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云南省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情况分析

    云南省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发展情况分析

    时间:2023-04-22 21:25:0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李艳芬,高 翔,贺新华*

    (1.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51;
    2.红河州科学技术院,云南 蒙自 661100)

    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是经科技部批准核定,针对国家鼓励发展的细分产业领域,通过政府引导,整合各方优势资源、营造优良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形成区域特色明显和产业特色鲜明、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具备明显支撑引领示范带动作用的产业集群。截至2021年底,云南共有国家火炬昆明稀贵金属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火炬昆明红外微光光电子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火炬玉溪高新区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火炬文山三七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火炬保山硅特色产业基地等5家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各基地为区域特别是县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凝聚强大智慧力量。文章依据2021年度火炬统计数据,就云南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情况分析如下。

    1.1 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国家火炬昆明红外微光特色产业基地长期从事红外探测器材料、红外光学材料、红外探测器、微光像增强器、主动式OLED微型显示器、红外成像系统、微光整机系统、红外光学元件和精密机械加工等产品和技术的开发和生产,拥有多项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技术成果。

    国家火炬昆明稀贵金属新材料特色产业基地已经建立了开采、冶炼、深加工到器件与整机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形成对含贵金属废料的分类回收与二次利用的循环模式。主导产业和主要产品在行业内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广泛用于航空航天、高铁、高端装备、半导体制造、LED照明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

    国家火炬玉溪高新区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其定位以单抗、疫苗等生物医药产业为发展重点的生物科技研发孵化和生产制造全产业链基地。主导产品包括天然药物加工、新型疫苗、重组蛋白质药物、生物分离装置及相关检测试剂、现代中药创新药、植物提取物及医药中间体等。

    国家火炬文山三七特色产业基地形成了以三七为重点的中医药特色产业,构建了集三七标准化基地、产地加工、市场流通、科技研发、行业管理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体系。主导产品既有气血康、血塞通、三七总皂苷等获得名牌产品证书的精深加工产品,也有三七超细粉、三七饮片等初加工产品。

    国家火炬保山硅特色产业基地以硅产业为特色产业,重点推进化学级工业硅的生产,主导产品为Si2202、Si3303、Si4210、Si5530级别的工业硅,历年来经国内商检部门统检、抽检均达到优级标准。其产品单晶硅棒作为对下游延伸生产硅片、电池片、组件、电站等都有决定性作用。

    1.2 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成效明显

    基地集聚本行业的优势企业,产业链、创新链日趋完善,已形成了以骨干企业为核心和众多配套企业相配合的格局,主导产业和主要产品竞争优势日益增强,对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截至2021年底,云南省5家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内共有268家企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82家,骨干企业60家,上市挂牌企业10家,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1家,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企业11家。5家基地实现工业总产值556.71亿元,同比增长22.71%,其中骨干企业产值476.62亿元,同比增长29.07%;
    总收入721.56亿元,同比增长7.42%,其中产品销售收入575.81亿元,同比增长13.27%,技术性收入20.48亿元,同比增长4.12%;
    净利润44.93亿元,出口创汇13.90亿元。

    1.3 持续助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基地通过集聚创新创业资源、加强双创服务载体建设、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等有效措施,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基地自主创新能力。

    2021年,云南省5家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资金总投入为43.32亿元,同比增长49.08%,其中,用于支撑服务机构的公共投入为0.56亿元,基地内企业研究开发总投入为15.51亿元,同比增长28.93%。5家基地共建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22个;
    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6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科技部备案众创空间 2家;
    产品检验检测平台16个,金融服务机构 4个,知识产权服务机构 10个,行业组织9个。申请国内专利369件,其中发明专利115件,实用新型专利225件,申请国外专利4件;
    专利授权28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6件;
    软件著作权登记71件;
    制定国家标准12件,制定行业标准18件。

    1.4 不断助力区域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开展创新工作的第一要素和关键所在。基地通过聚集人才、技术、企业、资本、孵化等要素,形成了人才汇聚明显、资源聚集优势突出、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基本完整的良好格局,打造了一批优秀的人才队伍。

    2021年,云南省5家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日常管理机构正式编制人员272人,基地内企业从业人员26 938人。基地内企业从业人员学历层次进一步提高,大专及以上人员12 159人,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5.14%,其中硕士1 247人、博士166人,占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4.63%、0.62%。此外,基地企业研究开发人员6 267人,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3.26%。拥有国家级创新领军人才4人,省级创新领军人才49人。

    2.1 强化产业发展支持,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云南省“十四五”期间将重点打造多个万亿级产业和千亿级产业,与火炬特色产业基地主导产业方向一致。云南省先后出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9条措施》《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等政策文件,从不同层面支持火炬特色产业基地主导产业及关联产业发展。如玉溪市出台了《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玉溪市打造生物医药高地实施方案的通知》《玉溪市重点产业投资促进优惠政策(试行)》等政策办法,立足产业基础优势,全面启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三年倍增行动计划。《龙陵县“十四五”工业产业发展规划》专门明确了近5年硅基产业发展规划。

    2.2 鼓励加大研发和科技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

    云南省先后出台《云南省财政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20条措施》《云南省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支持加大研发和科技投入。玉溪高新区制定了《关于加快园区企业发展的意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和科技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和水平,并给予财政资金奖励;
    对拥有高质量专利、企业技术标准、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中国名牌”产品或“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财政资金奖励;
    支持企业技术管理创新、上市融资;
    支持基地内企业开展政产学研合作交流及科技创新;
    加强企业高管培训,建立企业家培训基金。

    2.3 完善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云南省科技厅先出台或修订了《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管理办法》《云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管理办法》《云南省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加强双创孵化载体建设8条措施(试行)》等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加大基地内双创孵化载体建设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双创孵化载体的运营质量,强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能力。构建了从建设双创孵化载体、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完整服务体系,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基地紧紧围绕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态氛围,加快推进“双创”平台载体建设,完善“双创”服务体系,提升“双创”产业园软硬环境,提高双创孵化载体的孵化能力。

    2.4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需求

    拓宽各大产业投融资渠道,积极通过科技创新券、科技金融结合专项等,探索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三方共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云南省科技厅联合省金融办等六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积极促进科技金融结合的意见》,建立了科技金融结合综合服务平台,通过 “风险金池”制度建设,引导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利用资本市场壮大企业实力;
    鼓励和支持各地财政设立天使投资、创业投资、产业投资等引导基金,加大对企业风险投资、贷款贴息、担保、融资租赁和保险等补助的支持力度。

    3.1 配套要素不够完善,产业化发展受限

    基地内部分产业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关键时期,产业链优化升级需求高,还存在基地基础设施及配套体系不够完善、产业化发展受限、基地内产业融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基地内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研发实验室等创新机构较少,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之间联动不够,缺乏灵活高效的政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基地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与基地企业之间的有效联系不够,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不充分,未能全面形成促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政策闭环机制,创新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优势。

    3.2 基地产业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实力不强

    云南省5家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从产业发展规模、企业市场规模及占有率等评价指标来看,与发达地区基地之间的发展差距依然很大。基地企业数量较少,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较弱等问题制约着基地发展。基地企业总量偏小,缺少发展成为龙头企业的后备力量,作为产业发展中坚力量的中等企业较少,缺乏引领发展的大型骨干企业。同时,重点龙头企业对产业拉动面窄,带动性不足。基地大多数企业布局处于多数点状、少数片状形态,相互关联较弱,未形成上下游产业链条,联动基地发展的格局尚未形成。

    3.3 创新发展动力不足,高层次人才匮乏

    云南省5家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内高新技术企业较少,不少中小企业仅为供应链低端加工,普遍存在“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偏低”的特点。企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主要体现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较少,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都很少,关键核心技术掌握较少,技术集成创新能力不强,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零部件仍然需要对外采购。懂经营并熟悉科技服务业的综合性科技人才不足,前沿科研领域高端和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较少,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军人才不多,质量体系、生产技术研发、QC检验、项目管理四大方向的高端人才匮乏,且人才流失严重。

    4.1 完善基地配套要素

    加大特色产业基地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为入驻企业提供完善的配套基础设施保障,不断提升特色产业基地的承载能力。支持基地各主导产业相关行业协会、商会及产业联盟的组建和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沟通协调、信息服务、市场监督、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鼓励和扶持咨询、评估、会计、法律、代理、检测等多种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为基地内企业提供科技咨询、科技评估、会计、税务、法律、知识产权代理、检验检测、人力资源等服务。

    4.2 提升基地创新能力

    加大基地科技创新投入力度,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自主开发能力,争取部分优势产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核心技术的名牌产品。强化主导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专业化研发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平台载体集聚创新资源的能力,瞄准重大产业技术需求,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制定新标准,研发新产品。加强与基地外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之间联动,鼓励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创新,提升主要产业的研发能力和水平,提高知识产权产出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4.3 加强专业化人才培养

    围绕“产业链”和“创新链”部署“人才链”,培育特色产业基地主导产业的高技能人才,不断加固特色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人才“底盘”。加大特色产业基地专业人才引进力度,采取直接引进与柔性引进相结合,引资与引智相结合,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形式,多途径引进人才,构筑坚实的智力支撑。推行“人才+项目”的引才模式,对高端人才带项目落户基地的,给予资金扶持及项目资助,推动“人才+项目+产业”协同发展,促进特色产业基地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猜你喜欢特色产业双创云南省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公民与法治(2022年9期)2022-09-20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红河学院学报(2021年4期)2021-11-19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华人时刊(2021年23期)2021-03-08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1-01-14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矿产勘查(2020年5期)2020-12-19“双创”浪潮方兴未艾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建材发展导向(2020年16期)2020-09-25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走向世界(2018年11期)2018-12-26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商周刊(2018年23期)2018-11-26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农家之友(2018年12期)2018-03-12
    相关热词搜索:云南省产业基地特色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