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元宇宙”艺术设计关键问题研究

    “元宇宙”艺术设计关键问题研究

    时间:2023-04-07 17:35: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马立新

    2021 年下半年以来,一波声势浩大的“元宇宙”浪潮席卷股市、业界和网络圈。2021 年 10月 31 日,一位名叫“柳夜熙”的虚拟美妆主播在抖音上发布了一条短视频,不到 30 小时,涨粉 130 万人,获赞量达 273 万,展现出超强的“吸睛”能力。其主创团队CEO(首席执行官)梁子康在第一时间宣称,这是他们团队涉足“元宇宙”的一款新产品。更让业界震惊的是,美国社交媒体巨头脸书(Facebook)于近日更名为“Meta”[1],由此发出向“元宇宙”进军和转型的强烈信号。

    “元宇宙”是一个新词,最早由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在 1992年创作的小说《雪崩》(Snow Crash)的致谢部分首创,意指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平行的虚拟世界①。在今天的语境中,一个代表性观点认为“元宇宙”就是未来的互联网[2],就此观点而言,目前还存在不少争议[3]。“元宇宙”概念包含三个维度:从产品维度看,“元宇宙”指VR(虚拟现实)网络游戏、VR短视频、VR影院、VR在线艺术馆等用户参与型虚拟现实产品或APP(应用程序)[4]。在不少大中城市,一些供用户实时体验的VR在线艺术馆、VR影院等已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从研发和生产维度看,“元宇宙”指一整套当今最先进、最复杂的数字技术系统[5]。构成这一系统的核心装备包括AI(人工智能)技术、VR/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技术、基于计算机的动作捕捉与 3D建模技术、数字孪生技术、5G技术、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数字影视编导与非线性编辑技术、文化创意艺术等[6-7]。显然,除了文化创意艺术,其他装备都是由数字技术构成的软硬件实体,有关“元宇宙”的所有产品都是由这一系统派生出来的。由此也可以判断,仅仅将“元宇宙”技术理解为扩大的互联网技术是不准确的。从用户接受维度看,“元宇宙”指一系列智能穿戴设备,如智能头盔、智能眼镜、智能耳机、智能手套、智能鞋套、智能服装等[8]。这些智能穿戴设备也是数字技术的产物,它们作为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载体,能够让用户从现实世界进入虚拟世界(见图1),后者就是所谓的“元宇宙”世界。

    图1 用户从现实世界进入虚拟世界

    “元宇宙”概念虽已明确,但细心的读者可能会进一步提出一个疑问,难道“元宇宙”世界仅仅涉及文化艺术产品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比如,时下已被广泛应用于学界和业界的腾讯会议APP,同样具备虚拟现实功能,但其主要承担线上会议或多人实时通信的任务。大多数用户使用腾讯会议 APP 并不是出于审美和虚拟社交的需要。此外,在城市建设、楼宇会展、隧道施工、矿井开采和在线零售中,虚拟仿真演示也早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元宇宙”应用场景,这些虚拟环境所展现的同样是一种服务功能[9-11]。尽管如此,我们也必须承认,着力打造高品质的虚拟数字艺术产品,仍是当下国内外业界开发“元宇宙”概念的主攻方向。不仅因为数字艺术从本体性质上最契合、最贴近“元宇宙”所构建的虚拟世界,还因为数字艺术作为一种前沿的文化形态,拥有巨大的产业价值和无限的发展前景,更因为数字艺术有可能为人类孵化出一种更民主、更自由、更平等的新型数字化生存方式。事实上,风靡全球的短视频APP、EDG电子竞技俱乐部夺冠时引发全球玩家的高度共情效应等,都已初步显现出“元宇宙”的超级魅力。在可预见的未来,“元宇宙”概念还能如何进一步赋能数字艺术发展,笔者提出以下三点思考。

    第一,“元宇宙”相关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大幅提升VR游戏、VR电影、VR动漫等各类虚拟数字艺术的审美品质。AI技术和计算机 3D建模技术的快速进步,将孵化出个性鲜明、逼近现实纹理的虚拟人物、虚拟动物和虚拟道具。VR/AR/MR技术的日新月异,让虚拟主体和现实主体在虚拟场景中无缝连接、有机融合,创造出更为震撼的视听奇观,一大批真正意义上的“元宇宙”游戏、“元宇宙”电影、“元宇宙”动漫、“元宇宙”短视频、“元宇宙”直播等必将纷涌出现,为人类的审美体验开拓新的畛域。5G技术的普及和云技术的成熟,将为 4K、8K等高品质虚拟画面的传输和远程编辑开辟绿色通道,这为网络游戏、网络短视频、网络直播、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综艺节目等新一代虚拟数字艺术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在高度稳态的带宽支持下,各类“元宇宙”艺术的受众群体无疑将获得完美的虚拟社交与审美体验。

    第二,“元宇宙”概念将催化出一批新型数字艺术样态。在此方面,脸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最新名称“Meta”,就直接借用了“元宇宙”概念[12]。我们虽然不知道脸书更名后会如何进一步落地“元宇宙”概念,但从其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Elliot Zuckerberg)宣布控股公司更名的简略描述和展望中可以推测[13],未来“Meta”很有可能将脸书网站虚拟化,也就是将过去实名认证,并以发布个人社交动态资讯为主的自媒体,改版为以虚拟互动社交为主的新型社交平台[14]。新型社交平台将增强各类虚拟互动体验功能,平台不再要求用户实名认证登录,或实施前台匿名登录、后台实名认证机制,以便用户利用平台参与各类虚拟社交体验。这一情况类似于将某些“种菜”、棋牌等休闲类小游戏和QQ、微信这样的文字型社交媒体一并整合嫁接到同一平台上,用户可以在此体验各种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生活方式。当然,对虚拟生存不感兴趣的用户,也可以继续保留原有的自媒体模式和功能。经过这种整体的复合改造之后,脸书平台将嬗变为一种兼具社交、审美、通信和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全能型“元宇宙”媒体,进而具备对用户更具吸引力的虚拟社交与审美功能。毫无疑问,沿着这个“元宇宙”逻辑,抖音、微博、微信、爱奇艺、哔哩哔哩、小红书等类似性质的网络平台都可以改造为或衍生出“元宇宙”平台。在这方面,谁捷足先登,率先开辟“元宇宙”世界,谁就会最先赢得网络用户。马克·扎克伯格甚至乐观地表示,更名后的脸书平台将在今后 10 年内拥有 10 亿人以上的活跃用户(见图2)。

    图2 脸书开发的一款“元宇宙”产品

    第三,随着“元宇宙”在虚拟世界的“开疆拓土”,艺术创作理念也悄然发生着嬗变。检视人类媒介的技术史,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从印刷术到互联网,每一次技术的变革,都会带来崭新的文艺形态和文艺创作理念。互联网技术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已经从PC时代、移动时代跨越到今天的“元宇宙”时代。从PC时代的网络文学,到移动网络时代的长短视频,再到当下方兴未艾的“元宇宙”艺术,“互动性”是各类数字艺术的共性,受众的参与性也逐步增强,这一特征在“元宇宙”艺术中达到了顶峰,意味着“元宇宙”孵化的是一类具有高度参与性的数字艺术(见图3)。因此,“元宇宙”时代的艺术家需要建构“元宇宙”思维,自觉将参与性赋能各类数字艺术作品,唯有如此,才能全面显现“元宇宙”艺术的独特魅力。

    图3 借助于“元宇宙”软件开发新的产品

    需进一步指出的是,单从快速发展的数字技术维度看,“元宇宙”艺术样态的孵化或许没有太多障碍,但如果从用户端考量,用户与智能穿戴设备之间的性价比关系,有可能成为影响其发展的关键瓶颈。因为“元宇宙”艺术几乎与智能穿戴设备如影随形,如果后者无法实现大众化、普及化、高品质化,那么用户进入“元宇宙”世界的成本就会很高[15],相应地,这些新型数字艺术就会陷入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因此,与“元宇宙”艺术孵化同样重要的是,智能穿戴设备必须同步实现大众化、普及化、高品质化。

    前文清楚地为我们揭示了“元宇宙”是一个从上游、中游到下游的庞大数字艺术产业链条,支撑这一链条核心的是数字技术系统,而构成数字技术系统核心的是各种芯片[16]。也就是说,芯片的设计与制造,特别是高端芯片的设计与制造,是影响和制约“元宇宙”艺术的关键因素[17],其恰恰处在“元宇宙”艺术产业的上游。在高端芯片的设计与制造方面,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高端芯片制造方面,差距尤其巨大,严重制约了我国“元宇宙”艺术的软硬件研发。以华为为例,作为 5G技术的全球领先者,华为在智能手机 5 nm制程的高端芯片设计工艺方面已领先世界,却因为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芯片制造技术,而受到美国的恶意制裁和打压。从整体上看,我国用于“元宇宙”上游产业的各种类型的数字技术软硬件设备,都已处于全球前沿甚至领先水平,但对于这些数字设备的核心元件——高端芯片,我们还只能全球购买,这就为我国“元宇宙”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埋下了很大隐患。面对这一情况,中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并无捷径可走,只能发扬“两弹一星”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借助“揭榜挂帅”的科研机制和体制,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定毅力,超常规地进行逆向思维和学术创新,力戒盲目跟风、效仿外国。基于以上原则,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两个领域重点突破。

    第一,重点资助光学、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自然科学的研发,着力攻克与光刻技术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算法。这些基础理论和基本算法是制约光刻芯片制造工艺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也是先进国家实施专利封锁的重点领域。因此,我们必须先从科学理论上破解精密激光微分成像与刻蚀机制,给予科学家最大限度的学术探索自由,允许他们有多次的失败和冒险。同时,科学家要自觉运用辩证思维进行科学探索,克服崇洋媚外的惯性思维,特别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创新路线,以目的、结果、实绩为导向,不以论文、专利、获奖为导向。此外,还应建立健全高效科学的探索激励机制,对做出突破性贡献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重奖,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形成崇尚科技创新英雄的浓厚氛围,这是从根本上突破“元宇宙”基础科学瓶颈的政策与社会保障。

    第二,优先研发与“元宇宙”数字技术密切相关的高端芯片。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大趋势,个别国家逆历史潮流而动,刻意阻挠和打压中国高科技基础元件产业的发展只是暂时的。我们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遵循,努力融合国际社会,积极争取国际上一切可以争取的芯片资源,以中国智慧破解个别国家的恶意封锁。一个极其重要的策略就是与其他先进芯片制造国家进行最大限度的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双赢,分化、瓦解不利因素。但要牢记的是,合作、学习别人是为了最终取得高端芯片制造的自主知识产权,最终目的是获得核心竞争力。为此,我们需要大开大合、不拘一格,必要时甚至可以牺牲暂时的市场利益。至于具体到与“元宇宙”艺术产业相关的高端芯片,笔者认为,应优先突破 10 nm以下制程的 CPU 芯片、电源管理芯片,以及高清射频、音频、视频芯片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因为它们直接影响着“元宇宙”艺术产业相关的重点数字技术软硬件的产出和先进性。

    从目前的情势来看,“元宇宙”产品涵盖电影、游戏、文旅、会展等多个领域,但从产业前景考量,最有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的无疑是文化艺术领域。这是因为文化艺术领域乃是人类进步阶梯序列中的朝阳产业,对人类的精神世界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和重大影响,尤其是当今的数字艺术凭借天然的大众化、自由化、平等化、民主化,以及无与伦比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优势,成为社会大众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元宇宙”产业中的文化艺术恰恰表征着数字艺术发展的最新样态和方向,它继承了互联网诞生以来,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 1.0 版数字艺术、以网络短视频为代表的 2.0 版移动数字艺术所共有的互动性特征,以及少见于前两代数字艺术的实时虚拟参与性特征,以此构成了3.0版数字艺术的标志性特征(见图4)。

    图4 用户随时随地通过特定界面介入元宇宙世界

    然而,实时虚拟参与性只不过是一切“元宇宙”艺术的共同特征,并不意味着具备这一特征的“元宇宙”艺术就一定具有市场竞争力,或受到受众同等程度的青睐。从“元宇宙”艺术目前的情势来看,我国有关“元宇宙”艺术的原创产品并不多,且大都处于跟踪模仿的初级阶段。因此,我们必须从全球化角度出发,站在与国外先进文化竞争和交流互鉴的高度来谋划布局“元宇宙”艺术产品,其核心就是高度体现中国特色。

    第一,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中国特色“元宇宙”艺术产品的研发生产中。固然,“元宇宙”艺术在形式上与前两代数字艺术发生了重大嬗变,它将人类主体的实时虚拟参与性提升到艺术本体的高度,推动数字艺术美学再次发生形式嬗变,但我们也应清醒地意识到两个问题:其一,一切艺术形式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在前两代数字艺术发展过程中,为形式而形式,或者过度追求艺术形式的奇观化已成为一种明显的流弊。同时,数字艺术的互动形式所导致的网瘾问题早已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切和普遍担忧。鉴于此,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要避免“元宇宙”艺术走上过度形式化的歧路和老路,以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因为“元宇宙”艺术所特有的参与性的致瘾强度将在很大程度上超过前两代数字艺术。其二,一切好的艺术都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融合,并以思想内容的深刻表达为最终准则。统筹以上两个方面,中国“元宇宙”艺术在最初布局时就应当做好顶层设计,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元宇宙”艺术的形式创造与表达中,并以此为核心目标。不仅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中国价值、中国伦理和中国智慧,还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独树一帜的中国形象、中国声音和中国美学,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凝结而成的最深入人心的宝贵精神财富,将其有机融合到“元宇宙”艺术形式的创造中,恰好能弥补这一新型数字艺术的内容缺憾。具体来说,可优先将中国经典文学故事、中国经典历史人物、中国文化典籍作为中国“元宇宙”艺术的故事内核,再辅以特别的虚拟参与形式,让受众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这样的“元宇宙”艺术产品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才具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才会赢得国际受众的青睐。

    第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元宇宙”艺术的形式创造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和当代中华民族最具标志性的思想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孕育出来的先进思想理念,表征着当代中国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也是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的价值体现。一切伟大的艺术作品、一切经典的艺术创作都连接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思想和精神面貌。中国“元宇宙”艺术要想与其他国家的“元宇宙”艺术同台竞争,除了一流的形式创造以外,更要有精湛、深刻且能引起全人类普遍共鸣的思想表达。首先,优先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改革开放先锋模范和其他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先锋模范人物作为各类“元宇宙”艺术表现和再现的主体,让受众与这些先锋模范人物“直接”对话,触摸他们的灵魂、感受他们的情怀,因为他们身上鲜明地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在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建构“元宇宙”虚拟场景过程中,优先将当代中国标志性成就作为艺术表现和再现的主体,如中国航天基地、中国天眼、量子计算机服务器、“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海南自贸港、深圳社会主义改革先行区、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等,它们要么属于国家重器,要么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最新实验成果,无一不是现实世界的壮举和奇观,足以震撼人心。运用各种数字技术将当代中国标志性成就虚拟现实化,不仅可以让更多人领略当代中国的魅力和奇迹,而且是中国特色“元宇宙”艺术创作的捷径。

    以上两条路径,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弥补“元宇宙”艺术内容生产上的不足,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对冲“元宇宙”艺术虚拟参与形式给受众带来的潜在沉浸风险[18],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可以最大限度地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元宇宙”艺术产业方兴未艾。根据笔者 20 多年持续跟踪数字艺术产业的观察和思考,深信无论就“元宇宙”艺术的数字美学魅力,还是其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都相较于当代人工智能艺术更具有发展潜力。当代人工智能无疑也是风头正劲的新型数字艺术,但鉴于它目前几乎完全基于算法和模仿机制的纯粹逻辑化创作模式,较“元宇宙”艺术创作机理而言,存在明显的劣势和缺陷,正走入一条人类审美探索的死胡同中。与之相反,“元宇宙”艺术的研发,一开始就建立在整合前两代数字艺术审美优势的高位起点上,且始终处于人类主体的驾驭下,始终感应着人类精神的时代脉动,始终致力于人类精神解放的终极目标,这就赋予了“元宇宙”艺术与人类高度契合的敏感性。也正是因为这一敏感性,“元宇宙”艺术在审美方向上朝着最大限度开拓和满足人类审美需求而奋进,其标志就是基于前两代数字艺术,又具有超越于前两代数字艺术的实时虚拟参与性。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人类固然有永恒追求审美体验的权利,但这种权利并不是无限和绝对的。一旦人类的审美创造权利僭越了他人的审美权,甚至对他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的时候,就已经走向了审美价值和艺术德性的反面,而这一点正是“元宇宙”艺术发展中需要时刻警惕的动向。因为这个世界已经片刻都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撑,而互联网社会的法理思维和法治实践毕竟正在构建中,我们要及早预估到“元宇宙”这个崭新的网络空间有可能发生的各种非义行径。根据以往经验可知,网络世界存在着大量艺术生产、艺术传播、艺术消费和艺术监管上的非义行径。因此,我们有理由为“元宇宙”这个新奇的高度沉浸性社区构建健康的秩序,并提早布局和谋划,未雨绸缪,方能事半功倍。

    中国“元宇宙”艺术发展的重中之重无疑是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价值的赋能、表达与全球传播。为此,一个着力点是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这是我们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安身立命、屹立世界的精神支柱,更是我们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终极渊薮。另一个着力点是讲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故事,这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弘扬,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探索精神、奋斗精神和审美精神的赓续与接力。为此,特别需要补齐制约“元宇宙”艺术发展的核心数字技术短板,夯实“元宇宙”艺术发展的地基,除此之外,便无捷径可走。

    注释

    ①在《雪崩》的致谢部分,史蒂芬森写道:“‘avatar’和‘Metaverse’是我的发明,是在我认为现有词语(如‘虚拟现实’)太拙劣,不能完美地表达我的意思。”参 见:STEPHENSO N. Snow crash[M].BUR Rizzoli,2007;GRIMSHAW M, The Oxford Hand book of Virtualit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4:702.

    猜你喜欢元宇宙宇宙数字元宇宙中的“孤儿们”?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5期)2021-10-18“元宇宙”照出互联网浮躁(点评)环球时报(2021-07-29)2021-07-29宇宙第一群百家讲坛(2020年4期)2020-08-03答数字创新作文(5-6年级)(2018年11期)2018-04-23这宇宙课堂内外(高中版)(2017年1期)2017-03-22数字看G20南风窗(2016年19期)2016-09-21成双成对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2014年3期)2014-03-15宇宙最初的大爆炸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4年1期)2014-01-13数字变变变数学大王·低年级(2009年10期)2009-12-21
    相关热词搜索:艺术设计宇宙关键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