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肝小细胞癌确诊率的影响

    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肝小细胞癌确诊率的影响

    时间:2023-04-21 11:45:0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张时国 福建省罗源县医院医学影像科 (福建 福州 3506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肝小细胞癌确诊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肝小细胞癌患者,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MSCT三期增强扫描组、CT平扫组,对比两组扫描效果。结果:MSCT三期增强扫描组动脉期检出38个病灶(95.00%);
    门静脉期检出27个病灶(67.50%);
    延迟期共检出36个病灶(90.00%)。MSCT三期增强扫描组动脉期、延迟期病灶检出率高于门静脉期、平扫组(P<0.05);
    两组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MSCT扫描的高密度、低密度强化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MSCT三期增强扫描组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的肝脏、肿瘤及肿瘤与肝脏密度差值均高于平扫组(P<0.05)。结论:MSCT三期增强扫描可准确反映肝小细胞癌病灶强化特征,确诊率较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对肝小细胞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肝细胞癌为常见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病死率,在癌症死亡顺位中仅次于胃、食道;
    由于肝小细胞癌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致使多数患者确诊时病情已至中晚期,治疗难度大且预后较差[1]。临床研究表明,肝小细胞癌早期确诊并进行有效手术切除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术后5年生存率较高,因此早期准确诊断肝小细胞癌对改善患者生存预后意义重大[2]。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具有较高分辨率,已广泛应用于肝癌诊断;
    随着MSCT平扫、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的应用,肝癌诊断率明显提高。为进一步提高肝小细胞癌确诊率,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肝小细胞癌患者,分析MSCT三期增强扫描的诊断效果,以期为肝小细胞癌临床诊断提供影像学参考,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肝小细胞癌患者,根据诊断方案不同分为MSCT三期增强扫描组、MSCT双期增强扫描组,各40例,其中MSCT三期增强扫描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2~62岁,平均(51.74±4.21)岁,合并症:慢性乙型肝炎17例(42.50%)、肝硬化8例(20.00%)、脂肪肝3例(7.50%),无合并症12例(30.00%)。MSCT双期增强扫描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43~64岁,平均(52.15±4.46)岁,合并症:慢性乙型肝炎18例(45.00%)、肝硬化6例(15.00%)、脂肪肝5例(12.50%),无合并症11例(27.50%)。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①经手术病理证实;
    ②伴有不同程度腹痛、乏力及腹部不适;
    ③无抗癌治疗史;
    ④经影像学检查显示肝内存在结节影(直径<3cm);
    ⑤患者及近亲属均了解本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CT扫描禁忌症;
    ②存在肾衰竭等其他严重代谢功能障碍;
    ③存在脑血管疾病;
    ④存在重要脏器病变;
    ⑤精神异常。

    1.2 方法

    MSCT扫描。采用螺旋CT仪(西门子公司,64排128层)进行平扫和三期增强扫描,检查前禁食8h以避免肠道伪影;
    参数设置:管电流170mA,管电压100kV~120kV,矩阵512×512,螺距为1,层厚3~5mm,准直0.625mm×64,机架转速0.33s/r。取仰卧位,先行常规平扫,扫描范围:膈顶至髂前上棘;
    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80~100mL对比剂(碘海醇),以3mL/s速度经上肢静脉注射,需嘱患者扫描时闭气,以造影剂追踪技术进行动脉期(注射对比剂后25~30s)、门静脉期(注射对比剂后35~60s)、延迟期(注射对比剂后2~3min)三期增强扫描,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合理、针对性延迟时间扫描,扫描结束进行图像后处理。

    图像分析。由2~4名资深专家分别对MSCT扫描动、静脉期及延迟期同一层图像进行判断,最终达成一致诊断结果;
    记录病变数量、位置、大小,对比各期图像中病灶与周围肝实质的密度进行强化类型分析:低密度、等密度、高密度(均匀高密度、环状强化、不均匀高密度)。并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MS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检查的确诊率。

    肝小细胞癌判定标准[3]: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3cm,多个癌结节数目≤2个且最大直径总和≤3cm。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MSCT平扫与三期扫描肝小细胞癌病灶检出率;
    ②MSCT平扫与三期扫描肝小细胞癌的强化类型;
    ③对比两组不同扫描时相的肿瘤与肝脏密度差值变化;
    ④分析典型病例在MS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中的影像学特征。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MSCT平扫与三期扫描肝小细胞癌病灶检出率

    经病理诊断80例患者共检出93个病灶,病灶平均直径(2.24±0.08)cm。病灶分布:42个(45.16%)位于肝左叶,40个(43.01%)位于肝右叶,11个(11.83%)位于双侧叶。CT平扫组检出27个病灶(67.50%);
    MSCT三期增强扫描组动脉期检出38个病灶(95.00%);
    门静脉期检出27个病灶(67.50%);
    延迟期共检出36个病灶(90.00%)。MSCT三期增强扫描组动脉期、延迟期病灶检出率高于门静脉期、平扫组(P<0.05);
    MSCT三期增强扫描组动脉期与延迟期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门静脉期与平扫组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MSCT平扫与三期扫描病灶检出率

    2.2 MSCT平扫与三期扫描肝小细胞癌的强化类型

    两组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MSCT扫描的高密度、低密度强化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MSCT扫描的等密度强化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MSCT平扫与三期扫描肝小细胞癌的强化类型[n(%)]

    2.3 两组不同扫描时相的肿瘤与肝脏密度差值变化对比

    MSCT三期增强扫描组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的肝脏、肿瘤及肿瘤与肝脏密度差值均高于平扫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不同扫描时相的肿瘤与肝脏密度差值变化对比(±s)

    表3.两组不同扫描时相的肿瘤与肝脏密度差值变化对比(±s)

    注:与动脉期相比,aP<0.05,与门静脉期相比,bP<0.05,与延迟期相比,cP<0.05

    组别 n 肝脏 肿瘤 密度差值动脉期 40 64.51±6.36 77.81±9.15 8.59±2.72门静脉期 40 104.56±14.52a 88.94±15.60a 15.63±4.28a延迟期 40 117.93±18.47ab 95.67±17.93ab 21.89±6.76ab平扫组 40 52.38±5.24abc 45.67±7.12abc 6.97±2.83abc MSCT三期增强扫描组

    2.4 典型病例在MS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中的影像学特征

    MSCT平扫中,36个病灶呈低密度,其中17个病灶密度均匀,4个病灶密度不均匀;
    3个因伴脂肪肝而病灶略呈高密度。

    MSCT增强扫描中,动脉期:37个病灶呈高密度影明显强化,其中病灶29个强化均匀,8个强化不均匀;
    3个病灶表现为低密度;
    门静脉期:2个病灶呈等密度;
    延迟期:34个病灶均呈低密度影。

    MSCT增强检查作为非损伤性扫描技术,可通过三维建模系统大范围扫描,提供不同扫描时相上肿瘤病灶与临近正常组织的不同强化特点,进而显示病变位置、组织病态及浸润程度。既往研究表明MSCT三期增强扫描在胃、肾等脏器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沈朝军等[4]研究证实,MSCT三期增强扫描应用于胃癌诊断,可通过增强模式、CT值、强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鉴别胃癌术前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较高特异度、灵敏度;
    解育新等[5]研究中MSCT三期增强检查应用于肾癌诊断、鉴别的准确率优于超声造影。

    肝脏具有双重供血机制,正常情况下,肝动脉是20%~25%肝脏血液的来源,承担90%以上的肝小细胞癌的血供;
    而门静脉可供应75%~80%肝脏血液,是肝实质的主要供血来源[6]。三期增强扫描技术是以血流动力学为基础进行连续性容积式扫描,获取高质量图像,更为清晰地显示细小病灶及其周围解剖结构,进一步明确增强期肝小细胞癌特征性表现。杨建等[7]学者研究显示,MS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肝占位性病变有利于明确病变性质,为肝转移瘤、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等不同疾病诊治提供依据。本研究结果中MSCT三期增强扫描组动脉期、延迟期病灶检出率高于门静脉期、平扫组(P<0.05);
    主要是利于肝脏特殊的供血机制,通过高压注射器控制造影剂的剂量、流速及扫描延迟时间,获得门静脉期和肝动脉期满意图像,获取病灶更为准确、直观的特征性表现。本研究MSCT动脉期增强扫描主要表现为高密度均匀强化,门静脉期、延迟期主要表现为低密度,且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的肝脏、肿瘤及肿瘤与肝脏密度差值均高于平扫组(P<0.05)。分析主要与碘海醇的造影对比作用有关,动脉期高密度强化可反映瘤体血管构造特点;
    MSCT三期增强扫描可利用肝脏供血特点,分别于注射对比剂后25s~30s、35s~60s、2min~3min扫描,增强扫描过程中碘海醇在动脉期主要分布于肝窦及肝动脉系统,肿瘤血供丰富,故表现为肝动脉明显强化,而肝脏实质无明显强化。同时肝小细胞癌病灶血管的粗细不均、杂乱、迂曲等情况提高了肿瘤与肝脏密度不均的比例,为肝小细胞癌诊断提供信息依据。

    综上所述,MSCT三期增强扫描肝小细胞癌确诊率较高,可准确反映病灶强化特征,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平扫,对临床肝小细胞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影像学价值。

    猜你喜欢高密度差值门静脉高密度电法在断裂构造探测中的应用资源信息与工程(2021年5期)2022-01-15差值法巧求刚体转动惯量高师理科学刊(2020年2期)2020-11-26高密度电法在寻找地下水中的应用四川地质学报(2020年2期)2020-05-31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9年6期)2019-08-27基于W-Net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全自动分割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9年5期)2019-07-16数值推理的扩展研究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年10期)2018-04-02枳壳及其炮制品色差值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中成药(2017年6期)2017-06-13城市高密度环境下的建筑学探讨中国房地产业(2016年8期)2016-03-01肝脏门静脉积气1例西南军医(2015年3期)2015-04-23基于区域最大值与平均值差值的动态背光调整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4期)2014-07-11
    相关热词搜索:确诊三期扫描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