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镇静安神法针刺配合胃降逆中药治疗脾肾阳虚型顽固性呃逆临床研究*

    镇静安神法针刺配合胃降逆中药治疗脾肾阳虚型顽固性呃逆临床研究*

    时间:2023-04-22 15:20:0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李晓玲 张庆梅 任媛媛 刘敏 郭学斌(.丹凤县中医医院,陕西 商洛 726200;
    2.大荔县妇幼保健院,陕西 渭南 700;
    .西安市中医院,陕西 西安 7002;
    4.陕西省中医院,陕西 西安 7000;
    .汉中市中心医院,陕西 汉中 72000)

    顽固性呃逆是膈肌持续痉挛导致的,呃逆不能停止就属于顽固性呃逆。据统计[1]男性发生率与女性相比显著更高,高发年龄多超过50岁。中医理论[2-3]认为,呃逆的病因与胃失肃降、隔间气机不利、气逆发于喉间有关,病名来自于《景岳全书》。针刺、胃降逆中药煎剂在近几年来的呃逆治疗方面取得一定成效,陈嘉琪等[4]的荟萃分析(meta)证实,针刺、耳穴压丸、艾灸、电针等中医外治法治疗的患者治愈率较传统疗法显著更高,呃逆症状评分、精神状态评分、饮食积分、睡眠积分等疗效指标同样较传统疗法的病患更优,但其复发率、安全性等与传统疗法相比并未得到确切佐证。段诗瑶等[5]发现,相较于传统疗法,针刺、胃降逆中药煎剂联合能更好的提升呃逆症状评分,改善临床疗效。故探析针刺配合胃降逆中药煎剂治疗脾肾阳虚型IH的临床有效性有其可行性。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样本来源:本院脾胃病科门诊,60例脾肾阳虚型IH患者,纳入时间:2019年1月—2021年1月。对照组29例,男19例,女10例,年龄18~80岁,平均(59.46±5.62)岁;
    治疗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18~80岁,平均(59.58±5.76)岁;
    两组年龄、性别等常规资料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课题符合《赫尔辛基宣言》[8]医学研究准则。伦理学批号201906。

    1.1.1西医纳入标准 ①呃逆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无间断,昼夜不停;
    ②因周围性(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等)原因持续不停的呃声、IH症状表现昼夜不止;
    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均参照《最新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诊断治疗适用技术手册》拟定[6];
    中医诊断标准:①主症:隔间气逆上冲,喉间呃声连连,频率不一,不能自制;
    ②次症:因情志不畅所致,伴灼热嘈杂、腹胀嗳气等症状;
    ③舌脉:脉弦,舌淡苔薄白;
    上述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拟定[7];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
    ②呃逆(短暂停止后反复发作)发病时间超过2天(48 h);
    ③年龄18~80岁,生命体征相对稳定;
    ④意识清醒,精神正常;
    ⑤胃及食管无器质性病变;
    ⑥自愿参与本课题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各项临床资料完整、有效、无破损、残缺。

    1.1.2排除标准 ①患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性病变者;
    ②入组前参与其他实验或入组前1周内使用与IH相关手术、药物治疗而可能影响疗效评定者;
    ③针刺不耐受及胃降逆中药煎剂过敏者。

    1.2治疗方法

    1.2.1基础治疗方法 两组均结合脾肾阳虚型IH患者具体病情予以常规康复治疗,如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必要的营养干预等。

    1.2.2对照组 基础治疗+单纯予以镇静安神法针刺治疗:①选穴:根据《针灸技术操作规范[9]》选单侧穴:百会、中脘、攒竹,双侧穴:安眠、内关、神门、三阴交、阳陵泉;
    ②操作方法:仰卧位,对所选穴位周围的皮肤进行常规消毒(75%酒精)后针刺(毫针:由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华佗牌, 0.35 mm×40 mm;
    ),其中平刺穴位为百会(深度:0.5~1.0寸,捻转补法)、攒竹(深度:0.5~0.8寸,入穴后快速提插捻转,强刺至得气),安眠、中脘、内关、神门、三阴交、阳陵泉等六个穴位均采用平补平泻法。上述所纳入穴位均在得气后分别留针0.5小时,首次留针时间为40分钟,起针后用无菌棉球轻压针孔1分钟左右。隔天1次,1周为1疗程,共2个疗程。

    1.2.3治疗组 基础治疗+镇静安神法针刺(与对照组同)配合胃降逆中药煎剂治疗。胃降逆中药煎剂:方剂名称及含量:白术、茯苓各20 g,厚朴、陈皮、竹茹、枳实各15 g,砂仁、紫苏、甘草各10 g,其中砂仁与紫苏均后下。脘腹胀满,脾虚气滞者加木香、香附,久病及肾、肾失摄纳,呃声难续者加肾气丸。加适量水煎服(共煎煮2次),300 mL·剂-1,分早中晚三次服用,各100 mL·次-1,均于饭前0.5 h加温开水兑服,呃逆停止后方可在医师指导下停药。1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1.2.4疗程及其他 两组均持续治疗两个疗程。注意事项:两组的基础治疗、分组治疗期间均遵医嘱或积极配合健康教育手册:忌食生冷制品、海鲜、辛辣或刺激性强的食品、食物,饮食以粥品或易消化食物为主。

    1.3观察指标 ①呃逆症状积分:参照刘效娟[10]研究将呃逆症状积分分成正常(0分)、轻度呃逆(1~3分)、中度呃逆(4~6分)、重度呃逆(7~9分)、胃胀(1~2分)、反酸/烧心(1~2分),得分越高呃逆越严重。②不良反应:如表1所述。③临床疗效:采用症状评分下降指数(symptom score reduction index,SSRI)和段诗瑶[3]的疗效标准表(描述)将临床疗效分成治愈、显效、好转(有效)及无效等4级,主要中医症状参照王淼[11]分成呃逆、脘腹胀满、泛吐清水、呼吸困难、胸胁满闷、食少乏力、手足不温、失眠等8项:治愈(SSRI≥95.00%:呃逆完全停止,各主要中医症状恢复正常,随访1周无复发)、显效(60.00%≤SSRI<95.00%:偶发呃逆,各主要中医症状基本正常,随访1周无加重)、有效(20.00%≤SSRI<60.00%时有发生呃逆,各主要中医症状明显好转,随访1周内偶发作)和无效(SSRI<20.00%:治疗前后的各主要中医症状无改善迹象,甚至加重),痊愈率=治愈例数/总例数×100%,SSRI计算公式=(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表1 呃逆耐受程度评估

    2.1两组呃逆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呃逆症状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3天、7天及2周时的呃逆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呃逆症状评分比较

    2.2两组主要症状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呃逆、脘腹胀满、泛吐清水、呼吸困难、胸胁满闷及手足不温、失眠等主要症状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食少乏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主要症状疗效比较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3.79%(4/29),治疗组3.23%(1/3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理论精髓。通过检索既往文献不难发现,针灸(针刺)与中药煎剂单独治疗呃逆是相对常见的两种方法,疗效相对理想。通常而言,生理性呃逆大多无需治疗既可自行缓解,病理性呃逆则需采取必要的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12]。脾肾阳虚型IH伤害性极大,轻则致使病患出现精神萎靡、饮食困难等症,重则可能引起机体水电解质紊乱、抑郁、失眠等症。甚至有研究[13]证实脾肾阳虚型IH可导致病患因反流而窒息。

    通过本文研究数据来看,治疗组治疗后的3天、7天及2周时的呃逆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呃逆、脘腹胀满、泛吐清水、呼吸困难、胸胁满闷及手足不温、失眠等主要症状的临床疗效改善较对照组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提示,镇静安神法针刺配合胃降逆中药煎剂治疗脾肾阳虚型IH的临床疗效较单纯的镇静安神法针刺治疗效果更好。与段诗瑶[3]研究结果相近。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镇静安神法针刺以百会、神门和三阴交等三穴为主,目的在于沟通脾肾阳虚型IH患者的阴阳,调和气血,安神镇静。在上述主穴的基础上配合中脘、攒竹、安眠、内关、神门、阳陵泉等穴位,起辅助作用。内关穴有调理脾胃气机、化痰利膈、合中解郁、降逆止呃之功效;
    针刺内关穴有和中降逆、祛痉解挛[14-15]。现代医学研究[16]发现针刺中脘穴海通增强脾肾阳虚型IH患者的胃肠蠕动抑制呃逆的传导通路异常表达,调节胃肠功能;
    攒竹穴与肺、胃、膈等机体组织相连,针刺攒竹穴既可疏通经络,也可调节全身各脏腑气机,对脾肾阳虚型IH患者降逆止呃,而现代病理学研究发现[17],针刺攒竹穴能兴奋IH患者的大脑皮层,抑制迷走神经,缓解痉挛。阳陵泉穴舒筋,安眠穴安神定志,中脘穴通经活血,神门穴安神镇静[18-21]。诸穴合刺,标本兼治。其次,胃降逆中药煎剂来源于降逆和胃方,乃名医名方,以竹茹、枳实为君药,二者配伍,消痞止呃,清胆和胃,紫苏和胃止呃、理气行气,茯苓培补脾土,顾护脾胃,白术甘温补中,健脾益气,陈皮健脾燥湿,理气化痰,砂仁开胃湿脾,甘草补胃气,利通降,可起到调和上述诸药之目的,此煎剂共奏温补脾胃、降逆止呃。针刺与胃降逆中药煎剂配合,前者可调节脾肾阳虚型IH患者的气血经络运行[22-25],后者和胃降逆、温中理气、宣肺健脾,二者互补,可缓解膈肌的阵发性痉挛,温而不燥、补而不滞,共奏止呃之效。

    综上所述,镇静安神法针刺配合胃降逆中药煎剂治疗脾肾阳虚型IH的临床疗效与单纯镇静安神法针刺比更好,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但本课题依旧存在不足,一是样本量偏小,二是缺乏长期随访数据,对镇静安神法针刺配合胃降逆中药煎剂治疗脾肾阳虚型IH的远期疗效无法判定。故希望未来有机会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及与远期疗效相关的综合性研究,提高针刺配合胃降逆中药煎剂在脾肾阳虚型IH治疗中的权威性,促进病患机体康复,拓展脾肾阳虚型IH治疗途径。

    猜你喜欢煎剂攒竹肾阳虚掐攒竹止打嗝家庭医药(2020年8期)2020-08-25掐攒竹止打嗝家庭医药(2020年15期)2020-01-05巴戟天及其炮制品对肾阳虚大鼠HPA轴功能的改善作用中成药(2018年11期)2018-11-24芪蓟肾康加味煎剂对AngⅡ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MMP-2、TIMP-2的影响中成药(2017年12期)2018-01-19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中国医药指南(2017年3期)2017-11-13生地当归药队煎剂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6年12期)2016-06-05单味树舌煎剂联合TACE对肝癌术后复发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哈尔滨医药(2015年3期)2015-12-01虎杖煎剂对急性肺损伤大鼠TNF-a,IL-1β表达的影响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5年4期)2015-07-31攒竹穴近三年以来在治疗呃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黑龙江中医药(2015年6期)2015-03-22温阳解郁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抑郁症30例中医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相关热词搜索:呃逆顽固性安神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