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如何引导一年级阅读由课内走向课外3篇

    如何引导一年级阅读由课内走向课外3篇

    时间:2023-05-03 12:35:0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篇一:如何引导一年级阅读由课内走向课外

      

      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作者:彭军

      来源:《黑龙江教育·小学》2021年第06期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长期以来,大家对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出过很多建议。但是一些教师却只将其停留在口头上,在实际教学中忽视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未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建议和要求。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必须重视起来,让进行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

      一、“快乐读书吧”让阅读快乐起来

      随着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全面铺开,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常态。“快乐读书吧”版块弥补了以往把阅读单一地放在课外的情况。“快乐读书吧”是一种引领、一次召唤和一个导向,是课内阅读延伸至课外阅读的纽带,更是提升阅读素养的主阵地。

      笔者在教学中已经经历了第一学段“快乐读书吧”的实践过程,这个学段重在激发兴趣。我在教学一年级“快乐读书吧”中《摇摇船》和《小刺猬理发》时,采用了下面的一些做法:出示课件先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读童谣和儿歌,然后出示“多种方式读”让学生选择,可以在小组中拍手读,可以加上自己设计的动作读,也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读。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读得轻快愉悦,趣味盎然,朗朗上口的童谣和儿歌,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读后,在“班内进行展示读”,每个小组都推荐了最强的诵读能手。接着,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背诵环节我采用了“我会用方言背童谣”这种形式,学生乐此不彼,争着抢着要展示。最后是“分享感受”,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阅读展示的平台,分享收获,体验自己阅读之后带来的成就感。学生通过大胆表达既锻炼了口语能力,又感受到了读儿歌和童谣的快乐。

      由此顺理成章地进行到“拓展课外读”环节,教师出示两首童谣后,阅读氛围一下子形成了,为接下来的“分享交流书籍”做好了铺垫。课件上展示《中华童谣》《最爱中华老童谣》两本书作为推荐书目,学会分享图书,享受阅读的快乐。

      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快乐读书吧”中书里的故事比较长,学生既要学习初步阅读的方法,又要感受其中阅读的快乐。虽然一堂课不能一次读完,但是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每本书的阅读环节。如在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时,首先,我选取了其中的某个片段通过绘声绘色地朗读吸引学生。比如:“没头脑”设计了一座300层高而没有电梯的少年宫大楼,结果孩子们为了去少年宫里看戏,只好带着铺盖、物品爬了半个月的楼梯……学生一下子被带入到故事情境中来。然后,带领学生观察封面中呈现的基本信息,书名、作者、出版社及图画,还有里面的目录。接下来,通过小组协商制订阅读计划,比如每天至少读半个小时书,读后和谁先交流,怎样完成记录卡(事先已确定)等。

      随着阅读的推进,我们组织了一次读书交流会,将一段时间以来自己的阅读收获、感受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先在小组中说说读这个童话故事的过程,再说说在亲子阅读这本书过程中的乐趣。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积累一些读书的方法,从此爱上阅读。接下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进行交流,比如,“没头脑”设计的一座300层没有电梯的楼,除了书中介绍的困难,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呢?你有什么好办法改变“不高兴”吗?通过问题的引领,可以帮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的乐趣,享受阅读的快乐。

      所以让“快乐读书吧”快乐起来,才能达到课标的要求,才能吸引学生走进课外阅读,让阅读丰富起来。

      二、“亲子阅读”让阅读流行起来

      “亲子阅读”是当下小学低年级阶段阅读习惯养成一种重要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从阅读中吸收到不同类型的知识,而且满足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需要,因此,“亲子阅读”一直得到很多人的赞同。小学生年龄小,自主阅读自控力弱,如果有家人的陪伴,對他们来说无论是心理上还是习惯养成上都会有极大的帮助。

      要想坚持下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我在倡导“亲子阅读”活动时先要求父母进行阅读打卡活动,每天固定时间一起读书,可以拍摄下孩子阅读的画面,也可以按照班级设计的读书卡做记录,当然也可以自己设计更有趣的方式来记录阅读时刻,使之不间断地进行下去,这样也改变了很多家长没有与孩子共同阅读的习惯。

      我会跟家长及时沟通,这种坚持最后就是一种习惯。虽然操作起来对于一些家庭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大家形成了一种共识,毕竟阅读对于孩子来说太重要了。可以这样说,阅读就是孩子学习的“任督二脉”,打通了,学生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后的学习道路将会更加平坦。阅读与学习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喜欢读书,热爱阅读,从书中汲取营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会更加积极。

      相反,不喜欢阅读的学生,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取得较好的成绩,但这可能就像浮萍,没有根基,很难说什么时候学生学习动力就不足了。

      因此我号召家长每天抽出30分钟,与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一起体验阅读的乐趣。

      “亲子阅读”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营造书香家庭的气氛,亲子共读同样勾勒出了一幅幅感人、幸福温馨的家庭生活画面。我们要让阅读流行起来,让孩子和家长们共同在阅读中成长。

      三、“课前分享”让阅读热爱起来

      “课前分享”就是要求学生在每节语文课前,把前一天的阅读感受分享给同学。这是一个既增加课外阅读量,又可以丰富学生阅读体验的双赢活动,同时也能起到调动其他同学阅读兴趣的目的,又不影响教师授课。随着活动的开展,我们看到学生对阅读逐渐热爱起来。

      课标对不同学段的阅读有不同的要求,同样“课前分享”对不同学段的学生阅读书目的难易程度也有相应的变化。小学中高学段的阅读书目的内容越来越有深度,他们的分享是要下一番功夫的。所以我首先教会他们写读书笔记,无外乎就是把自己在阅读中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或者把书中吸引你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读书方法,更为自己的每一次分享做好了准备。

      看到学生写的满满的阅读笔记,就知道了他们的阅读态度。“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次的阅读分享,都是基于前一天学生的阅读笔记。

      其次,高学段的学生试着做阅读分享的PPT,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他们会把书的封面、作者的简介、精彩的片段、喜欢的句子、自己的体会用清晰的课件展现出来,其他同学一目了然。被轮到的学生像比赛一样,展示着自己阅读的所得所获。今天你分享了《鲁滨逊漂流记》,明天我就分享《列那狐的故事》,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越来越高。

      阅读分享之后,班级会有两名到三名同学对其进行评价,然后教师总评。短短三分钟,锻炼的不仅是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表达和积累的能力。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小学阶段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一定的阅读量,对于他们以后的学习成长是大有裨益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每名学生心中,播撒一颗阅读的种子,让它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是我们每一个语文人的希望。

      编辑/李

      莉

    篇二:如何引导一年级阅读由课内走向课外

      

      如何指导一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呈贡区教育信息中心

      李艳萍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凡是那些除了语文书之外什么也不读的学生,他们掌握的知识就非常肤浅。他还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差,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再阅读。我想:他所说的阅读不仅仅指课本阅读,同时也包括课外阅读。七月,刚送走一班毕业生,九月,我又迎来了我从教生涯里的第三批学生——一年级小朋友。以前所带的学生让他们进行课外阅读基本是从认识了一千多汉字的三年级开始的,现在,我想把课外阅读从一年级抓起!

      一、指导一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初衷

      我最初想带着我们班的孩子进行课外阅读,想法很简单,仅仅想让孩子们认识的字更多些,通过背诵积累一些语言,增强孩子的语感,让他们喜欢语文,语文学习也轻松些。持着这个简单的想法,一接到一年级这班可爱的孩子,我就决定带他们课外阅读。

      也许很多老师会认为让基本属于“小文盲”的一年级孩子读书一点也不实际,所读书目不好选,指导阅读、检查阅读更是费神费力不讨好。可这是我们大人的想法,我们怎么能用自己的主观意识果断裁掉孩子们的阅读权利呢?每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只要你给他一本书,他都乐意翻半天,对能看懂的图画手舞足蹈,兴奋不已地

      “嘟嘟”着我们听不懂的语言。我们也见过学前的孩子能背诗、讲故事,他们不是什么天才,而是家长帮他们选择了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并认真指导阅读,所以,我们不要忽略了孩子的阅读能力,课外阅读从一年级

      或者更早抓起。

      二、指导一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1.和家长沟通交流,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

      五十多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这么多家庭,他们对孩子读书的观念、意识是参差不同的,而课外阅读这件具有共性的读书活动必须得到他们的一致认同,有他们的配合和支持,才能顺利开展和持续。因此,开学之初的第一次家长会上,我带去了上届学生们的课外阅读摘抄本、读后感、作文等学习资料。我介绍了指导上届学生们阅读的书目、方法等,让他们传阅分享了孩子们的阅读成果。在一声声赞叹声中,大部分家长表达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进行课外阅读。接着我讲了指导我班孩子课外阅读的计划后,家长们纷纷要求课外阅读从学汉语拼音开始!

      2.营造温馨的课外阅读氛围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营造温馨的课外阅读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新学期一开学,为了使书香充满教室,首先向学生及学生家长推荐一些适合一年级孩子的读物。我班推荐的是《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日有所诵》。为给学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阅读书籍,我班家长特定制一个小书柜,并提议每生捐两本书充实小书柜,以绘本、拼音读物为主,以解决学生没有书读的矛盾,供学生课余时间进行阅读。接着在班内设立快乐读书角。最后精心设计激励性课外阅读的语言,引起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走进书籍,走进报刊,会阅读思考,想与书中人物对话,想与名人对话,想领略读书的乐趣。

      3.激发强烈的课外阅读兴趣

      一年级学生识字量较少,阅读能力较低,仅仅营造课外阅读氛围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课外阅读兴趣。播放录音故事不乏是一种方法;教师声情并茂地讲学生们最喜欢的故事是另一种方法;配上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舞姿向学生诵读儿歌也受到学生的欢迎。让孩子们在享受听觉阅读的同时慢慢走进书本,走向自己独立阅读,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认真听取他人叙述、边听边想的良好习惯。

      4.指导简明的课外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的过程也是课外阅读方法的探索和掌握的过程。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课外阅读方法的给于尤为重要。虽然课外阅读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个性化的,但与老师的指导是分不开的,那么如何对一年级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如培养一年级孩子的默读能力,有一开始的小声读,到只张嘴不出声的读,到心里读即默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这过程中需要老师不断地鼓励,同学间的相互评比,才会掌握得更快些。又如培养孩子读书做记号的习惯,我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运用实物投影给孩子们示范,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在示范时针对一年级孩子的特点教给孩子们一些最简单的方法,如用直线画出不理解的词、句、段;用小圆圈圈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段;用?标出有疑问的地方;最后还要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每当孩子们拿着书过来问我时,我只是让他们继续读,反复读,在真正读不懂时才告知,这样可让孩子在读中感悟书读百遍,其意自

      见的道理。

      5.构建和谐的课外阅读共同体

      课外阅读共同体的建构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特别是对思考性阅读习惯的养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个共同体有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组成。为了使学生读书,自己首先读书,读学生喜欢读的书,这样既给学生以榜样示范,又为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并进行阅读指导做准备。同时,布置学生和父母一起读书,在与父母一起读书的过程中,孩子能感受到家长的支持和阅读的快乐,其阅读习惯也能得到家长的督促。

      三、课外阅读贵在持之以恒

      一年级孩子的课外阅读贵在持之以恒的坚持,巧妙独到的指导,耐心细致的检查。两天一首诗,第一天熟读,第二天熟背;一周指读《日有所诵》一个单元的小儿歌。有布置就要有落实,要不学生没有了强有力地监督和鼓励,再大的皮球都会泄气。五十多个学生,这样的阅读量的检查可不是小数目,所有学生有恒心读好了,我们老师就要更有恒心陪着孩子们,把每次的检查落实到每个孩子。最初开始,每个孩子都到我这背诵古诗,指读儿歌。当背诵阅读检查形成每天必不可少的习惯后,我就慢慢放手,让最先到我这背诵过关的孩子当“小小负责人”,帮其他同学背诵。孩子们都争当第一,阅读兴趣浓厚,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外阅读课上都是孩子们稚嫩的朗朗读书声。

      四、我班阅读成效

      一年级结束,我班每个孩子都能背诵古诗75首,指读儿歌20多篇。记得期末前夕,我班上了一节课外阅读汇报课《书香中成长》。课前,听课的有些老师在议论,一年级的孩子能读什么书呀?这课外阅读汇报课怎么上?当大屏上出示诗题、诗句时,听课的老师们也疑虑重重,孩子们认识这些字吗?可当孩子们看提示,背出《三字经》、古诗、小儿歌时,剩下了只有惊叹了,小小孩子居然认识这么多字呀!好多家长也高兴地告诉我,孩子能读故事书啦!是呀,一年级需要学习认识的汉字不过五百多个,如果只学语文书,那用什么来支撑孩子的课外阅读呢!

      作为一名一年级课外阅读的实践老师,我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太多的阅读理念支撑,我只想通过适合孩子们阅读的书目,带孩子们进行初步的课外阅读,让孩子们认识更多的汉字,激发孩子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好地学习语文!

      五、阅读书目推荐

      一年级必读书目(均为注音版本)

      《一千零一夜》、《三毛爱科学》、《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绘画儿童歌谣》、《神童诗100首》、《三字经》、《成语故事》、《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

      绘本:《我爸爸》、《我妈妈》、《猜猜我有多爱你》、《大脚丫跳芭蕾》《云朵面包》等。

    篇三:如何引导一年级阅读由课内走向课外

      

      浅谈怎样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赵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整本的书。”专家们指出:学生的阅读量只有达到课本的4——5倍,才有可能形成语文阅读能力。同样,实践证明,在课堂上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他的秘诀无不是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因此,对于怎样引导学生走进五彩缤纷的阅读世界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关键所在。为此,我有以下几点尝试:

      一、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

      1、借助“故事迁移”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小学生,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都会竖起耳朵。爱听的故事不要说听一遍,哪怕听上一百遍,孩子们也会津津有味。当老师讲完故事以后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课外书,或者讲到故事的关键处嘎然而止,让学生自己去查找;或者故意把书中的人名、地名讲错,让学生自己去验证,这些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创设“发挥空间”,稳定课外阅读的兴趣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就要“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圈划批注”“摘录好词佳句”“概括主要内容”“写读后感”等不一而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记读书笔记。读书是一种创造,“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到好文章,摘录好词佳句,记下心得体会,办一次手抄报,日积月累,潜移默化,这是阅读的收获。要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灵动的思想自由地翱翔在“学海”“书海”之间,稳定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3、利用“集邮效应”,延续课外阅读的兴趣

      小学生精力充沛,在学习活动中劲头很足,可是持久性差。要在课外阅读中产生“集邮效应”,关键是老师要引导学生把课外阅读系列化;一是阅读时间系列化。每次课外阅读后都在读书笔记上像记日记一样记录阅读的日期、字数,督促自己做到天天阅读不遗漏;二是阅读的形式系列化。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设计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卡片或读书笔记的形式,日积月累,形成系列,成为外在的阅读成果,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增加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开辟广阔的阅读空间

      学生有了阅读的兴趣,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广泛阅读,才能实现“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的宗旨。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我们不断引导深化。

      1、利用特色早读进行阅读介绍,引导学生定向阅读。

      怎样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持久、自觉的课外阅读热情呢?怎样使学生学会翱翔书海呢?我的做法是做好书刊导读工作,进行耐心地阅读介绍,帮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一些常用方法,如要求学生必须读自读课本,在早自习进行每日一篇阅读。向他们推荐的读物种类有科幻小说、童话故事、民间故事、短篇小说、诗歌、甚至名家作品等。学生通过定向阅读、积累语言、丰富知识,提高了阅读能力。

      2、以语文阅读课为源,引导学生进行扩充阅读

      学生仅仅读指定读物数量是远远不够的,今天由课内到课外的过度显得尤为重要。

      这就要有意识、有系统地进行课内外结合,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比较有效的形式:

      A.推荐式

      学过一个作家所写的文章后,向学生推荐这位作家所写的有关书籍,补充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阅读材料。如教学《狱中联欢》让学生课外读《红岩》;教学《猴王出世》让学生课外读《西游记》;教学《草船借箭》让学生课外读《三国演义》;教学《景阳冈》让学生课外读《水浒传》,这样不仅与课文的教学相得益彰,而且达到了扩大学生知识面加深认识的目的。

      B.对照式

      就是把内容有类似之处的文章进行对照,从比较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如教学《宇宙生命之谜》时,推荐一本《探索宇宙奥秘》让学生在课外进行对照阅读,教学《一夜的工作》引导学生回忆阅读《温暖》一课和《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教学《索溪峪的“野”》一文,让学生再次阅读《迷人的张家界》。

      C.“资料库”式

      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得到很好应用的课堂里,教师把一篇课文的有关文字资料、图片、实物等,制作成课件,输入电脑,供学生在课堂内看屏幕阅读。如教《三味书屋》一课时,教师把鲁迅小时候的生活环境、三味书屋、百草园、药店等用图片、文字等组成一个小资料库,作为辅助学习材料,效果很好。

      3、创设读书活动、深化阅读

      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拓展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他们很想倾吐自己心中的积淀,因此我间周开设一节读书交流课,让全班学生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受益。叶圣陶曾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开展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读书教育活动。

      三、切实提高阅读的实效

      1、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在阅读兴趣的支配下,我们教给学生一些重要的阅读方法,如让学生起码懂得书名、封面、目录、扉页、作者、出版单位、出版年月日等有关知识。然后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去读,抓精彩语段用情去读,抓意境描写发挥想象去读。还要根据需要学会选读、浏览、精读、摘要读等,经过教师的引导,逐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得到提升。

      2、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习惯受益终生。朱熹说:“读书之法,再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依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因人而异,制定学生读书计划,教师要经常督促引导,对阅读笔记经常检查,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每天阅读10分钟指定的读物,间周安排读书交流,是保证阅读质量和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条件。

      3、实施学生的阅读评价

      我们对待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要用“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眼光来看,重在情趣的激发和习惯的培养,但也不能对阅读效果一点不关注。教师可通过多种形式来评价学生的阅读效果,首先是评价阅读量是否达标,对自主性的阅读量可以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检查的形式来了解。其次,评价阅读的效果可以采用故事会、片段朗读会、口试等形式来考察学生对阅读内容的记忆情况,采用写读后感,谈读书体会等形式来考察学生对阅读内容的领会和表述的能力等。

      总之,我们应当尽快重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以顺应时代的步伐,不断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开辟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相关热词搜索:如何引导一年级阅读由课内走向课外课外课内引导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