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浅谈中国教育]中国教育存在的弊端

    [浅谈中国教育]中国教育存在的弊端

    时间:2019-02-03 05:44:1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2009年8月9日,武汉理工大学召开校学术委员会会议,就媒体报道有关周祖德校长论文涉嫌抄袭一事进行了情况通报。随后,学校又召开了副处级以上干部参加的情况通报会。学校认为,博士生谢鸣抄袭他人论文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课题组两位老师对论文进行审查时没有发现抄袭问题,学术审查不严;周祖德教授作为谢鸣的导师,负有疏于教育管理的责任。学校将从此事中吸取深刻教训,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强化学术规范,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严防类似事情的发生。周祖德校长在会上诚恳表态。他说:这件事情给学校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我感到十分痛心,也感到非常歉疚,利用这个机会,我向全体师生表示深深的歉意。这件事情引起了我的深刻反思,作为一个学者,一个导师,我负有对学生疏于教育管理以及对论文把关不严的责任。我将以此为戒,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学术行为和学术道德教育,杜绝此类事情发生。对学校来说,我希望能将坏事变成好事,按照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的要求,在全校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制定好学生教育管理和学术道德的规章制度,使学校真正成为一片学术净土。” 该事件被媒体曝光后,一时间舆论大哗,同时我们也不禁反思,中国教育怎么了?对于各朝各代教育都是关系国家根本的大事,我们到了现代,虽然提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把发展教育作为了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却让人看到的是令人失望的表现。今年又有上百万应届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与之相对的却是各方面人才的匮乏,无法找到合乎要求的人才。为什么会这样?现在是我国飞速发展的时期,正是各方面需要大量人才的时候,经过这么多年的大学扩招、加大教育投入等措施,每年也有几百万本科、硕士、博士等高学历人才,可我们投入这么多,得到的人才不能达到我们的要求,不禁让人反思,哪里出了问题?
      从我国建国以来的教育发展来看,其实解放前我国的教育事业成果斐然,不仅有众多著名的学府,也有许多大师、学者涌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努力下,终于宣布成立了,很多知名学者、大师留在了中国教书育人,许多海外学者也闻讯赶回祖国,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虽说我们对于知识分子的态度一直都是尊重的,但建国时期,我们的底子比较薄弱,见识也比较浅短,加上刚刚建立新中国,大家都想得是如何吃饱饭、穿暖,如何建设好我们的祖国,因此那时候发起了知识分子上山下乡,向农民学习的活动。其实这本身是一个比较好的活动,让知识分子进行劳动实践,但在操作的过程中还是有许多没有考虑好的问题:第一,本来知识分子都是在读书,所以大部分不如农村劳动力厉害,没经过什么准备就到了农村,无法适应,导致生产力下降;第二,农民进行的都是实际操作的劳作,无法形成系统的理论,加上上山下乡后又无法继续回城学习,那时候上大学是推荐制度,称为工农兵大学,现在还有好多工农兵大学生,因此造成很多有潜力的学习苗子浪费在农村田间的耕地上。推荐的工农兵大学生中固然有学习努力的苗子,也可以提高相应层次的知识水平,但毕竟他们总体的知识水平比较欠缺,因此选拔人才的困难就加大了。
      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此后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短短的五六年中,大学招生扩大了将近3倍,“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直至2005年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内地适龄青年高校在校人数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近些年扩招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断突现出来扩招将对中国现代化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大学扩招以来,以前我国的大学是难进易出,现在变成易进易出了,每年本科毕业身好几百万,招聘会现场人山人海,大街上就是扫地的都是大学文凭,让人心中特别不是滋味。其实大学扩招主旨还是好的,提高国民素质,普及高等教育,近些年扩招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断突现出来扩招将对中国现代化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入学人数的大幅度提高,短期内造成高校教育软硬件资源严重不足,近几年已有所好转。大学学费的大幅度提高,有数据表明,教育支出已成为中国城乡人民致贫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直接造成的大学生就业困难、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压力加大和青壮年技术工人严重短缺。以上种种迹象表明当初的大学扩招使“大众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反而拖累了我国的科技发展,人才储备。我国各大高校盲目扩招,只追求扩招带来的经济效益,而没有在教学、研究的方面加大投入,从而耽误了大学生的培养,造成大学生素质的降低。再加上国家一直以来在教育经费预算上比重都偏小,建国以后,一直到1978年,国家预算内教育事业经费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一直徘徊在4~7%,从没有超过8%。国家预算内教育基建投资占国家基建投资总额的比例,也一直在20%以下。由于长时间教育经费基数太低,办学资金不足,造成了教育物质基础十分薄弱。虽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把发展教育确定为国家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教育投资的绝对量比较快的速度增长。若不考虑物价影响,1994年国家财政性教育总支出达到1174.7亿元,比1989年的5 03.9亿元增长了1.33倍,平均每年增长26.6%。1994年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支出达到884.0亿元,比1980年的10 8.2亿元增长了7.17倍,比1989年的397.7亿元增长了2.22倍,平均每年增长24.4%。预算内教育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百分比也仅由1980年的8.92%上升到的12.64%。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差的很远,甚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有很大的差距。
      与国外相比,我们也能看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先天不足,其实我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留学生到世界各地去学习深造,但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人回来报效祖国。究其原因:第一是国外学术研究实力比国内强。第二,国外的学术氛围也比国内的好,在美国的高校、科研机构比较独立。机构内部由科研人员掌握学术权力,行政人员是为科研人员提供服务的,而不是管人的,高校、科研机构是非赢利机构,不搞产业化、商业化,科研人员有较充分的学术自由,对学术造假的处罚非常严厉。这些制度设计确保了学术界相对比较纯洁,不容易受其他领域的腐败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也就可以防止学术腐败的发生。现在的国际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往往是国家决定之间胜负的重要武器,而取得核心技术的关键就是人才,人才就是国家十几年教育的成果,怎样培养更多、素质更高的人才就是我国以后在国际社会上搏亦的重要筹码,因此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刻不容缓,提高国民素质,改变以前的应试教育的模式,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我们要树立我们的教育精神,创造合乎这种精神的高等教育的环境,就向当年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倡导的思想自由,兼容包并”,所以当时的北大既有象鲁迅这样的革命斗士,也有辜鸿铭这样的满清遗老,当时的北大也人才辈出,在国内外名躁一时。我们的教育也要参照蔡元培先生的模式,创造一个自由、清明的教育环境,鼓励创新,兼容包并。其次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留住人才,建设高水平的实验室,使高水平的人才能够安心留下来做研究,有足够的资源供他们证实自己的理论。然后设置合理的科研机制,合理的科研经费申请制度,使优秀的人才能够更好的利用国家的资源研究顶尖的科技。最后改变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推行更自由,更锻炼人们实践动手能力的教育模式,发扬每个人的特长,使学习不再变得枯燥和无趣。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我们两千年前就有孔子这样的大教育家,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寻找到一条更好的培育人才的方法,为我们美丽的祖国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使我国不断的发展壮大。

    相关热词搜索:浅谈中国教育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