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论“橄榄型”分配格局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论“橄榄型”分配格局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时间:2023-04-20 23:50:0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刘美霞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200240)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党带领我们经过持续地奋斗,实现了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要建立“橄榄型”分配格局,调节各种收入,形成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在这个公报中,“橄榄型”分配格局的构建对实现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的解放”以及“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等论述中蕴含着社会公平的价值导向。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消灭剥削和压迫,消灭一切社会不公,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类社会真正的公平。[1]因而,从我国目前在社会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出发,研究“橄榄型”分配格局对社会公平的作用,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实践。

    在研究“橄榄型”分配格局对实现社会公平的作用之前,对“橄榄型”分配格局和社会公平的内涵进行追溯和解释是十分必要的。“橄榄型”分配格局和社会公平的内涵中蕴含着两者的内在联系。因而,在阐释清楚两者的概念之后,可以从深层逻辑层面出发去更加具体地分析前者的体系构建对后者产生的影响,这也是分析“橄榄型”分配格局和社会公平关系的基本前提。

    (一)“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内涵

    “橄榄型”分配格局这一词语来自赵海均老师的《什么在左右中国的经济》一书。在书中,“橄榄型”收入结构被首次提出和定义。它指出这种收入结构是一种“橄榄”的形状,中间大,两头小。[2]在这种收入格局下,社会经济呈现出稳定的状态。当从分配角度看,“橄榄型”收入结构可以称为“橄榄型”或者“纺锤型”的分配结构,这意味着中等收入群体人数最多,位于社会分配体系的中间并占据社会财富的大部分,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人数较少,分别位于社会分配体系的两边并占据社会财富的小部分。按照这种社会财富分配状态,社会收入分配格局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明显特征。从这种分配格局的内部结构来看,这是一种合理的分配格局,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二)社会公平的内涵

    社会公平一词的含义广泛。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公平是核心。在《辞海》中,公平的伦理学意义是从公正的角度出发平等对待每一个相互联系的对象,而它在经济伦理学中意指社会成员财富分配状况相对均衡化。[3]这意味着社会公平在经济和伦理上均指全体社会成员在社会财富的占有上相对均衡合理,即每个人都能通过社会劳动获得社会财富。从社会心理来看,《公平与集体行动的逻辑》这本书认为,每个人对公平的认知都是有参照点的,当满足这个参照水平时,自身会感到满意而公平,反之则感到不满意而且不公平,同时,与公平有关的参照点大都具有社会比较与适应性的特点。[4]这表明社会公平是一种比较的公平,具有地区、国别和时代属性,每个人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形成公平认知和公平意识。

    (三)“橄榄型”分配格局和社会公平的内涵联系

    “橄榄型”分配格局与社会公平的实现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稳定和长远发展需要构建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这种收入分配体系要确保社会群体在付出社会劳动后,能够公平合理地占有创造出来的社会财富。“橄榄型”分配格局的结构特征契合了社会财富分配的要求,能够在保障不同社会群体利益诉求的同时,体现社会公平。从“橄榄型”分配格局和社会公平的定义看,前者是后者的重要基础、保障和动力,后者也会反作用于前者。具体来说,采用“橄榄型”分配格局可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数量、规模和质量,推动社会中坚力量的形成,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

    改革开放改变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面貌。在这四十多年,我国取得了十分辉煌的改革成就,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在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整合过去的发展经验,立足现在的发展实际,不断调整发展轨迹,实现经济发展的新突破和新飞跃。客观言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创造了奇迹,也带来了一些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

    (一)不同社会群体间收入差距较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在不断地提高。从经济发展的宏观层面看,社会财富的总量在不断增加,全体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也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升高。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也拉大了不同社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衡量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是基尼系数,这一指标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提出的。根据基尼系数的规定,当数值小于0.2时,社会的收入水平过于平均,当数值在0.2至0.3之间时是相对平均的,当数值在0.3至0.4 之间是较为合理的,但是,当数值在0.4至0.5之间,社会收入水平的差距是较大的,超过0.5时差距过于悬殊。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较为稳定,没有超过0.4这个数值,但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基尼系数经历由降到升的过程,逐渐超过了0.4的警戒线。[5]从(图1)我国2013至2020年的基尼系数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我国近些年来的基尼系数是较高的,基本都大于0.46,而且整体处于波动变化中,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基尼系数的变化情况从侧面说明了我国整体的收入差距较大,不同社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明显。此外,在收入分配领域中,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城乡社会群体的收入差异也是较为明显的。

    图1:中国2013-2020年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二)经济生活各领域间收入差异十分明显

    我国不同生产领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受资源、环境等因素制约,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在不同的行业中,经济的发展速度、规模和质量等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不同行业凭借自身的发展优势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发展能力,拓展发展范围,取得行业发展的长足进步。我国的经济发展领域可以划分为三大产业,即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三类产业分别代表不同的经济领域。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领域的生产活动,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领域的制造活动,而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的社会生产活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三类产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在2013至2020年期间三类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情况。整体看来,第一产业的占比在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的占比处于波动变化中,整体趋于下降,而第三产业的占比在持续地攀升。第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最少,第二、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0%以上,这不仅显示了行业收入的差距,也反映了不同经济领域中劳动群体的收入差异。从行业具有的独特性出发,不同领域的收入分配情况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是,在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下,行业间收入分配的差异已经表现得十分明显。

    图2:中国2013-2020年不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变化情况(生产法)

    (三)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尚未形成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把社会财富这块“蛋糕”越做越大,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成员分配到的社会财富并没有跟上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就是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匹配。这一收入分配现状表明我国尚未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以更好提升全体社会成员的收入水平和公平感知。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整体而言,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主要经历了“飞碟形”和“金字塔形”,目前正向“葫芦形”结构转变。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初期,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整体呈“飞碟形”,主要特征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社会财富增长缓慢,但收入分配相对均衡;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低收入群体逐渐减少,高收入群体逐渐增加,收入分配格局逐渐呈现“金字塔形”;
    同时,随着国家政策对效率与公平的重视,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逐渐向“葫芦形”转变。[6]“葫芦形”的收入分配格局相较于“金字塔形”的收入分配格局而言,更加具有合理性。但是“葫芦形”收入分配格局意味着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尚未形成较大规模,这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要求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来改善当前的局面。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稳步推进。我国虽然尚未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但是许多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措施正在逐步出台实施和发挥作用,这有助于解决收入分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公平的存在状态和过程环节来看,它可以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7]可以从这三方面具体研究“橄榄型”分配格局对社会公平实现的作用。

    (一)推动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有利于实现全社会收入分配的起点公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民创造了丰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人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者,也是共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成果的必要成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共享”理念,要确保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收入水平直接联系,而后者和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的构建直接相关。“橄榄型”分配格局的构建是我国收入分配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在构建过程中,人民创造社会财富的起点更加公平。人民可以更加全面地利用各种公共资源从事生产生活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低收入群体的数量将逐渐减少,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将受到合理调节,中等收入群体的数量将不断增加,全社会的财富将会更多地分布在中等收入群体中。在这种收入分配结构下,大部分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会得到更好的维护和保障,他们可以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橄榄型”分配格局的推动构建对社会公平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保证了全社会的起点公平,有利于创造更加公平合理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推动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有利于实现全社会收入分配的过程公平

    我国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坚持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全社会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了创造良性的社会收入分配环境,我国推动构建“橄榄型”的分配格局。政府不断制定和实施贴合社会实际的收入分配政策,有效减小不同群体和行业间的收入差距。“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推动构建有助于社会各领域形成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规则和收入分配程序。这是一个长期而充满变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与社会收入分配有关的运行机制会不断地调整自身以与这种收入分配格局连接起来,保证社会收入分配机制的稳定和高效运行。这种变化保证了收入分配的过程公平,实现了程序正义。这直接指出“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构建对社会公平的实现具有的正向促进作用和导向作用。这更加促进了全社会公平正义社会风气的形成,让诚实守信蔚然成风,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获得自己的劳动成果。“橄榄型”分配格局的推动构建确保了全社会在收入分配中的过程公平,这是这种分配格局的价值追求和内在意蕴。

    (三)推动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有利于实现全社会收入分配的结果公平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发展的重大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大实践成就。经济的发展是社会成员“共享”社会财富的基础。在“共享”的前提下,社会财富的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都直接与社会的收入分配格局相关。这三次分配的合理构建是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每一个环节的分配结果都直接影响着社会公平的实现。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发展是精神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协调发展,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目的。因而要把人的发展作为社会财富这三次分配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当“橄榄型”分配格局融入到初次分配、再分配以及三次分配的各方面时,收入分配的结果公平自然会实现。在这个层面上,人的协调发展会进入新的阶段,人会充满创造力,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充满活力。这证明了“橄榄型”分配格局的推动构建和这三次分配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橄榄型”分配格局的推动构建,不仅在起点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更会影响全社会收入分配的结果公平,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猜你喜欢格局财富公平公平对抗凤凰动漫(军事大王)(2022年9期)2022-11-05怎样才公平数学小灵通(1-2年级)(2022年3期)2022-03-17笨柴兄弟爱你·阳光少年(2019年12期)2019-12-27格局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8-12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人民调解(2019年5期)2019-03-17好奇心是一生的财富中华家教(2018年8期)2018-09-25公平比较数学小灵通(1-2年级)(2017年4期)2017-05-04如何应对第三轮财富洗牌?海峡姐妹(2017年1期)2017-02-27小人物的大格局小说月刊(2015年12期)2015-04-23“火红财富”的拥有人中国火炬(2011年10期)2011-07-24
    相关热词搜索:橄榄格局社会公平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