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青海古迹 [青海古迹概览之二]

    青海古迹 [青海古迹概览之二]

    时间:2019-01-29 05:40:1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大通县景点      广惠寺   广惠寺位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峡乡的衙门庄,俗称郭莽寺,藏名赛库合寺。该寺由佑宁寺喇嘛赞布端智嘉措所创建,故又叫赞布寺。广惠寺一名为清王朝重建这座寺院时所敕赐。
      第一世敏珠尔赤烈龙珠(1622―1699)生于群科(今海北州海晏县附近的赞摩纳), 早年去西藏入哲蚌寺郭莽扎仓学经,从1652年起至1664年任该扎仓堪布。1665年经墨尔根浑台吉提请,五世达赖喇嘛封他为“敏珠尔诺门汗”,来到广惠寺,时年赞布端智嘉措去世,广惠寺仅有三四十名密宗帐房僧。一世敏珠尔主持寺务,首建显宗经院,聚僧讲经。自此,历辈敏珠尔转世,成为广惠寺寺主。
      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清廷派使臣持敕封敏珠尔活佛到京。二世敏珠尔罗桑丹增嘉 措 (1700―1736)受到雍正帝礼遇,并赐金重修郭莽寺。1723年郭莽寺因罗卜藏丹津之乱被毁。同年四月,二世敏珠尔活佛从北京启程回青海。1729年修复寺院,恢复了显宗、密宗、时轮、医学四所经院。1731年雍正帝颁赐“广惠寺”寺额。
      广惠寺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受到清王朝的高度重视。从二世敏珠尔起,成为驻京呼图克图,其地位仅次于章嘉。由于清政府的扶植和敏珠尔的经营,广惠寺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我省湟水以北地区仅次于佑宁寺的大寺。
      
      会宁寺
      位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景阳乡土官村,俗称“土官寺”。寺院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建有大佛殿、东西配殿、南过厅、山门、伙房及寺门等比较完整、和谐的建筑群,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但因年长日久,许多建筑遭到自然和人为的破坏,现仅存大佛殿及东西配殿。大佛殿为五脊歇山式结构,面5间、进深3间,3层斗拱,屋顶为灰筒瓦垅,屋脊和边沿饰有砖雕艺术,屋脊中部坚有3座宝塔,整个建筑规模雄伟,结构严谨,艺术高超。特别是殿内的塑像、壁画,制作精湛,是宗教文化艺术匠心独运的杰作,反映着传统宗教艺术的高超技艺,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会宁寺所在地区,居住着土族、汉族和藏族,均虔诚信奉藏传佛教,故自始至今,该寺香烟缭绕,供施不衰,佛事活动从未间断,成为当地信民宗教活动的中心。现寺名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并制作成一幅黑面金字的大型匾额悬挂在大佛殿之屋檐下,给寺院增添了光彩。
      
      湟中县景点
      
      塔尔寺
      蜚声海内外的佛教圣地塔尔寺,坐落在西宁市西南26公里处的湟中县鲁沙尔镇南侧。它是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是我国藏传佛教六大丛林之一。藏语叫衮本贤巴林(意为十万弥勒洲)。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为纪念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信徒们在大金瓦殿内修了一座小塔,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人们又在此处修建了一座佛殿,并正式命名为“衮本贤巴林”,口语“塔儿”书写成“塔尔”,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塔尔寺是一座由宏伟的殿宇、壮观的经堂、众多的佛塔和僧舍组成的大型喇嘛教寺院。寺内共建有30多座大型殿宇,4500多间佛堂和僧舍,占地约600亩,方圆近两平方公里。整个寺院其建筑规模之宏大,建造工艺之高超,雕刻塑工之精美,装饰布置之华丽,完全可以同古代帝王的宫殿相媲美。 196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几百年来,塔尔寺巍峨的建筑,幽雅的环境,神秘的色彩,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已成为青海省最著名的旅游胜地。其中尤以大金瓦殿、大经堂、小金瓦殿、九间殿、花寺等最为恢宏壮观,绮丽繁富。
      大金瓦寺 藏语称赛尔顿。为塔尔寺最早的建筑物。面积近450平方米,是塔尔寺的主殿。汉式宫殿三檐歇山式建筑,雄伟壮观。相传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出生时,其母将胞衣埋在大金瓦寺正中即现在的大银塔地下,后来这里长出一株菩提树,长有十万片叶子,每片叶子上现出狮子吼佛像一尊,其母本着敬爱之心,在此建立一座小塔,后人在小塔的基础上建起了高11米的大银塔,并将以后形成的寺院命名为塔尔寺。该寺后经多次扩建。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青海蒙古郡王额尔德尼布施黄金1300两,白银10000两,将屋顶改为镏金铜瓦。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藏王颇罗鼐布施巨款安装了殿脊饰品。殿内塔前陈设金灯、银灯、铜灯、象牙、古瓶等饰品和法品。莲台上有塑、铸、绘画、堆绣的佛像,墙壁、天花板上绘有佛教故事,生动活泼,维妙维肖。殿内有清乾隆帝所赐“梵教法幢”匾额一块。殿内珍藏经卷数百卷,其中有大藏经一部。大金瓦寺两侧各有弥勒佛殿一座,右殿(上贤康)系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所建,左殿(下贤康)系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所建。
      大经堂 藏语称从灵多活。是塔尔寺宗教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藏式平顶建筑,面积1981平方米,面宽13间,进深11间。初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后经几次扩建,现为168根柱子(其中60根在四壁墙内)的大经堂。大经堂内矗立的108根大柱子的上部,都雕有优美的图案花饰,外裹彩色毛毯,并缀以各色刺绣飘带、幢、幡等。经堂内悬挂用各种绸缎剪堆、堆绣的多种佛像、佛教故事图与宗教生活图,并悬挂各种唐卡(卷轴画),做工精细,生动别致,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经堂内设蒲团上千个,可供2000多喇嘛集体诵经之用。数以百计的经卷存放在四壁的经架上; 上千尊小巧精致的铜质镏金佛像置于四壁的神龛中。二楼系四合院建筑,屋顶安放各式高大的镏金经幢、刹式宝瓶、倒钟、宝塔、法轮、金鹿等,把大经堂装饰得金碧辉煌,光彩夺目,与大金瓦寺交相辉映。
      小金瓦寺 藏语称旃康。是塔尔寺的护法神(家众神)殿。建于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原为琉璃瓦房顶。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改为镏金铜瓦房顶。殿内有白马标本,传说九世班禅从西藏来青海时曾骑此马,一天内赶到塔尔寺。殿内有造型怪异的金刚力士佛像十数尊,另有小型佛像、小型铜质镏金宝塔、经卷若干。昔日“跳神”用的面具、服饰、枪、刀、剑、戟、弓箭等物亦存放殿内或殿门两旁。院内两侧和前方有二层藏式建筑的壁画廊,楼上楼下的墙壁上绘满各式精美的壁画。楼上两侧设野牛、羚羊、狗熊、猴子标本,制作巧妙,宛如活物。
      九间殿 藏语称尖骄公叟。系九间硬山式建筑,建于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是供奉五方如来的地方。北三间中央是如来佛,塑像造型敦厚谨严,形象肃穆庄重,栩栩如生。其他塑像如财源仙女、妙音仙女等,亦匠心独具,造型优美,双眸有神,形态各异。殿内有一块数百斤重的大石头,年长日久,已被酥油涂抹成黑色,上有脚印一个,传说是西藏佛教格鲁派(黄派)创始人宗喀巴小时脚踏此石留下的。石上还有一对很深的手指印,也是宗喀巴儿时用手指抠的。中三间设泥塑文殊、观音、金刚手三尊菩萨像。南三间正中设宗喀巴头戴黄、红帽子的喇嘛,即宗喀巴主持黄教与红教(宁玛派)的辩经会。塑像神态生动逼真,仿佛听到他们正在侃侃而谈。殿前大院系喇嘛讲辩经典和法会(观经)跳法王舞(藏语叫跳欠)的地方。
      花寺 又称长寿殿。藏语称夏达拉康。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殿内雕刻、彩绘,细腻优美,并设有释迦牟尼、十八罗汉、四大金刚等塑像。院内菩提树(藏语称旃丹树)浓荫蔽日,一到盛夏,花满枝头,芳香扑鼻,寺以此得名。院中央小花坛上供奉着一块涂满酥油、粘满硬币的异样怪石,传说宗喀巴之母当年背水时曾依此石休息。
      如意宝塔 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并排八座,尖顶,上圆下方,是纪念释迦牟尼八件大事的:(1)莲聚塔。藏语称八邦。纪念释迦牟尼初生时,步行七步,步步生莲花之意。(2)四谛塔。藏语称扎西果莽。纪念释迦牟尼初转法轮,宣讲四谛要义。(3)和平塔。藏语称彦敦。纪念释迦牟尼平息僧众争论。(4)菩提塔。藏语称香趣。纪念释迦牟尼悟道成正觉。(5)神变塔。藏语称穷处。纪念释迦牟尼降伏外道魔怪的种种奇迹。(6)降凡塔。藏语称拉播。纪念释迦牟尼重返人间超度众生。(7)胜利塔。藏语称南结。纪念释迦牟尼战胜魔军。(8)涅磐塔。藏语称娘德。纪念释迦牟尼圆寂。
      大拉浪 亦称大方丈室。藏语称“扎喜杭赛”。在塔尔寺的最高处。建于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50年),由山门、牌坊、经堂、公署等组成。是塔尔寺行政事务负责人法台的居住处。达赖、班禅来塔尔寺的住地。
      塔尔寺三绝 指酥油花、壁画和堆绣。三绝具有独特风格,有很高的艺术价值。(1)酥油花:相传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时,当地佛徒为表示尊敬,在公主从长安出发时带去的一尊佛像前供奉一束酥油花,后在西藏成为习俗,其后传到塔尔寺。每年春节前几个月,酥油花艺人们便将纯净的白酥油,揉以各色石质矿物染料(色泽鲜艳、经久不褪),塑造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树木、飞禽、走兽、宗教故事、人间天上生活及神话故事等。造型生动,形象逼真,工艺细致精巧。每到农历正月十五日灯节会上将做好的酥油花展出,一年一度,成为寺内盛会。(2)壁画:或直接绘于墙上,或绘于栋梁上。最多的则是绘于布幔之上,悬挂或钉在墙壁上。壁画染料采用石质矿物,色泽绚丽,经久不变,是塔尔寺壁画特有的一大长处。每年六月观经会上,将十数丈长的大佛像在山坡上高高挂起,谓之晒佛,围观瞻仰者常达数万人。(3)堆绣:用各色绸缎剪成各种形状,塞以羊毛、棉花之类的充实物,在布幔上绣成具有明显立体感的佛像、佛教生活故事、山水、花卉、鸟兽等,其形象生动、活泼、跃然于布幔之上,堪称能工巧匠艺术之佳作。
      
      南朔山道观
      南朔山(又名南佛山):位于湟中县大源乡所在地。
      南朔山道观始建于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至今有400多年历史,是“道教第四元极真洞天”的道观胜地。清顺治初年四月八日,塔尔寺活佛带领僧群转山进香,将张仙像改塑为佛像,从此,佛道合一。
      山前主要洞府叫绿杨洞,塑有张佛(仙)全身像一尊。置三足铜鼎一个,重300多公斤,系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铸造。还有清乾隆年间西宁府知县冷文火卫题的《另有天地》横匾一副等文物。每年春夏游人云集,观赏形似屏障,山势险俊奇秀的“骆驼吃草”、“猿猴守门”、“猛虎下山”、“滴水崖”、“飞身洞”等神奇形态和自然景象。为一游览胜地。
      
      鲁沙尔清真寺
      位于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山脚下。寺址土地原为藏传佛教寺院塔尔寺所属,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由当地回族头面人物与塔尔寺寺主协商买下,并建成清真寺。光绪年间,阿拉伯王国学者舍以志・布哈拉等人,受其国王委托,先后到该寺任教长。该寺由4院组成:第一院为经堂小学;第二院为经堂中学,内有八角的2层长楼1座,为阿訇满拉住居之学房;第三院是大寺的门院,院内以青砖铺地,每逢大型聚礼,信徒众多,常在此院礼拜;第四院为大寺正院,该院的主体建筑礼拜大殿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由木刻、砖雕、贴金等装潢,大殿脊中安立有高1.5米的鎏金宝瓶,系当年塔尔寺僧众所贺送。大殿占地约600平方米,可容1000多人礼拜。在第三、第四院间,建有3间的门楼一座,门楼顶层是宣礼台,由琉璃瓦起脊,金碧辉煌。整个大寺建筑为中国古典式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平安县景点
      
      夏宗寺
      位于青海省平安县祁家川的寺台乡,是元代末年藏传佛教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受近事戒的地方。据藏文史籍记载,宗喀巴3岁时,由其父鲁本格领见噶玛噶举派第四世活佛绕贝多杰 (公元1340―1383年)而受佛戒的。后来夏宗寺所在地有藏族历史名僧如端珠仁钦(公元1309―1385年),俄赛嘉措,罕达隆等在那里修行,陆续修建了绕贝多杰的灵塔,遂成为藏传佛教界的名刹。与我省海南兴海县的智嘎尔贝宗,尖扎县的阿琼南宗,还有班磨曲宗,并称为“安多四宗”(意即安多地区的四大天堑)。
      夏宗寺是我省重要的古代建筑之一,该寺建筑在悬崖峭壁之上,古柏苍松,风景秀丽。相传寺经堂前有古柏一棵,为元代所植。1746年左右罗桑更嘎新建了经堂;1779年二世达才活佛希噶桑主持夏宗寺,塑了释迦牟尼、弥勒佛、不动金刚等佛像。夏宗寺在最大规模时,具有400百多间殿宇和僧舍。历辈达才活佛成为夏宗寺寺主。达才活佛第一世因出生于祁家川村而得名。后来塔尔寺兴盛后,祁家川成为塔尔寺的香火地,达才活佛又成为塔尔寺活佛之一,曾担任过塔尔寺的法台,并在塔尔寺建有佛邸(藏话“达才嘎日哇”)。
      夏宗寺历史悠久,建筑别致、雄伟,整个建筑依山势而修,加之寺前松柏苍绿,溪水长流,目前已成为我省著名的游览胜地。
      
      
      洪水泉清真寺
      青海省平安县的洪水泉清真寺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省内修建最好的清真寺之一。该寺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由牌坊、山门、穆纳埃、大殿、净房等5部分组成。大殿为主体建筑,采用汉族宫殿式,高大宽敞,雄伟壮观。殿内用雕刻的大梁和木墩架成了“人”字形的顶棚。悬挂有巧夺天工的“天落伞”,造型生动,形象逼真。这样的建筑装饰,是我省独一无二的。其他建筑也都设计特殊,结构复杂,工艺高超,显示出古代建筑师们的卓越才能,是我省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寺台石窟寺
      位于平安县寺台村西边的一座红砂石山上,石窟开凿在距地面30米左右的崖壁上,当地群众俗称为“崖寺”。
      石窟平面呈长方形,中间以墙隔开,分南、北两室,两室壁画已被挖毁,北室北、南、东三壁保留部分壁画,壁画用彩绘或沥金堆粉的手法制做在约1公分厚的泥仗之上,共内容均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高僧大德以及所尊奉的本尊神,大日如来、文殊、观音、金刚力士等。
      北壁:画面最上方为30公分宽的边饰,在连续方格中绘有18尊菩萨、金刚、仙女等像。其下的画面中间用4幅绘以时轮和大威德布畏金刚的连续方格画分成左右两部分。左幅画面为上下两排五方佛。右幅画面为大日如来和佛传故事中的观耕图。
      南壁:画面上方为30公分宽的边饰,边饰以连续方格的形式绘以20尊菩萨像,其下画面右边为3尊高约90公分的格鲁派大德像。右边壁画部分已残,现仅存高约40公分的6尊大德像。
      东壁:中间为窟门,门的顶部和左右两旁绘有本尊神像,时轮金刚,大威德布畏金刚等像。
      从该石窟壁画的格鲁派大德像来看,石窟应为晚明时期的作品。如某些菩萨头上的桶状髻和莲瓣不对称的莲座等。东壁和北壁的壁画保存较好,南壁破坏严重。穹顶绘有六字真言。距北10米处有千佛窟,面积约13平方米,四壁周围凿有佛像一千个,塑像为观音菩萨坐像,雕工精细,造型优美。
      寺台石窟的壁画是目前青海省境内发现的时代较早,保存较好的藏传佛教石窟艺术之一,它对青海东部地区藏传佛教艺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资料价值。
      
      红崖村达赖故居
      位于青海省平安县石灰窑乡的红崖村,是第十四世达赖喇嘛丹增嘉措的故乡。1935年农历六月六日,十四世达赖喇嘛出生于该村当彩家族的祁却才让家中。这里三面环山,属高寒山区。达赖故居是座宏伟高大的四合院木构建筑,占地1400多平方米,东西两侧各5间藏式大房,门窗、板壁和梁栋均用雕镂精细的花鸟走兽图案装饰;南面是5间过厅;北面的主楼2层10间是佛堂,粗大的圆木支撑起宏大的殿宇,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殿内四壁绘满了藏传佛教壁画,供有释迦牟尼等佛像、佛教法器,十四世达赖喇嘛及其父母的照片等。1985年,国家曾拨款维修。
      
      互助县景点
      
      白马寺
      位于西宁市东30公里的互助土族自治县红崖子沟湟水北岸,古称金刚崖寺,藏语称为“玛藏观”。
      白马寺的创建史无记载,大约建于公元11世纪,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相传它的创建与藏传佛教史称之为“后宏期”的复兴佛教活动的首创人喇勤・贡巴饶赛有关。白马寺内曾供有喇勤・贡巴饶赛的药泥塑佛身像。山崖下现有一尊石雕佛像,藏语称做“弥勒望河”。雕像古朴浑厚,线条粗犷,左手托钵,右手做推移状,佛像寄托了古代劳动人民消除水患的愿望。近几年来,我省文物部门对白马寺前的古塔进行了修缮。佛塔四周古沙枣树数株,间以松柏榆柳。绿荫丛中,白塔与古石雕佛像相映成趣,自成一体,已成为我省旅游景点之一,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却藏寺
      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乡。该寺始建于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由一世却藏南杰班觉(公元1578―1651年)创建。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清廷赐“广教寺”(亦云广济寺)匾额,许建九龙壁1座,不久再赐“祥轮永护”匾额。清同治年间,因民族之间的纠纷,部分建筑被毁。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五世却藏罗桑图登雪珠却吉尼玛(公元1859―1913年)重建,僧侣人数达270余人。该寺建筑雄伟、壮观,经堂内木质雕刻精致、逼真,各种塑像栩栩如生。有大经堂、小经堂和千佛殿,并有却藏、章嘉、赛赤、归化等活佛的拉让。在青海、新疆等省有众多属寺,是我省很有影响的寺院之一。寺主却藏活佛,是清朝在青海宗教界最早赐封的呼图克图之一。该寺每年有两次官经会,一次在农历三月,一次在农历六月。每逢官经会,附近各族群众便前往朝拜赶会,异常热闹。这种官经会成为群众性的宗教活动,逐渐发展成兼具商业贸易、文娱活动的庙会。
      
      佑宁寺
      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龙王山南麓,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是土族地区十三部落的代表进藏求建寺院,四世达赖喇嘛派佛子嘉赛端约嘉措(即嘉赛佛)来青海郭隆地方创建的,故旧称郭隆寺。
      佑宁寺的修建,与当时青藏地区各派政治形势密切相关。由于错综复杂的时代背景,佑宁寺兴建后,发展很快,成为安木多地区第一大寺,据说最盛之时,有僧众几千人。该寺原有五大佛府,九小佛府,同时,还管辖着周围49个中小寺院。佑宁寺建筑十分雄伟、华丽、优美、精致,其中尤以1个大经堂、6个小经堂的建筑造型和艺术技巧甚为精美。寺内供着元朝将领格日利特的铜像,土族尊其为“尼达”(地方保护神、奉为始祖)。该寺的历代高僧都是著名学者,尤其章嘉佛是清王朝册封的仅次于达赖、班禅的一位大国师。土观三世曲吉尼玛所著的《诸派源流》,全面评述藏传佛教各宗派发展及其教义内容,并兼评本教及道教等,颇负盛名,曾被译成英文等流传国外。此外,如松布堪布益希班爵尔著有《中印蒙藏佛教史》,收集资料丰富,为研究藏传佛教不可缺的书,亦有英德文译本。该寺大经堂中所藏明宣德时手抄的藏文大藏经,颇为名贵。
      佑宁寺几经沧桑,现存建筑为第六世土观于公元1915年重建的。
      
      五峰寺
      
      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峰乡的五峰山腰。始建于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因有如人手似林立的五峰而得名。五峰寺依崖而修,有大殿3间,为中国古典式庙宇风格。北麓有澄花泉,纯净甘美,“饮之而蠲疾益寿”。民国年间,修建香公楼、岷山亭、同乐亭,与秀山丽水溶为一体,夏秋之际,满山青翠,色彩缤纷,素以风光旖旎著称,上世纪70年代后,政府拨款重新修茸,每年农历六月六,有传统的朝山庙会和五峰山“花儿”会,游人如潮,现为我省著名旅游胜地之一。
      
      青石岭森林风景区
      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加定、巴扎乡境内,又称互助北山林场。区内林木茂密,有千余种高等植物,主要树种有杨树、桦树、青海云杉、油松、祁连圆柏等,还有蔷薇、杜鹃、金露梅、忍冬等数十种灌木,森林覆盖率达50%左右。我国三大高山名花的杜鹃花、报春花、龙胆花在这里广为分布。唐古特线莲、川赤芍、山丹花都是这里野生花卉中的佼佼者,其中杜鹃花种类不下20余种,有“灌水花卉之王”的美誉。林区内的野生动物有狍鹿、扫雪、猞猁、棕熊、岩羊、狐狸、雪鸡等以及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雪豹、马鹿。大通河从林区内穿过,沿途峡谷幽深,两岸陡峭,险峰耸峙,怪石嶙峋,谷底流水湍急,浪花飞溅,保留了大自然原始纯真的风貌,足以使游人陶醉,该风景区是开展观赏、休憩渡假、探险、狩猎等旅游活动的理想之地。
      
      湟源县景点
      
      扎藏寺
      位于湟源县巴燕乡。相传远在东汉末年,有汉僧在此活动。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吐谷浑首领在此迎接公主。宋时,由蒙古族僧人建塔雁静房,信奉萨迦派。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三世达赖来青讲经传法,将静房改宗格鲁派。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在和硕特部首领顾实汗的支持下,由五世达赖弟子扎藏曲结・加央喜饶北迁塔雁静房,正式建成扎藏寺。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乾隆帝敕赐“佛光普照”匾额。1958年前,该寺共有建筑近600间,有大经堂1座,三世佛殿1座。另有曲结昂欠、赤哇昂欠、措钦吉哇、静房吉哇、贝勒尕卡、霍尔丹尕卡以及7座蒙古王公府邸,共349间,僧舍6院89间,全寺共有耕地70亩,林木2万余株。
      扎藏寺是和硕特蒙古的主要寺院。该寺原来保存有顾实汗的盔甲、战刀等文物,还有藏、蒙、汉三种文字合壁的《甘珠尔》一套,极为珍贵。
      
      东科寺
      位于湟源县日月乡境内。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由四世东科尔活佛多居嘉措(公元1621―1683年)创建,名为“东科尔具善法轮州”,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因罗卜藏丹津事件该寺被毁。清乾隆元年(公元1763年),由五世东科尔索南嘉措(公元1684―1753年)移建于现今所在地,更名为“东科尔佛教讲修州。”东科尔寺初建时期受到顾实汗的鼎力相助。据《安多政教史》介绍,多居嘉措初建东科寺时,顾实汗将湟源日月山一带的大片土地献给多居嘉措,成为东科寺的属地。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四世东科尔多居嘉措奉诏入京, 被清廷封为“文珠禅师”,任职京师。自此,历辈东科尔成为驻京呼图克图,至今共传十三世。
      东科寺在历史上曾有僧侣200余人。且广有寺产,极为豪富,有很大的政治权势。该寺注重密宗修持,以修供胜乐,集密、大威法三大本尊的彩粉法场最为出名。寺内有五世、七世东科尔活佛的银制灵塔等。现有释迦佛殿1座5间,昂欠1院48间,僧舍6院24间。
      
      日月山与日月亭
      日月山位于我省湟源县境内,海拔高度3489米。因土色发红,古称赤岭。这里是古代内地经西宁通往海藏的咽喉地带。山的东部为农业区,西部系牧业区,所以日月山又是农业区和牧业区的分界。气候地势,于此划然为二。据民间传说,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和亲进藏,内廷特制金银日月宝镜一对,以佐妆奁,蕃使禄东赞惟恐公主依恋父母,中途执拗不行,乃暗中换成石制日月宝镜。后来公主行至赤岭山巅,西望旷野漫漫,衰草离离,果然触动心绪,哭不欲行。禄东赞便取出石制宝镜,很严肃地对公主说:“你的父母尊为人主,富有四海,金银财宝,堆积如山,独以顽石给你配送,意在让你西去吐蕃,心如石坚,你怏怏不走,还有什么留恋?”公主一听,便把日月宝镜抛于山下,毅然前行。日月山由此得名。
      日月山自文成公主和亲后,成为唐蕃交往主要孔道,也就是史称有名的“唐蕃古道”要地。1984年,为纪念唐蕃古道和青藏公路改建通车,修建了日月亭和纪念馆。内有大型彩绘文成公主进藏和亲风貌壁画及出土的唐蕃分界碑等文物。日月山今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着众多的中外观光者。
      
      湟源城隍庙
      位于湟源县城关镇西大街,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于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落成,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重修,现保存完好。整个建筑群占地6000平方米,分前后两院布局。山门、戏楼、东西廊房、钟鼓楼皆为歇山顶,前殿为硬山顶,殿前有牌楼。后殿顶部后被拆除新建。东西廊厢房保存尚好,全部砖木结构,举架、斗拱为清式做法,部分装修揉进藏式手法。特别是东西廊厢房两侧的墙壁上,布满了清代壁画。这些壁画造型生动,色彩艳丽,表现了较高的绘画手法。城隍庙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已成为旅游景点。
      
      石堡城
      位于湟源县城西哈拉库图20公里处,坐落在一座褐红色三面断崖的方台上,故又称西山营盘台。正面长100余米,两侧宽约90米,面积近5000平方米。城墙用长条形巨石堆砌而成,始筑时间约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吐蕃所筑,又叫铁仞城。在大方台上发现有唐代房址、铜钱、陶片、砖等。该城处于交通要冲,地形险要,唐时为一重要军事据点,也是唐朝防御吐谷浑的前哨阵地,双方曾反复争夺,其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石堡城内发现的“开元通宝”钱和碎陶片,对研究石堡城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
      
      佛尔崖石雕及石刻
      佛尔崖坐落在湟源县西石峡、青藏公路约40公里处。此处地势险要、风景秀丽,是通往海藏的第一险隘。石窟因有佛雕而得名。文人以“奇石佛形”作为丹城八景之一,有诗曰:“古佛悬形古石奇,苍苔点点染双眉。烟霞野卷容颜露,妙得开然造化宜。”清代庠生张世顺的这首诗就是对西石峡最逼真的描述。
      佛尔崖佛雕现存12幅,这些佛像是凿雕在石壁上的,最高的距地面约2米左右。从佛像凿雕工艺的粗糙程度看,佛像产生的年代是很久了。从湟源的历史沿革看,西石峡是藏族、汉族和蒙古族等民族活动的地方,这些民族多是信奉佛数的民族,先民们于道旁石窟雕佛像在情理中。青藏高原最初传播佛教在隋唐之间,青海蒙藏群众盛行藏传佛教在元明清时期,所以佛尔崖佛雕在元代以后的可能性极大。
      西石峡除佛尔崖这处古迹外,还有几处清代至民国的石刻,有任丹噶尔同知黄文炳书刻的“山高水长”四个大字,还有西宁兵备道鄂云布所题的“海藏咽喉”四字。西石峡中段和东头有两处民国年代的石刻,上刻有“转危为安”“渠水活民”等字。
      西石峡西临北极山,东接西川原野,峡内奇石簇生、千奇百怪;时而形似虎踞,时而状如狮蹲;湟水穿峡湍急东流,回环曲折,犹如龙蛇蜿盘。盛夏,峡谷一片苍翠;晚秋,彩霞白云,红白相映,将南峰点缀得更加美妙醉人,是游览观光的好去处。

    相关热词搜索:青海概览之二古迹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