·镇江国际菁英创业大赛、中国创翼大赛镇江选拔赛,激励人才引领创业,吸引一批优秀人才创业项目落户。镇江籍青年人才经中国·镇江国际菁英创新创业大赛遴选的优质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资金支持,经大学生创业大赛遴选的优质项目,给予最高30万元资金支持。

    (二)问题和挑战

    (1)在镇高校毕业生留镇率低。高校毕业生一直是城市增量人力和人才资源的“蓄水池”,镇江拥有8所普通高校和6所中职学校,在校生10万余人,具有较强的人才“储备势能”。但在镇高校毕业生留镇率仅为21%,远低于南京超30%、苏州41%的留当地率。原因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是工作岗位的低匹配度。不论是江苏大学或是江苏科技大学,就业量最大的行业均为制造业。而镇江当前的科技产业相对薄弱,制造产业集成度不高,企业规模总体偏小,留在镇江很难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除了机会比较少,镇江与周边城市相比,招聘企业开出的薪酬也并不算高。二是城市生活的低参与度。目前,镇江大学城已入驻6所高校,集聚近10万师生,但在产才城教融合发展方面还存在不足。大学城距离市中心距离远,驱车要半小时左右,大学城公交线路只开通3条,仅有86路到万达商圈且末班车为下午7点半。大学城近10万人缺乏与镇江历史人文、城市生活展开交集的机会,无法有效建立对镇江的情感寄托。

    (2)人才政策吸引力不够。当前,镇江在人才政策上可以说是拿出了压箱底的财力,但是与大城市相比,镇江家底有限,人才政策的“含金量”和吸引力是远不能与之匹敌的。与周边城市相比,镇江人才政策“平平无奇”,缺少足够的闪光点让镇江“出圈”。比如隔壁城市扬州打出的人才“组合拳”:来扬求职面试、参加人才交流活动的大学生可享受1000元面试补贴;
    为求职面试的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一年2次短期住宿机会;
    求职的大学毕业生还可获得一份青年人才旅游券,免费游玩瘦西湖、个园和何园景区[2]。这种细节感满满的政策释放了城市的温度,不仅能给前来求职的青年人留下很高的印象分,也是对城市形象的不错宣介。

    (3)政策的平衡性和精准性有待提高。目前人才政策存在唯学历论、唯户籍论问题。比如青年人才“归雁”计划,只有镇江籍的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才能享受到生活、租房、购房补贴,这无形中对社会公平与流动性受到损害,对本地户籍人才大幅的优惠政策和补贴措施,可能会破坏和外地户籍人才之间的利益平衡,重内轻外的举措将无形中导致外地户籍人才流失,有损社会公平。人才政策设置的学历门槛也不符合当前镇江实际用工需求。目前,镇江结构性用工矛盾突出,技术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愈发凸显,高技能人才求人倍率达1.9以上,预计技能人才缺口1万余人,人才政策应该从镇江实际产业需求出发,匹配镇江产业发展的人才就应该大力引进,而不是唯学历、唯户籍。

    (4)城市品质不能满足青年人需求。青年群体引进来还要能长远地留下来,能不能留住人才,很重要的方面要看城市生活能不能满足青年群体的需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镇江魅力,但如果不能进行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会让大多青年人向往或认同的生活方式在这座城市中显得格格不入,就难以对他们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比如,在生活方面,青年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喜欢丰富的文化和娱乐选择,目前镇江网红潮流商店比较少,品质也一般,难以满足青年群体时尚的消费需求。在居住方面,除了租金、住房价格可承受之外,青年人也希望居住环境能满足基本的社交需求,目前镇江对青年群体住房政策仅仅是提供货币补贴,对居住环境和场所的搭建上投入不足,对于刚入职的外地青年来说,大多数只能选择居住在租金低廉的老旧小区,生活舒适度和城市满意度必然降低。

    镇江想要从中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青年群体“创新创业福地”,党政部门要进一步树立“青年优先发展理念”,着力打造涵盖青年人住房信贷、创业就业、休闲娱乐、生活保障等“服务大餐”,不断提升青年群体的参与感、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和归属感。

    (一)营建青年立业城市,赋予青年成就感

    就业创业不仅是青年职业发展的重要体现,更是青年参与和贡献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路径[3]。因此,提高青年就业创业吸引力是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的重中之重。培育和壮大具有青年特质的创新创意类产业,发挥产业对青年群体的“磁场效应”,优化就业环境,立足镇江现有产业基础,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搭建用人单位与高校大学生沟通交流平台。开展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行动、组织专场招聘、发放基层就业补贴等。健全青年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为青年提供高质量就业机会。优化创业生态,为创业的青年人才提供创业帮扶补贴,支持青年人才创办社会经济效益与市场前景好的创业项目、放宽青年人才创业无抵押贷款担保额度、提供青年人才创业的孵化基地与场所、搭建良好的科研平台、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等政策措施[4]。

    (二)构筑青年安居城市,实现青年归属感

    安居才能乐业,住房需求是青年人扎根城市的刚性需求,关乎青年就业、创业、婚恋、成家、生育、参与、融入等后续社会化使命的实现。因此,针对青年住房痛点,镇江要抓紧出台面向不同青年群体的多元住房援助政策体系,帮助青年获得可负担的“适宜住房”。打造青年驿站,为前来求职的应届毕业生免费提供短期住宿和就业指导,解决毕业生的燃眉之急。在产业集中区配建一定数量的青年公寓、青年社区,为青年人才提供良好居住条件。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优先供应来镇就业创业的青年人群,且规定年度租金涨幅不超过一定幅度,缓解青年的住房困境。通过租房购房折扣、租房购房补贴、共有产权等方式降低青年人租赁、购置住房支付成本。

    (三)打造青年活力城市,提升青年幸福感

    青年在选择定居的城市时,优先关注良好的城市环境品质、健全的公共服务供给等因素。要以青年需求为开发导向,拓展符合青年品位的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建立与满足青年需求的城市公共服务空间,全面提升城市“现代气息”“时尚气质”和“活力指数”。瞄准青年消费需求,改造提升西津渡古街、第一楼街等步行街,打造夜间消费场所、沉浸式体验旅游区、青年剧院剧场,创办音乐节,推出网红打卡地等,打造一些集游览观光、休闲娱乐、文化感受于一体的青年集聚新地标,培育受青年人喜爱的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新业态。建设一些15分钟“阅读圈”“健身圈”“休闲圈”等,布局增建体育运动场馆、文化休闲等设施,推动公共文化场馆、体育场馆面向青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引进培育文创头部企业,建设一批大型文旅综合体、文旅街区、文创基地,使青年在工作之余可放松充电,精神饱满。

    (四)建设青年守护城市,保障青年安全感

    要切实解决青年人才在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增强其在城市的立足能力。逐步健全以青年民生为重点的住房、医疗、就业、养老保障体系。完善城市青年就业保障与帮扶机制,设定大学毕业生最低年薪标准,发放生活补助、见习补贴,保障和缓解青年在入职初期财务困难所带来的生存和发展压力。扩大青年医疗保障的覆盖面,增强青年的健康安全感。规范劳动市场,加强对企业或组织各类“弹性”工作制、休假制、补充协议、劳动补偿等的监管与审查,遏制部分企业强迫或变相强迫青年员工加班现象,维护青年劳动者依法休息休假的权利、依法获得加班报酬的权利。加大就业培训,全面提升青年的就业能力。

    (五)引领青年有为城市,增加青年融入感

    通过平台建设发挥好青年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青年在城市舞台中贡献青春力量,实现青年在城市治理中的主动参与。畅通参与治理渠道,引领青年有序参与社会治理,比如,常州开展“城市唤青”计划,邀请青年设计团队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口袋公园设计,让青年群体参与社会治理、共享发展成果,增强对城市的精神归属。

    畅通青年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及时回应青年的政治利益诉求,提升青年的政治效能感,激发青年的政治参与热情。比如,海淀区建立海淀区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区委领导、政府负责、共青团协调、各方共管的制度[5]。

    (六)发展青年普惠城市,给予青年公平感

    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提升底层青年群体的保障与帮扶机制,制度化、常态化、动态化地倾听不同青年群体的声音,了解不同青年群体的服务诉求。基于各群体的真实诉求,开展普惠性的政策设计。不仅为高精尖青年量身定制吸引和保障支撑政策,也要针对支撑整个城市发展的青年产业工人、新业态从业人员、低端服务业等其他领域青年的发展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青年政策和公共服务。另外,要改变引进人才的心态,不设定学历、户籍、职称等硬性门槛。根据人才的学历、户籍确定引进人才的标准和成效。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局限性,要扬长避短,确定自己的竞争优势,再根据城市特点、产业发布、行业需求来确定人才引进标准,提高人才与产业的契合度。集中力量用优势资源引进某些领域的人才,让这些紧缺性人才在镇江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大展所长,实现人才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双赢互动。

    猜你喜欢 镇江群体人才 人才云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赛珍珠:我在镇江有个家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我的镇江寻根之旅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忘不了的人才之策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留住人才要走心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人才争夺战”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镇江是这样调价的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中国火炬(2012年8期)2012-07-25
    相关热词搜索:青年城市友好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