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藏传佛教后弘期_藏传佛教后弘期下路律法发祥地――丹斗寺

    藏传佛教后弘期_藏传佛教后弘期下路律法发祥地――丹斗寺

    时间:2019-02-02 05:29:4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今化隆回族自治县金源藏族自治乡科巴村西南方向有一座古老的寺院――丹斗寺。丹斗寺距离巴燕镇有50多公里,离金源乡政府有18公里,丹斗寺地处黄河北岸10多公里的小积石山中,地缘南北约1公里是寺址,东西山谷只隔100米左右。两边的山崖有几十层楼高,寺院坐落在群山环抱近于封闭的山谷里,只有南北一条崎岖的河谷可供人们徒步行走。寺院周围方圆几公里内没有村落、森林及河流,主要景观是以巍峨险峻著称的丹霞山体,这就是当地人所称的“小积石山”或“丹斗央宗山”。悬崖峭立、石壁高耸的群山环围着古老的丹斗寺,让人生起敬畏感与神圣感。在藏族历史上,丹斗寺具有举足轻重的宗教地位。因为它是藏传佛教后弘期下路律法的发祥地,对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复兴和律法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藏传佛教后弘期“下路律法”
      (一)藏传佛教后弘期“下路律法”出现的历史背景
      佛教在西藏经历了“前弘期”和“后弘期”的发展阶段。一般认为“前弘期”为从藏王松赞干布兴佛到朗达玛・乌东赞灭佛的二百余年的佛教发展时期,这一期间迎请了乌仗那密咒师莲花生大师、印度学者寂护和莲花戒,汉地和尚摩诃衍那等高僧前来吐蕃传播佛法,并有吐蕃贵族子弟派去印度等地学习,学成之后回吐蕃翻译佛经、大兴佛法,使佛教得到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被称为“前弘期”;后弘期分有“上路弘传”和“下路弘传”,自赞普朗达玛・乌东赞灭佛近一百年(也有史书记载灭佛长达77年)过后,以朵麦哇燕戎①丹斗地区②为中心,由喇钦・贡巴饶赛大师来倡导弘法,建立道场、广收僧徒、普传戒律,并有鲁梅等卫藏十人将戒律再次带回西藏传播,这就是所谓的“下路律法”。
      公元841年,大力扶持佛教的吐蕃赞普赤祖德赞热巴巾被臣下害死,其兄朗达玛・乌东赞在贵族大臣的拥立下接任赞普之位。在一批反佛大臣们的策划和煽动下,赞普朗达玛展开了西藏佛教史上的第二次禁佛运动,这给藏传佛教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西藏佛教进入了“黑暗时代”,也就是西藏佛教“灭法期”。他下令灭佛扬苯,封闭和拆毁了佛教寺院、烧毁大量佛经、摧毁各种佛像,此后佛教在藏地灭迹长达近100年左右。《王统世系明鉴》中记载:“大昭及桑耶等寺的门堵塞,余下之一切小神殿尽毁之。”③据《新红史》对当时灭佛情景的描述:“此王心中有魔障,捣毁神殿,毁灭佛法。僧侣之生命亦遭杀害。一切修习佛法者均被杀害或摧残。所有一切经卷焚之于火,喇嘛阿�黎被役使为奴,令高僧大德与佛法相隔绝。指派诸僧侣为屠夫。将佛像的衣服投入河内。用石头砸毁三所依之供器,佛法之名亦使其不存”。④正值灭佛之时,曲卧日(今西藏曲水县)地方有三位在山上静修的僧人藏・饶赛、约・格琼、玛・尔释迦牟尼(三贤者),他们从打猎的僧人那里听到了朗达玛灭佛的惨况,便用骡子驮着戒律、论书,向西逃往阿里,后来又北逃至回鹘,他们在当地虽受到官员释迦般若和一些佛教徒们的供养,但由于语言不通和其他等原因,辗转来到朵麦地区,途经阿琼南宗、洛多杰扎寺⑤和东麻那寺⑥等地,有资料记载东麻那寺是三位贤者后来的冬季修行地,再向东迁到丹斗央宗山。丹斗地区离拉萨很远,灭佛的硝烟也不会延伸到这里,于是安身于此,力图再次将佛法复兴于雪域高原。
      距丹斗央宗山南面9公里的黄河北岸,有一个叫加吾具的藏族小村子(今循化县管辖)。村中有一名叫穆苏萨巴的苯教徒牧羊人,相传穆苏萨巴的祖先为九骁将之一卓・达昂松杰。穆苏萨巴得知背山岩洞里有三个隐居修行僧人后,便常爬山前去拜见这几位僧人,逐渐对三位僧人生起信仰,坚信追随他们学佛。15岁的穆苏萨巴欣慰地接受了《律部仪轨》,剃度受了沙弥戒,起法名为“贡巴饶赛”,意思是通达佛教教义。20岁时授比丘戒,因佛教戒律规定,非齐聚五名僧人不能授比丘戒,所以“以藏・饶赛为堪布、约・格琼为轨范师、玛尔・释迦牟尼为屏教师,由于拉隆・贝吉多杰刺杀过国王朗达玛等,犯了杀戒,不能参加受戒。所以请来两位汉地和尚(果旺和基班),由他们五人给贡巴饶赛授比丘戒。”⑦贡巴饶赛在三位老师的严授教导下,学识和慧根与日俱增,成为后来人人皆知的“喇钦・贡巴饶赛”,声名远播四方。他在朵麦丹斗地区广招弟子,传法弘教,丹斗地区逐渐成为当时的佛教复兴中心,并对朵康地区的佛教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一消息随之传播到卫藏地区,引起了崇尚佛教的各阶层人士的关注。
      在桑耶地方领主查兰益希坚赞父子得知这一消息后,选派卢梅・崔臣喜饶(戒慧)等卫藏十弟子(另有珍・益西云丹、惹西・崔臣迥尼、跋・崔臣洛哲、松巴・益西洛和、罗敦・多杰旺秋、丛宗・喜热僧格、博东巴・乌巴德迦和峨杰兄弟两人共九位)来到朵麦丹斗寺拜师学经,拜喇钦・贡巴饶赛为上师。喇钦为卢梅等人授戒,并学习佛教的律藏(又叫律学)。10多年后,卢梅・崔臣喜饶等人学成,返回西藏弘传,在西藏山南桑耶地方受到当地部落首领的支持使得佛法弘扬开来。卢梅是卫藏十位弟子中最具影响的一位,他回到前藏,先在桑耶地区弘法,后来住在瓜曲(吐蕃时期墀德松赞修建的一座寺庙),他有“四柱、八梁、三十三椽”之称的高徒贤弟。此时,喇钦・贡巴饶赛另外的僧徒们也陆续在西藏弘扬佛教,惹西・崔臣迥尼在康区建寺传法,松巴・益西洛、跋・崔臣洛哲和珍・益西云丹均在前藏建寺授徒,藏传佛教在他们师徒不懈努力及各地贵族和信徒们的支持下很快就得到了恢复。
      在此期间,喇钦・贡巴饶赛和他的三位老师一直住在丹斗寺。晚年藏・饶赛和尔玛・释迦牟尼迁到玛藏崖(今平安县湟水北岸),又名叫白马寺,凿崖为洞,居住修行;年迈的约・格琼也在离玛藏崖不远的约格沟(今平安县境内)中居住,后来三位大师在今西宁市地方圆寂。晚年的喇钦・贡巴饶赛大师也迁居到玛藏崖修行并圆寂于此,享年84岁。他的僧徒们将他的遗体涂上药泥,塑成神像,供奉在岩洞中,当地的藏族人把这地方叫做“玛藏喇钦”。到元代,信徒们为“三位贤者”在今西宁(西大街教场街)修建寺院,佛殿内塑有三贤哲巨大塑像,取名为大佛寺。公元1390年,明洪武二十三年,青海的大土司李南哥重建了西宁大佛寺。由于藏传佛教复兴得力于喇钦・贡巴饶赛弘传佛法,延续律仪,传递衣钵,后人尊他为藏传佛教后弘鼻祖,他所创建的丹斗寺被称为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丹斗寺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举将藏传佛教再次盛行起来,在藏传佛教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下路律法在朵麦丹斗地区盛行的原因
      佛教的火种能在朵麦哇燕戎地区复燃有其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其一,朵麦丹斗央宗山地处当时吐蕃的边疆,距离拉萨很远,灭佛的硝烟没有蔓延到这里,恰好让三位大师在此修行传法、收徒度僧。其二,丹斗央宗山附近(哇燕戎下六族)的世居部族都是藏族,无语言障碍,因为他们均为藏族六姓“冬”的后裔和吐蕃王朝派的九骁将领的后裔。据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考证,今化隆地区有着五千年的远古文化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化隆地区已有人类活动的迹象,也就是今天我们在史书上所说的“羌人”、“西戎”或者“氐”等。“羌”就是西北牧羊之人,《说文》一书中解释羌为“西戎牧羊之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而“戎”是平洼之地的意思,“戎人”则为农民或从事农耕的人。这也就是今化隆藏族人在历史和当下被称为“哇燕戎”的原因。马长寿先生解释说:“氐者,以其族居于陇坻之南,巴蜀之北,峻岭大阪,岩石崩堕之声远播,故谓之氐。”⑧即今甘肃南部和四川西北一带地区。其实“羌”、“戎”和“氐”都是同族之人,异名别类而已。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如:游牧之人为“卓巴”,农耕之人为“戎巴”,后藏地区的人称为“藏巴”等。在藏区,人们惯于以不同的生活方式、地域面貌、服饰特征和图腾信仰等具有地方特征的名字赋予人和部族,对于藏族本身来说不足为奇。相传,羌人本是冈底斯山北的江赤氏族部落中的一部分,后来向东南迁徙到今甘青地区,因地缘广阔,分布的也比较散落。今化隆地区的羌人两汉时期已活跃于这一带,且形成了规模很大的部落联盟,并与汉朝多次发生战争。《中国藏族》述:“唐开元时,吐蕃王朝派九个骁将各率部属,屯戌化隆城以东各地。今下六族各村庄,皆其后裔云。”⑨下六族也就是今天丹斗寺周围的部族,所以这里是最好的避难所和修法地,有利于研习佛经、传播教义。其三,当时在朵麦哇燕戎及其周边已有藏传佛教的迹象,虽寺院规模不大、信徒不多,但佛教的庙宇已在这里扎根。史书记载青海东部地区多有吐蕃军队戍边,许多藏族言其族源,多称来自戍边的吐蕃人,今化隆、民和交界地带,旧称“噶玛洛”,意为“不得命令不能返回”,这里的戍边士兵来自后藏地区,来此戍边的军人同时将佛教传播到这里。在邻近与今化隆县的贵德县城有被誉为“青海第一塔”之称的“贵德白塔”,《安多政教史》中记载,这座白塔是吐蕃赞普赤热巴巾曾北征到此时修建的。这些可以说明屯戍的吐蕃军队已将佛教传播于当地,这也是佛教易于在哇燕丹斗地区复燃的原因;其四,这里离汉地较近,河湟(今西宁湟水河流域地区)一带有汉地和尚修行传法,佛教思想多少影响当地的民众,使得在此地弘法不受人们的排斥和阻止。如喇钦・贡巴饶赛受比丘戒的时候也迎请两位汉地和尚一起授戒,这说明当时在河湟流域有一些汉地禅宗和尚在行佛。
      二、丹斗寺的历史
      (一)丹斗寺寺名之由来
      丹斗寺亦称“丹笛寺”或“旦斗寺”,藏语称“丹斗谢吉央贡”,意为丹斗水晶寺。对丹斗寺名称的来源问题,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据《大藏经》之(本缘部)《太子须达那经》中记载:“佛的前世曾是古印度叶波国国王的太子须达那,从小喜好布施济穷。敌国派八位婆罗门徒到叶波国,向须达那太子乞索叶波国的镇国之宝――须檀延大白象。太子将宝象慷慨相施,国王闻讯后,按照国法将太子及其妻曼坻和两个孩子一起驱逐出国,流放到六千里之外的檀特山,十二年不准回国。太子携带妻子曼坻桑姆和两个孩子向深山迈进,一路上仍然施舍不止,将马车、财物、衣服都舍尽给急需的人,到檀特山,山下有大水深不可渡。妻子劝他等大水退去再过河,太子不违父王旨意坚持渡河,太子的孝心感动了苍天,大山倒塌挡住了大水,太子顺利过河。到了檀特山后,他又将两个孩子施舍给婆罗门徒,最后还将自己的眼睛施舍给天神化作的婆罗门徒。太子的善施行为感动了天神。天神引导婆罗门把两个孩子送到了父王身边,父王得知后,立即接迎太子和曼坻回国。全国臣民拥戴太子为王。从此两国重结睦邻,友好来往,给万民带来福祉。须达那布施不休,直至成佛。”这一记载以现在的地缘距离来看从尼泊尔的迦毗罗卫到哇燕戎的丹斗寺正处六千里左右,那大河也就是丹斗山山下的黄河水,“檀特山”也就是“丹斗山”;其二,拉隆・贝吉多杰刺杀朗达玛・乌东赞之后,追兵追杀而逃到朵麦哇燕戎东部丹霞山区,他因想在今丹斗寺地方休息而起名为“丹斗”,藏语意为“停下来”,之后又怕追兵赶来跑到今央斗圣地,又名为“央斗”,藏语意为“再停下来”。对以上这两种说法作者无法断定哪个更符合历史真实性,但以此可以推断“檀特山”或者“丹斗山”是很早就有的地名,这点毋庸置疑。
      (二)丹斗寺的历史
      丹斗寺是朵麦地区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圣地之一。早在十世纪初喇钦・贡巴饶赛在丹斗寺建立道场、招徒弘传,是今丹斗寺的前身。在历史上(元朝时期)丹斗寺一度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寺院,是从中原到拉萨的十三站驿之第一站。公元1583年(明万历十一年),三世达赖喇嘛巡礼前来丹斗寺闭关修行,也将丹斗寺改宗为格鲁派。清代康敷�撰《青海记》中记载,当时仅18僧;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成书的《安多政教史》则称有百余僧。清末以来,由才旦夏茸活佛接管该寺,现有寺僧80余人。今天的丹斗寺属民和县才旦寺由才旦堪布活佛管辖。丹斗寺虽历史悠久、世为古刹圣地,但因地处偏僻,交通闭塞,住寺僧数不多,故声名未能得以大规模地发展而噤声于当今。
      丹斗寺一直以来是各派信徒们前来朝拜的圣地,朝圣者每逢佳节络绎不绝。历史上有许多西藏高僧大德路经朵麦去内地觐见或朝拜时,都慕名前来此地。根据佛教典故和史书记载,丹斗央宗山胜得各位贤者前来朝拜或修行,传说中有古印度叶波国国王的太子须达那和已在丹斗央宗山修行500多年的阿吉达修士;吐蕃赞普朗达玛灭佛及被杀之后,有僧人藏・饶赛、约・格琼、玛尔・释迦牟尼和拉隆・贝吉多杰为了避免追杀逃至安多丹斗央宗山;鲁梅・楚臣喜饶等十位西藏僧人前来丹斗寺在喇钦・贡巴饶赛大师处学经求法;三世达赖索南坚措开启央斗静修地并在此修行,此外还有阿柔格西・坚赞鄂色等高僧在此修行静养、受戒修持。改革开放以后,有嘉雅央增仁波切、阿嘉仁波切、夏・噶丹仁波切和夏日东仁波切等大师来丹斗寺朝拜讲经。各位高僧大德的来访结缘和朝拜修行,为丹斗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和文化积淀,并使得丹斗寺在藏传佛教寺庙中具有特殊宗教地位。可惜的是,如此一座佛教古刹,大部分人却是只知其名,对于其文化历史的研究依然十分欠缺。
      (三)丹斗寺的现状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由于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各地寺院开始重建并开放。长时期的情绪压迫一旦解禁,民众对精神信仰的追求立即迸发出来,出现了修建寺院热、出家为僧热和宗教活动热的“三热”现象。丹斗地区的乡民们积极支持和参与佛教事业的发展,寺院香火也在几年间旺盛起来。如今寺院僧人八十有余,僧人分别来自化隆和循化两个县的八个行政村落,化隆县金源乡的五个行政村落(牙果塘15户、江仓昂60户、朵达60户、支麻扎35户、科那尕100户)和循化县的三个行政村落(积石镇的甲徐村100户、清水乡的阿幺叉村40户、孟达乡专堂村40户)。最大的有78岁高龄,最小的年仅8岁。丹斗寺僧人以诵经做法,给附属村落超度念经为常年的主要宗教事务。该寺是一座典型的乡村藏传佛教寺院,没有专授研习佛教《五部大论》等理论知识的教育系统,僧人们以熟读佛典和运回做法仪式为主。寺院原来规模较大,从喇钦・贡巴饶赛初建寺院开始,历代皆有扩建。寺院现存的大经堂和部分厢房始建于明清时期,有几十处遗迹成型于宋元时代,均有重要的保存价值和历史意义。由于丹斗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免遭了“文革”时期的破坏,寺院主要建筑和文物都得以保存。1988年9月,丹斗寺被青海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丹斗寺自建寺以来供水条件特别困难,僧人一直靠雨水而生活。在当地有一句俗语:“寺中有多少僧人,谷中有多少雨水”。2002年由香港一位信徒捐资30万,建一蓄水池,以储存雨水,解决了吃水的难题。2003年寺院通电,给予寺院全体僧人的生活很大的方便。2004年4月,丹斗寺成立了慈善学校,鉴于丹斗寺僧众文化水平薄弱,将邀请精通藏汉文化的嘉木央老师给寺院三十岁以下的僧人在夏季三个月时间授课,寒暑假接受附近村落的孩子到学校听课,学费和课本费一律免费。寺院在艰苦的条件下不仅给寺院僧人创造学习文化的机会,并极力支持村民孩子上学。
      三、丹斗寺的建筑
      丹斗寺的佛殿和僧舍或建于峭壁上,或建于悬崖之下,或依天然岩洞而建成,建筑风格别具特色。约1公里长的岩壁凹处有几十个从古到今由修行者开辟的修行岩洞和圣殿。经过历代的修葺完善,如今的丹斗寺别有佛教圣地的威严和神秘。丹霞山体自然地显现出各种神奇的佛教祥瑞之兆,峡谷四周的岩壁上显有似于菩萨、法器和佛经等形状的图案,被人们膜拜和惊叹。
      1、丹斗寺附近的山谷中有三处古代寺院遗址:
      (1)山谷上游10米高处悬崖上的壁画:现存30余平方米,宋代风格,是菩萨的画像,图案很清晰,可惜有些地方由于雨水侵蚀而剥落;(2)两水环绕的三角洲谷地平台遗址:遗址有五六十亩,上有藏式白塔五六座,闭关之洞穴七八处,已无路径可涉。以这些迹象看来上限应在五代、下限当在清初。该地在“小积石山”中地势最为开阔,属坐北向南的风水宝地,仅依残砖剩瓦,都可推想当年的宏伟规模;(3)在“丹霞”绝壑中的“央斗”圣地,位于黄河北岸之绝壁的小沟口中。此处已无寺院遗迹可寻,但在当地颇有名声,每年夏季都有朝拜之人络绎于此。此处路途艰险,只能绕行而回,不可原路而返。绝壁的缝隙有闭关之所三处,有简易的桑赤(祭祀台)一座,大棵野杏树一株,前来朝拜的人们在树上系满了各色哈达和衣物,以求摆脱疾病的困扰。此地另有神泉一眼,供疲惫和饥渴之信徒享用。
      2、丹斗寺现存寺院的建筑群有:
      (1)阿尼李加殿。意为龙王殿,内供释迦牟尼佛、持金刚、无量寿等佛像。正殿背后有一小殿高约2米,内供龙王,为当地神祗之象征,平时殿门关闭,仅在农历四月十一日,才开门让人朝拜;(2)热杂帕殿。热杂帕相传为古代叶波国王子,崇信佛教,喜好施舍,曾将所有财务乃至作为国宝的白象都施舍给穷人,因此惹恼国王,被发配到檀特山(今丹斗寺)住居12年,后来人们在太子住过的地方建成此殿,以示纪念,殿堂为两层楼式建筑;(3)阿吉达修行殿。为纪念该寺阿吉达修士所建,在转经路上,为钟鼓楼式样,内供三世佛、妙音天女、阿吉达修士、米拉日巴上师等像;(4)三世达赖修行殿。明万历年间,第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曾来该寺朝拜,并一度闭关修持,后来在三世达赖喇嘛修行处建成此殿,内供释迦牟尼、持金刚、无量寿、弥勒、四臂观音、白度母以及三世达赖喇嘛像,殿内仍存有当年三世达赖喇嘛闭关的岩洞和手迹;(5)“三贤哲”及喇勤殿或“大修行殿”,建在山崖上,地处险峻,内供有弥勒佛、三贤哲、喇勤大师和西藏鲁梅等十人的塑像;(6)才旦夏茸行宫。才旦夏茸行宫是寺主来寺后的驻锡地,在热杂帕殿左侧,为一四合院,内有才旦夏茸灵塔;(7)阿柔格西殿。阿柔格西法名为坚赞鄂色(公元1726-1803年),青海阿柔部落人,清代格鲁派高僧,于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创建着名的拉加寺,晚年遁世专修,丹斗为其修行地之一;(8)堪布府邸。是喇钦・贡巴饶赛大师的化身历世才旦堪布的寝宫,内有二十一度母的唐卡、文殊菩萨像等;(9)寺院大经堂。是全寺僧众集体诵经的地方,建筑规模最大。另有弥勒殿、释迦殿,叶东佛塔、大厨房、一座佛塔、晒经台和僧舍等建筑,全寺共约200余间。在崎岖的山壑中丹斗寺的建筑群别有一幅特色和诗意。
      四、丹斗寺的法会
      丹斗寺和其他藏传佛教寺院一样,为传承和发扬佛教的宗旨和经律,一年中要举行各类内容的佛法活动。每回法会期间是丹斗寺最热闹的时候,会迎来各方的香客前来上供和朝拜。
      农历正月初六至十五日是祈愿大法会;农历二月初十至二十日定期诵经法会;三月十五至二十五日是春季学经定期法会;四月初一是良辰供奉日,从初七到十二日有为期七天的修法嘛呢药丸,十一日有朝佛和晒佛,并启开阿尼李加殿让信徒们还愿或求子,十二至十三日有圣物朝拜,十四至十五日是斋戒法会;五月十三是才旦夏茸仁波切定期法会,十五至二十五日是赛康巴所创的修供法会;六月十一至十四日是祈愿法会,十五至八月初一日有为期45天的夏令安居定期法会;七月十五日有尊胜佛母供奉法会,二十一至二十七日有乐胜四宝仪轨法会;八月一日有夏季欢宴,十四日是吉祥下密院的胜乐法会,十五至二十一日有为期七天的胜乐供养法会;九月初七是金刚上师久麦丹却嘉措的定期法会,十五至二十七有修供仪轨法会;十月十五日是宗喀巴圆寂日的五供法会;十二月初八是才旦堪布定期法会,初九有驱邪除魔法会,另有晒佛法会。丹斗寺的法会,自成规模,其中有些法会信徒也可加入其中进行诵经上供,以此完成祈愿。法会之时是寺院香火最旺的时候,从四面八方前来朝拜和供养的信徒甚多,也是寺院最热闹的时候。
      总而概之,丹斗寺在一代代贤者和信徒们的共同努力下,确立了该寺在藏传佛教历史上独特的地位:它作为下路律法的发祥地,把藏族佛教的星星之火再次传播到雪域高原各地,保护和传承了藏传佛教的文化与精神;历代藏传佛教高僧大德在此修行传法,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使该寺在藏传佛教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宗教地位;由于特殊的地缘环境,丹斗寺的佛教文化与丹霞地貌圆融结合,形成了藏传佛教寺庙中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免遭文革的洗劫,更让丹斗寺的历史文物得以存留,成为今人了解藏传佛教,尤其是下路律法的宝库。丹斗寺不仅继承和发扬了悠久而厚重的藏传佛教文化,而且在新中国成立至今,该寺始终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国家方针政策,在当地起到了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
      
       注释:
      ①今青海省化隆县境内藏族人的名称,也指化隆地区。
      ②在今青海省化隆县金源乡境内。
      ③萨迦・索南坚赞:《王统世系明鉴》,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0页。
      ④班钦・索南查巴:《新红史》,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3页。
      ⑤在今青海省黄南州尖扎县马克唐镇境内。
      ⑥在今青海省化隆县甘都镇境内。
      ⑦蔡巴・贡噶多吉着:《红史》、民族出版社,1981年10月,第41页。
      ⑧谢佐:《青海民族关系史》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⑨《中国藏族》355页。
      
      参考文献:
      [1] 才旦夏茸著.丹斗寺志[M].(才旦夏茸全集第三册).民族出版处,2007年.
      [2]萨迦・索南坚赞著.王统世系明鉴[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
      [3] 青海省志编纂委员会主编.青海历史纪要[M].青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
      [4]丹珠昂奔著.藏族文化发展史[M].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
      [5]蒲文成著.青海佛教发展史[M].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6] 祁顺来,何峰编选.藏族历代文学作品选[M].青海民族出版社,1989年.
      [7] 班钦・索南查巴著.新红史[M].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
      [8]王尧著.藏学概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9]谢佐.青海民族关系史[M].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0] 蔡巴・贡噶多吉着.红史[M].民族出版社,1981年.
      [11] 化隆回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化隆县志[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12]曾国庆,郭卫平编著.藏族历代名人传[M].西藏人名出版成,1996年.
      
       (作者简介: 索南才让(1985.8-),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09级硕士研究生,藏学专业(宗教文化方向)。)
      

    相关热词搜索:发祥地藏传佛教后弘期下路律法丹斗寺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