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上跨既有线铁路转体桥施工技术研究

    上跨既有线铁路转体桥施工技术研究

    时间:2023-03-23 15:25:0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刘付军

    (中交二公局铁路建设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28)

    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投入,新建的桥梁无法规避跨越既有的铁路、公路等。若采用原有的上跨既有线施工方法,整体施工安全性相对较低,容易影响工程的顺利进行。转体施工方法能解决上述问题,在地形复杂地区非常适用,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既有线路的影响。

    10号线高架区间上跨处铁路为路堤,现状正线双线铁路,左侧增设一股道联络线。现状正线实测轨面标高373.34,联络线轨面标高371.89,路基坡脚间距为40.6 m,两侧外扩10 m为铁路保护区。货北环铁路路基北侧敷设架空贯通线,塔顶高程382.529~383.913。在转体之后需加强对梁底的控制,确保梁底与供电线之间保持0.4 m以上的距离。桥总体跨BR51—BR53:线路上跨货北环铁路,现状路堤坡脚宽度40.6 m,两侧保护范围各10 m,10号线和铁路交角73.2°。桥梁跨度采用(70+70)m,结构承台不侵入路堤坡脚,满足铁路安全运营要求。货北环铁路运输繁忙,行车密度大,该设计采用转体方式一次跨越货北环铁路。如图1所示。

    图1 转体桥墩位置图

    2.1 转体施工流程

    桥梁转体施工中,其结构主要包括上下转盘、环形滑道等,其中,下转盘以及球铰是整体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可有效支撑转体的全部重量。在桥梁转体后,以球铰与上转盘为主,且在转体系统中涵盖多个部件,如,助推反力支座、下球铰等。球铰是转体施工当中最为重要的结构,也是平动法施工的转动系统[1]。

    施工顺序:现浇梁体施工完成后→拆除临时固结→割除上下承台连接精轧螺纹钢→平衡称重试验→配重→滑道清理、安装四氟乙烯板→安装连续千斤顶并预紧牵引索→试转→正式转体成桥。

    转体的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转体施工流程图

    2.2 转体前的准备工作

    (1)转体重心位置的确定。

    (2)保证环形滑道清洁,做好相关间隙的检查工作,并将四氟乙烯板铺设在滑道上。

    (3)根据转体标准合理标定千斤顶。

    (4)做好各项装置的安装以及调试工作,如牵引索、泵站等,并对束钢绞线加以调整,使其保持平直。

    (5)助推千斤顶安装。

    (6)科学安装调控设备,根据要求做好标志,确定桥梁轴线位置。

    (7)在有关位置安装相应监控标志。

    (8)各关键部位再次检查,确认签字。

    (9)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记录好相关数据,结合观测点数量合理进行人员分工,开展信号把控以及通信等各项工作。

    (10)转体后需静置1 d,随后将测量数据汇总,明确桥梁转体后的平衡状况。

    (11)上限位装置合理布置在桥墩、临时墩处,并清理好转体范围内的杂物。

    (12)转体的气候条件要求。

    (13)转体施工前墩身混凝土强度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连续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进行转体施工。

    除此之外,在转体前准备工作中,还应当查询天气状况,了解施工区域的气象条件,根据气象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拆除转盘支撑,在拆除时根据整体结构恰当保留部分支撑,以确保结构安全。同时,支架拆除直到结构锁定过程中,应避免恶劣天气施工。施工时应当确保当天天气无雨、风力在5级以内,风速应在于8.0~10.7 m/s之间,并准备好测风仪,充分为转体施工作业开展提供保障。

    2.3 牵引系统及设备测试

    2.3.1 牵引动力系统

    ZLD200自动连续转体系统中通常包括主控台、千斤顶等部分,牵引系统则放置在转盘两侧,以保持平行对称状态,促使千斤顶中位线与上转盘外圆相切,其中心线高度需与上转盘钢绞线的中心位置保持水平,并在反力座上合理设置千斤顶,确保预埋型钢插入转盘中,并做好槽口放样工作,精确牵引反力座高度,明确其具体定位,以此保证其能够承受较大的反作用力。同时,还需科学调试动力系统,并将有关设备运送到施工现场,完成一系列的安装工作。贮满油泵箱内的液压油,将油路以及电路进行合理连接,加强系统设备的调试,确保其能够达到正常运行的状态,充分发挥动力系统连续工作的最佳状态。

    2.3.2 牵引设备测试

    (1)桥梁转体施工中在引进各类设备时需展开全面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做好相应标定。

    (2)将设备运送至施工场地后对其加以安装,根据施工现场的平面图在规定位置上将其安装就位,随后连接各个部分的信号线,并将泵站以及千斤顶间的油路加以衔接,一系列设备连接后进行设备调试以及检查工作,保证设备顺利运转。

    (3)设备测试时需采取空载运行方式加以检测,结合千斤顶施力值,如,启动牵引力静摩擦系数标准为0.1,动摩擦力系数为0.06,以此详细计算泵站油压值,根据相关数值合理调整泵站油压,确保其处于规定范围内。

    黄藻是一种生长于湿地的藻类植物,俗称“黄苔”“青泥苔”或者“水绵”。由于湖区水体富营养化,氮、磷等几种营养盐比例失调,这类植物一般出现在浅水区,并且在磷含量较高的条件下最容易发生。开始时在浅水处萌发,为绿色细丝状,一缕缕绿色“细丝”附着在水底或者像网一样悬浮在水中大量繁殖,为数极多的丝聚集成团,颜色呈暗绿色,经阳光照射后,放出的氧气常聚于丝团中,使之漂浮于水面,当接合孢子成熟时,老化的水绵由绿色变成黄色,呈团状漂浮在水面。

    2.4 配重方案

    称重单位在完成称重工作后需结合转体结构相关数值,如不平衡力矩、观测值等各项数据信息,据以制定科学合理的配重方案。

    (1)称重单位可根据具体称重结果出具相关报告,针对纵向重心偏移情况,可结合实际测量结果加以推算。在施工现场中可利用增加砂箱的方式适当调整两端重量,确保结构重心与转轴中心相互重合,在配重之后将转体结构的偏移距离保持在5~15 cm之间。

    (2)在横向重心偏移情况下,应当将外环道横桥方向与转盘中心相对称的千斤顶加以调整,纠正其具体位置,使千斤顶能够有效覆盖全部转动角度。

    2.5 试转

    桥梁转体未正式转动前,应当进行试转,先做好各项系统的检查工作,确保牵引系统以及转体体系等各方面均保持良好的状态。检查时,若发现系统中存在问题,则需及时解决,强化系统处理,为后期转体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充分确保各项系统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检测过程中,需对其观察一天时间,确保各个部分未发生异常变形。随后组织相关部门对转体前进行检查,做好各系统的验收工作,严格审查有关数据信息,并对检测内容以及结果加以分析,确保各项数据信息准确无误后即可签字确认,然后进行试转。

    转体的试转工作主要是为了检查牵引系统、电源等相关设备的运行状态,充分了解系统在不同环节运转下牵引力的具体情况,明确有关施工数据,找出转体前设备存在的各项隐患,避免其对施工带来不利,影响转体的顺利推进。

    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应当收集转体系统的初始资料,以构建桥墩转动角速度以及梁端转动线速度的关系,并对转体展开全方面跟踪,对其加强监测,从而确保转动速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以满足转体要求[2]。

    (1)试转角度。试转以梁端翼缘板投影线不侵入既有线施工安全界限为准,确定试转角度为5°。

    (3)试转主要收集的重要数据。①前2°转动可保持自动状态,进行转速测量,采集相关数据值,明确转动时的拉力,以合理控制转动速度;
    ②后1°控制采取定距模式操作,分别点动测试千斤顶伸长1 s、2 s、3 s、4 s、5 s、10 s的各时段梁体转动距离,测试点应当进行3次测试,测量数据计算平均值,确保转体达到规定要求后,促使定位操作更加精准。

    试转时应当充分明确静止启动状态下以及转动过程中的最大牵引力,并保证转体角速度在0.015 rad/min以内。同时,主梁端部水平线速度也应小于0.15 m/min。

    (4)试转到位后用楔形铁撑脚对转体进行临时锁定,在正式转体前,派专人对转体现场进行24 h值守,防止外人进入转体区域对转体关键部位实施不安全行为,并对梁体进行测量保证其稳固平衡。

    2.6 正式转体

    在试转结束后,应当针对所收集的数据信息加以分析研究,合理修正转体施工方案,才能开展正式转体。实际转体时通常采用人工指挥方式对其加以控制,并运用监视系统采集数据。指挥人员可以根据监视系统中的数据资料合理协调指挥,并且结合转体施工情况科学分配人员,做到严密部署,明确人员自身职责,在总指挥的统筹安排下,共同协作完成施工作业。

    (1)转体施工时卡控要点。①应尽量选择在风和日丽的天气进行转体,密切关注天气情况,提前与气象部门沟通,获取准确的天气预报资料;
    ②转动前需拆除支座临时装置;
    ③转体过程中随时观察作业现场的风压变化,若现场风速超过5级则不得进行转体作业,同时施工单位应采取措施,确保梁体稳定;
    ④转动角速度不宜大于0.015 rad/min,转体最后阶段采用点动,确保梁体精确就位,并且转体施工只能单向运转工作,杜绝出现过转情况发生,由于过转也不能进行逆向调整,为此要安装限位系统;
    ⑤转体前做好称重工作,明确转体结构重量,确定重心位置;
    ⑥转体结构试转时,需测量相关参数;
    ⑦转体施工时应当全方位观测承台以及墩身的沉降。

    (2)转体时间计算。试转后,转体梁剩余转体角度为68.2°。以转体角速度ω=0.015 rad/min计算:根据转体角度68.2°及上转盘直径7.1 m,对应弧长l=π×D×68.2÷360=3.141 59×7.1×68.2÷360=5.42 m,转体角速度则为0.015 rad/min,转盘线速度为0.015×5.42=0.081 3 m/min,则完成68.2°转体所需时间t=5.42/0.081 3=66.67 min。考虑点动精调建议转体时间不小于110 min,根据货运北环线铁路天窗点,计划要点时间110 min。

    (3)平转实施。①启动。平转启动时,同步张拉牵引千斤顶,其吨位应满足动摩阻力的计算要求。同时,需助推千斤顶进行加力,按照分级方式加力,直至撑脚走板水平位移观测确认启动,详细记录静摩阻力数值;
    ②平转。平转时应当结合铁路部门所规定的时间开展转体作业,工作人员对轴线偏位情况加以观测,明确梁端部位高程的具体变化。同时,平转过程中需保持匀速转动,转动到距离规定位置大约1 m位置时降低速度,并在距离0.5 m位置时进行点动操作,达到设定位置的0.15 m处则需停止转动。此时测量轴线,结合实际差值准确定位,避免出现超转的现象。转动时千斤顶所产生的作用力应当大小一致,方向则呈现相反状态。此外,设备运转时工作人员要集中注意力,观察设备运行状况,排查安全隐患。

    随着转体桥施工技术的愈发成熟,其施工技术的便捷等优点得到充分体现,并逐渐应用到各类型的桥梁建设中。该技术可提升桥梁施工的质量以及效率,并为相关单位节省大量成本,提高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通过该技术的广泛运用推动我国桥梁建设事业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转体桥梁设备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2年6期)2022-09-20转体桥大直径球面平铰底部混凝土密实度控制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3期)2019-10-30手拉手 共搭爱的桥梁湖南教育·A版(2019年4期)2019-05-10句子也需要桥梁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19年4期)2019-04-22某混合梁转体斜拉桥称重及配重研究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9年5期)2019-03-30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电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高性能砼在桥梁中的应用山东工业技术(2016年15期)2016-12-01500kV输变电设备运行维护探讨工业设计(2016年12期)2016-04-16山东2.24万t转体桥转体城市道桥与防洪(2015年3期)2015-03-20世界最重转体桥跨越京沪铁路现代企业(2015年2期)2015-02-28
    相关热词搜索:转体技术研究铁路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