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从战略高度构建三位一体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实现高校课程,“共舞共振”,效应

    从战略高度构建三位一体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实现高校课程,“共舞共振”,效应

    时间:2023-04-20 19:50:0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李 荟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 团委,贵阳 550025)

    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广大青年的思想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在此历史交汇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 ,将教育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与接班人,是近年来高校教育教学的热议话题。构建三位一体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实现高校课程 “共舞共振” 效应,对培养学生的主流文化意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三观均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传承与责任担当的结合

    随我国文化、经济、政治、科技的飞速发展,单一文化已不再满足时代的需求,受国内外诸多优秀文化影响,国民思想素质正在不断提升,尤其是对新事物接受速度更快、更广的高校学生。[1]在好奇心、对国外文化认知缺乏等因素影响下,高校学生更易接触到国外文化思想,且易受国外文化思想的影响。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论断,希望我们在传承主流思想文化的同时,也能适当吸取国外优秀文化,进一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但在此过程中,部分国外糟粕思想也在缓慢渗透进高校学生的思想理念中,出现了一批盲目崇拜外国文化的人群,致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观、主流文化意识被削弱。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需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人文历史融入到思政教育中,加强高校学生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认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观念,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提升文化自信,引导高校学生担当其社会责任,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二)人文教育、知识及价值引导的结合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培养高综合素质人才,帮助高校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是新时代背景下思政课程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之一。强调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将中国人文知识、传统文化、优秀精神融入到思政课程体系中二者相互结合,进一步强化思政教师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意识,培养立德树人新风尚,以人文教育、知识及价值为引导,进一步优化高校思政教育课程,提升高校思政教师的整体素质,使教师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与思想,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做好我国的人才培养与储备工作。

    (三)理论认知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与中学思政课程相比,高校思政课程教育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将思想政治理论运用到社会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认知,进而达到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三观,传承优秀文化精神的目的。[2]在实际教育教学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及实践课程涵盖范围较广,因为思政课教师需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与融合性。以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注意理论与实践的共同点。如在培养学生同情心、爱心,提升学生社会认知,引导学生学会尊老爱幼的思政课程教育中,教师可适当组织学生到孤儿院、敬老院开展关心残疾儿童、爱老敬老等活动,有效整合教师及社会资源,合力育人,有效提升高校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认知。

    (四)显性与隐性教育的结合

    与其他常规课程相比,高校思政课程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门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新时代主动改进探索高校思政课程运行和管理机制,不断优化课程内容与教育教学方式,是促进思政课程显性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在高校思政课中,显性课程一般占主导地位,顾名思义主要是指思政课程中看得见的东西,包括教育场地、方法及手段等。[3]明确高校思政教育目标,外化、公开教育手段及形式,显现教育意图,使学生能认知到思政课程的重要性、必要性。隐性课程主要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具有 “润物细无声” “间接、隐性” 的特征。[4]同时,除思想政治外,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也需及时指出并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使学生学会以理服人、以礼待人,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的德育素养。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师需根据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领域的发展态势,对学生的思想品性、核心竞争力进行多维度衡量,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高校可能的各个阶段。在思政课程引领下,对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与方法进行调整、优化,深入探索二者 “共舞共振” 的实践基础,探索 “课程思政” 与 “思政课程” 协同育人的新路径。

    (一)两者协同育人实践要求

    1.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基础,也是高校的基本教育教学目标,将立德树人作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根本任务,统一育人目标,是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前提和理论基础。立德树人内涵丰富,一般情况下此词语主要是指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德育人、激励人,坚持以人为本,帮助人们树立正确三观及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文化意识。[5]在高校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育人、教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解决怎么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等基础教育问题。进入新时代,站在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为进一步缓解多元文化思想对高校学生主流文化意识的影响,高校教师必须坚守教育初心和教学本职工作。不能将立德树人单一压至思政课程的教育教学中,所有高校课程均需融入思政理念,与思政课程一起承担立德树人的基本教育教学目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有效培养高综合素质人才,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中国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教学核心均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需高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旗帜,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明确的思想理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想信念。在党的引领下,坚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高地,为国家培养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作用下,进一步提升各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在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从容应对新变局,共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3.创新思政教育发展。思政类课的隐性课程在于思想政治理念,在新时代背景下,不能将思想政治理念教育单一放置在思政课程教学中,而是要将思想政治理念融入到高校的每一门课程中,进一步创新思政教育方法与内容。在高校课程教学中,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知识中,有效增强思政课程的隐性特征。如在物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引入与物理相关的中国历史知识,包括《墨经》中提及的小孔成像、张衡发明的浑天仪及对天体运动、宇宙结构的研究等,让学生知晓中国古代对现代物理学知识就已经有了诸多研究,提升学生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知,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在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自然地融入思政教育,将高校思政教育细化并落实到每一个高校课程中,潜移默化地起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真正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的,有效创新高校思政教育,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发展。

    (二)两者协同育人实践原则

    1.德育为先,德才兼备。立德树人是高校教学的主要目标,课堂教学是立德树人的主要渠道,将思政理念深深融合到高校每一节课堂中,在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必然和当然” 的过程中,有效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6]建立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与学生个体发展的多维联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引导学生学会与社会建立起一定联系,提升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与认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三个核心问题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向与目标,帮助学生建立以马克思理论为主的主流文化意识,使高校学生对主流文化意识产生认同感及信念感。改善高校专业课程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导的教学思维,将思政理念融入到高校课程中,将优秀文化精神、风土人情、情感意志同专业知识相结合,实现高校专业课程教书育人、育人育德的教育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德才兼备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2.精准融合。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核心在于二者相互融合,深挖思政课程的知识内涵与文化精神,并以此为驱动力促进课程思政的改革与优化。在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精准融合过程中,需贯通二者,以确保思政课程核心理念在高校专业课程中的融入。进一步提升教师政治素养,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主体,教师的政治思想会对教育教学效果造成直接影响。定期组织校内各年级、各专业教师进行培训,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果、种好责任田” 的思想理念及相关会议精神,提升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使高校专业课程教师能以德育教育为先,为学生 “传道受业解惑” 。[7]充分发挥 “专业+思政” 的优势,深挖每类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当前政策及国内外形势影响,做好学生思想政治的引导工作。将思政课程的核心思想与理念,同高校专业课程有效融合,将中国的基层工作 “三干” 精神、大国工匠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讲解中,让学生自然地受到马克思主义理念熏陶。最后在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引导下,学生的个人、社会、国家价值能相互融合、统一,筑牢学生的理想信念,将优秀传统文化、家国情怀、科学精神等润物细无声地播撒于学生心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精准有效融合,就如包含思想政治的盐溶解到代表各科专业的各类食物中,自然且充分。以浸润方式将思政课程内容融入到课程思政中,建立多学科、多领域专业知识与思政理念的联系,进一步提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度。

    3. “共舞共振”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要达到共舞共振的教育教学效果,保证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两大主渠道的互联互通及双向融入。有效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理念,使教师不必刻意进行思政讲解,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思政理念,以教师的自身理念与真情打动学生,使学生能自然地对主流文化意识产生认同感、信念感。[8]同时高校需严查教师的人格品行及师风师德,使校内能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实际教学中,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可组建教学小组,共同商讨思政理念及思政元素在专业课程中的引入,找到思政与专业的契合点,形成逻辑问题链,进一步提升专业课程的理论深度及思想高度,使专业课程能教中带育、育中含教,真正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 “共舞共振” 。

    (一)顶层设计:规划方案与课程机制协同

    高校教学主要目标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精准融合、 “共舞共振” ,利于理论确证-情感认同-实践养成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构建,建立真知-真信-真行良性循环。因而,在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中,需提升思政理论课程的实效性,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行合一为基础,明确课程机制及课程规划方案,有效提升高校思政课程水平。提升规划方案与课程机制的协同性,大力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知,帮助学生构建较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体系。随思政理论认知度的提升,理论通达才能形成内心认同,认同感、信念感的提升会逐渐转化成自觉行动,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说,要促进高校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关键在于要提升课程机制(知行合一)与课程规划方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统一性、协同性。

    (二)点面结合:促进课堂教学协同

    1.思政课程:强化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作用。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理念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高校三位一体教学体系构建中,首先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以学生为主导,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将单纯的理论知识授课,转变为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的开发、引导及培养,促进学生真知-真信-真行良性循环的建立。其次,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社会、个体前进的目的与奋斗源泉,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高校学生义不容辞的使命,进一步强化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使高校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正确认知,有效提升学生对主流文化意识的认同感与信念感。明确思政课程的知识内涵与核心思想,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方式与内容,以 “铁人” 王进喜、助人为乐雷锋等先进代表为例,为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榜样,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信念感,使学生能将理论确证、情感认同转化成自觉行动与行为准则,在思政课程的教学、育人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2.通识课程:重视通识教育中根植理想信念。通识课程是指除专业教育外的基础教育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等,是帮助高校学生构建学科知识基础的重要课程,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因而,在高校三位一体思政课程体系建设中,需重视通识课程中思政元素及理念的根植。高校可适当引导通识课程教师建立教研小组,共同商讨思政理念在通识课程中的融入方法,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通识课程中的融入,调整改善教学方案、课时及学分设定,将部分通识课程列为必修课程,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革命精神等有基本认知,充分发挥通识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浸润作用,促进三位一体教育体系构建。

    3.专业课程: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专业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是培养技术型人才在关键阵地,若此类人才的主流文化意识淡薄,极可能出现人才流失等问题,会对我国的人才培养及人才储备造成严重影响。因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需摆脱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存在的孤岛困境,在专科课程中加强思政元素的融入,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与核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从专业课程设计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出发,鼓励专业课教师积极探索核心价值观在专业课程中的引导作用与方式,有效推动试行工作的开展,如高校可以推行项目制申报方式,鼓励专业课教师立项新的教学方案,在高校内先进行小范围推广试行,总结试行过程中的教学问题,并由专家对教学大纲、教案、教学案例、人才培养方案等进行评审,若教学效果显著,可进一步扩大教学方式应用范围,进一步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融合,使思政课程中的核心思想理念能与专科课程同频共振、相互协同,加强专业型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高校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三)多向互济:师资队伍育人合力

    1.思政教师应发挥协同引领作用。高校师资队伍需充分发挥协同引领作用,形成育人合力,共同推进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建立。在高校教学中,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是学生日常接触最多之人,亦是学生步入社会前的专业导师、思想导师,这三支师资队伍工作职能责任有显著差异,教育教学领域均有所不同。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需促进这三支师资队伍的有机融合,成立各年级的教师工作部,针对各年级学生面对的困难给予有效帮助,及时解决学生学习、思想方面的问题。制定完善的奖励机制,提升教师、辅导员的责任感,从生活、学习这两方面协同开展思政教育,保证思政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相结合。如思政课教师可通过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构建正确且系统化的思想政治知识体系;
    专业课教师可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建立起文化自信及主流文化意识;
    辅导员可定期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在7 月1 日建党节组织学生到革命根据地参观、体会革命精神,到敬老院开展爱老敬老活动等,将理论知识同实际行为、思想相融合。以思政教师为主导,三支师资队伍协同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思政课教师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理论确证;
    专业课教师加深学生对思想理念的认知,形成情感认同;
    辅导员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实现实践养成,在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的协同育人下,进一步促进三位一体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建立,实现高校课程与思政理念的 “共舞共振” 。

    2.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师协同强化作用。通识课程、专业课程虽然都是高校的重要学科课程,但两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方向均存在一定差异。通识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学好基础知识,以便为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专业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掌握一项赖以生存的技术,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综合素养和职业素养培育的基础在于德育教育,从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素养教育、法制教育这四方面出发,加强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教师的协同强化作用,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共同促进 “三位一体” 教学模式的建立。教师以身作则、潜心育人,共同培养学生的主流文化意识,实现高校课程 “共舞共振” 效应。

    综上所述,将以 “理论确证-情感认同-实践养成” 为主的 “三位一体” 教学理念为指导,改善优化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加强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的精准融合,将思政元素自然地融入到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建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认知,加强学生的主流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时代责任感与使命感,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学生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与信念感,在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中实现高校课程 “共舞共振” 效应,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及接班人,做好德才兼备型人才培养与储备工作,应对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这一基础性的教育问题。

    猜你喜欢专业课程育人思政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福建开放大学学报(2019年2期)2019-07-10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年8期)2018-09-08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中国音乐教育(2016年8期)2016-05-20
    相关热词搜索:高校共振共舞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