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人生感悟 > [体物重叠,尽得风流]胸片与体部重叠的圆影

    [体物重叠,尽得风流]胸片与体部重叠的圆影

    时间:2019-02-11 05:41:5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古诗十九首》作为汉代文人五言诗的顶峰之作,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它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但在语言表达上大量运用叠字以强化思想感情的这一特点,无疑是它一枝独秀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叠字 强化感情 音律美 修辞美
      
      在璀璨浩瀚的中国诗歌艺术史上,《古诗十九首》以其高超的艺术成就,成为汉代文人五言诗的高峰,也成为影响后世诗歌创作的一朵奇葩。刘勰誉之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明诗》),钟嵘称他为“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诗品(上)》)。本文仅就其高超的语言技巧,特别是对叠字的妙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在古典诗歌,叠字的运用是比较常见的。诗人们常用叠字来烘托意境、抒发感情、美化声律。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列举了《诗经》中运用叠字的不少范例,他说:“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岁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这段话,就是对叠字神奇功用的高度赞扬和重要评述。
      《诗经》之后成功运用叠字的作品不乏其例,而《古诗十九首》中叠字的运用更为突出。十九首诗中,就有十三首共三十一处运用了叠字,其中有七首第一句就运用了叠字。这些字词巧妙重叠、反复出现,为诗歌锦上添花。
      叠字可以深化诗中的思想感情。《古诗十九首》由于叠字的巧妙运用就收到了这样的效果。第一首《行行重行行》是写思妇思念游子的诗: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首句五字,连叠四个“行”字,仅以一“重”字绾结。“行行”言其远,“重行行”极言其远,兼有久远之意,翻进一层,不仅指空间,也指时间。于是,复沓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痛苦伤感的氛围,立即笼罩全诗。“与君生别离”,这是思妇“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回忆,更是相思之情再也压抑不住发出的直白的呼喊,仿佛让人看到思妇憔悴、消瘦、日夜翘首企盼游子归来的形象,体会到思妇刻骨相思的痛苦之情。
      《青青陵上柏》是一首忧时伤生的感遇诗,诗中说人生短促,应该及时行乐,情绪较为消极,但同时也反映出当时京中权贵的炙手可热,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驾驽马,游戏宛与洛。洛中何郁郁,冠带相自索。长街罗家巷,王侯多第宅。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全诗用了“青青”、“磊磊”、“郁郁”、“戚戚”四组叠字。首句 “青青”既写出陵上柏树的颜色,又写出柏树之多,生长得茂密,一片郁郁苍苍;“磊磊”也写出涧中石头多且坚固。作者用陵上柏树常青,涧中溪石长存,反射出人生的短暂。诗以叠字构成的比喻开端,寄托人生无常的感叹,这正是失意文人在当时社会大动乱前夕,对社会现实不满和内心矛盾、苦闷的反映。“洛中何郁郁”中的“郁”字重叠,状出洛阳人多势众、气象繁盛。“戚戚何所迫”的“戚”字重叠,写出失意文人万分忧愁、非常压抑的情状。宛如一派繁华,权贵穷奢极欲,不知忧国忧民,这与诗中主人公 “戚戚何所迫”的心情形成了多么鲜明的对照!诗中叠字的运用,使这层意思表达得更为深切。
      在其他几首诗中,叠字的运用对思想感情的表达也有重要作用。如《回车驾言迈》中的“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驱车上东门》中的“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这两首诗都用叠字渲染气氛,感叹人生短促,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追求享乐的消极情绪,反映了动乱时期一部分文人的特殊心态。总之,《古诗十九首》中众多叠字的运用,使诗作的表情达意得以加深和强化,从而形成了“深度浅貌,短语长情”(陆时雍《古诗境》)的美学特征。
      《古诗十九首》运用叠字来描摹色彩、形状、情态和声响,把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态描写得更加生动形象,而且缘情写景,托物抒情,使诗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如《青青河畔草》一首: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诗中一连用了“青青”、“郁郁”、“盈盈”、“皎皎”、“娥娥”、“纤纤”六组叠字。“青青”、“郁郁”既有翠绿的色彩,又有茂盛的形状,这两组叠字形象地展现了色彩鲜明的春日景象。如茵的碧草延展到天边,柔嫩的柳枝随风飘荡,这种景象容易使思妇产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楚辞・招隐士》)的遐想。而“柳”、“留”谐音,汉代以来就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而这也很容易触发思妇的离怀别绪。同时,“郁郁园中柳”的“郁郁”在写柳之外,还暗含着孤独寂寞这一层意思,在开头的写景中,就已隐喻思妇无比相思和孤寂痛苦的心情。接着作者用“盈盈”等四组叠字,十分细腻地描绘出古代妇女娴静娇美、楚楚动人的相貌和神态。“盈盈”是仪态美好的样子,“皎皎”原指明亮的样子,这里主要指女子肤色白皙,容光照人。“娥娥”状写用脂粉盛妆起来的女子的美艳娇姿,“纤纤”状写女子手指细而柔长。这四组叠字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绘出了艳妆美貌的少妇形象。在前面的写景中,已使景物染上了浓厚的感情色彩,姹紫嫣红的明媚春光使得盛颜如花的少妇感到青春易逝,年华似水,因而越发渴求得到爱情的抚慰,可是眼前的现实只是空寂的闺房和已然消逝了的恋情,她只能凭窗凝望,触景伤感。在迷人的春景诱发下她终于发出了震撼人心的大胆呼号:“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春光越明媚,少妇的哀愁越深重,这样以乐景写哀景,更增添了思妇哀怨的力度。
      《青青河畔草》作为《古诗十九首》的代表,诗中一连用了六组重叠的形容词,这似乎是很少见的现象。它不是难在形容词的难得,而是难在用得如此恰切巧妙,写景写人真切生动。从草写到柳,从柳写到人,从肤色写到盛妆,从盛妆写到素手,色彩鲜明,形象艳丽。而且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曾对此给予高度评价,他称赞此诗连用六叠字,用得“极自然”,“复而不厌,赜而不乱”,认为“下此即无人能继”。他非常确切地说明了这首诗中叠字运用的奇妙。
      《迢迢牵牛星》中也连用六组叠字,为后人所称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全诗用“迢迢”、“皎皎”、“纤纤”、“札札”四组叠字,生动地描绘了诗中主人公的形象,尤其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两句中,“盈盈”、“脉脉”两个摹拟情状的词叠用,传神地书写了牵牛织女隔河凝望、悄然无语的情景,委婉而深刻地表达了世间男女缠绵悱恻而有情难诉的刻骨相思和痛苦之情。诗中叠词的运用精妙传神,誉其为“惊心动魄,一字千金”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古诗十九首》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冉冉孤生竹》中的“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冉冉”两个叠字,描绘出了孤竹柔弱下垂无所依靠的样子,形象地表现出了女子未婚而孤苦无依的情景,从而引出她嫁个好丈夫终身有靠的愿望。《去者日以疏》中的“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凛凛岁云暮》中的“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等,都运用叠字来描写景物,渲染出一种满目肃杀的冷峻悲凉气氛。这又都是为了抒情的需要,有的引出诗人的感慨,有的衬托诗人的心绪,情景交织相融,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古诗十九首》中叠字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音律美和修辞美。
      首先,用叠字描摹各种声音,增强了诗句的音响效果。《驱车上东门》中的“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去者日以疏》中的“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这两处都用了“萧萧”一词。宋朝的张戒在《岁寒堂诗话》中说:“处处可用萧萧二字,然惟坟墓之间白杨悲风尤为至切,所以为奇。”这两首诗中用“萧萧”一词来摹拟墓地白杨树在阵阵秋风中发出的响声所造成的音响效果,不仅逼真和谐,而且能使人感受到深秋的萧瑟与凄凉。《迢迢牵牛星》中的:“札札弄机杼”,其中“札札”这一叠词,是摹拟织女织布时穿引织机上梭子的声音,读者掩卷闭目,“札札”之声犹在耳畔回响。由于织女思念牵牛,只听到“札札”织机响,可是终日织不出一批布来。因而这一叠字的运用,既有明显的音响效果,又有助于情感的抒发。其次,《古诗十九首》中运用叠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音律美。两个同音字叠用,能造成音韵和谐的美感,这是不待多言的。“十九首”的作者还自觉利用叠字音调上的变化,提高诗歌的节奏和音律之美。例如《青青河畔草》中的“青青”、“郁郁”、“盈盈”、“皎皎”、“娥娥”、“纤纤”六组叠字,“青青”为平声,“郁郁”为仄声,“盈盈”又是平声,“皎皎”又是仄声;“娥娥”、“纤纤”同为平声,但一清一浊。《迢迢牵牛星》中的前四组叠字也是这样,“迢迢”为平声,“皎皎”为仄声;“纤纤”又是平声,“札札”又是仄声。后两句中的“盈盈”是平声,“脉脉”是仄声。这样平仄相间,起落错综,产生了铿锵悦耳的音乐感和旋律美。
      总之,《古诗十九首》中叠字的运用是相当广泛的,也是非常成功的。“体物叠字,本之《风》《雅》”(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四),它是对《诗经》中民歌的语言传统的继承,又表现出文人创作高度的文学修养和语言表达技巧。它大大地提高了诗歌的艺术性,给后世诗歌创作带来很大影响。如果说《古诗十九首》像一座小小的艺术殿堂的话,那么其中诸多的叠字,便是构成这座殿堂不可缺少的瑰丽基石。
      
      作 者:曾明华,陕西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编 辑:古卫红 E-mail:guweihong007@sina.com

    相关热词搜索:重叠风流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