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农村创新要素配套不足8篇

    农村创新要素配套不足8篇

    时间:2023-05-04 08:10: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篇一:农村创新要素配套不足

      

      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及对策分析-农业科技论文-农业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本文对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找出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其面临的机遇挑战以及所具备优势,然后从机制体制、资金投入、人才建设等层面详细分析了目前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根据所确定的关键因素,提出加快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政策建议,以期为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1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情况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对策建议;吉林

      近年来吉林省进一步加大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大幅提升创新1.1政府助力推动,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战略部署

      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及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加大相关优惠政策对农业科技创新主体的倾斜和保障,“十二五”期间,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创新驱动发展创的各项决策和部署,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领域重点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截至“十二五”末期,吉林省综合创新能力提升保障经济年均增速居东北地区首位。

      近年来吉林省大力推进“政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吸纳中国农业大1.2推进“政产学研”紧密结合,促成“省校合作”建设

      学等多家国内知名农业类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省内外相关企业的优势

      科技资源,进行农业科技资源整合,签署“省校科技战略合作协议”,以产业创新为动力,着力围绕产业部署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各类创新资源,技术研发聚焦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从而不断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促进吉林省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吉林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在大力开展1.3积极探索科技服务农民新途径,切实抓好科技兴农工作

      农民技术培训、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等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举办各类科技成果及科普知识展示,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深入全省各县(市)区进行专题农业技术培训班,现场解答农民技术咨询和指导。借助科技特派员的先进科研思想,先进技术知识,并与当地农村特色优势产业有机结合,工作重点放在能够带动农村脱贫致富的科研项目上,切实提升了各地农业科技化水平,有效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目前,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管理体制机2.1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不够完善

      2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制还不够完善健全,主要表现在能够有效利用的农业创新资源不充足,一些研究成果并非针对市场实际需求而研发,最终导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落地难。在我国现行科技体制管理下,从中央到省、市,存在农业科研机构交叉重复设置的情况,农业科研部门所有制突出,资源利用效率低,造成科研资源的极大浪费,许多农业技术创新成果没有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农业技术创新的供给与需求脱节问题严重,归根结底这些问题的产生是没有与现有市场需求所匹配的农业技术创新体制。

      2.2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

      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但长期以来受到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加上吉林省本来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就十分薄弱,科研基础条件相对较差,创新体系尚不健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没有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金融支持体系,导致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总量和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同时由于吉林省农业科研机构和管理相关部门层次多,投资经费的管理过于分散,导致资金中间使用环节流失,从而极大削弱了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的整体运行效率。长期以来,受科技体制机制制约,产学研脱节,对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顺畅。

      众所周知人才是科学创新的主要承担者,也是影响吉林省农业科2.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不足

      技自主创新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目前技术和人才等创新要素跨流动

      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供,导致国内许多人才的流失,严重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较高的高科技人才。另外,农业科技创新领域还普遍存在高精尖海外人才和重点农业领域学科

      人等优秀人才紧缺的现象,导致一些高新技术科研开发比较乏力,科技合作领域受限。

      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需要更加完备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尤其涉及到2.4农业科技创新缺乏法律保障

      技术创新成果,就更需要一套完备的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其原因是由于知识产权制度是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在激励创新创业、规范企业竞争、促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可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科技管理工作。

      3吉林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提供政策支持,进一3.1确立政策导向,加大RD投资力度

      步加大财政支农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农业投资政策、农业技术产权保护、科技贷款、科技保险、科技奖励等更多政策和措施落实力度,政府部门应研究更有效的政策供给,推动各项优惠政策措施落地生根,从而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进展。以此同时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开发推广的投资力度,使资金在保持流动性基础上追求长期稳定增值,再用于农业科研活动中去。

      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区和农业科技综合试验基地建设,采取与高校、3.2加大农业科研基础投入力度,搞好农业科技示范区建设

      科研院所开展深化科研合作、技术合作、服务合作等形式,高校、科

      研院所利用自身雄厚的科技实力为园区建设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在产业化进程进行试验示范,最终形成产学研有机融合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强对农业创新主体的专业指导、专业培训,全面提升农业创新主体的科技素质。强化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保障科技人员创新的权利,保护智力资本,使之真正成为现代化农业创新主体。

      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力度,积极争夺农业科技领域尖端力量,3.3推进吉林省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引进国内外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

      人。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进行产学研合作,努力形成农业科技创新团队,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主体进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创新研发。加强农业教育体系建设,大力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接受专业培训,提高自身科技素质。同时构建有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改革完善现行农业科研体制中的科技评价和激励机制。

      现代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加速推动了当今生命科学与农业科学相3.4以生物技术为核心,加强农业的科技创新研究

      互交叉渗透,使农业科学的新内涵、新学科、新知识被重新挖掘。因而在这一新背景下,就要求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研究与开发,运用创新思维,打造新一代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带动传统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催生出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加强对农业科技产业化开发研究的投入,进一步促进技术的升级3.5加强农业科技产业化研究,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

      成熟,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科技研究成果产业化,着力培养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专注技术研发的同时兼顾研发效率和生产管理效率的提升,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变,提高农业企业

      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农业产业整体竞争力。建立健全与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相匹配的专业农业高新技术转让中介服务机构,疏通农业创新成果从研发、转移转化到产业化应用渠道。健全完善农业技术市场的交易机制和价格机制,使技术市场的秩序得到规范维持,使交易双方的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

      吉林省作为全国农业大省,科技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新阶段面临4结束语

      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现代农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树立正确意识,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建设资金和政策性引导扶持投入力度,不断加强农业科研基础研究和农业科技产业化创新研究,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当前及今后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的一项常态化重点工作来抓。

      参考文献

      [1]秦娜.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驱动机理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

      [2]任力达,李海生,沈刚.吉林省农业技术创新现状与问题[J].农业科技管理,2007(11):52-54.

      [3]庞凌霄.吉林省农业科技进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03(13):53-55.

      [4]葛波.吉林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7.

      [5]吕凤华,王洪江,宋向东.加强创新人才团队建设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3):94-96.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

    篇二:农村创新要素配套不足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基层反映:当前基层“双创”工作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对策

      今天,好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基层反映:当前基层“双创”工作存在的不足及解决对策》范文,供大家在撰写基层反映、社情民意或问题转报时参考使用!正文如下:

      近日,肥西县人大代表周本元、马家林对全县“双创”工作,特别是创新发展工作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他们反映:当前基层创新工作动力不足,不仅缺少创新平台、而且缺少人才支撑,导致基层创新工作滞后。

      为此,建议:

      一要贯彻工业强县战略,推动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要坚持贯彻工业强县发展战略不动摇,突出创新驱动,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发展方向,加强产业规划与布局,培育和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链条式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按照企业为主、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上下联动的原则,围绕项目、平台、服务等关键要素积极作为,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力支撑。

      二要理顺体制机制,释放市场主体创新活力。要敢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大在科技、教育、财税、金融等诸多领域的改革和创新,通过简政放权、管理创新带来更高的行政效率、更好的公共服务,促成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良好互动关系,释放市场主体的创新创业活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氛围。

      三要搭建创新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坚持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院校为依托,各方创新要素联动起来,构建研发、转化、交易、服务紧密衔接的平台体系,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合力推动科技成果有效转化。要加强县级科技孵化器建设,为更多的科技中小企业提供研发、生产、政策等方面的共享设施和服务。

      四要推进科技金融结合,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注重发挥财政资金放大作用,引入风险投资,撬动银行贷款,同时综合运用风险补偿、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科技创新。引导商业银行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尤其是加大扶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五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要不断完善吸引科技人才的政策体系,在经费支持、住房优惠、子女上学、家属就业等方面,给予更加具有激励性的优惠政策并提供一站式的贴心服务,创造更加温馨、便捷的用人环境。

    篇三:农村创新要素配套不足

      

      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制约因素解析

      【摘要】

      农业科技创新对建设现代化农业、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当前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劲动力。本文阐述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与总结,并提出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

      农业

      科技创新

      制约因素

      对策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这说明国家将大力支持农业尤其的现代农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农业科技的创新就没有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更无从谈起。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原来只受资源的单一约束变成了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从增加产量的单一目标为主转向了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多重目标,因此,农业科技体系必须从体制和机制上进行改革与创新,以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加快科技进步的速度,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劲的科技动力,确保实现我国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农业科技创新对建设现代化农业、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中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现状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在计划经济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自1985年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在市场化、商业化和产业化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紧紧围绕促进农业科技与经济结合,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取得了重要突破和实质性进展。但我国现行农业科技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经济、科技大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着诸多不相适应之处。根据农业部统计,“十一五”以来,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由十五末的48%提高到53%,科研成果转化率仅有40%左右,分别比发达国家约低30个和40个百分点左右。这既表明了我们的差距,也说明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今后,国家将会把更多城市的资源向农村调配,通过城市来带动农村发展。因此,我们应有紧迫感和忧患意识,要在加大保护资源环境力度的基础上,走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耕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三、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因素分析

      1、宏观管理体制方面制约因素分析

      (1)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深层次的体制问题还没有解决。我国农业科技体

      制改革还没有真正解决好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问题,更没有从管理体制改革的角度加以解决,多用政策代替体制变革。

      (2)多部门、多环节的不协调不配合问题依然存在。政府与市场在创新中的互动关系尚未建立起来,政府在某些方面仍干预过多,市场在配置资源方面显得较为乏力。

      2、创新主体方面制约因素分析

      (1)政府公共研究部门创新能力不足。公共农业科研机构科技力量薄弱,农业科技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高层次、高学历人才严重不足;科技人才队伍不稳定,激励机制不健全,农业科技成果水平不高,转化率较低。

      (2)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农业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有竞争力的技术创新主体;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力量薄弱,影响了创新要素的流动集成与创新网络整体功能的发挥。

      (3)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难以适应农业科技创新的需要,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3、创新机制方面制约因素分析

      (1)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尚不能适应创新要求。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不健全;农业科技投入结构不合理,重复、分散、资源配置不合理依然存在,投入主体主要为政府和企业,其中又以企业为主,占80%以上;良好的引导和激励社会类资源积极投入的机制尚未形成。如何在保证政府投资的同时,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资体系,是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和任务。

      (2)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农业科研协作不够,知识、技术、信息互动不畅,造成低水平重复。大型研究设施、基础数据对社会全面开放程度不够,难以形成健全有效的共享机制。

      (3)产学研互动的机制不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与农业科技需求的主体存在脱节,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和农业科技需求不能形成有效结合的转换机制。企业与研究院所、大学之间的联系、合作与交流较弱。

      (4)激励机制尚不健全。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有效激励机制尚不健全,农业科技创新计划管理机制与模式不适应发展需要。

      4、创新环境和条件方面制约因素分析

      (1)创新法制与政策环境不完善。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法制尚不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各类创新活动主体制度亟待完善,公共科技资源的配置方式和管理规则不够规范,科技创新体系缺乏区域性、专门化的分类指导,需要进一步

      协调自主创新与利用国外科技资源之间的关系。

      (2)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相对滞后。总体上看,我国的科技基础条件还比较薄弱,科学基础条件平台薄弱,使得许多科技资源难以实现共享,存在缺乏整体布局和统一的宏观管理,资源分散、低水平重复、利用效率低,共享机制和体系有待完善,管理方式落后,条块分割严重等多方面的问题。

      (3)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在推进科技创新的过程中,政府的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在科技资源的配置中,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传统的计划指令调配资源的方式方法还没有达到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本要求,难以实现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5、创新文化方面制约因素分析

      (1)学术民主作风没有得到充分发扬。我国的学术与科研机构把很多行政等级的观念和标准用于对学术与科研的管理,存在行政化倾向。

    篇四:农村创新要素配套不足

      

      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根据《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办法(试行)》和《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先进乡镇、示范村考评标准》,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宜居乡村建设。

      (一)以“水清、岸绿、景美”为目标,大力推进白鱼河综合治理工作

      “水清”。一是从严从实落实“河长制”。将白鱼河按堰口管理分为四段,每段按照“一段一策”原则,安排专人进行日常管理维护,并定期对河段长及巡护员工作进行督查。二是河道清淤。对白鱼河淤泥及河内垃圾进行机械化清理,目前已完成清淤800余米,并配合相关部门对白鱼河河道进行整治,三是水体管理。汛期来临前对白鱼河6处防洪险工险段进行检查,安排专人对险工险段进行日常巡逻维护,同时,全面排查清理河内阻碍泄洪的废渣、悬浮物等。

      “岸绿”。一是政府主导。坚持政府主导作用,按照生态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及地质灾害防治相结合,建设沿岸生态屏障。二是引入资本。采取“柔性治水”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引入1个社会资本,在河岸种植树木,目前已完成河岸绿化种植200余米。三是群众参与。在植树节、五四青年节等重要节日,鼓励带动当地村民、志愿者等100余人参与植树活动,目前已种植树木300余棵。

      “景美”。采取“1+3+N”的模式(1即白鱼河生态屏障绿化带,3即3个节点,N即多钟模式、多种资金参与,并带动群众共同参与),依托白鱼

      河生态景观绿化带,建立以蔬菜、青花椒等农作物种植为主的生态农业核心区,以农耕文化、观光农业为主的农家生活体验区,以亲水娱乐、餐饮休闲、康养为主的农旅结合产业区。目前,通过引进社会资本的方式,第一个节点已经启动,并正在积极对接康养项目。扎实贯彻落实“河长制”,对白鱼河按堰口管理分为4段落实专人进行日常管护,并筹集资金人力对白鱼河麦黄堰至菠萝堰段进行河道清淤和生态河提整治。完成白鱼河左岸800米绿道建设,流转土地100亩,引入项目,以项目带动乡村经济。

      (二)采用生态分级净化处理措施,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

      在启动院落改造工作前,乡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院落改造承接公司经过调研及宣传,特别是本地如何推进“厕所革命”,进行意见征求及情况摸底。当地农户每人每天平均产生的生活污水大约是250升,每户按3个人算,每户每天产生约750升生活污水,26户每天大约产生19.5立方的生活污水,由于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生活污水直排、雨污不分流且污水管网(池)无法覆盖或建设成本过高等现状,该院落改造中一个重点就是要解决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为有效解决生活污水处理难题,乡因地制宜,结合菠萝堰院落改造,按照“湿地模式、集中处理、生态降解、分级净化”的总体思路,增设污水处理管网,完成院落26户“冲水式”厕所改造,将生活污水集中引入生态分级净化池,通过沉淀、过滤、氧化、水生植物净化等方式,进行净化处理,经处理后的水质可直接用于周边绿化林灌溉。同时,对院边原有沟渠进行改造,将雨水引入院落周边沟渠,并引入流动水源,实现雨水及沟渠水的外部循环,确保院落周边沟渠水质清澈。

      二、关于生活水平提高

      改造老旧院落外貌,实现老院子穿新衣

      通过村民自筹,乡财政补足的方式,耗资40余万对菠萝堰老院子进行风貌改造,全面完成了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升级,配套建设了停车场、景观台等,并通过翻新村民围墙、更换老旧大门、硬化院落内部道路的方式,使院落整体形象焕然一新,形成一幅山水画的新面貌。

      三、关于乡风文明善治

      (一)增添休闲娱乐设施设备,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增添各类健身器材,石桌石凳等丰富村民生活,绘制“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墙体画,提升院落整体文化气息。

      (二)成立议“是”小组,创新院落自治机制

      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参与性,经过广泛征集村民意见,最终在菠萝堰成立议“是”小组,由白鱼村党支部及村委指导,在26户村民中推举5名代表成为议“是”小组成员,设置组长1名,组员4民,负责院落日常管理及院落公约执行监督工作。同时,在议“是”小组领导下,经过院落村民会议的讨论,确定了八项通俗易懂的院落公约以及众筹共享的院落保洁机制。

      四、关于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示范点的打造为乡推进“厕所革命”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干部群众、群众基础,在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乡将进一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彩钢棚整治等工作,目前已着手启动周边院落风貌改造、农村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彩钢棚整治、白鱼河南岸绿岛建设等工作。同

      时,逐步推广完善院落自治公约、众筹共享保洁机制等基层治理的机制及办法,培育蔬菜、水果种植产业,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再进一步。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近年来,各地坚持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并重的原则,着力创新人才管理工作机制,切实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开发提升人才能力素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不断推动人才振兴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人才“招不来”。基层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相对不全,与优质资源多、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城市相比,乡村还存在优质资源匮乏、发展机会受限、持续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基层的现实条件让“优质人才”望而却步,造成基层人才短缺,一些乡村致富能手、技术骨干、管理人才等本土人才向城市流动,同时外来优秀人才又难以留在乡村。

      二是人才“留不住”。基层工作繁复冗杂,基层工作人员往往一个人要承担几个人的工作,工资待遇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繁琐的工作任务、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们选择“逃离基层”。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各类人才打造平台、创造发展机会。但也还存在乡村人才引进机制不规范、激励机制不到位、流动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体制机制障碍成为乡村人才留不住的首要原因,导致优秀人才供给不足。

      三是人才“上不去”。高素质人才短缺,普遍缺乏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投资管理、资本经营等人才。基层人才学习深造的机会少,培训形式和

      内容相对单一,发展空间小,晋升渠道不够畅通,难以适应乡村外向型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部分乡村人才难以进入当地部门选人用人的视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二、对策及建议

      1、在“引”上做文章。要完善引进机制。依据乡村振兴发展需求,明确人才引进方向,多举措吸进大批懂技术、懂市场、懂农业的专门实用人才,重点引进农业经营管理、环境治理、文化传播等人才。注重人才回流,让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来”,把在外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带回本土,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困局。同时,对返乡发展特色旅游、电子商务、绿色农业的人才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引进方式。要创新激励机制。对致力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实用型、科技型、创业型人才在用地住房、税费减免、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将技术、知识等要素纳入到乡村人才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奖励办法,提高人才的收入水平。要畅通流动机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原则,梳理引才引智并重的理念,采用灵活的人才流动方式。鼓励优秀企业家、科技达人、专家学者等利用空余时间到乡村实地讲学或投资兴业,为他们在本职单位与乡村之间的流动提供便利条件。畅通乡村基层人才向上流动渠道,对于那些对乡村振兴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用或提拔,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在“留”上下功夫。各地已经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聚集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但对县一级来说,乡土人才的奖励政策还没有普惠性。要降低政策实施门槛。将乡土人才纳入进来,用政策留住人才,尤其是乡村企

      业家、种养殖大户等致富带头人,从培养成才、吸引返乡创业、引进外来人才三个维度同时进行。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切实为致富带头人提供政策支持,创造条件给人才发挥作为的空间。要厚植人才发展沃土。营造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不断加强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对乡村人才政策与人才事迹的广泛宣传,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鼓励各类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充分考虑乡村人才的工作生活实际,为在乡村施展才华的各类人才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竭尽所能帮助解决各种困难,为人才扎根基层创造良好条件,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培育先进的人才文化。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用心用情全面呵护投入乡村振兴事业的各类人才,使广大乡村地区成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大舞台,增强各类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在“育”上求突破。要构建人才梯队,分层次、分领域、分方向地实施定向分类培养,重点加大高精尖端、技术创新等高端型人才以及“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要注重学用结合,依托农业院校、科研单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平台,强化乡村人才理论结合实践能力,按照农民“点餐”、专家“掌勺”、政府“买单”的方式,实施“专家授课+课堂培训+基地实训+创业指导+扶持政策+新型职业农民”的精准培育,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跟踪服务全程化于一体,努力培育一批爱农村、懂技术、会经营的乡村人才队伍。要培育致富能人,发掘和选育一批受教育程度高、思维活跃、有拼劲闯劲的生产能手和经营能人,带动

      农民就业促增收。充分利用职业培训机构,通过专家授课、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方式,重点对本土性人才和返乡创业人员开展有关蔬菜种植、苗木栽培、畜禽养殖、产品流通等技能性培训,提升他们对实用性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及对现代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科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要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与项目基地,尤其是要让置身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实兴事业的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实际情况的认知能力,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4、在“用”上见实效。要强化“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把能力突出、业绩突出,有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的优秀干部及时用起来。针对乡村干部等管理人员,可以采取下派、外引、内育等方式,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乡贤等群体中,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书记,提升村干部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振兴的能力;在福利待遇上,着重解决他们的待遇和身份问题;

      在提拔晋升上,适当向乡村干部倾斜,让他们感受到组织关心,进一步增强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热情。针对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等产业带头人,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选出真正素质高、能力强、有情怀、有实绩的村级带头人,并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针对农村科技人才、专家学者、能工巧匠、文化传承人等专业技术人才,要在全面了解人才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的基础上,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实现人与岗的“精准对接”。建立“户籍在外人才资源库”,通过“项目、亲情、政策”吸引人才回乡创业,打通人才与家乡的双向服务通道,使一些在外人才有服务家乡的平台,提高人才集聚程度,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为乡村振兴增活力、添后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工作也步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和目标。但是,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各方凝聚共识、集合力量、奋力攻坚。

      一、存在的问题

      (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乌海市以工业为基础的新型工业城市,第一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较低,自1976年建市以来,除1986年、1988年和1990年外,第一产业占比均未超过5%。其中2010年至2016年,第一产业占比均小于1%。从第一产业增加情况看,乌海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平稳,2012年至2016年平均为4.76亿元,2016年达到4.88亿元(2017年数据暂未公布)。从投资完成情况看,虽然乌海市2017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高,同比增长73.52%,但总量仅完成2.1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较小。

      (二)农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建设规划相对落后。一是水、电、暖、路等基础设施是按照自然村标准建设,导致天然气、排污管网、供暖、供水、公共厕所、垃圾清运等公共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二是与城区相比,农区交通、医疗卫生和教育等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低。三是农区在房屋修建、乡村企业选址等方面缺乏前瞻性,整体规划存在不足。

      (三)“三农”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乌海市农业产业工人、科技人才队伍以及农业部门工作队伍存在人员老化、科技力量薄弱等问题。与此同时,农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新技术推广、农产品宣传及法律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

      二、对策建议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牧区公路网络,加强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和管理维护。围绕蓄水、保水、节水的目标,建设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根据地下水资源条件,有步骤地开发地下水资源,完善现有灌区节水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施农区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以农区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重点开展“清脏、治乱、增绿”三项行动。

      (二)创新科技推广机制和服务手段。积极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努力在农区建设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乡村综合服务社和服务中心。积极支持农牧科科技户发展。支持农牧业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鼓励各类科技人才到生产一线服务和创业。加大统筹协调,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增强天气科技应用水平,提高空中云水资源开发能力。

      (三)培养新型农民。结合农业生产季节性特点,开展实用型技术培训,生产管理培训,注重提高农牧民市场意识、生产技能和管理能力。推动高等学校、可研院所同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开展技术合作,加强市场研究,根据市场需求共同确定技术研发鲜明,并努力将取得的科技成果直接用于农业生产。

      (四)创新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验、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全覆盖。整合信息资源和网络平

      台,为农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着力培育发展智慧农业产业。加快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信息体系及网络平台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和金融扶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五)优化农业产业布局。立足地域优势,完善规划体系,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推进特色葡萄(酒)产业发展。努力提高供给水平,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产绿色农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绿色农产品的需求。协调推进农业循环发展,增加农业生产效益,积极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发展。推进土地流转,支持农牧业合作社实现集约化生产。

      “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乡村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实践探索。

      一、当前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短板

      当前乡镇产业振兴普遍面临产业链单一、农产品种类少、多而不优、销路不畅,现代装备应用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不强,优秀产业技术人才短缺,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电子商务发展动力不足、市场化适应能力弱等产业短板问题。例如:基层引进并规模化种植经济作物,规模大、产量高、质量好,但受市场价格的影响,收购商不履行收购协议,低于协议价收购或是不收购,加之供过于求,导致经济作物滞销或低价销售,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人才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人力资本短缺、人才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在家劳动力不足、劳动力均龄偏大,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引进激励政策吸引力不

      够,后备干部和技术性人才储备不足等,致使乡村发展人力资源难以保障。例如:五珠乡全乡人才库共计923人。其中,后备储备干部24人,技艺技能类20人,商企业技术应用与推广类43人,经营能手类27人,35岁以上人才占52%,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62%。

      (三)文化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公共文化设施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薄弱、传统优秀文化和红色文化传承难,红色文化、优秀文化及民族特色文化挖掘难,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短板问题。如:苗族的手工织布与刺绣文化正在渐渐的消逝,年轻苗族女性会织手工布和刺绣的人寥寥无几,加之受机械化带来的极大冲击,纯手工刺绣效率低的劣势更加凸显,给传统技艺的传承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四)生态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差距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繁重,高污染企业逐渐向乡村转移等短板问题。例如:受生活习惯、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仍然面临较大困难,主要表现为说一说、动一动、扫一扫、清一清的“木头人”现象较为普遍,村规民约执行难、保持环境清洁常态化难。

      (五)组织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农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农村党员老龄化严重,党员综合素养欠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组织活动弱化淡化不正常化,组织经费投入不足、活动场所标准化程度不高等短板问题。例如:部分农村组织活动场所年久失修情况突出、桌椅凳子配套不足、党员群众

      开会自带凳子等;外出务工党员较多,流动党员管理难,村组党支部组织活动难,党员参与率低。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各级财政困难,对农业农村农民各方面的发展投入不足;农民自我累积不足,发展现代农业的内生动力不足;农业生产投资大、见效慢、回报率低,对工商资本和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不够;新型经营主体准入门槛过高,贷款难、融资贵,难以发展等等。

      二是产业发展、人才保障、文化保护与传承、生态建设和组织建设等体制机制不完备,各地未能因地制宜的制定和完善符合本地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各项工作的开展缺乏足够的根据和制度保障。

      三是乡村青壮年外流严重。有人才能发展,有人才能创造财富。随着现代化发展,农村极大部分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只有过年过节才回家一趟,常年在家的只有受教育程度低的留守老人和小孩,农村的发展力量被城市抽走,农村越来越空心化,难以发展致富。

      四是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基层未能全方位发掘乡村自生发展动力,或是未能为乡村发展制造动力;另外,乡村建设、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滞后,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问题等原因也制约着乡村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策建议

      产业振兴方面: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要立足本地实际,瞄准发展定位,激发内生动力,发展多功能农业,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品牌引领产业优化;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提质;以城乡融合激发产业活力;以适度规模经营补齐产业短板。

      人才振兴方面:实现乡村人才振兴,要坚持党管人才,强化对人才工作的指导;以财政项目和人力资本开发为抓手,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建全人才引进机制、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和环境,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建立人才智库,留住农村优秀人才、吸引外出人才回乡,支持和鼓励一部分社会优秀人才下乡,内外合力实现人才、智力回归;培育新型农民,培养乡村干部,吸纳优秀乡贤,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能力,提升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以人才汇聚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方面: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传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与本地红色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激发自觉参与的内生力,充分发挥乡贤乡绅的引领力;大力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生态振兴方面:实现乡村生态振兴,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提高群众环保意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严厉打击乱占耕地建房违法行为;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强化源头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切实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常态化。

      组织振兴方面:实现乡村组织振兴,增强基层党组织力量,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结合“万名党员进党校”“党课开讲啦”、党史学习教育等,强化对党员的培训教育,提升党员队伍素养;增加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修缮活动场

      所,规范活动场所建设,确保活动开展有保障,按照“五个基本”规范化建设要求,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近年来,各地坚持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并重的原则,着力创新人才管理工作机制,切实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开发提升人才能力素质,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不断推动人才振兴发展。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人才“招不来”。基层发展相对落后,基础设施相对不全,与优质资源多、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城市相比,乡村还存在优质资源匮乏、发展机会受限、持续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基层的现实条件让“优质人才”望而却步,造成基层人才短缺,一些乡村致富能手、技术骨干、管理人才等本土人才向城市流动,同时外来优秀人才又难以留在乡村。

      二是人才“留不住”。基层工作繁复冗杂,基层工作人员往往一个人要承担几个人的工作,工资待遇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繁琐的工作任务、巨大的工作压力让他们选择“逃离基层”。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各类人才打造平台、创造发展机会。但也还存在乡村人才引进机制不规范、激励机制不到位、流动机制不灵活等问题,体制机制障碍成为乡村人才留不住的首要原因,导致优秀人才供给不足。

      三是人才“上不去”。高素质人才短缺,普遍缺乏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投资管理、资本经营等人才。基层人才学习深造的机会少,培训形式和

      内容相对单一,发展空间小,晋升渠道不够畅通,难以适应乡村外向型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部分乡村人才难以进入当地部门选人用人的视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

      二、对策及建议

      1、在“引”上做文章。要完善引进机制。依据乡村振兴发展需求,明确人才引进方向,多举措吸进大批懂技术、懂市场、懂农业的专门实用人才,重点引进农业经营管理、环境治理、文化传播等人才。注重人才回流,让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来”,把在外积累的经验、技术以及资金带回本土,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困局。同时,对返乡发展特色旅游、电子商务、绿色农业的人才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引进方式。要创新激励机制。对致力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实用型、科技型、创业型人才在用地住房、税费减免、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制定合理的收益分配政策,将技术、知识等要素纳入到乡村人才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奖励办法,提高人才的收入水平。要畅通流动机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进原则,梳理引才引智并重的理念,采用灵活的人才流动方式。鼓励优秀企业家、科技达人、专家学者等利用空余时间到乡村实地讲学或投资兴业,为他们在本职单位与乡村之间的流动提供便利条件。畅通乡村基层人才向上流动渠道,对于那些对乡村振兴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给予重用或提拔,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在“留”上下功夫。各地已经制定了关于进一步聚集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但对县一级来说,乡土人才的奖励政策还没有普惠性。要降低政策实施门槛。将乡土人才纳入进来,用政策留住人才,尤其是乡村企

      业家、种养殖大户等致富带头人,从培养成才、吸引返乡创业、引进外来人才三个维度同时进行。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切实为致富带头人提供政策支持,创造条件给人才发挥作为的空间。要厚植人才发展沃土。营造爱才敬才的社会环境,不断加强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对乡村人才政策与人才事迹的广泛宣传,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鼓励各类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入,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充分考虑乡村人才的工作生活实际,为在乡村施展才华的各类人才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竭尽所能帮助解决各种困难,为人才扎根基层创造良好条件,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要培育先进的人才文化。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用心用情全面呵护投入乡村振兴事业的各类人才,使广大乡村地区成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大舞台,增强各类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在“育”上求突破。要构建人才梯队,分层次、分领域、分方向地实施定向分类培养,重点加大高精尖端、技术创新等高端型人才以及“土专家”“田秀才”等实用型人才培养力度。要注重学用结合,依托农业院校、科研单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平台,强化乡村人才理论结合实践能力,按照农民“点餐”、专家“掌勺”、政府“买单”的方式,实施“专家授课+课堂培训+基地实训+创业指导+扶持政策+新型职业农民”的精准培育,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跟踪服务全程化于一体,努力培育一批爱农村、懂技术、会经营的乡村人才队伍。要培育致富能人,发掘和选育一批受教育程度高、思维活跃、有拼劲闯劲的生产能手和经营能人,带动

      农民就业促增收。充分利用职业培训机构,通过专家授课、专题讲座、参观学习等方式,重点对本土性人才和返乡创业人员开展有关蔬菜种植、苗木栽培、畜禽养殖、产品流通等技能性培训,提升他们对实用性技术的运用能力以及对现代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科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要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与项目基地,尤其是要让置身于乡村振兴事业的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实兴事业的外来人才亲身实践,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对乡村实际情况的认知能力,强化乡村振兴的智力支撑。

      4、在“用”上见实效。要强化“凭能力用干部,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把能力突出、业绩突出,有专业能力、专业素养、专业精神的优秀干部及时用起来。针对乡村干部等管理人员,可以采取下派、外引、内育等方式,注重从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乡贤等群体中,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书记,提升村干部服务群众、助力乡村振兴的能力;在福利待遇上,着重解决他们的待遇和身份问题;

      在提拔晋升上,适当向乡村干部倾斜,让他们感受到组织关心,进一步增强服务于乡村振兴的热情。针对乡村企业家、种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等产业带头人,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选出真正素质高、能力强、有情怀、有实绩的村级带头人,并从贷款扶持、营商环境、政治待遇、后勤保障等不同角度下工夫。针对农村科技人才、专家学者、能工巧匠、文化传承人等专业技术人才,要在全面了解人才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和性格特征的基础上,把人才放在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岗位,实现人与岗的“精准对接”。建立“户籍在外人才资源库”,通过“项目、亲情、政策”吸引人才回乡创业,打通人才与家乡的双向服务通道,使一些在外人才有服务家乡的平台,提高人才集聚程度,为家乡建设出谋划策,为乡村振兴增活力、添后劲。

      “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乡村振兴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乡村振兴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实践探索。

      一、当前乡村振兴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短板

      当前乡镇产业振兴普遍面临产业链单一、农产品种类少、多而不优、销路不畅,现代装备应用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不强,优秀产业技术人才短缺,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电子商务发展动力不足、市场化适应能力弱等产业短板问题。例如:基层引进并规模化种植经济作物,规模大、产量高、质量好,但受市场价格的影响,收购商不履行收购协议,低于协议价收购或是不收购,加之供过于求,导致经济作物滞销或低价销售,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二)人才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人力资本短缺、人才综合素质不高,农村在家劳动力不足、劳动力均龄偏大,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引进激励政策吸引力不够,后备干部和技术性人才储备不足等,致使乡村发展人力资源难以保障。例如:五珠乡全乡人才库共计923人。其中,后备储备干部24人,技艺技能类20人,商企业技术应用与推广类43人,经营能手类27人,35岁以上人才占52%,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62%。

      (三)文化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公共文化设施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农村文化人才

      队伍薄弱、传统优秀文化和红色文化传承难,红色文化、优秀文化及民族特色文化挖掘难,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短板问题。如:苗族的手工织布与刺绣文化正在渐渐的消逝,年轻苗族女性会织手工布和刺绣的人寥寥无几,加之受机械化带来的极大冲击,纯手工刺绣效率低的劣势更加凸显,给传统技艺的传承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四)生态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差距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繁重,高污染企业逐渐向乡村转移等短板问题。例如:受生活习惯、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仍然面临较大困难,主要表现为说一说、动一动、扫一扫、清一清的“木头人”现象较为普遍,村规民约执行难、保持环境清洁常态化难。

      (五)组织短板

      当前乡镇普遍面临农村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农村党员老龄化严重,党员综合素养欠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组织活动弱化淡化不正常化,组织经费投入不足、活动场所标准化程度不高等短板问题。例如:部分农村组织活动场所年久失修情况突出、桌椅凳子配套不足、党员群众开会自带凳子等;外出务工党员较多,流动党员管理难,村组党支部组织活动难,党员参与率低。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各级财政困难,对农业农村农民各方面的发展投入不足;农民自我累积不足,发展现代农业的内生动力不足;农业生产投资大、见效慢、回报率低,对工商资本和社会资金的吸引力不够;新

      型经营主体准入门槛过高,贷款难、融资贵,难以发展等等。

      二是产业发展、人才保障、文化保护与传承、生态建设和组织建设等体制机制不完备,各地未能因地制宜的制定和完善符合本地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各项工作的开展缺乏足够的根据和制度保障。

      三是乡村青壮年外流严重。有人才能发展,有人才能创造财富。随着现代化发展,农村极大部分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只有过年过节才回家一趟,常年在家的只有受教育程度低的留守老人和小孩,农村的发展力量被城市抽走,农村越来越空心化,难以发展致富。

      四是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基层未能全方位发掘乡村自生发展动力,或是未能为乡村发展制造动力;另外,乡村建设、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滞后,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问题等原因也制约着乡村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策建议

      产业振兴方面: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要立足本地实际,瞄准发展定位,激发内生动力,发展多功能农业,大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品牌引领产业优化;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提质;以城乡融合激发产业活力;以适度规模经营补齐产业短板。

      人才振兴方面:实现乡村人才振兴,要坚持党管人才,强化对人才工作的指导;以财政项目和人力资本开发为抓手,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建全人才引进机制、优化人才引进机制和环境,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建立人才智库,留住农村优秀人才、吸引外出人才回乡,支持和鼓励一部分社会优秀人才下乡,内外合力实现人才、智力回归;培育新型农民,培养乡村干部,吸纳优秀乡贤,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能力,提升乡村自我发展能

      力,以人才汇聚推动和保障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方面: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传承和发扬传统优秀文化与本地红色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激发自觉参与的内生力,充分发挥乡贤乡绅的引领力;大力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生态振兴方面:实现乡村生态振兴,要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提高群众环保意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严厉打击乱占耕地建房违法行为;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强化源头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切实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常态化。

      组织振兴方面:实现乡村组织振兴,增强基层党组织力量,要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结合“万名党员进党校”“党课开讲啦”、党史学习教育等,强化对党员的培训教育,提升党员队伍素养;增加基层党建工作经费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修缮活动场所,规范活动场所建设,确保活动开展有保障,按照“五个基本”规范化建设要求,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篇五:农村创新要素配套不足

      

      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胡祎;陈芳;易建勇;张正河;王静;莫英杰

      【摘

      要】阐述了中国当前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状况,指出了中国创新主体多元化,并以大专院校为主的特点.分析了当前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包括创新能力不足、资金投入较少、技术转化率低、技术推广难度大、服务平台不完善等.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指出政府应当支持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完善科研评价机制、加大科研财政投入、健全技术转化体系等.%Thepresentsituationof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innovationactivitiesinChinawereexpoundedinthispaper,andthecharacteristicsofvariousinnovationsubjects,especiallybasedontheuniversitieswaspointedout.Simultaneously,thecurrentproblemsofagriculturaltechnologyinnovationsystemwerealsoanalyzed,includingthelackofinnovationcapabilityandfinancialsupport,thedifficultyoftechnologypromotionandtransformation,andtheimperfectofserviceplatform.Finally,somepracticalandfeasiblepolicywereproposedinordertoimprovetheagriculturaltechnologyinnovationsystem.Wesuggestedthatgovernmentshouldsupportthetechnologyinnovationinagriculturalenterprisesandimprovetheevaluationmechanismofscientificresearch,andtechnologypopularizationsystem,aswellasincreasefinancialinputinagriculturalscientificresearch.

      【期刊名称】《食品与机械》

      【年(卷),期】2017(033)001【总页数】4页(P207-210)

      【关键词】农业科技;科技创新;对策

      【作

      者】胡祎;陈芳;易建勇;张正河;王静;莫英杰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北京100193;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北京工商大学食品学院,北京100048;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北京10004【正文语种】中

      文

      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中国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国家逐步将关注的重点从提高经济增速转移到调整经济结构上,并明确指出,中国经济要从过去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移到创新驱动上来。从表1中可以看到,2009年之后中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但科技进步贡献率却逐年上升,从2009年的48.4%增加到2014年的54.2%,表明中国已经逐步进入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同样需要科技创新来支撑其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中国广泛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得中国的粮食产量30年来持续增长。然而,30年后的今天,这一制度红利已基本消耗殆尽,中国农业面临一系列新的发展问题,农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堪忧等等,这些问题阻碍了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这样的局面下,农业科技创新无疑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在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强化国家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科技创新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农业发展水平。新时代的竞争是科技和人才

      的竞争,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国家的农业形态,而这一切都需要有强大的科技创新水平作为支撑。

      其次,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增收的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传统资源投入型的增收方式已不再适应新的阶段,农民增收越发依赖于农业技术的投入,生产技术水平直接决定着农民的实际收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走技术节约型道路,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是未来农民增产增收的方向。

      再次,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是一个国家农业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农业将由传统的资源依附型向智能依附型转变,自然资源已不再是影响农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的素质最终决定了一国的农业发展水平。

      1.1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水平

      建国初期,中国为了快速实现工业化,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农业的利益,以促进工业的增长。当中国工业化基础基本完成后,国家开始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的战略,将农业发展水平作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出台了许多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近年来,中国政府越发重视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从图1中可以看到,2009年以来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投入逐年上升,5年时间从2009年的71.48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24.41亿元,增长比例达74.05%。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农业创新的投入又是相对不足的。2009年以来,中国每年的农业科技创新经费投入占总科研经费的比例始终维持在6.4%~7.4%,2012年之后还出现了下降趋势,其波动情况见图1。总体而言,虽然中国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关注度和投入力度都在增加,但其增长并未跟上整体科技创新的脚步,农业科技创新还应当受到更多的关注。

      1.2农业科技创新的人才结构

      由图2可以发现:从人员结构上看,本科和硕士学历的人员占了中国农业科技人

      员的大多数,拥有博士学历的农业科研人员仅占总人数的20%,而这20%的研究人员恰是取得科研成果的主力军。本科学历以下的研究人员比例为14%。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学历构成呈现出中间粗、两头细的纺锤形结构。

      从农业科研人员的研究内容(图3)来看,绝大多数研究人员是在进行试验发展的工作,这一人群比例高达62%,而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比例仅分别为13%和16%。这表明中国当前农业科研还是以实用型的试验发展为主,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工作基本集中在少数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手中。

      1.3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机构

      从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来看,当前中国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大专院校与科研机构、涉农企业、中介机构共同承担了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任务,但各自的地位和分工却不相同。大专院校与科研机构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农业科技创新主要由它们完成;涉农企业既是技术的研发者,又是技术的使用者,对农业技术的创新最敏感;中介机构是科技创新的润滑剂,是技术供求双方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他们的存在有助于加快新技术的应用。

      1.3.1大专院校与科研机构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大专院校与科研机构主要为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基础理论和创新人才,为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从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专院校与科研机构依然是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统计[6]数据显示,当前超过80%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都是由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完成的,真正由企业自主研发的技术所占比例不到20%。

      1.3.2涉农企业创新能力在增强

      近年来,中国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了明显增强,研发投入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出现了集中化的趋势。从涉农企业的研发投入来看,2010年中国规模以上涉农企业研发投入资金占利润比为5.34%,2014年投入比例为4.98%[6],由于近年涉农企业利润快速增长,因此企业的研发投入也在

      逐年增加。课题组的调研数据也显示,50%受访者所在企业近5年的创新经费投入占总利润比例为1%~5%,35%的企业这一比例为5%~10%,这说明近年来涉农企业对技术创新是十分重视的。

      从涉农产业的研发能力来看,2010年涉农企业研发部门中博士、硕士的比例为11.83%,2014年提高到14.9%,研发部门的科研能力有所提高。2010年拥有研发部门的企业占涉农企业总数的比例为21.4%,2014年这一比例降为8.31%[1,5]。在研发经费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研发机构比例反而降低,这表明涉农企业的研发机构有集中化的趋势,技术创新正逐步集中到少数大中型企业中。

      1.3.3中介机构是供需双方的润滑剂

      中介机构是在技术供需双方间,发挥纽带、桥梁和媒介作用的机构。包括向双方提供信息、交易场所、中介服务、资金和保险等。中介机构作为连接其他行为主体的媒介,对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或扩散具有促进作用,是科学技术转化为实用生产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7]。

      技术的供需双方在知识结构、文化和地域等方面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买卖双方在多数情况下难以直接交流和沟通。而解决这类沟通问题,需要掌握科学技术知识,又懂经营管理,并熟知法律规范的复合型的中介经纪人和中介机构。中介机构的作用是为供需双方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也可以提供解决双方技术困难的方法,尤其是对困扰企业生产进步的技术难点,做出担保和分析判断。通过与基金和风险投资等金融机构合作,提高知识和技术转移的效率和效果[8]。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技创新对中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当前发展阶段,仅依靠土地和劳动力的投入再难以显著提高农业效益,只有通过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才能促进产量增长。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业年增长幅度近11%[9],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国加大了农田基本设施建设以及农业机械化、新型育种技术、化肥和农药的使用。21世纪以来,中国农业增长虽然速度放缓,但农业技术的应用对产出的影响十分显著,突出表现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0年的52%提高

      到了2015年的56%以上。这期间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良种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43%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10]。同时,电子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新型机械、信息化技术等在农业领域中的有效运用,也推进提高了农业效益的增长。然而,在当前发展阶段,中国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依然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2.1科技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不足

      中国当前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呈现多元化的形式,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涉农企业共同支撑了农业科技的创新,但依然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创新主体未能适时地满足企业的需求,尤其在企业迫切需要的实用型技术方面,成果依然相对匮乏,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课题组对农业企业的调查发现,超过70%的企业认为自身关键技术有待提高,但没有获得新技术的途径,大专院校与科研机构提供的技术与企业需要的技术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一现象说明中国当前的科技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亟待改善。

      2.2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有学者[11]研究表示,只有当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即农业R&D投入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明显超过2%时,农业科技原始创新才会突显,一国才真正步入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阶段,才可保障农业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协调发展。从表2中可以看到,虽然中国近年来农业科技投入在不断增加,但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始终稳定在0.23%左右,明显低于2%的标准,这说明中国还没有真正步入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阶段,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财政支持。

      2.3农业产业化程度低,技术推广难度大

      中国农业产业化水平近年来虽然提升较快,但总体依然偏低,主要体现在农产品加工流通产业链短。中国当前农产品加工率约为45%,二次以上深加工率约为20%,而西方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达到90%以上,差距很大[12]。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流通产业链条短的特点使得中国的农业技术推广难度非常大,推广一项技术需要与同一产业链条上的多个公司或机构进行协调和沟通,才有可能付诸实施。因此,加快农村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将有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

      2.4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近年来,虽然中国农村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但成果应用率较低的状况依然存在。课题组调研结果显示,在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中,近5年新增科技成果得到应用的比例很低。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所在机构近5年成果利用率不足10%,25%的受访者所在机构这一比例为10%~20%,成果利用率超过20%的机构仅占22%。中国食品产业成果应用率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中国每年约有7000项科技成果报奖,其中约有2000项成果获奖,但这些成果平均只有2/3能得到推广应用,转化率仅约30%;②科技成果普及率低,在得到推广应用的成果中,仅有30%左右的成果能得到普及,这意味着在已经转化的科技成果中又有2/3没能真正付诸生产实践[13]。

      2.5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缺乏

      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均需要配套的服务体系。但目前,中国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主要以现行体制中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为主。项目组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当前中国的农技服务人员总体呈现出素质偏低、知识老化、服务理念陈旧、观念滞后的状况,难以适应当前农村产业对技术的迫切需求。从服务水平层面来看,现有的农业生产服务主要集中在种植和养殖领域,总体农业服务供给量不足,尤其是农畜产品贮藏加工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等,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产业发展需求。

      3.1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龙头企业引领效应

      企业是最有活力的创新主体。中国应当加快培育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吸引更多企

      业参与研究制定国家科技创新计划,并鼓励这类企业积极承担国家科研项目,充分发挥企业创新潜力大、成果接地气的优势。

      同时,鼓励企业积极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在创新的市场化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企业对创新成果的实践应用,有利于创新成果的迅速推广与扩散。对能够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成果并具有面向市场能力的企业,政府在政策、资金方面应给予鼓励与扶持,使企业不但有能力发展自己,还有带动农户共同发展的动力。

      3.2完善技术创新评价机制,促进落地实用成果培育

      中国应当改变过去以论文、课题为科研成果唯一评价标准的体系,转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策为引导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型体制,促进科技成果实用化、提高农业技术转化率。

      单纯以论文和课题作为科技创新的评价标准,容易催生出大量难以利用的科技成果,在这样的体制下,科研人员的首要目标成为在高水平期刊上,而不考虑成果是否有使用价值,是否是企业和农民迫切需要的技术。长此以往,不仅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也阻碍了中国农业科技的进步。

      产学研结合的新体制,可以有效打破科研部门之间的局限,并转变科研人员的工作方向,将中国的科技创造力转移到企业、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即提高了中国的农业生产效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也有助于建立科研人员的社会认同感和荣誉感,从而更乐意从事科研工作。

      3.3加大重点领域财政支持,提高科技投入配置效率

      从总体上来看,中国的农业科技财政投入是偏低的。统计资料[6]显示,中国当前农业科研经费仅占农业总值的0.2%左右。因此,中国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激励和引导作用,提高资金利用率,创造良好的农业科技创新环境。

      同时,依据中国的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确定农产品加工、保鲜与物流、食品机械等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谋划创新重点科技研发专项,增强财力投入,并将科研经费按比例优化投入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中,促进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健康发展。

      3.4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政策,健全人才流动保障机制

      进一步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制定符合中国发展特色的科技人员交流和机理体制,充分发挥学科间、区域间、部门间相互交流的积极作用,营造有利于培育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环境。

      政府应当鼓励并协助企业自己培养符合自身条件的人才,改传统的招揽人才为新型的培养人才。同时,加大在科技人才交流、培养过程中的财政投入,为企业青年人才提供到科研院所和国外进行学习的机会,使他们成为既懂企业管理、又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在科研院所和高校人才方面,政府可以鼓励科研人员到企业进行兼职,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这既有利于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又可以有效提高科研人员的经济收入,为他们的科技研究创造更好的条件。

      3.5推进配套服务平台建设,发挥中介机构桥梁作用

      中国下一步应当加强农村产业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建设。技术服务中介机构是“产学研”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成立技术中介服务机构需要依靠政府牵头,社会资本介入,技术创新主体提供技术支撑,建立和完善中介机构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以市场为导向,发挥集群优势,建立技术中介机构发展信息网络,为技术与市场之间的交流合作与转化提供服务平台。

      【相关文献】

      [1]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编.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2]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编.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3]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编.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4]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编.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3[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5]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编.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4[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6]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编.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5[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7]苏敬勤.中介机构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J].技术经济,1998(5):22-25[8]范丹宇.创新系统中的知识流动分析[D].沈阳:东北大学,2006:75-76.[9]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37-38.[10]中国农业部.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15[R].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11]袁学国,郑纪业,李敬锁.中国农业科技投入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2,14(3):11-15.[12]曹宪周,郑翠红,秦锋,等.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C]//2010国际农业工程大会论文集.上海:国际农业工程大会学术委员会,2010:96-99.[13]李淑颖.农业科技成果资本化的障碍因素分析[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6:45-46.

    篇六:农村创新要素配套不足

      

      新农村建设中实施“两创”战略存在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三农”稳市策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改革创新,开放合作,争先创优,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去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64元,居全省县市第二。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体系日益建立和健全。土保参保人数居全省的1/10、宁波的1/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参合率达到96.11%。扎实开展了新环境百村改造工程和庭院整治,创建省级和宁波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7个。全面完成了农村康庄工程,行政村通等级公路达到100%。初步实达到了推进新农村建设创业创新的目标要求。但对照省里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一、我市新农村建设领域制约“创业”、“创新”问题剖析

      扎实有效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这就涉及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新农村建设是农民的事业,必须带领农民创业,使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二是新农村建设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三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党委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出台强有力的政策,改进新农村建设服务,使群众得益。但当前我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五方面问题,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创业、创新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统一难。一是个别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定位把握不准。由于基层长期以来以工业、城市发展为主,部分基层干部先入为主地认为抓好了工业和城镇,新农村建设就会自然上去,对新农村建设认识片面,含糊不清,没有自觉地把新农村建设摆上重要位臵,导致在指导思想和工作力度上出现偏差。有些干部认为我市新农村建设已经不错

      了,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只不过是“新瓶装老酒”。有些没有看到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寄希望毕其功于一役,急于求成,导致各类问题产生。二是农民的主体参与意识不强。相当部分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行为,对新农村建设缺乏主动性,存在“上头热、下面冷”的现象,表现是上面比下面热,基层比群众热,企业比基层热。三是部分农村干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不够。对新农村建设有畏难情绪,认为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投入,而镇村又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片面强调自身存在的客观困难,工作被动应付,有“等、要、靠”思想。有些基层干部认识,新农村建设工作千头万绪,无从着手。有些镇(街道)干部认为现在乡镇有责无权,只能是配配套,跑龙套,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规划融合执行难。规划滞后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一是系统性不够。偏重于空间规划,对产业发展、乡风文明、公共服务等方面重视不够;土地总体利用规划和城镇规划编制,偏重城镇扩张和工业发展,忽略村庄内土地规划编制和村庄建设;同时,镇域范围各村规划缺乏通盘考虑,相互之间衔接不够,有重复建设现象。二是实效性不强。镇村规划动辄花重金请高规格设计部门编制,看似档次很高,实际操作性不强,难以落实而且成本过高;有些地方规划编制没有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盲目照搬照抄,其结果是加重了村级集体经济和群众负担;有些地方规划执行意识不强,虽然有规划,但实际操作却另行一套。三是特色性不明显。一些村庄规划没有突出个性特点和地域特征,更没有很好地传承历史文化和巧借山水景观,存在村村建设“一个样”等现象。

      (三)要素保障落实难。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但当前我市新农村建设仍然受到各方面要素保障短缺的制约。土地问题主要是受用地指标和用地性质的限制,导致新农村建设的一些

      正常性用地也难以保障,新环境百村改造工程进展慢,农民建房难、住房困难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农村

      “建房难”

      问题是我市新农村建设中碰到的最大的一个难题。这几年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些办法,拿出一批土地指标,但杯水车薪,根本解决不了问题,人地之间矛盾相当突出。农民富裕了要建房,但缺少建房指标;有了指标也没有地落户;而且没有做好规划,污水设施、管道不完备不配套,新建的房子缺少整体感);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少,资金需求缺口大适合新农村建设的各类人才缺乏,存在“知识恐慌”(农业发展过程中,真正的扶农技术、扶农队伍非常薄弱)。

      (四)体制机制突破难。体制机制带有根本性和长效性。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公共财政体制不够完善,支农资金在安排、使用上存在“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内容重叠、结构不适”等问题,支农资金整体使用效益不高。二是基层管理体制尚待理顺,职能转换滞后,责权利脱节问题突出,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三是出台的一些政策由于配套细则不到位,具体操作有困难。四是对于基层如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地推进新农村建设还缺少具体指导办法。

      (五)工作合力形成难。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推进难度大,工作涉及面广,需要加强统筹协调。全市统筹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统筹工作相关的职责分设于各部门,难以及时总结推广经验和做法,信息沟通、情况综合少。基层有很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新农村建设上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有办法、有经验和思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往往受到部门各种规章、政策的制约,部门工作缺乏实事求是,从基层实际出发的灵活性,导致基层好的做法和经验不能很好地加以推广。有些部门和单位对新农村建设支持的主动性不够,考虑问题总是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各类收费项目多,政策制约多。

      二、推进新农村建设领域“创业”、“创新”的对策建议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按照省里提出的“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就是要调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创业热情,完善新农村建设各项规划,强化新农村建设各方力量投入,营造新农村建设推进的强大声势,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科学有序,扎实推进,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各级要率先垂范抓出成效。各级领导干部要转变作风,自觉带头落实领导干部联系镇(街道)、村制度,亲自进村入户,抓点做样,探索加快建设的发展路子,及时总结成功经验,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要把领导干部蹲点开展成效列入政绩考核重要内容。市级有关部门特别是涉农部门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把职能延伸到农村,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层,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建立包村结对共建机制,在资金、技术、实物、业务指导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切实抓出成效。镇(街道)、部门要解放思想,努力消除不适时宜的规定,只要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推进的基层干部群众的探索和实践,都要积极鼓励,合理引导,大力扶持。此外,各地各部门积极整合完善新农村建设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保证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二)加大投入力度。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要在确保原有支农资金存量的基础上,市财政要把新增财政收入的50%和土地收益形成的可支配财力的40%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增量纳入财政预算,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建设、农村社会保障等领域,镇(街道)按比例配套支持。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支农资金,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支农资金使用机制,提高支农资金效率。充分发挥我市民营经济发达、企业经营者致富回报家乡意识强的有利条件,围绕“千企百村共建新农村”目标,大力开展村企结对工作,努力实现村企结对的全面覆盖、立体式覆盖和复合式覆盖。建立村企共建长效机制,通过发挥村企双方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基础设施以及平安建设等,努

      力形成企业发展、农民得益、新农村建设推进的良好局面。始终把村级集体经济放在重要位臵,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精心组织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统筹、实用、节约、管长期的理念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新农村规划有三个层面:一是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下,明确新农村建设思路、目标和工作措施,分阶段实施,扎实推进。二是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规划。抓紧做好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规划布点。三是村庄建设规划。按照市里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布点要求,进一步完善村庄规划,并做到因村制宜,体现特色,征求方方面面意见,走出一条土地集约利用、公共服务配套、村民居住条件改善的“多赢”村庄建设之路。

      (四)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基层干部的先锋作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和直接受益者,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把广大农民群众的力量和聪明才智发挥出来,主动投身到建设新农村的伟大事业上来,从“要我建”转为“我要建”。要尊重农民的意愿,把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确保让农民真正受益。基层干部素质特别是村干部素质是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的关键,要定期分批次分类型组织开展对镇(街道)、村基层干部新农村建设培训,帮助基层干部深化认识,拓宽思路,提高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和素质。

      (五)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新农村建设良好氛围。因势利导,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充分运用舆论引导、专题辅导、形势宣讲、下乡调查、联镇带村、村企结对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加深对新农村建设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的把握,明确本地本部门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要求和具体措施,确立新农村建设的正确导向,切实改变“上头热、下面冷”、定位不准、畏难情绪、急于求成等现象。及时总结

      和推广基层新农村建设先进典型,特别是自身积极努力、群众广泛参与、建设效果明显的典型,使基层学有榜样,干有方向,激发基层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动力。

      三、我市当前推进新农村建设创业创新的重点工作

      结合省、宁波市新农村建设现场会精神,下步,我市贯彻“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工作要求具体要做好“富民强村、富民美村”工作,“富民强村”就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建立健全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增加农民收入,振兴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级经济实力。“富民美村”,就是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和农村新社区建设,提升农民居住环境,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重点要做好以下五方面创新工作:

      (一)创新农业地方扶持体系,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产业基础。当前我市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主要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积极推进农技服务体制改革。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职能”的思路,按专业、品种设立跨区域农技推广服务站,落实以首席农技推广专家为龙头、农技指导员为骨干、责任农技员为基础的农技推广体系;积极构建多元化的农技推广体制,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农技体制改革,为农民和基地实行“零距离”专业化农技服务,支持社会化农技推广机构的发展。目前,由农业局牵头,已经制订完成了农技改革方案。(二)创新规模经营形式。土地经营权流转事关现代农业持续发展,事关农民增收和农业比较效益提升,事关都市创汇农业基地建设。当前,随着前一轮土地经营权流转承包期陆续届满,我市个别土方出现了分散经营的回潮趋向。因此,要突出巩固土地规模经营成果。要把握四条件原则:一是确保总量。规模经营面积只能增长,不能滑坡。

      二是拓展规模。推行50亩以上的家庭规模经营,力争新增一批千亩以上的土地流转。三是延长期限。鼓励承包期在五年以上的土地流转。四是创新方法。针对土地流转难问题,探索不流转土地的情况下,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模式,大力发展“四统一型”、“一村一品型”、“季节性规模经营”等新型规模经营,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臵。积极开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试点,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形式进行合作生产。加大政策保障力度,把鼓励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工作导向体现到即将出台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办法、征地补偿办法等政策中去。(三)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户小额担保机制。增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四)适度有序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拓展农业功能,使休闲观光农业成为我市农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创新农民增收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加快农民增收致富

      把保障和维护农民权权益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充分利用我市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有利时机,给农民创造更多的发展致富机会。具体就是要让农民拥有“四金”。一是“薪金”,就是让农民拥有就业岗位和劳动工资收入。深入做好农民技能培训工作。按照市场需求和农民需要,开展分类、分层次培训,深入做好专业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企业职工和城乡后备劳动力、外来务工人员等重点群体培训,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失土农民转移就业和农民就业技能提高。二是“租金”,就是要通过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让农民拥有自己居住以外的房产和物业经营收入(农民至少拥用两套房子,一套自住,一套出租)。三是“股金”,就是要让农民拥有股份和股份分红收入。要深入推进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使农民每年在村级集体中获得稳固分红。四是“保障金”,就是要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让农民拥有社会保障和保障金收入。当前,主要抓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等政策落实到位,扩大覆盖面和受惠面。

      (三)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全面振兴村级集体经济

      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事关政治,事关经济,事关长远,是开展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对我市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我市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已经制订“1+3”政策。即《关于振兴村级集体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规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留用地(产)管理的实施办法》、《关于开展“百村千企”结对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的若干意见》、《慈溪市振兴村级集体经济考核办法》。把“1+3”政策落到实处,主要要把握“一个目标、四项措施”。“一个目标”,就是通过强有力的扶持和推动,在本届市委市政府任期内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可用收入翻番。到2011年,全市村级集体年可用收入超5.5亿元,村集体资产超70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达到30%以上,集体经济年可用收入40万元以下村实现全部转化,符合条件的城中村、近郊村、镇中村和经济强村,基本实现社区股份制改革。四项措施,一是落实村留用地。今后行政村土地征用,要按征收的集体土地面积,为村级安排落实一定数量的村留用地或留用产。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市财政每年安排资金加强对经济薄弱村日常支出的财政转移支付。从明年开始,原由村级承担的村专职干部报酬逐步由市镇两级补助。三是优先配给优质资产。重点抓住城市化加速推进的有利时机,以村入股、镇统建等形式,把一些经营性地产等资源,优先配臵给村级集体经济,培育村级稳固财源。市里将把市中心最好的商业用地、商业房产切出一部分给全市集体经济最薄弱的10个村,作为村级集体固定收入的来源。四是推进多形式村企结对。深入开展百村千企结对行动,引导企业广泛参与,通过出资金、出点子、兴项目等形式,多渠道、多方法支持和促进农村发展。

      (四)创新农村建房方式,推进效益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

      慈溪人多地少,村均规划可用土地仅60余亩,再沿袭农村原来的单

      家独院为主的建房方式已不现实。为此我市设想启动实施效益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推进效益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主要要围绕“三句话、三种方式、四个转变”开展工作。三句话:即,效益型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基本要求是“控制单家独院、推广多户联排、鼓励多层公寓”,简单地说就是“排齐、粘牢、叠高”,向天要空间。三种方式:即,今后,我市将对农村建房方式实行因地制宜分类管理:一是中心城区90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按照《中心城区旧城(城中村)改造实施意见》执行。二是各城镇规划建成区内的农村全面实行多层公寓和多户联排的建设方式,停止审批单家独院,同时打破村界集中建设多层公寓,有条件的地方鼓励建设高层公寓。三是其他区域内的农民建房在规划保留区内推行多户联排和梳理改造的方式,有条件的推行多层公寓建设;确实不能联排建设的,经村、镇审核和国土部门审批,可以梳理式改造,或原拆原建;按规划需拆除的村庄停止一切建房审批。具体可分三种模式改造:近远期需要逐步搬迁的、户数少于50户的自然村,冻结原拆原建,实行萎缩式迁移;规划保留的村庄,着重做好“排齐”和“粘拢”,实行梳理式改造;需要整体拆迁的,推行全拆全建,实行拆迁式改造。四个转变:即,对原有的农村宅基地政策进行调整,一是农村住房审批方式由原来的分户审批向联户审批转变;二是农村建房标准由原来的以户为标准向以人均为标准转变;三是农民建房审批标准由原来的单纯以批建筑占地面积为主向建筑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结合转变;四是农民建房供地方式以集体土地为主向国有(行政划拨或国有出让)和集体用地结合转变。

      (五)创新农村公共服务资源分配模式,扎实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

      围绕“一手抓城市深化、一手抓农村延伸”的社区建设思路,在深化城市社区建设的基础上,把社区建设的理念和做法引入农村,积极探索农村新社区建设路子,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目标。今后五年,要深入开展农村社区化建设。主要做好以“一二三四

      五”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新社区建设工作。“一”,就是

      建立一个农村新社区服务中心,“二”,就是抓好村庄基础设施和环境整治两项工程,“三”就是建立公共服务、志愿服务、便民服务三支服务队伍,“四”就是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项民主制度,“五”就是开展文教、卫生、治安、保障、便民等五大类社区服务。把开展农村新社区建设的行政村分为三种类型,即集镇村、城郊村、偏远村。对集镇村和城郊村,重点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和构建村级服务体系;对地理位臵相对较偏、由纯农业人口构成的行政村,突出抓好村庄建设和环境改造,整合社会公共资源,着力提高村庄环境质量和村民的生活质量。

    篇七:农村创新要素配套不足

      

      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一、南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成效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湖南农业科技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全省共取得农业科技成果270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40多项。以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水稻、杂交棉与转基因棉、双低油菜、高产油茶、杂交辣椒、湘云鲫(鲤)等为代表的动植物良种培育与应用,支撑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和品质改良。以耕作制度、轻简栽培、健康种养等为代表的实用技术集成开发与推广,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提高了土地产出率,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有效缓解了农业科技绝对供给不足的矛盾。目前,湖南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1.3%,比全国高1.3个百分点,推动了湖南现代农业的发展,夯实了湖南农业大省的地位。

      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全省农业战线立足省情,从农业生产组织、农业生产主体实际出发,围绕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在体制机制、服务形式等方面不断地创新。目前全省创建有7个国家级、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1个国家级、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6个智能化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区,正在建设隆平高科技园、隆平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家油茶研发中心,以及牛羊草食性牲畜示范地,油茶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等。这些园区、中心、基地的创建,有效地促进了全省农业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初步形成了全省性农业研发基地和创新源头,推进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积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在职能分离的基础上,强化公益性推广机构建设,促进了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县乡两级种植、畜牧、水产、农机等农技推广机构19100多个,拥有从业人员51200多人,目前正在进行乡级综合服务站建设的改革。不断增强涉农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推广活力,目前全省130多家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中有国家科技创新龙头企业2家,一批有实力的涉农企业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科技兴农富民强省行动、科技入户工程、科技特派员、科技"户"联网和农科短信等工作的开展,摸索了农业科技向农村快速传播的有效形式和途径,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二、当前湖南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业科技体制和机制改革滞后,农科教相分离仍较突出

      目前农业科技管理体制仍旧保留着大量传统因素,农业科研机构重复设置,部门条块分割,政出多门,运行效率不高。如湖南现有省级农业科研所分别隶属于省农科院、省农业厅等多部门管理,各市(州)农科所则隶属于市(州)农业局管理。据统计,省内科研方向、任务基本相同或完全相同的农科所就超过了70家,这显然不利于农业科研资源的有效利用。农业科研院所下属的科技企业并没有严格按照企业制度来管理,个人行为严重,事企不分,经营不规范。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上,还是由宏观管理部门直接下达农业科技项目,与推广部门基本上没有直接联系,更谈不上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许多科研人员的科研行为表面上有明显的应用导向,但实质上不过是以获取科研经费和获奖为其研究目的而己。对于农业教育系统而言,由于现行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教师的切身利益没有什么关系,也就很少有人主动关心农民的技术教育问题,更不会积极投身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种农业教育的推广活动中。

      2.农业科技队伍不稳定,精英人才短缺老化

      与其他领域的科技人才相比,农业科技人才在政府政策倾斜、资金投入、人才流向、工作条件、政府扶持力度以及享受公共福利待遇等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这使得不少农业科技人员往往选择"跳槽"以谋求其他行业的工作,造成了农业科技队伍的不稳定。近些年来,湖南农业科技人才尤其

      是乡镇农业科技人才流失严重,其中不乏确有突出研究推广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流失的科技人员约占总科技人员的20%。目前虽然拥有像袁隆平、刘筠、官春云等一批具有巨大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杰出科学家,但农业科技顶尖人才队伍老化,特别是缺少能够挑大梁、担重任的中青年领军人才。2009年,省里选定20个科技领军人才,农业

      方面仅有4人。

      3.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不适应,科研机构难以发挥科研主体作用

      农业科技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其投入主体理当是政府。近些年来,表面上看公共财政投入到农业科技的经费总额是呈增长趋势,但真正投入到科研单位用于科技创新的经费并没有增加。目前全国科研经费的人均投入为8.3万元,农业仅2.3万元,而湖南农业科研机构人均经费更少,仅1万元左右。国家农技科技推广经费占全国农业总产值不足0.2%,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而湖南则更低,与其在全国的农业科技创新地位明显不相称。科技投入结构也很不合理,造成农业科技创新上、中、下游脱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据统计,湖南科研、中试(熟化)、批量生产的投入比例为1:0.3:100,我国的这个比例为1:0.7:100,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为1:10:100。出于经济压力考虑,大多数科技人员特别是转制所科技人员在申报课题时便倾向于追求"短、平、快"项目,并且把大量精力用于成果开发创收上,对基础应用研究和周期长、难以出成果的项目热情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储备总量的增长。

      4.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扩散能力弱,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尚未真正建立

      评价农业科技创新的价值,最终取决于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应用程度和实际效果。由于传统体制的制约以及重学术轻应用、重研究轻推广的科研评价导向影响,以致一些课题研究成果由于毫无理论和实际价值而只好束之高阁;许多成果虽有理论和实际价值,但因无人需要而被长期搁置。而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已普遍处于"缺钱养兵,无钱打仗"甚至"一无所有"的状况,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多元化的技术服务需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至今,依然还没有构建起以公共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协同互补的多元化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思路

      1.进一步树立新的农业科技观

      所谓新的农业科技观,是指领导决策部门、研发推广机构和生产经营主体,都要牢固树立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农业科研和技术应用转化队伍,重视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完善科技创新和应用转化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特别是在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转化上,要从观念上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实现从单一技术观向综合技术观的转变。特别是要加强生产过程中各项技术的综合运用和产前、产中、产后技术的组装配套,提升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二是实现单向输入观向双向互动观的转变。目前,农民正从单位的被动的技术接受者向主动的参与者的角色转变,这就要求农业技术推广要实现由技术人员单向输入向技术人员与农民互动的转变,以更好地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三是实现一元供给向多元供给观的转变。即实现技术供给主体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四是实现从单程创新观向全程创新观的转变。现代农业系统的复杂性、产业的差异性、主体的多样性,正促使农业技术由单程创新向全程创新转变。要逐步从保证农产品供给向保障农产品质量转变,从重农业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向重农业科技传播与科技应用转变。

      2.加快科研体制改革,建立科研院所管理新格局

      只有从体制和制度上解决问题,才能激活农业科技创新的潜能。为此,一是要对农业科研机构的属性进行明确,明确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继续推动一部分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二是要改变省、地(市)两级农业科研机构多头管理、重复设置的状况,打破不同系统、不同地区的壁垒,构建农业科研机构管理新格局。例如在省级层次,可以以省农科院为主体,将现有的省级农业科研所并入省农科院,整合各行业、各市(州)的农业科技资源,逐步形成以省农科院和湖南农业大学为主体的农业科技研发体系。三是要打破行政界限,结合主导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经营特色,在地市一级按照自然区划重组和形成一批符合地域资源特色和产业开发特色的农业研发中心,由此构成区域性农业科技成果扩散中心,并把产品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四是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创新,农业院、所的教授专家要与基层站所的推广人员保

      持密切联系,尽力让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民的实际收益,最终建立起体制顺畅、机制完善、队伍精干、服务高效并与其他新型农村科技服务系统功能互补的新型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

      3.建立稳定的农业科技投入政策和多元化投入体系

      由于农业科技的公共产品属性以及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公益性,各级政府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科技投入不适应状况,认真研究增加和完善对农业科技投入的新途径、新方式和新机制[2]。一是要出台专门的政策、法规,确保各级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合理比例和增长机制。涉农重大工程项目要在规定的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科技经费。二是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企业等社会力量增加农业科技投入,逐步建立政府、企业、农民、个人、单位自筹和社会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体系。三是加大政策信贷力度。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适当放宽"门槛”,增加信贷投入。此外,科技管理部门还可与银行共同兴办专门为科技创新服务的农业科技银行,政府也可筹资建立各级各类专项农业科技发展基金。

      4.实行人才激励政策,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

      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必须把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关键举措来抓。一是政府要采取必要的激励措施,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农业大学专门人才的作用,努力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不断改善农业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改革和完善现行分配、奖励制度,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要加大院士基金、中青年专家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及社科基金支持力度,建立顶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重点联系机制,对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实行梯队建设,尽快培养出湖南优秀农业科技领域的农业科学家带头人。三是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设立高科技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创新人才,培养一支农业学科带头人团队和一批高素质农业科技专家。四是要加强对公益性推广系统农技人员的再教育,以使他们成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农技推广专门人才。

      5.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农业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由于目前农民科技素质整体偏低,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他们对技术创新的需求和对新技术成果的吸纳能力,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因此,必须把培训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农民自我发展能力作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来对待。特别要充分利用高等农业院校培养高级农业推广专家以及基层技术推广人才,为广大农民进行新型实用技术培训。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必须改变以往以书本为依托的"空对空"的培训做法,尽可能采取以产业、基地、项目为依托的示范、推广、培训、服务一体化培训模式,建立和完善能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长短培训需求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篇八:农村创新要素配套不足

      

      乡村振兴面临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乡村振兴面临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1、关于发展计划问题及建议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乡村振兴是1项长时间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必须坚持计划先行,精心谋划。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分“3步走”,从现在到2020年,主要目标任务是制度框架和改革体系基本构成。

      磨刀不误砍柴功。各地“3农”发展计划设计缺少系统性、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延续性,致使气力分散、步调不1、行动盲目、落实难、效果差:1是专业计划较多,整体计划不足。2是各地市县计划脱节,有机融会不够,没有构成有机整体。3是计划不细不实,引领作用不强,笼而统之、大而化之,没有细化到乡(镇)、到村组、到产业、到项目、到措施,计划和实际“两张皮”;有的计划没有经过严格科学论证,朝令夕改,随便性大。

      建议由县级兼顾制定乡村计划,与城镇计划相衔接,推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全面覆盖农村,并突出农业生产、农村居住、生态环境保护和农耕文明传承等功能。推动公共服务资源覆盖农村,出台优惠政策,改良基层医疗、养老、教育条件,打造城乡联动的农村生活服务网络。

      2、关于产业建设问题及建议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过量年艰苦努力,我国农业产业发展获得了长足发展,有力增进了农民增收脱贫和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但不论是发掘本身丰富独特的自然资源潜力程度,还是与农村农业先进发达国家、地区相比,我国农业农村在产业发展上都

      还存在许多短板:1是传统农业产业底子薄、基础弱,耕地量少质差,基础设施残缺,食粮等大宗农产品生产无太多优势可言,传统农业产业效益低、没有竞争力;2是农业特点产业质量不高、水平较低,资源丰富但深度开发利用水平低、基地有范围但生产效益低、产品质量好但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低,提升农业特点产业开发质效已经是当务之急;3是农村新型产业起步较晚,范围小,特点农产品加工业块头小、档次低,发展严重滞后;田园综合体、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刚刚起步,辐射带动不够;现代农村服务业尚处于萌生阶级,123产业有机融会不够,农村新型产业远未构成主导产业,对农业农村经济支持乏力。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重点。要增加乡村资金投入,各级政府“3农”投入都应当重点下移到乡村,中央和省级财政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支出;加强农村“3资”管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把农村土地出让金全部留在乡村,做到取之于地、用之于地。同时,要创新农业服务体系,整合科技、金融、市场等方面资源,打造1体化、开放式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3、关于人力资源问题及建议

      人兴方能业兴。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当下农村特别山区、贫困地区的农村农业从业人员数量不断减少、年龄不断老化、素质不断下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尚处于初步发育阶段,农村技术人材、经营人材、管理人材普遍缺少。以现有的农业农村人力资源实现乡村振兴,实在是“小牛拉大车”,力不从心。农村人力资源“空心化”的实质是传统农业比较效益低,缺少吸引力,农村人力资源日益匮乏,已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瓶颈。

      重农先重人。党中央明确提出,乡村振兴要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为破解农业农村人力资源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时期机遇。建议基层政府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服务的同时,大力实行乡村人材培养工程:1是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对符合条件的职业农民进行资历认证,制定出台支持职业农民的配套政策,吸引更多农民提高素质,从事农业。2是实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养工程。加大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政策扶持力度,增进他们加快成长,更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3是大力实行“3乡工程”。各地应制定出台并落实支持城市资本、社会资本、城市市民到农村投入产业开发,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境外企业到农村投资建厂的具体政策,加强农业招商引资,打破城乡人材活动制度障碍,加速推动城乡人材互动,要素活动。4是加大农村实用人材培训力度。充分利用现有各种农村人材培训资源和项目,采取多种情势,分期分批从乡村当选拔1批有基础、有信心的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从业水平,加快建设1支乡土专业人材队伍。5是积实行“红色头雁工程”。实践证明,1个好的村支书,就可以带动1方百姓致富。要把村支书的提拔培养作为组织部门的重要工作议事日程,制定相应政策,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培养力度,提高综合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4、关于机制创新问题及建议

      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两大永久动力。推动乡村振兴,必须创新机制。最近几年来全国在农业农村发展机制创新上,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探索,但与乡村振兴发展需求相比,还有很多瓶颈:1是不敢创。不善于将上级普遍号令和要求与各地实际结

      合,1些政策和办法照搬照抄,特别是当下强化责任追究的背景下,1些地方不敢闯、不敢试,开辟创新不够。2是不愿创。对山区、贫困地区“3农”发展信心不足,悲观失望,不愿意花更多投入和精力。3是不善创。1些同志感到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多,莫衷一是,能力恐慌,不会干,不善创,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队伍需要加强。

      中央深化农村改革的方向已明,政策已定,关键在贯彻落实,而改革中的机制创新则要因地制宜,而且空间很大。机制创新要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条件下,针对制约山区“3农”发展的机制体制,着力在3个方面加大创新力度:1是创新农村经营体制。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农村经营制度创新,1度极大释放了生产力,但随着时期发展,1家1户分散经营模式已很难适应新情势。要以完善农村承包地“3权分置”为契机,以土地等生产要素流转重组为纽带,积极探索发展合适各地特点的村社(村委会与专业合作社)合1、村企(村委会和农业企业)合1、多位1体(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的经营模式,通过经营模式创新,将村组变成经营实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整体竞争力。2是建立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联动机制。1方面,实行乡村振兴战略要以推动新型城镇化为条件,要根据未来城乡人口格局来肯定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布局,做好产业布局和村落整治计划。另外一方面,在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要鼓励城市资金、技术、人材等要素向农村活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增进乡村全面振兴。3是构建可延续的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乡村振兴的落脚点是生活富裕,而生活富裕的关键在增收,农民增收则要依托农村产业支持。要全面推动实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加快农

      村产业发展,建立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并把农村产业发展的着眼点放在农民增收上,增进农民增收模式尽快由城市导向型向农村导向型转变,要进1步优化农民的收入结构,多渠道培养新的收入增长点。

      乡村振兴,是1项雄伟战略,任务艰巨,不可能一挥而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历史耐心和坚韧不拔的定力;乡村振兴又是1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内涵丰富,不足和问题远不止上述几个方面。但我坚信,在百业正兴的中国,只要我们都尽其所能,全面乡村振兴势必成为现实!

      乡村振兴面临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1.产业短板:农业方面,种植行政命令“1刀切”;农产品种类单1落后,农产品多而不优;现代设备利用不足,科技支持能力不强,技术不足;优秀人材短缺;道路等配套设施不足;农户种植意愿低;产业链单1。工业方面,招商引资问题,盲目“空头招商”,缺少工人,选址不当,污染严重。服务业方面,电商发展动力不足;配套设施不足。

      2.人材短板:人员在编不在岗,人力资本短缺,综合素质不高;中青年农民进城打工,农村人力资本短缺;缺少公道的人材引进机制,人材更新速度缓慢,高学历人材不愿意回乡;乡村能人年龄偏大,发展有局限性;乡村人力资本短缺、综合素质不高,政策落实和工作展开缺少支持;保障机制有待健全,转化渠道不顺畅;乡贤群体流失,回流难度较大;乡贤乡土情感淡薄,回流难度大;乡村人材培养机制不健全。

      3.文化短板: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不健全;农村文化人材队伍薄弱;农民教育支出压力大;读书浏览的人少;文化活动单1;优秀农耕文化、浑厚民风遗失;陈规陋习大行其道;观念重经济发展、生态良好轻文化建设,毛病的“政绩观”作怪,眼光短浅、风格漂浮。

      4.生态短板:部份农民大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乡村产业结构与绿色发展的要求差距大;人居环境整治任务沉重,农村人居环境改良不平衡;农村环境散乱污,垃圾乱倒乱放、污水横流、燃烧秸秆;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脏乱差,乱搭乱建;通行不便,道路泥泞;高污染企业向乡村转移。

      5.组织短板:农村党组织凝聚力战役力偏弱,班子成员整体素质不高、年龄老化、结构不平衡,事多人少、待遇不高;缺少常态化培训,领富带富能力不够,存在等靠要思想,缺少开辟创新、实干苦干的精气神;基层基础保障不力,村级组织建设投入不足,硬件建设滞后;农村党建还没有构成完全的制度体系,党建任务内容及标准制定重视情势,考评偏重内业材料,不够“接地气”;抓党建积极性、主动性欠缺。

      对策建议

      1.产业振兴:要实现现代农业产业化,以品牌引领产业优化;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提质;以城乡融会激起产业活力;以适度范围经营补齐产业短板。

      2.人材振兴:要优化环境,筑巢引才返乡,建立人材“飞地”,内外协力实现人材、智力回归;培养新型农民、培养乡村干部、吸纳乡贤。

      3.文化振兴:要实现乡风建设文明化,掌控“城乡融会”的新要义;激起“自觉参与”的内生力,发挥乡贤的引领力;大力移风易俗,推动家风建设。

      4.生态振兴:要实现生态建设宜居化,宣扬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完善监管体系,落实目标责任;展开环境整治;推行绿色农业;推行垃圾分类;展开厕所革命。

      5.组织振兴:要实现乡村治理法治化,制定村规民约,深化村民自治;建想法治乡村;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乡贤治理。

      乡村振兴面临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1、乡村中“人”的问题突出,“3农”带头人亟待培养

      村落人口老龄化程度深且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性别比失衡情况普遍。农村老龄化情势严峻。各地村落中59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10%的老龄化社会标准线,其中尤以东北(29.8%)、华北(23.1%)地区农村老龄化程度最深。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样本村中具有高中学历的劳动力占比超过20%的分别是华东(23.6%)、华北(23.4%)、华南(23.3%)、东北(20.3%),最低的是西南地区(14.0%)。村内人口性别不平衡情况普遍存在,男女比例为1.13:1,各区域农村男性人数均多于女性人数。

      农村劳动力务农与非农选择显现区域分化,华北西北东北的务农劳动力数接近或超过非农劳动力数的1倍。样本村中,华北、西北、东北的务农劳动力数接近或超过非农劳动力数的1倍:华北村均务农劳动力639人,非农劳动力335人;华东、华南、西南的务农劳动力小幅超过非农劳动力,华东村均务农劳动力580人,非农劳动力507人;华中村均务农劳动力514人,少于村均非农劳动力600人。在非农劳动力中,村均外出打工人数华南、西南地区最多,平均在600人以上,华东、华中、华北、西北和东北分别为402人、489人、289人、330人和318人;村均外来人口数西北、华南、华东地区较高,平均200人以上,华中、华北、西南分别为165人、65人和89人,东北地区最少,平均54人。

      乡村“3农”带头人数量及能力不足。首先,村内党员人数较少,年轻党员占比低。样本村党员人数平均60人,占村均总人口的3%左右,2012年后新发展党员数占党员总人数的17.11%。40⑸岁和50⑹0岁年龄段的党员人数均为13人,各占21.7%,合计达43.4%;党员人数最多的年龄段为60岁以上,平均人数18人,占党员总人数的30%;30岁以下的党员平均7人,占11.7%。其次,现任村干部受教育水平高于前任,但学历水平仍较低。样本村中,现任村支书的文化程度多为初中程度,占37.4%,高中程度的占24.8%,中专占16.14%,中专以上的占9.5%,高中中专及以上合计50.4%,与前任村支书相比高出18.9个百分点(前任村支书高中毕业、中专毕业和中专以上的分别为18.6%,5.8%和7.1%),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但大专以上的高学历者仍旧缺少。现任村主任的文化水平也较低,且低于现任村支书的平均水平。第3,村“两委”干部有异地工作经历的比重较低,经营管理经验不丰富,个人具有的资源有限。样本村中,现任村支书和村主任在本村之外的地方工作过的人数占比不到30%,但高于其前任的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有从军经历的村支书和村主任占比约15%,略低于其前任2.75个百分点。从村支书和村主任的家庭经济条件来看,比1般村民好的村支书和主任占25%,比1般村民差的村支书和主任占13%左右,与普通村民家庭经济条件1样的占比约60%,可见大部份村领导个人所具有的资源与1般村民相差不大。当前乡村带头人各项素质有所提高,但在致富经验、能力、具有社会资源等方面照旧缺少。

      2、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有改良,但仍存在短板,水平亟待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和乡村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还有较多欠账,距离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有改良。样本村中,贫困村占18.8%,缺水村占8.4%,有线电视信号户占89.3%,有94.3%的村能够上网。村落硬化道路占村内道路总长的比重为78.5%。48.7%的村落有公厕,其中水冲式厕所比重为46.2%,旱厕比重为39.2%。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仍多,乡村道路是主要短板。调查发现,由于政府对乡村道路投入不足,村集体成为村落基础设施的主要供给方。村集体支出的主要内容就是基础设施建设,集资和负债的主要用处也是公共基础设施修建,包括乡村路桥和水利等。样本村村均集体开支66.0万元,以基础设施建设支出最多,平均41.9万元,占总支出的64%;其次是公共福利/事业支出,平均16.9万元,占26%;村干部年度工资及补贴平均5.7万元,办公费支出平均1.5万元。

      从村集体集资情况来看,2012⑵017年村集体集资数量在下降,东北地区农村基本没有集资,华东地区集资水平最高,2017年平均集资151万元。村集体集资的主要用处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其中1半的集资用于修路和建桥。其次,修建排水沟和灌溉水利设施的集资占比也较高,2017年为9.1%,2016年为28.3%,饮用水也是村集体集资的主要用处之1,占比约10%。

      3、乡村经济方面私营企业带动就业能力强,但特点产业仍待开发

      私营企业是乡村产业最活跃的主体,乡村企业发展存在较大地域差异。企业是市场活动的重要载体,私营企业是农村企业的主要组成部份,相较于村办和乡办企业吸纳了更多的劳动力。样本村私营企业吸纳职工数平均为66人,乡办企业为6人,村办企业为6人,个体户为27人;而从吸纳本村劳动力就业水平看,村办企业最高,其吸纳本村劳动力就业比例是90%,其次是个体户83%,私营企业是45%,乡办企业是42%。

      乡村特点产业发展范围有限,亟须政策支持和产业计划。从样本村来看,村均特点农产品种植面积784.1亩,西北地区种植面积

      最大,触及户数也最多,分别是2031亩和173户。西北地区特点产业以特点养殖为主,村均养殖畜生4179头只,远超其他各区,村均触及户数42户。水面养殖以华北、华南、华中地区为主,村均户数较少。

      在从事特点农产品生产的村中,具有品牌的比重只有18.6%。在问及目前村里特点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时,有28.9%的村落选择特点产业形不成范围,有25.2%的村落选择没有产业计划,有18.8%的选择发展思路不清,有14.7%的选择缺少政策支持。

      4、基层自治基础良好,大众性文体活动和民间社会化服务组织较为缺少

      村民代表大会运行和履职情况良好。从调查数据看,各村村民代表大会运行和履职情况良好。在262个调查村中,有90.1%的村实行差额选举,当前任职的村民委员会多为第8⑴0届,2017年各村村民代表大会召开的次数为4次及以上的占比近70%,村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人数平均为43人,其中党员人数有15人。在村务治理中,村民代表大会也在实际实行本身职能。

      农村公益性、大众性文体活动缺少。在被调查村中,由村里举行的公益性、大众性文体活动有限。近两年举行过戏剧活动的村只占38.9%,有电影或录相活动的占54.6%,有球类比赛活动的有18.3%,春节时有全村集体活动的占38.8%。大众性文体活动有凝聚和团结人心的作用,此方面活动的缺少1方面与村落经济缺少可用资金有关,另外一方面反应了村落人气的缺少。

      村规民约制定情况良好,但乡风文明内容仍需完善。样本村中,有村规民约的占80.2%,其中每家每户发放的占比53.4%,有64.14%的村规民约定期修订。整体上看,农村村规民约制定情况良好。红白喜事从简、对分子钱作出明文规定等,这些有助于农村社会交往

      的风清气正,不过还有37.5%的村落没有出台这样的规定,说明1些村落的村规民约中触及乡风文明的内容还需完善。

      5、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均衡,产权改革任务艰巨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差异大。经营性收入和上级拨款是集体经济组织收入的主要来源。2017年样本村的集体经济总收入为101.3万元,其中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收入平均51万元,占50.3%,而集体经营性企业收入平均16万元;集体农林业收入平均6.8万元;集体承包收入平均10万元,其中企业承包收入4万元,承包地/果园收入4.5万元;村公益事业费平均5万元,其中集体集资平均1.1万元;上级拨款平均30.2万元,占30%;其他收入平均3.6万元。集体经济总收入的区域差异大。华北地区集体经济总收入最高,平均245.9万元,华中和华东地区其次,均为100万元,东北地区集体经济总收入最少,仅为20万元。

      部份经济欠发达地区集体经济组织收不抵支。2017年华南、西南、西北地区集体经济当年收不抵支,华东、华北、华中、东北地区入可敷出。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各项权能有待落实。调查发现,只有9.1%的样本村进行了村集体资产的折股量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缓慢。在进行改革的村落中,折股量化的对象大部份是本村村民,占比57.1%,而量化对象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占比为42.9%。在折股量化的村落中,股分能够继承的占65.5%,股分能够转让的占57.1%,转让对象限制为家庭内部成员的占52.6%,其余为在村集体成员内部转让,没有村允许对外转让股权。

      6、政策建议

      首先,要重视乡村“人”的发展。关注农村地区性别比失衡问题;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动普及高中教育,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积极培养乡村“3农”带头人和职业农民,为其提供必要的项目、资金、人力培训等,提高“3农”带头人的致富经验和资源的取得及利用能力;鼓励农村劳动力务农人数比重大的地区继续发展农业生产,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偏向高的地区增进农地流转进行范围化经营和加快培养新型经营主体。

      第2,不断加强政府对农村道路桥梁等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下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担。政府继续加大对村落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缺少的村落的公共投资,并在公共基础设施保护上给予奖补支持。对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要给予差异化的区域发展支持政策和继续倾斜支持。

      第3,因地制宜,以本村资源天赋为基础大力发展特点产业。乡村产业发展不局限于传统种植业,在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总要求下,应利用乡村优势资源发展特点产业。产业的兴旺发展离不开企业等市场主体,未来要进1步激起私营企业的积极性;支持农户个体和相应的企业从事乡村特点产业经营,并在产业计划、信息供给、范围做大、市场做强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发挥其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作用。

      第4,充分发挥基层自治气力,进1步培养农村各项服务多元供给主体,丰富农民生产生活。1方面可继续支持完善村民代表大会制度,通过进1步健全议事工作制度,规范村务公然,明确权利与义务,增强村委会工作的透明度,调动农民参与村落治理的积极性,使村民代表大会在农村公共事务决策和监督中发挥主导作用;另外一方面,重视农村其他生产生活服务性公益性组织的培养和发展,为农村社会活动的举行和延续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除此以外,还要加强村规民约的制定与完善,宣扬良好乡风,不断增强农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5,要继续深入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要做好宣扬工作,增强村干部和农民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要性的理解和认知。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方面应着眼制定区域差异化政策,对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好的华北、华中、华东等地区,为其创造更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而对集体经济发展落后的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要加强政策和项目扶持。

    相关热词搜索:农村创新要素配套不足要素配套农村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