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阈下启动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阈下启动策略

    时间:2023-04-24 15:25: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赵玲叶,张会杰,许 旭,房美妍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秦皇岛,066004)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具体而言,教育工作者需将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的理想信念,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促进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言,思政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部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思政化建设既有成效又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方式以灌输为主,容易导致对学生思想教育的过程流于形式,作用于表面,引起教育对象的逆反和防御心理。因此,很有必要丰富教育教学手段,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深化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阈下启动信息就是一条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路程。

    阈下启动可以通过间接、隐匿、渗透的方式,实现信息的传达和情绪的唤醒,从而改变目标对象生理、认知、情感、意志及行为。这一创新手段具有传统思政教育方法所不具备的优势,可以作为传统教育方式的拓展和补充,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自身道德行为规范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助于加快实现立德树人的长远战略举措。本文围绕这一新型的思政建设教学方法,论述其概念、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作用及具体的应用策略,为教育方案的实施提供指导和借鉴。

    启动效应是指执行某一任务对之后执行相同或类似任务的促进作用。如果启动发生在被试对启动刺激缺乏意识的条件下,就是阈下启动。[1]20世纪30年代,哈佛大学神经病学家詹姆斯·米勒让被试对坐在一面特殊的镜子前,然后用投影机向镜子投射模糊不清的卡片图像,他发现被试猜测卡片图像的准确率比他们单纯靠运气猜测时高出许多,证实了非常模糊不清的图像也可能会在潜意识的层面被感知到。[2]在后续的研究中,科研人员对阈下启动进行了元分析,证明了阈下启动效应的真实存在。[3]同时,Capa等人通过研究证明阈下启动确实能够在人类的一些典型的行为上有长时间持续的效应。[4]阈下启动的生理机制是刺激在无意识层面作用于感觉神经,引发大脑信息加工,从而对个体的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产生影响。

    阈下启动可以分为阈下语义启动和阈下情绪启动。阈下语义启动注重强调语义信息,而阈下情绪启动以情绪信息优先为原则。根据阈下信息刺激的呈现通道,阈下呈现的刺激材料可以分为阈下视觉信息、阈下听觉信息、阈下嗅觉信息和阈下触觉信息等。[5]阈下视觉信息主要采用词语、图片、数字等材料;
    阈下听觉信息包括附含语义信息的文字录音、非语义信息的音乐、自然界的声音、噪声等,小于20Hz或大于20000Hz的声音刺激信息就低于普通人的听觉阈限;
    阈下嗅觉信息在无意识层面作用于目标个体,实现对其情绪和认知的影响;
    阈下触觉信息是指外界刺激作用于皮肤表面但无法被人体肌肤所感知的刺激信息。[5]阈下信息的呈现方式包括阈下呈现启动刺激、掩蔽刺激启动范式及加工分离范式,以上都以闪现或嵌入阈下刺激的形式进行。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具有独特性。第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实现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基本诉求,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自我,实现人格健康独立,提高学习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这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容易蕴含思政教育的良好素材,更方便教师挖掘思政元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第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对思政教育相关的实例及事例进行心理学方面的解释,加之学生的探究心理、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较高,能够助力思政教育。第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建设采取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等方式,更加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学生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促进环境适应能力和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已有研究结果表明,阈下启动在提高个体道德修养、政治认同[6-7],提高学习效率、克服考试焦虑、促进创造性探索[8-9],提高个体心理能力及心理治疗[10-11]等方面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和阈下启动的特点可知,教师运用阈下启动这一心理学研究方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优势。第一,将与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阈下信息作为启动刺激,能在传授显性的心理学知识的同时,通过内隐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进一步强化思政教育效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第二,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部分概念和内容中提取或引入榜样或事例进行思政教育,能够在给予心理学解释的同时,通过阈下启动植入思政元素,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第三,阈下启动能够促成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在思政教育领域的双重应用,进而产生巨大的教育强化作用。

    (一)加强阈下信息材料的数据库建设

    建立并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阈下信息数据库,能够为心理健康课程思政提供重要的素材和保障。第一,针对不同的感觉通道制作阈下信息,保证阈下信息的内容性质与思政教育的信息类别一致。第二,阈下信息要具有时代特色,根据时事热点不断更新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阈下内容,拉近阈下教育信息与受教育者的心理距离,提高阈下信息的影响力。第三,阈下信息要具有学科特色,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重点,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思想道德、社会公德方面的思政教育,为社会培养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新时代青年。

    (二)选择合适的阈下启动载体植入材料

    阈下启动要想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需要教师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特定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选择阈下启动载体。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取信息,所以教师在选择阈下启动的植入载体材料时也要着重考虑这两个渠道。

    就视觉渠道阈下启动的植入方式而言,教师可以在印刷材料载体中,如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宣传手册及其他思政教育材料等,教师可以嵌入有阈下启动价值的文字、图片、符号。针对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视频载体,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的视频材料及心理教师录制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课程视频等,教师可以将教育内容设计为片段、短片等,快速切换并植入视频材料,达到阈下启动的效果。阈下听觉信息主要可用于教学过程中的音频材料,通过调频、变调、变速、变音、掩蔽等方式,声压、频率、相位和时间位置等参数设置,使其达到目标听众的听觉阈限。[12]听觉阈下启动主要采用阈下磁带、双耳分听、掩蔽以及阈下呈现刺激等实验范式,降低对启动刺激的觉察水平。[13]听觉通道的信息加工方式与视觉通道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听觉通道对时间信息的分辨率比视觉通道更高。[14]一般而言,阈下视觉信息的影响效果大于阈下听觉信息的影响效果。[15]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恰当而又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感觉通道阈下信息,可以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

    (三)合理应用影响阈下信息教育效果的诸多变量

    影响阈下启动作用的变量分为刺激变量、呈现变量和心理特征变量。在阈下启动的使用过程中,教师引入不同的变量会产生不同的强化效果,因此要科学选择阈下变量,实现阈下启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教育影响的最优化。

    1.刺激变量的选择

    刺激变量主要包括刺激的类型、复杂程度、情绪效价、颜色等。在选择阈下启动信息时,使用图片比使用文字材料所引起的阈下启动效应更明显。[16]隐喻符号具有很强的暗示效应,可以作为阈下信息进行植入。从刺激的复杂程度的维度考虑,单纯知觉条件下的阈下刺激更容易诱发启动效应,在启动量上更显著。[3]在阈下语义启动时,启动的语义词汇越简单且越为人所熟知,就越有利于阈下刺激的启动。[17]当情绪作为启动材料时,正性情绪与负性情绪相比,正性情绪的启动效果更好。[18]不同情绪效价的网络表情图片通过阈下方式启动,对被试的认知偏向有不同的影响。[19]而不同颜色的阈下信息对被试的内隐态度的影响也不同。[20]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结合思政教育所需传递的信息类型,有针对性地选择刺激变量,有助于进行更直接高效的阈下信息植入。例如,当传递视觉信息时,教师可以优先选择图片作为启动材料,这会产生更为强烈快速的信息启动效果;
    当传递感觉信息时,应尽量选择积极且简单明了的情绪信息作为启动材料,这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呈现变量的选择

    呈现变量包括呈现次数、顺序、时间、位置、方式等。根据纯粹接触效应,阈下信息呈现次数会影响呈现效果,阈下信息的呈现次数与信息说服效果成倒U型曲线相关,中等呈现次数最好。[21]在时间顺序这一变量上,呈现时间的长短也会对启动效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呈现时长需要在适度的范围内。阈下信息呈现的位置对受教育者的注意力有很重要的影响,根据系列位置效应,呈现的信息会受到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影响。在网页中的阈下情绪启动中,无论是正性的还是负性的启动刺激,位于网页中间的阈下情绪图片引起的情绪一致性效应最为明显,其次是左上,最次为正下。[22]另外,在呈现方式的维度上,平面和静态的媒介平台更适合嵌入阈下信息。[23]由此可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进行阈下教育信息植入时,教师需要多重考虑以上呈现变量,选择适度的呈现次数、次序和时长,将教育内容置于吸引受教育者注意力的中心区域,并尽量在平面和静态的媒介平台上呈现阈下启动信息,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心理特征变量的选择

    在个体变量的维度上,个体的心理特征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包括认知方式、动机、情绪等。阈下信息能否对受教育者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取决于受教育者对阈下信息的理解能力如何。另外,受教育者学习动机激发程度和意识觉醒程度也会对阈下启动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在选择心理健康教育阈下信息时,教师要考虑内容的选择是否与受教育者的理解能力匹配,能否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动机,以确保受教育者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对启动信息形成积极的感知和思考,从而增强对自身心理健康的认知能力、提升自身的思政意识。

    4.阈上与阈下信息融合呈现

    以往的阈下启动多采用阈下刺激与目标刺激分别呈现的研究方式,证明了阈下启动的有效性。已有研究显示,阈下信息与阈上信息融合呈现的方式能更有效地改变信息接收者的认知与行为倾向。[23]在阈下启动的使用过程中,教师要重视传统阈上教育信息的作用。有研究显示,当选择道德榜样作为思政材料时,无论是高大的还是平易近人的榜样形象,辅以宣传力度,只要与受众之间保持较近的心理距离,就能够激励人们做出亲社会行为。[24]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讲授中,教师可以同时呈现阈下思政教育信息材料与课堂内容呈,并注意在正常教学内容中提取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有关的内容,且将之与阈下信息结合起来,让阈上思政内容成为阈下思政内容的掩蔽刺激,经此扩大启动作用,增强受教育者对阈下信息的敏感性,从而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效能。

    猜你喜欢阈下启动变量抓住不变量解题小学生学习指导(高年级)(2021年4期)2021-04-29也谈分离变量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20年2期)2020-09-11雾霾来袭 限产再次启动中国化肥信息(2018年3期)2018-01-30阈下抑郁大学生的童年创伤研究潍坊学院学报(2017年2期)2017-04-20安发生物启动2017知识经济·中国直销(2017年3期)2017-04-16SL(3,3n)和SU(3,3n)的第一Cartan不变量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2015年2期)2015-10-30阈下信息技术:或成为全媒体时代的脑控手段?政工学刊(2015年6期)2015-03-10西部最大规模云计算中心启动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新高考·高二数学(2014年7期)2014-09-18俄媒:上合组织或9月启动扩员环球时报(2014-08-02)2014-08-02
    相关热词搜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策略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