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数字经济驱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探讨

    数字经济驱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探讨

    时间:2023-04-08 13:15: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文/古 贞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 江苏·南京)

    [提要]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各类数字技术在传统制造业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已成为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因此研究数字经济对于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驱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总结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数字经济对于传统制造业的影响和冲击,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给出相关建议。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已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至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达到7.8%,数字经济已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特别是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影响的背景下,数字经济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凸显,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2022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将继续坚持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构建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并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的重要发展目标。

    随着各类数字技术与现有产业的不断融合发展,形成了各类新的适应市场需求的经济形态,正推动生活和生产方式深刻变革。其中,数字经济与服务业的融合更为紧密,激活了传统服务业的创新活力,实现了更为高效的资源优化配置,在拓宽传统服务业发展路径的同时,形成了许多新的产业模式和就业机会;
    在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融合方面,随着各类数字技术在制造产业的应用不断深入,也带动了制造产业的优化升级,形成了智能化生产、数字化生产、定制化生产等新的生产方式,提升了产品制造、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传统制造业是我国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否顺利转型升级对于我国建设制造强国以及推进工业化进程具有深远影响,因此研究数字经济对于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但从整体来说,数字经济与传统制造业的融合仍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借助数字经济实现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实践。

    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我国制造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效率不断提升,我国传统制造业已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但在转型过程中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实力问题。我国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大部分制造企业主要承担了产业链中的低端制造环节,产品附加值及利润较低,导致企业的资金实力及创新能力不足,很难满足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资金和能力要求。

    (二)信息共享问题。我国制造业在部分领域仍存在供需不均衡、“产能过剩”等问题,其根本原因是生产供应链中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和协作,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主要以预测为主,很难准确获取下游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而产生了供需错配的现象,导致了企业资源的浪费和利润的下降。

    (三)人才问题。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特定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企业中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少既熟悉数字化、信息化生产管理,又具备先进生产管理理念和知识的人才,现有人才储备不足;
    同时,生产制造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外界复合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导致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缺乏必要的智力支持。

    (四)理念问题。部分传统制造企业仍然采用以产品为中心、以生产制造为主体的生产型制造模式,企业领导者缺乏对于基于数字技术的新生产理念的理解和认识,也缺乏足够的动力去改变企业的生产及经营管理模式,很难适应新的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

    (五)组织结构问题。传统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实现跨越部门和企业边界的合作,以实现企业资源的统筹整合,但现有企业组织结构中存在明显的部门和组织边界,相互之间的协作效率较低,无法快速响应客户个性化与多样化的需求要求,很难满足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成为了制约企业转型升级的障碍。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技术在传统制造业的应用不断深入,数字经济给传统制造业带来全方位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信息方面。一方面各类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使得制造企业更为便利地收集企业内各种生产数据,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同时可以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分析,为企业制定生产决策提供依据,提升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作效率;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供应链合作企业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为生产制造企业实现资源优化、制定更为合理的企业决策提供了基础。

    (二)研发方面。各类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企业能更好地整合企业内部以及与合作伙伴间的研发资源,并使消费者参与实际产品研发成为可能,有助于企业进一步提升研发效率、缩短研发周期、优化产品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三)生产方面。随着企业生产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深入,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也为企业尝试柔性化生产、定制化生产等新的生产模式奠定了基础,使企业真正能够做到“按需”生产,实现资源的最优化应用,有效增加企业利润。

    (四)销售方面。借助各类数字技术,企业可以对历史销售数据和客户需求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分析,重新定位企业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优化销售计划,拓宽销售渠道,减少销售环节,提升售后服务水平,更好地实现销售目标。

    (五)组织结构方面。传统制造企业的科层制结构已不太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企业组织结构必将向扁平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等新型的组织结构转变,以实现企业内部及合作企业间信息的高速传递及共享,提升企业及供应链管理效率,更好地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

    数字经济对于传统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已初见成效,但要更好地解决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还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本节将主要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给出相应的建议。

    (一)政府层面

    1、构建适应数字经济的产业创新平台。适应数字经济的产业创新平台是传统制造产业与数字经济和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和基本模式。相较于传统产业平台,其更注重产业创新过程中各环节间的协同,有助于实现产业平台各要素间的统筹调配、智能化控制、模块化分工,形成新的产业功能体系,更好地促进传统制造产业创新迭代升级。新产业创新平台涉及主体较多,实力参差不齐,利益关系复杂,因此构建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应实施“政府牵头引导,其他主体主动参与”的模式。政府主管部门要牵头引导构建适应数字经济的产业创新平台,并加强政策宣讲与扶持力度,将相关主体吸纳到平台中,通过平台实现全产业链的无缝链接和资源信息共享,优化数字化服务环境,深化产业链各环节的数字化应用,促进各平台主体间的协作互联,最终实现整个产业链的效率提升、产业升级。

    2、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作用。在传统制造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一方面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包括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扶助,特别是针对中小型企业,帮助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顺利实施;
    另一方面政府应进一步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改造的方向,树立行业标杆企业,为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可行的发展路径。

    3、加快数字化基础及标准体系建设。数字化基础及标准体系建设是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也是实现传统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证,因此政府应加快在数字化基础设施及相关数字化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投入,聚焦关键领域,加快推进数字化技术的研发突破与迭代应用。加快布局,为实现传统制造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提供基础。同时,政府应尽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数字化标准体系建设,围绕基础设施标准、数据标准、产品标准、企业接口等环节建立高质量标准,并加快标准体系在传统制造产业全产业链的覆盖和推广,为实现传统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二)企业层面

    1、培养数字思维,建立适应数字经济的企业文化。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必将渗透至传统制造业的各个方面,传统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功能结构和价值链体系都将发生根本性变革。因此,企业为适应这种改变,建立适应数字经济的企业文化是重中之重。首先,要塑造“适应性”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企业在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过程中做出正确反应的能力,是实现企业结构、机能、理念、运行机制等与内外部环境相互适应的必然要求。其次,建立共享、共赢的企业文化理念。共享、共赢是数字经济有别于传统经济的重要特点,也是实现制造企业组织结构和功能结构转型升级的新要求,是激发员工和企业活力的基础。最后,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数字经济实现了企业以任务为核心向以人为核心的转变,高素质、稳定的人才队伍是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保证,因此企业应重视员工作用,积极吸纳外部优秀人才,加大对内部员工的培养,建立高素质、稳定的人才队伍。同时,给予员工更多的支持和信任,打造宽松的工作氛围,鼓励员工的创新活动,创建有利于员工积极性发挥和员工稳定的“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企业文化理念。

    2、树立平台思维,建立或融入到互联网大平台中。平台是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是实现整个产业链资源共享和有效协作的载体,是制造业企业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因此制造企业要借助数字经济实现转型升级,树立平台思维是必要条件。(1)要充分利用现有互联网平台,在扩大销售渠道的同时,加强与零售端企业和消费者的沟通,及时获取消费者数据,实时了解市场需求变化,提高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快速响应市场需求。(2)构建企业内部和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平台,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实现企业内部及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提升企业及供应链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3)积极参与产业链或价值链平台,借助平台加强与相关合作企业间的纵向和横向合作,实现资源的有效调配和利用,加大创新投入,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优势。

    3、树立顾客思维,围绕顾客需求实施产业升级。数字经济区别于旧经济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以顾客为核心,顾客需求是促进制造业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动力,因此制造企业要借助数字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必须树立顾客思维,以顾客需求为导向。(1)加大与产业链零售企业或销售平台的合作,利用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分析市场客户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ODM(原始设计制造商)模式。以消费者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实施生产,通过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最终售价,使消费者获得物超所值的产品,进而扩大市场份额,促进产业链升级。(2)借助社交网络、企业自建平台等互联网载体,加强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关系,将消费者引入到设计、生产、销售的全过程中,增加消费者的话语权体验感,基于用户实际需要,积极实施大规模定制和C2M(顾客对工厂)生产模式,进一步提升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在增加用户服务价值的同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提升产业链的竞争力,也有利于企业优化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对于制造企业实现价值链升级具有重要意义。(3)树立顾客思维,实行“拉式”生产和服务模式,企业内所有的工作都应围绕顾客需求而运作,从小品种、大规模的大众服务转化为小批量、多品种的小众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4、实施智能化改造,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生产智能化是企业实施大规模定制等新的生产模式的重要保障,是产业互联网的重要内容。企业要想跟上时代和市场发展,实施生产智能化改造是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1)企业应在充分把握自身核心竞争优势的基础上,依据企业实际,分阶段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先通过部分技术改造形成局部竞争优势,然后以优势带动企业发展,进而再投资改造生产的良性发展局面。(2)进行智能化改造,企业应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施研发或产品革新,以国内外先进标准为基础,推动产品向智能化、个性化、精品化升级,实现企业做精做强,使传统制造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型发展。(3)制造企业在实施智能化改造的同时要积极利用外部资源,如积极申报各级政府的智能化改造项目和补贴,与产业链或价值链相关企业合作进行技术研发和成果分享,进一步缓解智能化改造造成的资金紧张等问题,确保智能化改造能顺利实施。

    猜你喜欢升级制造业转型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家庭影院技术(2021年9期)2021-11-05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航天工业管理(2020年4期)2020-06-16幸福,在“家门口”升级金桥(2020年12期)2020-04-13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华人时刊(2019年15期)2019-11-26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人大建设(2018年5期)2018-08-16转型童话世界(2018年13期)2018-05-10回暖与升级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8年1期)2018-02-08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
    相关热词搜索:转型制造业探讨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