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秦荣生:建议年报三个月内披露完,取消季报披露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秦荣生:建议年报三个月内披露完,取消季报披露

    时间:2023-04-24 20:45:0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庭阳|全国两会报道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秦荣生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他今年带来了改革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提案。

    秦荣生曾任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长期研究资本市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着深入思考,提出以下建议:

    缩短年度报告披露期限,三个月披露完;
    同时,半年报要审阅,取消季报披露。

    按现有规定,上市公司要公布一季报、半年报、三季报和年报。在年度结束后4 个月内公布年报。也就是说,上市公司2022年的年报,要在4月底前全部公布。

    但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已经公布2022年报的上市公司占比不到1%。今年有5106家上市公司将公布2022年年报。截至3月6日,上市公司预约披露2022年报时间进度已达54%,但只有47 家披露了2022年报,占比0.92%。而预约在4月28日和29日两天公布年报的公司数量,分别是554 家、487 家,也就是说,有20%的上市公司准备在截止期限的最后两天公布。上市年报公布时间分布,前松后紧现象非常严重。

    “此前数年都是如此集中。”秦荣生给出了自己的观察。

    资料显示,上市公司公布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年报,在前三个月内公布的公司数量,占比分别是32%、18%、27%和26%。在最后一个月,即4月份,公布占比分别是68%、82%、73%和74%。

    “这造成4月份上市公司集中披露年报,有时一天数百家。股民如果有几只股票,都集中在一天公布,根本不能仔细研究年报。公募基金也犯难,一只基金持股数十只,要是持股公司集中几天公布年报,每份年报上百页,基金经理一天读几份年报?”秦荣生说。

    秦荣生建议,缩短年度报告披露期限,三个月内公布完毕,公布时间均匀些,提高财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首先,多数公司在4月份公布年报,投资者看到时,已经是4 个月前的数据,经营和财务状况已发生较大变化,信息严重滞后,投资者据此作出正确决策难度较大。

    其次,随着智能会计系统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编制年度报告的效率,缩短了财务信息收集、编报的时间,上市公司完全有能力在较短的期限内编制和披露年度报告。

    还有,注册会计师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出具审计报告。

    秦荣生认为,将我国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期限缩短为三个月,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那么,年报披露扎堆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秦荣生认为可以参考美国的经验。美国对于流通股大于7 亿股、7500 万至7 亿股、小于7500 万股的上市公司,分别规定在财务年度结束后60 天、75 天、90天内披露年度报告。“大公司信息化程度高先公布,小公司信息化程度稍低,就后公布年报。监管层对不同规模公司披露时间给出指引。”秦荣生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秦荣生建议,缩短年度报告披露期限,三个月内公布完毕,公布时间均匀些,提高财务信息披露的及时性。

    不仅建议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提速,秦荣生还建议信息披露提质。

    我国上市公司半年报目前并不要求审计,虽然上市公司都承诺完整、准确和真实,但没有第三方机构的审核,可信度低于年报。

    秦荣生建议,实行半年报审阅制度,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性。他认为,这将会给社会公众和投资者带来更大的效益,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性,降低年中财务造假等欺诈发生的可能性,同时还可以改进中期数据的预测能力,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公众和投资者服务。

    秦荣生介绍,与财报审计不同,会计师审阅主要是针对文件、报表等书面材料,是在肯定材料基本真实的基础上,对其中表述不清或存在矛盾的地方,提出问题并要求改正。审阅程序略低于审计,但也能对财报把关。

    资料显示,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资本市场上,审阅上市公司半年报已成为普遍采用的方式。美国SEC 强制要求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的半年报进行审阅,但并没有要求其披露审阅报告。按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香港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需经注册会计师审阅。

    秦荣生认为,通过对上市公司半年报实行审阅制度,可以让上市公司公布半年报时,更加认真,不能像此前不经审计时那样操作。对于投资者,看到的半年报是由第三方会计师审过的,心里也会更踏实。

    在这份针对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建议中,秦荣生还提出,取消一季报和三季报披露。

    他的理由是:现行上市公司披露的季度报告因其内容单一、指标综合,且未经审计导致可用性差。而且这也会促使上市公司将注意力放在季度短期利益上,从而忽略长期战略、成长和可持续发展,不能满足季度报告使用者决策的需要。

    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同时披露前一年度的年报和当年一季报的公司数量巨大。2019年至2022年,同时这样披露的公司数量每年都达上千家。

    秦荣生说,新一年季报和上一年年报同一天披露,让投资者左右为难。季报是最新数据,投资者理应相信季报,但季报没审计也没有审阅,公布内容也少。而投资者如果选择相信年报,那年报数据也已经滞后了。

    与其这样,秦荣生认为,不如取消一季报和三季报披露,减轻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成本的同时,促使他们把精力放在公布好半年报和年报上。

    “所有这些建议,都是为了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可用性、可信性和及时性。”秦荣生表示,随着注册制全面实施,上市公司数量会越来越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可用性高、可信性强、及时性快,将增加投资者的信心,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季报半年报可信性热门话题 一季报惊喜不多理财周刊(2022年4期)2022-04-30基于可信性的锅炉安全质量综合评价研究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2年1期)2022-04-26半年报与季报知多少证券市场红周刊(2021年22期)2021-06-06玩具上市公司半年报:7家营收过亿,8家盈利5家亏损玩具世界(2020年4期)2020-11-16在区间上取值的模糊变量的可信性分布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1期)2020-04-17Five golden rules for meeting management疯狂英语·新读写(2018年3期)2018-09-072018年三季报业绩预告证券市场红周刊(2018年38期)2018-05-142018年三季报业绩预告证券市场红周刊(2018年37期)2018-05-142018年一季报业绩预告证券市场红周刊(2018年10期)2018-05-14下水方知深与浅——这报三端融合背景下浙视频试水半年报传媒评论(2017年8期)2017-11-08
    相关热词搜索:披露季报年报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